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实在是没法子了,梅氏跟他哥哥不一样,的确是不贪,但是管理中馈,单单不贪是不够的,还得有御下的能力和手段才行,小崔氏当年手把的紧,虽然多数挤出来的银子都进了她自己的私库,但下人确实没有多少油水可捞的。
不过梅氏管家就不一样了,十成的东西现在能让底下人撸下去六成,公中的开销越来越大,但府里头的吃穿用度却没提高多少,再这么下去还了得。
还不如再娶个继妻回来理事呢,当然肯定不会娶好人家正值妙龄的姑娘,他一个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糟老头子,还不想去耽误人家,所以要娶得话就娶一个耽误了花期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要能管家,甭管多大年龄,也甭管美的丑的,也不讲究这些了。
给长子娶继妻这事儿,方道如还真没想过,当然小崔氏没了这一年多以来,府里确实是乱了点儿,规矩比之前差了不少。
上下打量了一番长子,方道如撇了撇嘴,都这把年龄了,还当什么新郎官呀,让人家笑话。
“梅氏管不了事儿的话,那就找一个你的姨娘出来主事儿,没必要再娶一个。”
方之铭满脸的无奈,“那也能找出来一个能主事儿的才行啊,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几个姨娘,不是家生子出生,就是外头的小门小户,连梅氏都不如呢。”
“这事儿你跟长生他们商量过了吗?”方道如问道,他就不信这小两口能乐意。
“这事儿哪用得着跟他们说。”方之铭想也不想的答道,从来只有老子管儿子的,哪有儿子管老子的。
方道如不想掺和这些事儿,但也不想家宅不宁,想想也知道突然多出来了一个未来主母,哪怕一辈子注定无子,也会多出来不少利益纠葛,到时候有的闹呢,所以这事儿根本就不能答应。
“不就是想找个管事儿的吗,用不着你再娶一个,过几天我托之平问问宫里有没有出来养老的嬷嬷,让她先过来管几年,顺便教一教梅氏,咱们侯府给她养老。”方道如出主意道,反正这个年纪才出宫养老的嬷嬷,一般都跟家族没什么联系了,也不怕她拿侯府的银子去补贴别人。
“那毕竟是外人,偌大的侯府怎么能交给一个嬷嬷管着。”再是宫里出来的,那也是伺候人的下人,这像什么样子,方之铭很是不乐意,这不是让人笑话他们侯府没落,连个管家的人都没有。
“小时候你也没读多少书呀,怎么比读书人还迂腐,行了就这么着吧。”方道如拍板定下主意,还诺大的侯府,祖宗的基业连四分之一都没留下来,还管那么多规矩干嘛,过好自己的日子得了。
方之铭还想再劝,又不太好意思,就好像他这把年纪了还上赶着想要娶一个继妻一样,成,嬷嬷管着就嬷嬷管着吧,反正这几年他基本上也不出去,谁爱笑话谁笑话。
不过这位嬷嬷最好能把梅氏教出来,别等她老了,管不动了,到梅氏管家的时候,又弄的府里整天乱糟糟的不像样子,公中便是有再多的银子也经不起这样耗费。
“行了,没事就走吧。”方道如挥手赶人道,长子跟次子比起来,实在是差太多了,他现在是真的后悔当年把长子交给老祖宗抚养了,不然的话,长子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宋氏也不会怨恨他,更重要的是长子和次子两个人不会像现在这样疏离,明明是嫡亲的兄弟,却几乎都不怎么走动。
摇了摇头,方道如把愁绪抛到一边儿,让人备轿准备去状元府,这一趟过去,一来是宫嬷嬷的事儿还得让次子那边打听,二来他正好也在状元府住一段时间,省得长子反悔了,再过来找他絮叨,若不是怕让长子背上不孝的罪名,他还真想直接搬到状元府去,不回来了呢。
不过这样也好,两边轮流住,厌烦了这边就去那边,反正又不麻烦,侯府和状元府都备着他的东西呢,旁人想过这样的日子都过不上。
番外三(捉虫)()
长安番外
“把宝宝抱过来给我看看。”刚刚生完孩子的长安声音沙哑的道;这是她第二次生孩子了;比头一次顺利多了;所以现在精神头还不错。
小家伙用大红色的襁褓包裹着;小脑袋斜靠在嬷嬷的臂弯里;双眼紧闭;头顶上的胎发很是厚密浓黑;一点儿都不像是刚刚生出来的样子。
用手指头轻轻摸了摸小家伙的脸蛋儿,长安这才轻声问道,“夫君呢;刚刚他不是还在外面,怎么这会儿没了声响。”
虽然按照规矩男子是不应该进产房的,但是上一次生长子的时候;颜辰可是没有管这规矩;而且刚刚还在窗外给她打气呢,这会儿就不见人影了。
“回县主;是大长公主和方太傅她们过来看您了;仪宾出去接人了;应该就快到了。”侍女恭恭敬敬的道;要她说这世上便没有比她家县主更好命的人了;父母皆是高位,而且都很疼孩子;长姐是郡主,姐妹俩的关系也很和睦;表兄是皇上;而且在出嫁的时候便封她为县主,仪宾虽然年幼丧父,但却是方太傅唯一的入室弟子,二十岁便中了探花,可谓是青年才俊了。
“爹娘他们要过来了。”长安欣喜道,嫁人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能跟自己父母住在一起了,毕竟颜辰是他父亲唯一的子嗣,若是入赘到她们家的话,便断了香火。
以前心心念念想着招赘,遇见他以后,嫁人也是心甘情愿的。
方之平和靖嘉是坐轿子过来的,虽然两边离得近,但也花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到,不过长安这一胎的情况一直很好,而且府里还备着郎中,倒是没有上一胎那么担心了。
“师父、师娘,你们来了,长安已经生了,母子平安。”颜辰乐呵呵的道,他是在外面收到产婆的消息以后,才一路小跑着过来迎接师父师娘。
“好好好,平安就好。”方之平连连道,不知道是凑巧了还是怎么着,他和靖嘉当年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到了长乐和长安,也都是生了两个孩子,不一样的是生的都是男孩,不过这样也好,这世道对女子终究是不公的,女儿不管是招赘还是嫁人,做父母的都得跟着操一辈子的心。
“通知你祖父和你娘那边了吗?“靖嘉很是细心的问道,说起来当年景文之所以会收颜辰为徒,大部分还是看在颜辰祖父——颜泽良的面子上,当年在兵部的时候承了人家一份情,后来颜泽良的幼子不到二十岁便走了,留下一根独苗苗颜辰。
做祖父的已经垂垂老矣,几个伯伯又都有自己的孩子要管,所以颜泽良便找到了景文,想托他照顾自己孙子,颜辰那会儿只有十岁,聪慧过人不说,相貌也是极佳的,又有颜泽良的面子在,索性景文便收下了这个弟子,只是没想到五年后,唯一的入室弟子成了女婿。
不过景文教出来的弟子,别的不说品性上总是让人放心的。
这些年来,颜辰也的确像他订婚前答应的那样,没有通房、没有姨娘,也从来不去喝花酒,对长安也是疼到骨子里去了,就算小两口偶尔有争执的时候,转眼两人又能和好,根本就用不着让人操心。
“刚刚派人过去了。“祖父年纪大了,走几步路都会气喘吁吁,自然不会赶过来,娘那边自从上次闹别扭以后,就搬到主宅那边去住了,不过长安生子这事儿,他娘一定是会赶过来的。
到时候他再说几句好话,之前那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毕竟总这么僵着,对谁都不好。
靖嘉闻言也没再多说什么,亲家母和小两口闹矛盾的事儿她也是知道的,也说不上来是谁对谁错,长安月份大了,亲家母想让小两口分房睡,但长安和颜辰都不答应,两边没达成共识,还吵了几句,亲家母便回颜家主宅了。
靖嘉倒是不觉得亲家母会只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儿,就生这么大的气,肯定也有别的原因,毕竟在长安第一次怀孕的时候,亲家母便有心想给颜辰纳妾,虽然最后被制止住了,甚至以后都没有再提这件事儿,但心里肯定不怎么舒服。
瞧现在这情况,婆媳俩还有得磨呢,不过等长安出了月子,女子书院那边儿就会正式给亲家母下帖子请她去教书了,毕竟她早年也是一才女,比起独守在家里,应该更喜欢当夫子,到时候等她忙起来,也就没时间想长安他们的事儿了。
方之平和颜辰都不信‘产房晦气’那种话,所以也没让长安现在就挪房间,在换了干净的衣服之后,便直接进到产房里头,看长安精神不错,便聊了几句才出来。
没多久,长姐和姐夫,婆婆,还有刚刚放学回来的长子,陆陆续续都过来了,不过这会儿长安就没那么多的精力了,躺在床上昏昏欲睡,众人自然不会去打扰,便又一窝蜂的去瞧刚出生的宝宝。
“这孩子眼睛像长安,又圆又大,以后肯定是个小美人。”
“鼻子像辰哥儿,好相貌,以后也差不了。”
“弟弟的嘴巴像我,一样好看!”
“是是是,都好看。”
番外四()
靖嘉番外
靖嘉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在大齐算得上是长寿;不知道是这辈子几乎没怎么发过愁的原因;还是这些年来景文一直拉着她锻炼的原因;上了年纪以后;她的身体还是康健的很;没病没灾的不说;出去玩儿体力也一点儿都不逊色于年轻人。
“母,你这是在做什么?”小宝跑过来问道。
“母在给你包饺子,是小宝喜欢吃的韭菜虾仁馅。”靖嘉笑眯眯的道;她也是最近这十几年才开始尝试着下厨,除了包水饺,还会下面、做几道简单的小菜;景文请求致仕的折子;如今是第三次往上呈了,皇上今天差不多也该应下来了;所以她特意下厨庆祝庆祝;按照之前说好的;致仕了以后;他们老两口就出京四处走走。
“母;小宝帮你。”四岁的娃娃奶声奶气的道,母手里弄的东西;看起来很有趣的样子。
“马上就好了,小宝下次再给母帮忙。”靖嘉哄道;小宝是长乐长子方卓青的幼子;同时也是她最小的重孙,卓青去西北那边外任六年,今年年初才刚刚回来,小宝从出生就一直在西北,所以她也是今年才见到这个最小的重孙子,既然是怎么疼也疼不够。
“好吧。”小家伙乖巧的点头。
“跟母说说今天都学了什么?”靖嘉哄道,家里如今除了她以外,全都是大忙人,长乐和白寒晖忙着做生意和打理女子学院,两个孙子都已经入朝为官,孙媳妇一边忙着府里,一边也去女子学院帮忙。
长安那边就更不必说了,颜辰如今官至正二品,大外孙去年也中了进士,现如今在翰林院当差呢,小外孙则还在苦读,光是这三个人就够长安忙活的了。
重孙辈的孩子,不论男女,基本上都在读书。
所以数来数去,一家人里也只有她算是比较清闲的了,所以还有功夫在这包水饺。
没多久的功夫,三人份的水饺就包完了,靖嘉让人拿到小厨房去煮,自己则开始检查小宝的功课。
****
“怎么样?皇上同意了吗?“靖嘉一边给方之平递净手的帕子,一边问道,瞧景文的表情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能不同意吗,我这都七十多岁了,除了内阁的那几个老家伙以外,满朝文武也没见有比我年龄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