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幌氲匠だ植牌咚昃兔菜埔丫鞒鲅≡窳恕�
“这事儿我会跟你爹说的,不过你随时可以反悔,想嫁人的话,还是可以去嫁人。”靖嘉嘱咐道,不管长乐会不会改变主意,她和景文都得好好准备起来才行,家产这些倒无所谓,主要是得物色几个好的人选,哪怕是招赘婿,也不能给她女儿弄个歪瓜裂枣的回来。
****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咱们现在就要暗地里给长乐相看,还得一直观察着,免得什么时候长歪了咱们不知道。”方之平讶异道,他知道古人一般都早熟,但是长乐可才七岁,这也太早了吧。
似乎是看出方之平惊讶在哪儿了,靖嘉解释道,“七岁就不小了,人家定娃娃亲的都有,现在不相看的话,晚了好的都被别人定下来了,再者,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的时候就能看出人的品性来,免得日后给长乐找一个‘凤凰男’做女婿。”
好吧,这么说也有道理,反正他们是暗地里进行的,也不至于坏了名声,哪怕长乐改了主意,想嫁人的时候一样可以嫁人。
方之平妥协,“可以,那就这么办吧,不过哪怕咱们女儿千好万好,人家的家里的嫡长子就不要看了,家族底蕴深的也排除掉,跟在几位皇子身后摇旗呐喊的就更不行了。”这么一排除,京城的适龄的官家少爷就减下去一半。
“好好好,这些都不选。”这么一盘算,其实还挺愁人的,没几个有能力的人会乐意做上门女婿,但长乐样样都出类拔萃,总不能配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夫婿吧。
方之平和靖嘉把选择的范围从京城扩大到周围好几个郡,人选也行官宦人家扩大到耕读世家,左右他们家也不缺银子,也不缺势力,图的就是人好。
不过这件事儿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甚至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办成。暗地里进行虽然可以瞒着旁人,免得坏了长乐的名声,但这样一来,消息来源就很少了。
第132章()
就在方之平和靖嘉为长女的婚事发愁的时候;建业帝也在为他的长子和次子发愁;这两个人的品性和能力都不足以担当储位;所以一直以来他也没有把两个人当作是皇位的继承人;甚至任由他们在朝上竞争;借此来达成一种平衡。
他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也差不多已经锁定了继承人的人选;当然长子和次子是不在这个行列里的,而等到将来新帝继位的时候,肯定是容不下他们;毕竟这二人觊觎储位已经很久了,所以他们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被荣养起来。
以前的时候不觉得这有什么,毕竟生在皇家;既然享受了常人享受不到的荣华和权势;自然也要付出些什么,但是年纪大了;心也比以前软了。
看看当年跟他争皇位的大皇兄和几位皇弟的日子;虽然不愁吃喝;但是已经是没有爪牙的老虎;困在笼子里任人宰割;每天不是意志消沉的去醉酒,就是跟几个纨绔子弟一起玩乐;丝毫看不出当年的意气风发来。
再过两辈,他们的后人也就都沦为了普通的宗室;甚至连普通的宗室都不如;毕竟先人是争夺皇位的失败者,除非是实在找不到人用的情况,否则后来的皇帝也不会轻易启用他们。
他对这几位跟他争皇位的兄弟没什么同情心,毕竟当年若是这几个兄弟里有哪个人成功了的话,他连荣养的待遇都不会有,一个曾经当过太子的人如果不能够登基,那就只能跟着先帝你下黄泉了。
只不过一想到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将来也要过这种日子,建业帝难免有几分心疼,再怎么说也是他的血脉,看着他们从小长到大。
建业帝心疼人的方式就是给赏赐,今天一篓子樱桃,明天一盘子荔枝,甚至还大手笔给了长子和次子一人一个皇庄。
这要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中只有一个人得到这个待遇,那朝廷上下肯定就得炸了,觉得皇上这是要定下太子,但是两个人都有这个待遇,一部分朝臣除了越发坚信太子会出自大皇子和二皇子以外,并没有办法揣测到皇上到底选择这两个人中的哪一位。
建业帝不断赏赐的这个举动,彻底把大皇子和二皇子跟其他兄弟分离开来,已经入朝参政三年多的三皇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今年刚刚入朝的四皇子就更是小可怜了,连点儿动静都没弄出来,众人的注意力全在大皇子和二皇子身上呢。
五皇子、六皇子年纪还小,离入朝参政还有好几年了,但也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变化,不过两位哥哥比他们年长十几岁甚至二十岁,人家入朝的时候,他们才刚刚出生,除非是逢年过节,或者父皇、皇祖母召见,不然基本上都见不着面,谈不上心里不平衡,只能算是有几分羡慕。
作为父皇的幼子,不管尘埃落定的时候是哪位皇兄上位,那时候他们再为哪位兄长效劳就是了,反正之前也没有参与过那些争权夺利的事儿,新皇不至于会迁怒到他们。
所以五皇子和六皇子都还能稳得住心态,反正他们年纪还小。
不过虽然建业帝频频赏赐大皇子和二皇子,但这二位手里的权力都却没多出多少来,内阁里边儿都是建业帝的亲信,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也都是建业帝的人,大皇子和二皇子能收揽的不过是一些想要靠着从龙之功上位的人,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实力确实不怎么样。
哪怕方之平没有参与其中,也看得出这二位皇子虽然最近上蹿下跳的厉害,但把控全局的始终是皇上。
不过帝王心思难测,方之平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段时间皇上会突然对大皇子和二皇子这么好,倒真有几分做父亲的模样,而并非高高在上的帝王。
不过瞧着频繁拉拢人脉,气焰近乎嚣张的两位皇子,方之平真心觉得这二位蹦哒不了太久了,不管皇上出于什么原因对他们的态度突然好起来了,但照这么下去,二位皇子早晚是要把皇上惹恼的。
虽然方之平已经预料到结局了,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
中秋节刚过,原本身体还算硬朗的太后突然病了,而且不是小病,呼吸困难不说,整个人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就跟睡不醒一样,也没有食欲吃东西,甚至还会干呕。
整个太医院的太医几乎都来看诊过了,但是谁都没有什么好法子,可以确定是肺里的毛病,也可以开药让太后稍微舒服一会儿,但是没有根治的办法。
太后已经是快要七十岁的人了,能活到这个岁数的老人并不多,建业帝也知道母后不会陪他一辈子,但是当母后躺在床上,不知道是在昏睡还是在昏迷的时候,建业帝登基这么多年第一次掉了眼泪。
“不管用什么办法,尽量让母后少受罪。”建业帝在外间吩咐道,按照这些太医的说法,母后已经是药石无医了,只能让她少受一点罪,少吃一点儿苦。
太医们自然不敢不领旨,皇上没强求他们一定要治好太后就不错了,毕竟这样的症状再加上太后的年龄,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没办法。
建业帝这会儿虽然难受,但是意识还是很清楚的,先是打发了要给母后侍疾的妃子,然后又让人把靖懿、靖嘉都传进宫来,给母后侍疾的事儿,自然应该是他和靖懿、靖嘉来办,毕竟他们才是母后的儿女,比起那些个妃嫔,母后应该更希望陪在身边的是他们几个。
这边靖嘉一听说要去给母后侍疾,立马就慌了,若非是大病,皇兄不可能让她过去侍疾,偏巧这会儿景文还在官衙当差。
只能匆匆忙忙交代了长乐几句,然后就立马进了宫,至于行李就交给金嬷嬷收拾了,金嬷嬷是母后惯用的老人,让她随后也过去伺候,母后也能用的习惯。
靖懿不比靖嘉,长兴侯府人多,事儿也多,嫡出的、庶出的,还有丈夫的那些姨娘,哪里都是事儿,更别说管家权还一直由她掌握着,大儿媳虽然也帮忙,但接触的都是一些洒扫一类的小事,所以光是交代这些家务事就费了不少功夫,左右皇上派来的人并没有给她规定时间,她心里就是再着急,也得把事情交代好,不能丢下一府的人不是。
第133章()
靖嘉到慈宁宫的时候;建业帝还没离开;阴沉着脸坐在里间的榻上;而不远处躺在床上的母后还在昏睡;房间里一股浓浓的药味。
“皇兄;母后怎么样了;前几天不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行过礼之后,靖嘉小声问道,母后的身子骨向来硬朗;往常几乎没生过什么病,这回怎么突然就病倒了。
“肺里的毛病,太医院那边也没什么好办法;如今只能靠药养着。”建业帝开口道;声音很是无力,哪怕是一国之主;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也跟寻常人一样无能为力。
靖嘉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脑子里面嗡嗡的;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流,哪怕来的路上就知道母后这次病的不轻;但是真听到母后这病连太医院都没有办法的时候,还是觉得像天塌了一半一样。
建业帝明白靖嘉此时的感受;父皇当年走的时候;他只觉得解脱,但是母后重病,却像是心被人剜了一块一样的疼。
“母后这病太医院这边儿没有见过几例,所以他们也不清楚用药的话,母后还能撑多久,朕的意思是,这段时间咱们兄妹三个轮流照顾母后,也多陪陪她老人家。”建业帝低声道。
“好,金嬷嬷待会儿就把行李送过来,我就在偏殿住下了。”靖嘉哽咽道,就算是皇兄不说,她也会主动提出来的。
建业帝已经在慈宁宫呆了小半天了,也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毕竟还有公务要处理,轻轻拍了拍皇妹的肩膀,“朕还有事儿要办,你先照顾着母后,朕晚上再过来,皇姐那边朕也通知了,应该也快过来了。”
讲道理,长兴侯府可比靖嘉的长公主府离皇宫还要近,但是靖嘉都来了有一会儿了,靖懿那边还没影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腿脚不怎么利索了。
本来姐弟俩的感情就因为当年长兴侯府摇摆不定的态度而淡漠了不少,虽然自从他登基以后,不管是皇姐还是长兴侯府,都试图把当年的事儿圆过去,但感情到底是不比曾经了。
这次母后病重,他本来以为第一个到的会是靖懿,而非靖嘉,毕竟前者住的比较近不说,儿女也都长大了,不用怎么跟府里交代,而后者,大女儿才七岁,小女儿才三岁,府里又没有个长辈,再说了靖嘉毕竟是幺妹,嫁给方之平这些年来生活环境也单纯,三十三岁的人了,心性还跟个小姑娘一样,所以很多事情她处理不到位,在某些方面也是可以被原谅的。
没想到第一个赶过来的人会是靖嘉,从他派人过去到靖嘉进门,也就是一个时辰多一点儿的时间,除非过去宣旨的小太监快马加鞭,靖嘉来的时候也快马加鞭,中间还不能有耽搁,不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走个来回。
从慈宁宫出来,建业帝并没有坐龙辇,心里头压抑,还不如在外面走走。
“安排人看着靖懿长公主什么时候到。”建业帝吩咐道。
身边的太监赶紧躬身应下来,看来靖懿长公主如果拖太久的话,这次怕是要倒霉了,不过这位靖懿长公主也实在是分不出轻重缓急,太后娘娘这边儿都病重了,她那边还不赶紧过来,皇上心情本来就不好,一分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