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无敌-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上,如果你在投靠国民党之后,不能很快混到一定地位,而是在基层党员的位置上原地踏步的话。那么在蒋委员长的屠刀举起之时,恐怕还会死得更快!

    ——**党史一般认为,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汪精卫的“七一五”清党行动,给**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但事实上,在这次国共分裂的悲剧之中,死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屠刀之下的国民党员,最起码也是**的好几倍!

    1927年4月清党前,国民党拥有约65万普通党员(在海外和军队内还有近30万党员或铁杆支持者),但到了1928年3月,即上海“4。12”和武汉“7。15”之后约一年,国民党员人数已经锐减到了22万!而具有国民党员身份的**党员,在清党前仅5万人而已。

    即使把这5万人全部算在内(事实上只是被杀了1万多,还有一部分人脱党了),也意味着国民党这次清党最起码自己清掉了38万国民党党员,超过全部普通党员的一半还多!尤其是在广西,1927年清党之前约有国民党员12。8万人,而到1934年却只剩了区区五千,还不足之前的一个零头,可见其杀戮之惨。

    为什么国民党搞清党,却要连自己的党员也大批杀掉?

    因为在国共合作之初,共党在国民党内的组织活动是秘密的,除少数**要员外,绝大多数党员的身份并未公开,所以清党最大的困难就是分不清谁是**。而把这么多国民党员全部抓起来一个个审讯盘查,又实在是太麻烦,如果拖延日久,难保不会生变(譬如南昌起义)。

    于是,蒋介石和汪精卫索性就来了个一锅端,清党的军队一到地方,就立即将当地县、乡或区的国民党部人员集体关押或杀害,根本不分什么国、共——这才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这句口号的真正含义!根本就是在下令要良莠不分,把全体国民党基层党员和“疑似**员”统统杀光!

    除了蒋介石和汪精卫这两位带头人之外,后来才加入国民党阵营,只换了面旗就成为“革命军”的各地新军阀,在清党过程中更是异常卖力地推波助澜。

    例如白崇禧就一边向蒋介石进谏说,清党工作不能再搞下去了,不然整个党组织都要被弄没了,一边又让桂系的人在蒋介石的老家浙江抓清党工作,杀国民党杀得比谁都厉害——因为这些新军阀都很清楚,趁着这个机会把国民党糟蹋得越厉害,蒋介石接手的摊子就越烂,而日后要反蒋倒蒋也就会越容易。

    而且,在此次清党过程中,某些貌似温文尔雅的文人和“公共知识分子”,也露出了狰狞残忍的真面目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时,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幕后主谋之一,他还与当时的著名文人吴稚晖,以国民党监委的身份一起起草了清党的决定,领衔发出了清党通电,之后又亲自主持江浙地区的清党工作,把浙江国民党的基层干部一扫而空,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颇有当年曾剃头(曾国藩)屠杀太平军的风采,可见这些读书人的心肠之凶狠。

    而吴稚晖更是公然说过:“(**)留在世界上是祸水,送监狱是多事,倒不如直接杀了省事。”

    由此可见,幸好如今我国那帮悲天悯人的“公知”手上没枪,否则杀起人来绝对不会比蔡校长手软的。

    虽然蔡元培的学生们在日后为校长辩护,说他是一个书气生十足的人,只是被骗上了贼船,虽然他确实对**不满,但按照西方的观点,总以为清党只是在法律和政治上进行一个两党分割,从此分道扬镳而已。只可惜忘了蒋委员长是青帮出来的,人家清理门户习惯于用刀

    但实事求是地说,蔡元培从一开始就在蒋介石的上海龙华司令部,积极策划清党方案,连日商讨罗列需要抓捕的人选名单,之后又一次次地公开宣言,要对共党和左倾分子斩草除根,坚决不肯停止清党,一直到蒋介石失势下野为止,怎么看都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冷血屠夫,而不是什么上当受骗的老好人。最极端的时候,蔡元培甚至把他自己的得意门生柳亚子(同样是国民党监委),也列入了清理和通缉的黑名单。

    鲁迅在他的杂文中,也对当时国民党的清党有过这样的评价:我平生从未见过有杀人杀成这样的!

    一时之间,各地国民党员人人自危,发现自己全被视为共产嫌疑犯,随时有被抓枪毙的危险。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索性投了**拼死一搏

    这也是**人能够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短短几年间,发动上百次武装起义,迅速建立起许多根据地的原因——跟前面所说的那位黎族世袭峒长王国兴一样,很多原本不是**的家伙,随着清党的扩大化,也纷纷“被共党”了,害得他们是不想革命都不行了

    总之,如此这般地一通清理下来,基层国民党员几乎被高层领袖们杀戮一空,剩下的也纷纷脱党溜走,或是直接投了共党,等于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了说实话,像这种比黑帮还要恐怖的党组织,也实在是没法呆了,哪有连个罪名都不找,就随随便便杀光自己一大半基层党员的道理啊!

    ——有人说,**之后的整风、肃反之所以如此残酷,很大程度上也是跟蒋委员长学习的。

    而且,**肃反虽然同样冤案颇多,但也从来没有哪次会一下子杀掉过半党员的

    因此,在一场血腥清党之后,**固然是损失惨重,但国民党更是被自己人铲除了整个根基。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国民党县乡基层组织,在清党后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直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更不要说下面乡镇的党组织了。

    更糟糕的是,国民党的清党工作不是一次了结,而是反复闹腾了许多次,对象也不仅仅是针对**——别看蒋介石对胡汉民、汪精卫这些大佬们似乎很客气,但对待下面的小卒子,可就是一律砍头枪毙没商量了。光是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的国民党内反对派元老骨干,就多达百余人,被害时全都高呼三民主义万岁,孙中山万岁,中华民国万岁,打倒叛徒蒋介石

    偏偏蒋介石也同样也有失势下野的时候,这时候就轮到蒋介石派系的国民党员被清理了——所以民国中期的国民党员,无论投靠哪一个派系,同样都有沦为清党对象的危险。

    哪怕是在蒋介石打赢了中原大战,已经初步建立了稳固统治之后,“思想恶化”(国民党关于左倾的代名词)仍然是挂在每一位国民党员头上的达摩斯克利剑,就犹如特殊时期时期的“敌特”和“反革命”一样,乃是可以随便乱扣的大帽子。

    只要有人被扣上了这顶大帽子,接下来又没有大人物肯出来担保的话,恐怕什么证据都不用找,就能随意枪毙——在三十年代的湖南和江西,甚至有中学教师因为写简体字,而被当局以**嫌疑抓捕的荒唐事。闹到后来,连吴稚晖这个铁杆**屠夫都看不下去了,对此向蒋委员长发出强烈抗议。

    总之,1927年以后,中国虽然是蒋介石的天下,却不是国民党的天下。

    相反,基层国民党员在很多时候,都是被迫害和提防的对象。

    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总裁,但由于党内资历比他高的元老太多,难以完全掌握党务,所以他实际上真正信任的只有黄埔军校的嫡系,普通国民党员并不能因为国民党的执政而获得多少好处——另一方面,那些被收编的兵痞流氓,倒是很容易就能披上一层国民党员的外皮,甚至连考核都可以省略。

    既然国民党员的身份这么容易就能弄到,那么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如此一来,由于既受排挤又不被信任,在巨大的失落感驱动之下,国民党内部对蒋委员长的忠诚心自然高不到哪里去。从而给了共党以极大的渗透空间,搞到了“哪儿有国民党,哪儿就有**”的程度。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甚至被渗透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局面:蒋委员长下令剿共--》共谍郭汝瑰制定剿共计划--》共谍刘斐审阅剿共计划之后上报--》共谍沈安娜记录一些临时的修改并整理上报--》共谍韩练成负责保管已确定的剿共计划--》剿共计划经由几乎全是共谍的南京军话总站下达--》出兵剿共

    更神奇的是,哪怕后来知道了这些人是共谍,党国的诸位将领依然表示不信,认为这是共党的离间计。因为按这些共谍搞出来的原始版本作战计划,就算打不了胜仗,至少也不会输得太惨——因为做地下工作的人心中至少还有一个度,不敢搞得太出格,生怕露出马脚——而被蒋委员长亲自下手令修改过,又用电话直接打到每个团里遥控指挥的作战计划,才是导致党国诸军屡屡惨败,一溃千里的不二法门

    由此可见,蒋公这位“千古伟人”、“当代岳武穆”的战术水平,究竟有多臭了。

    所以,如果你不是黄埔生的话,在蒋公手下当国民党员,恐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楔子:日渐崩坏的世界() 
楔子:日渐崩坏的世界

    公元1848年1月,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夜晚时分,市中心大广场的白天鹅咖啡馆,楼上一间普通客房内的住客仍未就寝。

    忽明忽暗的昏黄灯光,将两个年青人的影子投射在房间的墙壁上。

    随着烛光的摇曳,影子也微微地晃动。有些时候,这种晃动会大一点,那是两个年轻人在轻声的交谈,而当影子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即使在门外的走廊上,也能听到他们愤怒的争论和大声的咆哮。

    当然,这种颇为斯文的争吵,比外面街头的吵闹实在是逊色多了,就连从房门外经过的服务生,也对此不以为意。而楼下咖啡厅里那些高谈阔论的客人,更是对此一无所知。

    确实,在白天鹅咖啡馆楼上争执的两个年轻人,都不是什么社会名流,而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破落户和一个普通商人的儿子,并且这两人还都是在欧洲饱受排斥的犹太人。

    在前不久,其中一个说话做事比较张扬的年轻人,更是被法国政府以“危险的革命者”和“传播反动言论”的罪名驱逐出境,不得不移居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住在白天鹅咖啡馆的廉价客房里,没有工作,积蓄用尽,全靠他的商人朋友接济为生,走到哪里都会受人白眼。

    不管怎么样,最后的争执终于结束了,他们一起把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文稿和书籍推到一边,开始在一张精制的信笺上沙沙地写着字,由那个破落户执笔,而他的商人朋友在一旁监督。

    从标题和内容上看,这是一份某个小政党的纲领文件。

    像这样因为某些人一时兴趣而诞生的“俱乐部政党”,在当时的欧洲宛如路边的野草一般数不胜数,差不多每一天都会在咖啡馆和啤酒馆里诞生几个,其中的绝大多数党派,都像朝露一样无声无息地诞生,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消逝,只有极少数才能跻身上流,在议会中取得一席之地。

    不过,这两位年轻人所谋划的政党,却并非为选举而成立,而是以战斗为纲领的

    昏黄的灯光下,蘸墨水笔在信笺纸上流动,一切都很安宁,就像过去无数份文件被起草的时候一样。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