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次子-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之平则是真的宠孩子,也真的把收干亲当成一件认真的事情对待,若不然,之平大可以认下魏然做干儿子,之后像他给魏然当爹一样,偶尔问上几句,陪着吃几顿饭,既花不了多少功夫,也能让两家的关系更紧密。

    认真而又真诚的人,魏楚是可以理解的,不收就不收吧,左右魏然没有干爹,还有方叔。

    不过,当爹就应该是之平这样的,突然好羡慕还没出生的小侄子。

    方之平被魏楚眼巴巴的目光看的腻歪,几岁小孩子这样是可爱,过几年就三十岁的人再露出这种眼神来,就是可怕了好不好。

    “想什么呢?你别把自己当成魏然了,注意自己的年龄。”方之平提醒道,真是太辣眼睛了。

    魏然以手托腮,一脸的羡慕,“我要是你儿子就好了。”他爹当年活着的时候对他可严厉了,动不动就罚他抄书,能练出一笔字来全拜他爹当年所赐,不过九岁以后,他就再没见过他爹了。

    方之平无语,这脑洞,他可没这么大的儿子,不过看起来好友心里的确没有芥蒂,就是思维发散的有点远。

    “你想要什么样的父亲,就给你自己的孩子当什么样的父亲,算是让孩子替你实现愿望了。”方之平建议道,好友虽然孩子多,但却算的上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魏楚摇头,“那还是算了吧,帐可不能这么算。”读书人呐,就是精明,还想骗他当个好爹。

第89章(二更)() 
王玮最终被判了流放;家族三代不得为官;虽然保住了性命;对一个半辈子都养尊处优的人来说;怕是比死更难受;更何况一个家族三代不出现在朝堂上;也就差不多没落了;相当于是断了一个家族的希望,死后都没脸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不管王玮有没有后悔,但朝廷上下的风气却是为之一振;先帝在位时,手段并不强硬,再加上他本来也是个好奢侈、爱享受的君王;上行下效;官员们不腐败才怪了呢。

    建业帝上位后,又是减少宫中的用度;又是斥责暗示;但是成效都不大;倒是有了王玮这个例子以后;效果就出来了;各部自觉减少用度省出一部分银子不说,就是后宫的那些不怎么有眼色的宫妃和太妃们也不敢穿金戴银的各种攀比了;宫中的瓷器也不需要每个月都补添了。

    说起来都是先帝惯的,比首饰、比衣服、比摆件;一言不合还乱摔东西;光是养活这些娘娘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国库捉襟见肘,建业帝自己的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要为天下人做榜样,这些人却依旧奢靡无度,可不就招眼了嘛,宫妃上了黑名单的,不管是有孩子的还是没孩子的,总归再想得宠就难了,看她们还攀比什么,至于太妃们,等先帝的孝期过了,就迁出宫去,有儿子的跟儿子一块住,没儿子找个寺庙给带发为皇室祈福去,别在宫里碍他的眼,也别霍霍他的库房。

    尽管国库里终于有储备的银子了,但建业帝还是保持着简朴的作风,毕竟这点底子一点都经不起挥霍,再者他也并不像先帝一样爱奢侈,以前没登基的时候,不能简朴是因为怕招了先帝的眼,现如今他已经是一国之君了,也就不需要有这个顾忌了。

    不过自己如此可以,宫妃和皇子、公主跟着他如此也是应该的,但母后一把年纪了,也是该享福的时候了,着实不该跟着他‘吃苦’,

    “这算哪门子吃苦?”太后笑道,皇儿孝顺她自是开心的,不过这真算不得吃苦,先帝在的时候倒是整天近百个菜,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但心里不踏实,吃什么都不如现在自在。

    “哀家知道皇上孝顺,寻常人家每顿都不过一两个菜,不一样也好好的,当年哀家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宫中其实没有现在这么夸张,你皇爷爷是个爱简朴的,膳食比你现在还要简单,他宠爱的妃子每个月都只能做两件衣服,先帝那会儿自然不能越过你皇爷爷去,吃穿用度有时候都比不过勋贵家的孩子。”

    先帝当年能被孝明帝选为太子,继承大统,自然不可能是豪奢的性子,起码没登基的二十几年里,先帝比谁都节俭,谁也没想到,他登基后会是这么个样子,不止自己好奢侈、爱享受,宫中几乎所有人的份例都往上调了,倒是也没亏待谁。

    孝明帝去的时候,建业帝年纪还小,根本就不记事儿,不过孝明帝的事情,他倒是没少耳闻,皇爷爷给父皇留下的大齐可不是如今这副烂摊子。

    “朕明白母后为母之心,不过母后也要体谅做儿子的心,您若是执意不肯,那膳食就别按照成例来了,每日让人在御膳房点菜,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不过可不能比现在少。朕愿意效仿皇爷爷励精图治,但为人子女孝顺父母也是应该的。”建业帝认真道。

    就算母后不在乎这些,但是他在乎,没道理母后为他操心操劳半辈子以后,反倒是用度比先帝那会儿还降了,哪儿都能省,但没有在母后这里省的道理。

    “好好好,便依你。”太后拍了拍建业帝的手道,“听说靖嘉驸马在江南那边办得不错,收拾了个大贪官?”

    皇儿登基之后,她也就不在关心朝政了,前日娘家嫂子过来拜访,聊起来才知道驸马不声不响办了这么大事儿,一点都不像是个刚入官场的。

    说起这个来,建业帝也很高兴,“查了前任盐政御史,还收押了不少盐商,每人判了十年,偏这小子还是个促狭的,一千两银子减刑一年,算他们将功补过,加上抄家所得,送到京城来的总共有三百万两,是个能干的。”

    手段刚柔并济,既达到了震慑众人效果,也没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有缓和的余地,人心才更好收拢,说到底那些盐商再怎么不济也是江南的地头蛇,把他们全都打进泥里一辈子起不来,以后的差事儿就不好办了,这样刚刚好。

    “驸马还有这个本事,皇上慧眼,之前哀家还以为他只是在读书上有天分呢。”太后笑道,驸马瞧着确实是个有成算的,但刚入官场,难免会弄不清里面的规矩,再加上读书人大都性子温吞、谨慎,她还以为怎么也得半年才能有动静呢,没想到这么雷厉风行,倒看出来祖上是武将了。

    “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算是放对了。”建业帝感慨道,破例提拔方之平他也是顶着压力的,若是个扶不起来的,他在群臣中的威信也会下降,方之平这次的开门红,不止暂时缓解了国库的问题,威慑了那些蛀虫,也给他增加了威信,就像母后说的‘慧眼’,有慧眼识人的能力。

    “你也要注意休息,能臣多了,把事情交给他们就是了,犯不着事事自个儿盯着,保重身体才是最要紧的。”太后忍不住劝道。

    不到一年的功夫,皇上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面上虽然看上去精神的很,两只眼睛都在‘放光’,但眼下的黑眼圈也都没断过,这么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

    “朕知道,母后放心吧。”建业帝安抚道,这话也就是母后跟他说了,不过一时半会儿还真闲不下来,江南那边只是起个头,官场真正的变动才刚刚开始。

第90章() 
在前任巡盐御史被判罪后;江南诡异的呈现出一种平静;不管是方之平这边;还是李家和穆家;亦或者那些盐商;全都处在防备的状态;没有一个人出手打破现有的宁静的。

    很快在方之平授权下;盐引拍卖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尽管李家和穆家势大,但说到底管理盐政还是盐政御史;再加上官大一级压死人,李家和穆家若是不想彻底撕破脸皮,还真奈何不了方之平。

    “李伯父;家父的意思是不能让这位驸马爷在江南这么折腾;王玮已经没有价值了,让他弄下去也就罢了;但盐政可是关乎咱们两家在江南立足的根本;一步都不能退让。”穆成严肃道;他父亲是留郡的郡守;按规矩是不能随意离开的;只能让他过来跟李家商谈。

    李毕升当然也不想让方之平碰两家的聚宝盆,光是盐商每年孝敬的银子便有数百万两;二十多年了,利益交织下;江南叫得上名号的大盐商无不和李家、穆家建立了层层的联系;要么联姻,要么送女人,要么干脆把族中的子弟送到李家和穆家来,总归都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人。

    “令尊可有什么主意?”李毕升面色愁苦的道,这事儿自然得两家联手才行,但谁也不能少出力,穆寿若是打着人不在宛城便只让他们李家来顶事儿,这可不成。

    “家父说,您来安排,我们穆家自当配合。”穆成恭敬道,穆家这些年来看似和李家在江南平分秋色,但论底蕴还是比不上李家的,这事儿李家挑大头可以,但若是穆家来,怕是驸马爷那边还没按下去,李家就先跟他们穆家打起来了。

    穆家和李家再如何都是江南大族自己的事儿,肉烂了也只能烂在锅里,便宜外人的事儿他们不做。

    李毕升心里满意,“既然穆老弟信任,老夫便不客气了,驸马爷不是弄了个什么‘拍卖’吗,通知江南的盐商该去的都去,但谁都不能配合,看驸马这出戏还怎么唱下去。”

    这次就得让京城来的那几位知道,江南到底是谁的地方。

    “李伯父好计策,我回去就让人通知下去。”穆成拱手道,李、穆两家掌握了江南将近八成的盐商,至于剩下的那两成,不过是些小盐商,别说得罪李、穆两家了,就是大盐商他们也不敢得罪,不用给通知,到时候也不敢冒头。

    ****

    拍卖会这事儿,方之平大致列了几项要求,剩下的自然有底下人去办,他和魏楚到时候只负责检验是否合格便成了,不过也没能闲下来,盐政的收入小头是盐引,真正的大头还是盐税,方之平不说把那些陈年的老账都弄清楚,但盐税的流程和经过的手续还是需要知道的,这样才不会被人轻易糊弄过去。

    魏楚是向来不爱跟书本、账册打交道的,在国子监上课的时候大半的时间都被他用来打瞌睡了,手里这些东西也是半懂半迷糊。

    看着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开始打盹的魏楚,方之平总算是松口了,“你先出去转转吧。”好歹也读了十几年的书,怎么还看不进去。

    魏楚瞬间就精神,“成,那你先瞧着,我出去转转,顺便给你带份午膳回来。”

    这哪怕是策论、杂文他都不至于困成这样,但是牵扯到算数的问题还是算了吧,当初夫子上课的时候就没听过,一看这玩意就心烦,他还是别在这儿折磨自己了。

    方之平无奈摆手,“去吧,去吧。”这些跟账本、流程牵扯上的事儿,魏楚帮不上忙,那五百禁军就更帮不上忙了,就他一个人这么弄下去也不成啊,还是得找个帮手。

    说起来,前段时间忙着抄家往京城送银子,师父就在江南他也还没来得及带靖嘉过去瞧瞧呢,于情于理这一趟都是不能省的,到时候也能让师父给他推荐几个人过来,学识、能力暂且不说,起码身世清白,跟李、穆两家和盐商们没关系。

    “把这些都放回去吧。”方之平指着面前的书册道,只留下了两本在手里,本来就不是一目十行能理解的东西,再心急也得慢慢来。

    旁边伺候的并非是官衙的老人,而是方之平带过来的禁军,他不知道官衙到底有多少人是李家、穆家或者是盐商们留下的探子,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