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蛋在水里欢快的翻滚着,适时再扔些各式各样的佐料进去,小院里顿时泛出奇香。香叶八角这些调料是从西域运过来的,对中土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
除去价格的原因不说,有些人即使拿在手里,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姑娘们闻着满院子的茶叶蛋香,都乐得笑呵呵的。没想到大小姐还会这么一手。能写诗,有主意,还能对付恶人,心肠又好,简直完美。
不一会儿,清香的茶叶蛋煮好了,每个人看着那一个个黄褐色的茶叶蛋充满新奇。
轻轻剥开,刚煮好的蛋还冒着热气,这比平时吃的鸡蛋可完全不同,双胞胎们大胆的将茶叶蛋放入嘴里咬了一小口,茶叶和佐料的清香立即激活味蕾,从牙齿到喉间都是香味。
顾不得烫,她们一口接一口吃了起来。
七斤却是内敛多了,斯斯文文的剥着蛋壳,慢慢地吃着。仍然没说话,也不看人。
李卉芷说道:“这茶叶蛋做法这么简单,我看你们也挺喜欢吃的,七斤,要不让你爹娘以后开个茶坊,再卖些茶叶蛋什么的?”
七斤猛地抬起头,亮晶晶的黑眸子看着她,没说话,却有两滴眼泪从她眼睛里滑了下来。
李卉芷心疼地问道:“七斤,你怎么了?”
七斤慌乱的擦一擦泪,她急忙拿着没有吃完的那颗蛋走到一边去了。
还是那么见外!
这次连小玉都狠不下心埋怨她了。她又拿了一棵茶叶蛋,轻轻剥好蛋壳,递了过去,轻声说道:“来,再吃一个!”
七斤抬头看了看她,接下了鸡蛋,但也没说谢谢。
小玉早就见怪不怪,也懒得再去计较,便一个人又走回来了。
一次煮了一篮子鸡蛋,小院的人根本就吃不完,李卉芷这才安排小玉将剩下的茶叶蛋拿去给老爷少爷他们尝尝。
小玉高高兴兴地去了。她猜想,在这个世界上,煮了好吃的自己院里的主仆先吃着,然后才想着拿去给老爷少爷的,大概也只有她们家大小姐一人了!
想想也是幸福!
丫环们也有春天。
小玉去后很快又回来了,还喜孜孜地抱着一些新衣料子回来。
才入小院门口,就迫不及待的说开了:“大小姐,大姑娘又回娘家来了,这是给你带的新料子,说是苏绣的,还让我请你也去和她们说会子话呢!”
大姑娘自从夫家发达后,特别爱炫富,即使人没回来,也爱差人送些礼物过来。这次回了娘家,连给李卉芷的礼物都是苏绣的布料。
可见她们家真是发达了。
李卉芷笑问道:“茶叶蛋他们喜欢吃吗?”
“喜欢!很喜欢!大姑娘连吃了三个!夫人也说,那些香料放着实在有些可惜,这样一弄还挺好吃的!也不费东西。”小玉表情夸张的说道,充满了欢喜之情。
那当然!
一千年后的某段时间,台湾居民还笑这些人太穷,连茶叶蛋都吃不起,李卉芷觉得自己有义务扭转这一局面。因为毕竟不难。
大姑娘如此示好,得了人家的衣料子,自然是要去见一下的。虽然没什么共同话题,但总不能不去。
来到正厅,老远就听到大姑娘那夸张的笑声。大姑娘打扮一新,头上身上堆满了首饰,浑身都彰显着富贵,给老爷夫人带的礼物还在厅上摆着。
老爷夫人也在上首坐着,一家人和乐融融的谈天说地。
吴举人已经笑眯眯地过来告诉老爷,姓邓的不会来收他的铺子了,李家可以继续租赁。
一场风波平静的化去。
想必大姑娘也知道了李卉芷的能耐,虽不是一母所生,对这个姐妹她还是刮目相看的。
她夫家现在富了,对娘家的财产也不以为意,李卉芷做了大小姐她也不反对,还大方的送了她礼物。
夫人对李卉芷倒总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既认同她的才干,但心里又还有些不平,总归是不冷不热的。
一见李卉芷来,倒也让她落了座,但脸上的笑容明显变成客气了。
大姑娘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说着些话,无外乎哪家的脂粉是最好的,哪家的衣料又是最显富贵的,哪家的金钗首饰成份好,颜色正,镶工好,说得眉飞色舞。
李卉芷只能虚应几下。
大现代来的人,对这些东西审美无能,最多不过知道这些古董值钱而已,既然带不回现代,要之无用。
大姑娘在娘家吃午饭,李卉芷也受邀一起。
刚刚才吃了茶叶蛋,天气又热,吃不了什么东西,午饭不过弄些稀粥小菜,和一些冰镇的清心莲子汤而已。
喝着莲子汤,大姑娘看着李卉芷,忽然叹了一口气。
李卉芷笑问道:“怎么了?大姐。”
“咱们做姐妹的,没一个好命!”大姑娘忽然感慨。
李卉芷瞪大了眼睛:“大姐,我没听错吧?你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夫家既有钱,儿女又听话,她又可以随时买买买,怎么会突然发这种感慨呢?
“你有所不知啊!你大姐夫虽然现在是长进了,撑起了家门,可是,我一天到晚不知道他到底在忙些什么!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了他几次面!天下的生意有他那么忙的吗?唉,不说他了,就说你,那个姓俞的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不能老这么拖着啊!都多长时间了。这叫什么事!你说咱们姐俩这命啊!”大姑娘一阵长吁短叹。
李卉芷笑笑,这大姑娘的心思还真是直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前一刻说起那些胭脂金钗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下一刻又感叹命不好。
不过她的感叹里竟然包含了自己,这还真叫没当外人看了。
老管家福伯忽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一连声地说道:“老爷,老爷,有封请柬,有封请柬……”
“慌什么!请柬有什么要紧的!”夫人直皱眉。
“不是,是……是当官的……请柬……”
李老爷立即严肃的站了起来,表情恭敬得都有些发抖了。
商家自古没有地位,李家四世经营茶庄,传到李卉芷是第五代,何时曾收到过当官的……请柬?!
最多只有当县令的下个文书,让摊多少捐费,何曾有过请柬?
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吗?(。)
第五十三章 户部官员请柬()
连带从管家手里接过这封请贴的动作,都似乎带了些敬意。老爷激动得略有些发抖的拿着请帖看了又看,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回过神来,连忙又问:“送贴的人呢?”
“走了!”
“走了?!……你怎么能让人家就这么走了?至少得请他进来喝杯茶啊!”李老爷大声埋怨。
“小的说了,可是送帖子的人推说忙,还要去送下一家呢!匆匆忙忙的……就走了。”老管家很无辜。
老爷拿着请柬又看了两遍,猛然才想起身后那一桌子人都睁大着眼睛望着他。
他一边将请柬递给李卉芷,一边高兴地解释道:“是金部郎中邀请咱们李家赴宴。”
一桌女人面面相觑,金部郎中是个什么?
李卉芷看了请柬,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柬上说:谨请李氏茶庄,七月初七日,湖州绿烟阁将举花魁,请君光临共赏小叙,望乞早降,落款为金部郎中施。
金部郎中是大唐的官职,隶属户部,直属上司是户部侍郎,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京官!
户部,是掌管全国户籍财经钱粮的机关,六部之一,中央官职。
户部有尚书(三品),其下是侍郎(四品),户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副部长、税务总局局长、人事部副部长(管平民人口,非中组部副部长)、国土资源远部副部长,管矿产(盐、铁、铜)和容土地丈量、央行副行长(管货币发行)、民政部副部长,中华红十字会副主席等等。
是的,就是这么多!
古代的官职一向都是一人身兼多职的。
而金部郎中,就是户部侍郎的左膀右臂。
这样的左膀右臂竟然发了一封请柬给李家!
请柬上字里行间透着一点儿尊重的感觉,但这也够难得了——这样官职的人让一个普通商人什么时候赶去哪里,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犯得着这么正式下一个请柬?
李老爷望着李卉芷,眼里充满了询问,莫非是这个女儿什么时候结识了这样一位大官?
但李卉芷一脸茫然的摇头,她自己也百思不解。
这下子家里没一个能弄明白了。
管家刚才说,送请柬的人还要赶去下一家,那说明请的人应该还蛮多的,请这么多人是要干什么呢?
离七月初七只有十来天了,至于将与会地址设在绿烟阁,纯属当时狎妓的风气,借着参观花魁大赛的名头罢了,并不能代表什么。
李卉芷开动了她的大脑,中唐时期倒是有一位比较出名的户部侍郎,那个人名叫刘宴,在为国家理财方面,是个很有才能的人。
宋人编写的《三字经》里面就有他,是个神童,“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立为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唐代宗(李括的父亲)曾经亲口对这位刘宴说:“你就是朕的萧何啊!”可见他确实不俗。
发请柬的施大人,会是刘宴的下属吗?
传说刘宴为官清廉,所用官吏也大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那么施大人也属于清廉一派?
极有可能!因为他派的人来送请柬,连茶都没喝就走了,下人怎么办事,直接体现上司的作风。这点几乎可以肯定。
但是,想了这么多,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不管怎么说,户部官员的请柬,都是一件极为风光,极有面子的事情!足够让湖州一堆人羡慕的了!
等到七月初七那天,去了绿烟阁就知道了。
李老爷既然把这个家交给了李卉芷,这赴宴之事自然也交给她了——他现在对她已全然放心。
这些天倒太平无事,茶庄的生意却是略有提升。李家茶庄四世经营,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风波,但是只要挺了过去,还是能妥善经营的。
七斤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她回去陪了几天她父母。这么小的孩子,正是撒娇的年龄啊。
时间倒是过得快,七月初七转眼就来了。
既然是应官员的邀请,便必须打扮得显庄重一点。
七斤难得的给了建议:“这样重大的场合,何不带些新茶过去,给那些大官爷们尝尝?说不定能带来些造化!”
这倒跟李卉芷的想法不谋而合,李卉芷早就发觉出,七斤是真有些天赋的。
高兴地夸了她一番,并让她着手准备带上哪些茶。
临出门的时候,李卉芷想了想,决定只带上小玉和七斤,美少女双胞胎们太耀眼了,无论到哪里都是视觉的焦点,怕引发事端,官员的第一次相邀,必须慎重以待。
小玉高兴地以为又能坐上豪华镶金马车了,李卉芷敲了一下她的头:“官爷相邀,咱们做商人的只能低调再低调,你还生怕不招人妒恨了!”
小玉摸着头红着脸“哦”了一声,偷偷拿眼一瞄七斤,简直要气炸:她那嘴巴扁着,是在笑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