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账单,那三个人放妥了木牌,分别在单上按了指印,就那么走了。
“那是何物?”
郑王大奇。
“凡神魂国人,都有自己的民牌,牌子上有特殊材料涂染的字符,代表信奉度的数目。每每使用,就通过划去对等信奉度的方式扣除。民牌上指印,作为与使用者指印的印证,木牌定期会交给里长更换,上面的涂染材料有特别的水液查验真伪,不能伪造。遗失被人拾取,拾取者也不能使用。神魂国人的信奉度就是生存的一切所需,金银是诸位这种国外的人来才收取的东西,诸位客官付账时也要留下手印的。因此神魂国人如果以金银消费,必然逃不过追查,被罚劳役一至五十年不等。”
七月听了,大觉有趣,禁不住追问道“那么,你们酒楼收的钱财又如何作用?”
“国家的啊!”店小二淡淡然道“你们国外来的,个个都会这么问。神魂国的一切都是国家的,但每个人都可以用信奉度使用。酒楼、铁匠铺等等全部是国有。比方我这个月想来这里跑堂,用信奉度与别人竞争,别人出的信奉度少,我就能做。下个月我想去打铁,也可以用信奉度与人竞争,只要出的高,就能去打铁铺学习做事。金银国家拿来从国外买物资,建设或制作些国内需要的,再让我们用信奉度换来使用。……客官不用奇怪,神魂国任何东西都不属于私人,即使需要用锄头,信奉度租来使用,完了就需要还回去。否则留在手里,每日都会减扣贡献度。”
七月问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神魂国人所以都穿神魂袍,因为那是国家发放,不需要信奉度。食用咕噜果也不需要信奉度,然而用咕噜果制作的东西不能私下卖给别人换信奉度,信奉度掌握在专职人员手中,定期统计查验,朝上递交。
但如果有人有些发明,譬如以咕噜果制造出有价值的用处,可以呈报上去,此后因为这种发明销售给民众的信奉度中,六分由国家分配给全民,一分归其私有,三分归其所在的城池民众共享。
神魂国内包括外头昂贵的珠宝,都可以以信奉度租用,但全不能私有,租用一日则扣除一日的信奉度。便是信奉度再多的人,也经不起租用许多无用只能观赏的昂贵物。而国民如果对那些有兴趣,本又可以在专门的展院观赏,那里许多东西又能以较少的信奉度为代价换取当场把玩的时间。
故而很少有人会租到家里,浪费信奉度的长期摆放或封存。
神魂国几乎举国习武,习武者有国家配发的兵器,还有练武的场地。这些都只需要极少的信奉度,而习武者,即使不做别的事情,也有每月配给的信奉度足够他们吃饱。不习武的国民每月配给的信奉度则比较少,只够温饱而已。但这类国民一般都志趣在其它,如这店小二和铺面的掌柜等人,都是不专职于习武而做其想做之事者。
酒楼的收入多少影响从事掌柜职业的信奉度收入。如果一间酒楼,有经营收入更高的记录者参与竞争的话,同等信奉度竞争时,经营收入记录更高者优先。志趣于耕种,渔猎者,猎取的东西可以自食,多的交上去则能变换成信奉度。
换言之,神魂国的国民,每日游手好闲也饿不死,反正有许多咕噜果让人吃,但游手好闲想吃的好些,信奉度在扣除房屋租用所必须之后是肯定不够的。只要愿意勤奋,无论志趣是什么,都会有信奉度收入。而过高的信奉度难以消耗殆尽,只能用于租用昂贵又没有实际用处的奢侈品。如此一来,人们也就对于追求信奉度极致普遍没有了兴趣。但什么都不做,过低的信奉度又不能享用较多的资源。人们也就不愿意游手好闲。
神魂国内的体制通过对物资租用的信奉度数量调控,得以达到这种平衡。让人们不会为了挖空心思的赚取更多的信奉度而不择手段的钻空子,又不能够长期以往的游手好闲度日。
每每出现贡献度消耗失衡时,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们所热情租用的物资就会加大生产,同时降低价格,让更多人很容易的就能够租用的起。如此一来,那些物资又会让人们失去追逐的兴趣,因为人人都有。
而在这种平衡之下,人们都会选择自己所愿意做的事情去工作,这种普遍的、自我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又确保神魂国的生产、制造、开采的效率。确保物资供给的可靠。
而所有的职业,除却极个别、经过国民公投认可的特殊职务是定期公投选举的外,包括里长、镇长等在内无不可通过信奉度竞争决定、变换。然而不称职者,关系众多人利益的职务又可以因为公投而提前下任。
国民的居地随时可以根据意愿改换,其信奉度等信息也会随之移到别的城镇,而车马等交通消耗的信奉度本来就少,就算是游手好闲者,只要只吃咕噜果而不在食物上消耗信奉度,也能够全国各地的到处跑动。
因此,如果某些国民对地方任职的人员做法不不满意,但其它更多的人又满意时,可以不必委屈的居家迁到别处居住。也就少有怀怨的。
郑王听的有趣,这时店小二见有客人来,忙去了招呼。
思索一阵,见那店小二忙完了,又叫过来问他道“譬如说,里长贪污信奉度又如何?”
“信奉度的扣减需要个人的腰牌和账单的手印为证,里长只有如实记录权。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到自国都及州、城、镇、村、里处查问,任职者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脱。一旦有疑,可在定期共审提出。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以去村,村不能解决的可以去镇、城、州、都。途中花费时间而必须消耗在交通、饮食的信奉度有所在里承担。如果有集体包庇的,不仅里长受罚,全里的人的信奉度都将受损。我们全民监督,谁能舞弊徇私?舞弊徇私的结果是一地方的人全倒霉被罚,谁敢不认真投选里长、镇长?”
郑王仍然不太以为然道“你们的惩罚无外乎劳役,如此有何力度可言?”
“劳役只是普遍情况。而且客官可不要小看劳役,神魂国的劳役有额定的进度要求,达不到是不行的。而额定的进度多少又有一半取决于受危害、受损者集体定夺,一半取决于公投标准。害了大家的人,劳役中累死也是有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04章 群龙争斗 神魂国(五)()
淑妃这时候吃饱喝足,忍不住笑问道“那你们神魂国的女人是不是也能用那些什么信奉度换?”说时咯咯失笑,显然是在讥讽的,她对神魂国的信奉度根本没有了解和思考的兴趣。只觉得荒唐好笑,金银不在乎反而在乎什么信奉度。
那店小二冷冷淡淡的道“那也是有的。神魂国的婚姻自由,有多种方式。只要双方愿意,可以以终生守一的方式成为夫妻,其中还可以细化到列明双方必须尽守的责任,如果做到了而有一方负婚,公投必然是罚劳役五十年。如果有一方没有做到而要解除夫妻关系,做到的一方经过公投决意,可以免除受罚,做不到的一方则罚劳役。如果从开始就约定以信奉度换取夫妻关系,有其它人参与竞争出的信奉度更多时,那么老婆就是别人的了。还有一种则是因为钦慕对方武功高强或各种本事出众而结成夫妻的,如果有武功更高者参与竞争,而被动的一方又愿意,也会变做他人之夫、之妻。只要双方备录时说明意愿,男子可以多娶,女子也可以多嫁。一切都在于双方的意愿上,备录时的意愿是根本,突然改变绝不可能。”
淑妃本是讥讽,不料听到这样的回答,禁不住难以置信道“女子、女子怎么能够多嫁!”
“为什么不能?如果男子不愿意娶那样的女子,不要与她去做那种婚姻备录就是了。若他自己做了那种备录,其妻同时为别人之妻,又怪得了谁?”
淑妃简直不能理解,心中觉得荒唐至极,不由把神魂国所有的女子都看轻了。又讥讽问道“如此说来,你们神魂国的宗主拜月也能多嫁了?”
“宗主如果备录如此,当然可以。只是听说宗主与前宗主备录的是永久夫妻,前宗主可以多娶,而宗主不能多嫁。”
七月一直听着,想着。发觉神魂国的制度竟然如此诡异离奇,然而看这店小二如此自得,显然是在这种体制中觉得非常快乐。而且一个店小二,就能够因为定期的公投及全国普遍的宣传达到对神魂国制度的充分了解,更是难得。
不由诧异于神魂国的惊人生产力,要确保这种制度的稳定运作,必须有足够的生产力,而显然,神魂国是通过调动国民高效率积极生产来维持。同时物资的不能私有只能租用,又减少了物资的消耗,减少了需求。
原本她有意想让郑王明白的事情,这时候却犹豫着是否该问,她发觉此刻已经暗暗被神魂国的制度所吸引、所折服。
没想到郑王这时候却问那店小二说“看你行走稳健,莫非也练过武?听人说,神魂国人人可以修炼宗主的武功,真有此事?”
“我们神魂国人当然人人练武!我的资质虽然不佳,虽然对修炼武功不热衷,但闲暇时也是会练的。如果不练武,将来怎么能够把天下冥顽不顾的堕落者全杀干净了!”
此言一出,郑王不由大惊,淑妃也咬牙切齿,变了脸色。心知堕落者三个字根本就是包括了她们在内。
“哦?神魂国为何要把堕落者都杀了。”
“哼!神魂国人都知道,天下的堕落者分三种,一是如几位客官这样,来神魂国愿意穿神魂国衣袍,对神魂意志友善的,这类将来自然有可能觉悟,继而成为同道中人了;二是那种迷迷糊糊,不知道了解神魂意志,与堕落者为伍,任人压迫为奴的,这类也未必不能引导教化;三是那些冥顽不化的堕落者,对神魂意志充满敌意,不可引导教化的。这第三类堕落者,神魂国人人人都希望快些把他们全杀干净!”
郑王立时没了倾听的兴致,心乱如麻。那店小二见他们没话问了,自顾走开了在一旁休息,等待有客人唤使。
淑妃见郑王心事重重不知在想什么,忙出言关问,郑王却没理会。
半响,郑王突然对七月道“武尊让本王来,其实是想告诉本王,北君不可招降、是吗?”
“如果君上问神魂国人如何看待北君,他们一定会说,他们相信、拥护北君。等到侵占北君灵魂的恶魔被神魂大仙驱散之后,他们还会愿意公投北君为宗主。而北君是神魂国的创始人,神魂国的天下是他打出来的,神魂国的制度是他想出来的、是他推行的。神魂国的人都知道,拜月公主是帮助北君的人,所有神魂国的一切,拜月公主只居第二的功劳。神魂国人都要杀尽堕落者,他们信任的北君更是提出此念的人,并且始终奉行。”
“武尊是说,北君与拜月公主根本没有反目,是吗?”
“不错。”
“不可能——!”郑王断然否决。他对此深信不疑,如果北君有恶心,当初怎么会救他?任由他被七月杀死,郑国就无人能够继承正统,必然大乱,对神魂国而言岂非是天大的好事?偏偏救他,救这个北君明明知道能够成为英明之主的人当上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