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9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代的欧洲还没有生产弧形钢板的能力,甲胄以环锁甲和鳞甲为主,锁子甲需要打造上千铁环,鳞甲也要打造上千鳞片,十分耗费工时;而用低温脱碳海绵铁反复捶打的方式生产刀剑,固然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锋利,耗费的工时也就不少。

    沙夫豪森出产的刀剑,至少要两个金诺米斯马,一副锁子甲则要价五个金币,现在大汉的盔甲武器全都是半价,性能却远超沙夫豪森的产品,那么今后这里铁匠的生产品,还会有市场吗?

    古登贝格心碎的抓着自己亲手打造的锁子甲,眼泪滚滚而下,瓦文萨低声道:“对不起,朋友!损坏了你的作品……但不这样做的话,沙夫豪森的铁匠会破产的……”

    古登贝格闻言心神一凛,差不多明白了老朋友的用意。

    他抓起瓦文萨随手扔在地上的大汉战刀,抚摸着、端详着,却参不透它的秘密。

    如果单纯论锋利程度,批量生产的大汉战刀不一定比得上大马士革弯刀,它达不到吹毛断发、凌空劈碎绸缎的程度,但在实战中它的表现更为优秀:

    共析钢调质处理之后有着硬度与强度的良好结合,使它和大马士革弯刀对劈时碎裂的一定是后者;

    符合力学原理的握持处和重心位置,使挥砍时拥有更强大的切割力;

    大马士革弯刀和日本倭刀都以硬度和锋利著称,斩裸。露人体效果良好,对付重甲却往往崩碎,大汉弯刀则在锋利之外具有极高的强度,能斩开除板式甲以外的所有实战盔甲……

    古登贝格虽是沙夫豪森极有名的铁匠高手,没有水力锻锤、不知道共析钢配方和调质处理工艺,照样无法参透大汉战刀的秘密,良久之后他悲叹着放下了那柄可怕的武器,十分不情愿的对铁匠们摇摇头。

    “放弃吧,这并不丢人,”瓦文萨摇着头,当着铁匠们的面,把那柄追随自己多年的长戟抛到了地上,对古登贝格说:“能帮我个忙吗?”

    铁匠会长不解的看着老伙计,这柄长戟也是他替瓦文萨精心打造的。

    瓦文萨微笑着说:“帮我把它打成一副犁头吧。”

    不少长戟兵闻声回头,诧异的看着指挥官,继而有人叹息,有人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古登贝格见老友洒脱豁达,不禁为自己的表现红了脸,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动手。

    “我倒希望你连夜开工,”瓦文萨目光扫了圈围着的士兵们,“我怕你明天会很忙呢……”

    ~~~

    三天后,古登贝格暂时歇下了繁忙的工作,来到小城的木制教堂,今天是做弥撒的日子,教堂的神父大人将会宣讲圣经上的故事。

    今天,马丁神父似乎比过去更加卖力,他口若悬河的讲着圣经故事,信徒们听得心醉神迷,阳光从教堂顶部的窗口照进来,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仿佛沐浴着天堂的圣光,从灵魂到**都受到了洗涤,因虔诚而洁净。

    做完弥撒,马丁神父和老样子完全相同的搬出了钱柜,刚刚还沐浴在圣光之下的信徒们,见状忍不住捂紧了腰间的钱袋。

    众所周知,马丁神父对推销赎罪券不遗余力,而小城的居民们早就领教了他老人家的强行推销。

    就连一向大方的古登贝格见到那无底洞似的钱柜,也忍不住菊花一紧:

    按老朋友瓦文萨的建议,他正准备变卖家产,到大汉控制的地方去,到罗马去,看看能不能谋到事情做,据说大汉皇帝好大喜功,正在扩建码头、工厂和道路,给的工钱不低,以古登贝格的能力,说不定收入不菲呢!

    现在,变卖家产的钱就在口袋里揣着,面对笑容可掬的马丁神父,古登贝格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欧洲有一句谚语:盗贼和骗子手总会给受害者留下回家的路费,而教会的老爷们却会拿走最后一枚铜板。

    但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马丁神父发到每个人手里的赎罪券,与过去相比十分的精美细致,上面印着的画儿特别漂亮,耶稣的面容栩栩如生,而赎罪券的纸张也坚韧挺扩,抖起来哗哗响,画面四周还配着漂亮的花纹,看上去就像精美的艺术品。

    翻到背面,以前都是空白的,这次的赎罪券却有内容,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名身穿怪样式衣服和盔甲的东方人——通过瓦文萨之前的描述古登贝格知道这是汉军,全副武装着保护几名基督徒妇女和儿童,阻拦着正在喷火的怪兽,而身后一座城池画着十字徽记,分明是圣地耶路撒冷。

    旁边一行字却认不得,总之从画面上看,汉军和基督徒的妇女儿童们非常和谐,正齐心协力的扮演奥特曼打小怪兽。

    欧洲人识字率很低,拥有圣经的少之又少,主要宗教行为就是上教堂听神父忽悠,然后买赎罪券。

    这次的赎罪券分外精美,作为教堂的圣物是非常合格的,出于宗教原因基督徒总是喜欢看上去精美漂亮的圣物,譬如宋明时代的白瓷观音像就曾被欧洲大量进口,当作圣母玛丽亚供奉(猫注:此系史实,比较搞笑),像这样的赎罪券,就要比印刷粗劣的更得到信徒的信任。

    天知道天堂的门票长什么样儿!

    因为马丁拿出来的赎罪券特别的漂亮精致,那些被他搜刮了一遍又一遍的信徒,本来余额就不高的iq卡又开始直线下降了,有人就忍痛摸着钱包,准备大出血购买。

    马丁神父却没有忙着收钱,他的笑容就像一只阿尔卑斯山的雪狐:“虔诚的信徒,基督的子民,迷途的羔羊们!仁慈的圣父西尔维斯特四世登上了教皇之位,他在罗马圣彼得广场举行了加冕弥撒,得到了大汉皇帝的册封,为了庆祝这一盛世,我们的圣父宣布赎罪券三折出售,欲购从速、过期不候啊!”

    这位马丁神父的推销本领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威尼斯奸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动员一下子就把人们的热情点燃了,轰的一声,差点儿没把教堂的屋顶掀翻!

    赎罪券,教廷也卖了好些年了,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没有打折的说法;现在这种赎罪券,比过去的精美了许多,只怕抵消的罪孽也要多得多,价格还能打三折,天底下还有比这更便宜的事儿?

    《新约?约翰福音》中说,耶稣在复活后对门徒们显灵,并向他们吹一口气,指示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以后基督教士就此宣布,他们作为耶稣基督门徒的继承人,具有赦罪的功能。罗马天主教廷又宣称,耶稣以及后来殉教的圣徒的血,用以赎免人类的罪孽绰绰有余,积累下来形成“圣公善库”,可以由圣彼得接班人———也就是罗马教皇代表的天主教会来执掌,代表上帝来赎特定人物的罪孽,开启从炼狱到天堂的大门。

    地处中欧山区的沙夫豪森人,对这一套是深信不疑,他们纷纷解囊购买,一枚枚金银币叮当作响的投进了钱柜,马丁神父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也有傻头傻脑的人问道:“好像,貌似,也许,现在的教皇是本尼迪克特吧?他在维也纳……”

    马丁神父立刻把脸一虎:“你敢提那个对立者、亵渎者的名字?小心呐,火刑架正为你这种人准备着!”

    傻蛋立刻把头一缩,再也不废话。

    古登贝格也买了张赎罪券离开教堂,他始终没弄明白背面的拉丁文是什么意思,当然如果是那百分之一的识字者,就知道那是拉丁文写着:

    “大汉帝国是基督徒的保护者!”

    

869章 圣伯纳隘口() 
869章 圣伯纳隘口

    维也纳霍夫堡的瑞士宫,天色已然黄昏,夕阳的余晖从西方渐渐消失,厅内烛光摇曳,华丽的殿堂却显得阴暗。

    本尼迪克特十一世的脸色,在晃动的烛光下忽明忽暗,并且极其不自然的抽搐着,看得出来,他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才勉强停在了暴怒的边缘。

    德皇鲁道夫、英王爱德华、法王腓力为首的国王和贵族们,脸色并不比本尼迪克特好多少,窗外传来的呻吟声、吼叫声虽然不是针对他们,也让身处霍夫堡的人们分外尴尬困窘。

    枢机主教阿尔瓦则焦急的踱着步子,他感觉父亲的权势正在迅速崩溃,而自己成为继任教皇的梦想,可能性也像清晨明媚阳光下的露珠,即将蒸发殆尽。

    嘈杂的声音,从霍夫堡外断断续续的飘进来:

    “求求你们,给我天堂之药……”

    “发发慈悲吧,快给我呀!”

    “天啊,我受不了啦!”

    “难道我们圣父已经被上帝抛弃,我们再也得不到天堂之药了吗?”

    听到这些声音,几位从罗马赶到维也纳的枢机主教神情随之阴晴不定,时至今日,他们是否后悔前几天的选择?

    只有天知道!

    本尼迪克特十一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面容狰狞而扭曲,信徒的呼喊就像毒蛇在噬咬着他的灵魂,奥尔西尼家族千年以降积累的潜势力,身为罗马教皇的威信,过去看来坚不可摧的权力基石,都在信徒的呐喊声中,如海浪里的泡沫,瞬间破碎。

    几名枢机主教逃到维也纳,本尼迪克特在这里建立了教廷,加上罗马的西尔维斯特四世(布雷默),欧洲就出现了对立的两个教廷、两个教皇。

    以前这种事情也曾经发生过,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朝在皇权与教权发生冲突、以及与教廷争夺意大利控制权的时候,往往扶植对立教皇,同时两个教皇的情况层出不穷,直到哈布斯堡王朝取代霍亨斯陶芬,帝国的战略方向从意大利转向东西两翼,双方的争端才逐渐减少,出现鲁道夫与本尼迪克特的联盟。

    罗马与维也纳的两个教廷,各有其优势:

    西尔维斯特占据了罗马这个传统的信仰之都,拥有更多的枢机主教支持,最高异端裁判所、信理部、圣职部等权力机构都在罗马,敕令可以按照原有的总教区、主教区、牧区体系,方便有效的上传下达。

    本尼迪克特则有各国国王和贵族领主的支持,他们对各自地盘上的教堂、修道院都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力,可以用行政手段阻止西尔维斯特以罗马教廷名义发出的谕令,并且各总主教、主教多是本尼迪克特任用的亲信,天然对维也纳教廷要亲近一些。

    不曾想楚风发起了赎罪券攻势,他印出来的赎罪券既精美,又无偿赠送给各地的总主教,总主教完全可以用一折低价卖给主教,主教再两折卖给神父,层层加价层层分润,最后到普通基督徒手中也才三折。

    这样一来,不仅信徒愿意慷慨解囊,整个梵蒂冈体系中的成员也都赚得盆满钵满,鬼还会和本尼迪克特混!让本尼迪克特郁闷到内伤的是,就连过去对他最为忠心耿耿的几个总主教,也倒向了罗马方面。

    他也想印赎罪券来低价和罗马方面竞争,可他的印刷机还留在罗马呢!就算搬了来,没有大汉进口的油墨和纸张,印刷质量就上不去,信徒拿着和精美漂亮的赎罪券一对比,哪怕白给人家也不要啊!

    鬼知道你印的这种粗劣货,究竟是天堂的门票呢,还是地狱的通行证?

    赎罪券战争让本尼迪克特气急败坏了,他当即请各国国王们下令,让边防军、税卡出招,以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