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石炭纪吃虾-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还需要其他东西。

最后的准备() 
进入秋日以来;森林里的蘑菇好像进入了疯狂生长期。

    每当下雨之后的第二天;他们都会进入森林看一看;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回;有时少一些;有时非常多;它们都会被带回去清洗干净晒干;这件事与盖房子和捕猎蜥蜴同时进行,现在已经存了很多蘑菇干,足够他们吃一个冬天。

    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月。剩下还有多少时间;谁也不知道,有可能半个月,有可能一个半月;之后会进入寒冬。

    寒冬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催促着他们;时刻不得停歇。

    现在已经不是蕨菜的生长季节;所以森林里已经很难找到蕨菜嫩芽了;好在之前有很多存放着的蕨菜干;所以也没大的妨碍;现在他们要是遇到也会随手采摘下来;带回去晒干。

    森林边缘需要快步行走一个半小时才能走到。在森林里走路可不那么好走,不过在这片森林里,他们已经进来过很多次;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路来。

    真是应了鲁迅的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赵琪和何明一早就出来了,一人背了一个大背篓,何明背篓底部躺着一小堆蘑菇和一些嫩蕨菜芽,一路说笑着往前走,森林里的小型蜥蜴和板足鲎们被吓得四散奔逃。

    这两天的气温有些回升,应该是在等下一场雨之后降下去,就像现代的秋老虎。

    森林逐渐开阔,久别的松林挂满了成熟的松果,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

    那些松果在赵琪眼睛里简直在发金光。

    不过他们的目标不是那些在树上的松果,因为很难获取,而且很费时间,只捡地上掉的就够了。

    两人开足马力,不到一个小时就捡了满满两大背篓。

    赵琪捶了捶自己长时间弯着快断掉的老腰,“何明,你抬起来我背一下,看重不重。”

    “嗯。”何明两只手抓住背篓的边缘用力抬起,赵琪背对着他,手薅住两根绳子往肩上一搭,让何明放手,她感受一下重量。

    “松果很蓬松,还挺轻的,不重,走吧。”

    何明也背起背篓,两人没有浪费分毫时间,背上就走。

    赵琪走在前面。这段时间她和何明一起砍树、扛木头,捕猎,背东西,人瘦了不少,手臂肌肉也更强壮有力了。不过她从未吭过一声,只是默默地变得更坚韧。

    在生存面前,可不会分什么男人和女人。

    适者生存,反之则死。

    两人在一天之内来了三趟,从晨曦初现一直到浓墨夜晚,终于把这一片的松果捡完了,两人回去之后,累得沾床就睡。

    好吧,说是床,其实就是地上铺了一张草席,垫了些干草而已。上次瓦屋修好之后,里面燃了三天的火堆去除湿气,他们住进去之后一直也没时间装修一下,就这么凑合。

    松果暴晒了两天彻底晒干了,原本没有张开的鳞片也彻底张开了,赵琪把它们摊在干净坚硬的地面上,用木棍使劲敲打。

    每一个鳞片里都包含着一颗成熟的松子,在赵琪的捶打之下纷纷掉落,深棕色的种皮包裹着里面的松子,在阳光下透出一种金属质感。

    何明用一把随便捆起来的树枝作耙,把表层废弃的松果和一些渣滓刨开,赵琪用手把下面的松子捧出来。

    赵琪小心地把松子里面的渣滓挑拣出来,把灰尘吹走,何明找来一个大小合适的陶罐,把它们装进去。

    何明笑道,“这些松子应该有三十斤左右吧,超出我的预料,我以为只有二十斤。”

    “嗯。先放着,有时间再把它们炒开口吧,那些松果也是很好的点火材料,要好好保存才行。”

    降温的雨是在第二天下的,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好像是一条分界线,这场雨之后,天气不再是天天晴朗了,总是阴一天晴一天,雨也不是半小时的倾盆大雨,而是绵绵的小雨。

    两人身上的衣服还是冲锋衣外套和长裤,现在看来有点单薄,但这是他们唯一的衣服了。

    今日无雨,何明在附近砍树劈柴,准备烧一些木炭冬天在室内取暖。

    木炭是木柴不完全燃烧形成的,需要把一大堆的木柴堆在一起,外表用湿泥巴糊住,像一个巨大的泥土瓮。

    在泥土瓮的顶上开一个小口,点燃木柴,让木柴自上而下燃烧,靠近地面的部分掏几个小孔,当火焰燃烧到小孔的时候,就用泥巴把孔封住,等木柴在缺氧的环境下燃烧完熄灭后,就成了木炭。

    费时的地方在于,这种泥土瓮是一次性的,烧一堆木炭就要糊一个,木炭烧好之后,要把干泥巴一块块掰开,把木炭装进大背篓里。

    何明烧了几大堆木炭,估算了每天的用量,这十几篓木炭只够他们用一个月的,不过,背篓不够了。

    他们的容器已经处于严重告急的状态:装干燥的东西用的背篓没了,密封保存东西的陶罐也没了,还需要再建一间草屋,用来对木柴和木炭。

    何明又开始制作这些东西,赵琪则在做能够御寒的“衣服”。

    赵琪在脑海里构想了很多种能够做衣服的材料,最后选择了两种。

    面料是他们保留下来的蜥蜴皮,填充物是一种树皮上包裹着的、灰色的絮毛,很是柔软。

    赵琪在瓦屋里坐着,旁边摆了很多处理好的蜥蜴皮和絮毛,等着她大展身手。

    蜥蜴皮洗干净之后用刀刮过里层,油脂全部刮掉了晒干了,算是比较柔软的,几十张皮子堆在一起,颜色有深有浅,有绿的有灰的,全是森林里的颜色,那些蜥蜴们就以这个作为保护色,和森林环境融为一体。

    赵琪想象自己把衣服做出来的样子,应该会很像迷彩服。

    针是何明磨的骨针,一头是针尖,一头是针鼻,再钻个洞,一枚骨针就做好了,线是赵琪搓的细麻线。

    填充的絮毛是包裹在树皮里的,何明连着树皮一块儿剥掉晒干,堆在一起,赵琪要用的时候再拿。

    赵琪的第一步,是把大大小小的蜥蜴皮缝合成合适大小的一块,她的计划是先把填充的絮毛和蜥蜴皮缝在一起,再尝试着做衣服。

    不能直接把两块蜥蜴皮的边缘缝合好直接填充絮毛,那样絮毛会到处乱跑,需要固定住。

    怎么固定呢?赵琪想到了现代的羽绒服。她把絮毛放在两层蜥蜴皮中间平铺着,用针像羽绒服一样缝成十字格,这样就把絮毛固定在了一个小格子里,不会到处跑动了。

    这样缝制了很多块“料子”之后,赵琪要动手做衣服了。

    先做一个长长的马褂一样的东西,袖子是一块料子卷成的筒,再把袖子靠近肩膀的地方缝在褂子上,一件大袄子就制作完成了。

    “何明,进来试新衣服了!”

    何明听到赵琪叫他,停下了搭木屋的活,拆了房门走进来,欣喜地道,“衣服做好了?”

    “当当当当!”赵琪双手把衣服举起来,“好看不?”

    “好好看什么的不重要,保暖就行。”何明咽了咽口水。

    赵琪也没发现他表情不对,毕竟做了一整天才做出来一件衣服,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这件衣服长什么样呢?整体来说像是一件迷彩花纹的棉衣,蜥蜴皮的防水质感又让它像皮衣和棉衣的结合体。但缝合的地方极度粗糙,两只袖子大小也不一样,只能勉强算作一件衣服吧。

    赵琪让何明张开手穿上试试,何明听话地把手伸进袖子里。

    大一点的袖子能塞进去,但小一点的袖子好像有点紧?

    “你感觉怎么样?”

    何明抬了抬手,还好,能活动,紧一点保暖。

    何明穿着帅气的“迷彩”出去准备晚饭了,赵琪则还在沉迷于做衣服。

    赵琪又花了两天,两套棉衣制作完成,天气虽然又变冷了一些,但他们有了御寒的衣服,可以接着为冬天做最后一点准备。

    这几天难得的连续晴天,蕨菜干缺少,两人便去海边采摘了很多海带和紫菜,和现代的海带紫菜有些细微的区别,但应该是能吃的。

    在海带贮藏完成之后,他们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准备。

    新修了一间木屋,将食物全部搬进去了。蜥蜴肉和咸鱼干挂在房梁上,地上摆满了半人高的大陶罐。有两罐贝干和海螺干,一罐蘑菇干,一罐松子,一罐干紫菜,一罐干海带,将这间木屋的所有空间都占满,它们也是赵琪和何明的所有食物来源。

    原来的草屋里堆叠着放了三十多篓木炭用于冬天取暖,另外还盖了一个大概四米宽的草屋,只有三面,一面是敞开的,用来堆放劈好的木柴。

    今晚吃过晚饭,何明觉得傍晚的风比以往更冷了,赵琪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判断晚上可能会下雨。于是何明在睡觉之前把地炕烧起来,两人把所有的衣服都裹在身上,以防晚上降温。

    到半夜的时候,外面簌簌地下了一场雪。

寒冬来临() 
赵琪在温暖中醒来;草席上还残留着地炕的余温。她听见外面的风声很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摇了摇还在犯迷糊的何明。

    “嗯?”何明困得睁不开眼睛;只是眯开一条缝。

    “外面风好大;难道现在还在下雨吗?没有听到雨声啊。”

    何明披着衣服爬起来;走到门口;从门缝里看出去,溜进来的寒风让他打了个激灵,瞬间清醒。

    “琪琪;下雪了!”

    赵琪听到下雪眼睛瞬间就亮了,“是吗,我来看看!”

    作为两个很少见到雪的南方人;这确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两人趴在门缝前面往外面看,世界已经变了颜色。

    大地上一切的杂乱和污秽;全都掩埋在白雪下;统一涂抹成白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统一感。雪下得不大;现在应该刚没过脚踝;只是还没停;不知要下多久。

    何明穿好衣服,确定把自己身上包裹严实了,“琪琪;我们现在的衣服不足以抵御外面的寒冷;所以只能待在屋子里。我现在出去,把我们今天所需的所有水和食物都拿进来,暂时不出去,你就在里面等我,知道吗?”

    赵琪看着他严肃的神情点点头,“好,你快去快回,千万不要感冒了。”

    “嗯。”

    何明把门卸下来,猛烈的寒风扑在他脸上,像锋利的刀子。

    他使劲跺跺脚,出门了。

    以最快的速度穿梭于各个屋子,几趟下来,他们的瓦屋里摆满了水,食物,干柴、木炭等,最后一趟完成之后,赵琪见何明耳朵都冻红了,忙道,“快过来火炉旁边暖暖!”

    何明伸手靠近火炉汲取温暖,赵琪用双手蒙住他的耳朵,用脸挨着他冰凉的脸。

    好一会儿何明才缓过来,南方人要适应这样的天气确实需要时间。

    火炉是修建瓦屋的时候一起修的,和地炕共用一个烟囱,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屋子里做饭。

    何明出去的功夫赵琪已经把火炉生起来了,现在他们急需吃些热乎的东西让身体暖和起来。

    早饭煮了一锅蜥蜴蘑菇汤,虽然调料只有盐,但吃起来又鲜美又暖和,赵琪摸摸鼓起来的肚子,“吃饱了,汤真好喝,嗝”

    虽然只能在屋子里待着,但他们肯定也是闲不下来了,他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