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风1276-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自古进士科为第一,明经、算学当什么,至于算术之类,完全是歪门邪道!”

    “对,歪门邪道!”

    眼见群情汹汹,那人笑眯眯的问道:“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通算学,如何平天下?”

    “吾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何须算学!”

    “哦?”那人笑问道:“如此,各位请听好。出兵打仗,第一要保证的是何物?”

    “自然是粮草,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答完了,得意洋洋地四下扫视半圈,然后再次那人身边一直没说话的考官拱手,“大人,不知道关某可否答对!”

    “对的,一点也没错!”考官身边那人点点头,笑着夸了一句,然后继续问道:“以汉军军最大编制师为例,每师有士兵一万一千人。每位士兵每月三百元军饷,作战期间加五成饷银,另外每天供米一斤,菜一斤、肉半斤。不弄复杂了,就算官兵待遇同等,咱们到赣南作战两个月。请问需要准备多少银钱、多少粮食、多少咸肉以供军需?”

    书生们傻眼了,不能回答,俄尔有人问道:“你会算学,有什么了不起?你是何人,再此大言炎炎?”

    “我姓楚,单名一个风字。”

    

259章 开科取士() 
259章 开科取士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位士子呼啦啦的跪下一片。朝廷规矩,入朝趋步、山呼舞蹈——就是小跑着一牵衣襟再下拜,白脸曹丞相“入朝不趋”,便可以不小跑啦。历朝历代这一套都是觐见前礼部负责朝仪的赞礼官教导,普通士子自然没经历过这一套,只好把戏台上的拿了出来。

    “起来起来,一朝有一朝的仪制,大汉文官拱手为礼、武将举拳于胸即可。”楚风双手虚扶,待士子们站起,又道:“我大汉开科取士,有进士、经义、历史、兵法弓马、文学艺术、绘画雕塑等数十个科目,其中进士科取通才,考算学、物理、化学、国文四门,朝考取中谓举人,可外放从八品官职,亦可遴选入政法、商学、工业、军事、文艺诸学院学习三年,再通过毕业考试,便叫做进士及第,授从七品官职。其余经义、历史、文艺等科取专才,考中谓秀才,外放从九品,另外每科前三名亦如进士科例,授举人,或除从八品官,或遴选入学院,将来毕业同举人一体考试,考中为进士。”

    众位书生一想,汉国科举还是以进士科最为尊贵,考中就是从八品,再进那五家学院,便如当年临安太学一般,三年后通过毕业考试,出来便是从七品;其余各科考中要低两个品级,每科头三名才和进士科一般的待遇。

    可进士科要考四门,其他科只考一门,两边算下来,倒是很公平的。

    士子们不知道,当初为了这个考试章程,楚风和大汉国当道诸公,还有一场激烈的争论呢。

    文天祥、郑思肖等儒门出身的官员,同意经义以《四书新解》《五经新编》为官方标准,同时要求扩大经义科的名额、提高经义科的地位,至少要和进士科相同。

    曲海镜、张广甫、王大海、李鹤轩等琉球老工匠、杂学出身的,则坚持只开进士科,且考试内容要完全符合琉球小学校的教学内容,同时大幅度削减其他科目的录取名额。

    如果说,前者还带着替儒门争口气的书生意气,后者就完全是利益所趋。琉球老匠户的子弟,是最早接受小学校近代教育,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独尊进士科,他们就能走上出仕的捷径。

    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统治整个国家,利益集团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产物。西汉早期的勋臣、后党,晚期的外戚、宦官,大唐的关陇军事贵族和关东文人世家,宋朝的“皇家与士大夫共天下”……楚风的政策,就是一手扶植利益集团,同时必须限制它无止境的攫取社会资源。

    后世东西方国家都很难做到对利益集团的合理限制,楚风能做到吗?

    他和后世那些民主国家的利益集团代言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本人就是这个集团中实力最强,甚至有压倒性实力的人物!

    琉球的经济命脉,钢铁厂、盐场、水泥厂、金银矿山,实际上都是楚风的私产,古往今来的历代帝王,惟有他可以不依靠税收,而用私人财产给军队发饷!从本质上说,他比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帝王,拥有更多独裁的条件。

    “请问诸位,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大力发展工商,提高商人和工匠的地位么?”在有张广甫、王大海等匠户系官员,洪梅氏、郑发子等琉球巨商参加的秘密会议上,楚风提出了这个问题。

    众人都愣了。制度上,大汉和故宋差距那么大,甚至完全相反,学术上,汉国的新儒学,是把旧儒学继承、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工艺上,以往有的高炉、水转大纺车,被系统的全面的整理使用,达到了过去几倍几十倍的效率。

    可是,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皇上为什么推动这些呢?

    “新制度下,士农工商四民平等,匠户努力改进工艺、商人流通四方、农夫辛勤耕作、学生知识广博,国家富裕、百姓安居乐业。”——财税部长张广甫看到了富国。

    “军人不再是囚犯,军人的家属不再是在贫困中挣扎,受伤的、牺牲的,家人得到保障,军队作战勇敢。”——兵部长侯德富看到了强兵。

    “我觉得吧,是官府清廉多了。祝家以前做生意,到哪儿不得花钱买路?只有在大汉,从无勒索陋规、常例的。”——商人们看到了官员的清廉。

    楚风摇摇头,“你们说得很对,但你们有没有想到我为什么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我实行秦皇汉武,甚而北元的制度,就能获得更多的权利,任意攫取你们的财物,掌握每一个人的生死,不是更符合我的利益吗?”

    这、这,众人额头汗津津的流下来,他们知道楚风并非虚言,以他手上的军事力量、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新儒学宗师的道统地位、军队百姓中救世主式的威望、汉军各级军官的忠诚和情报、保安二司的残酷手段,皇帝可以轻而易举的成为汉国所有人命运的主宰,生杀予夺,随心所欲。

    为什么不呢?如果自己处在他的位置,会不会……人们不敢再想下去。

    “绝对不会。因为我是大汉国最大的商人和匠师,所以我永远会站到你们一边——除非你们和汉国大多数的百姓站到了对立面。”

    楚风一语石破天惊,人们此时才恍然大悟:皇帝与其说是一位军事统帅、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不如说更像一位商会会长和最高明的匠师!汉国的工厂产业,多是他的私产,汉国的工艺进步,多是他的功劳!他的利益,本来就和各位匠户出身的官员、商人大致相同!

    “汉国的教育虽好,咱们只有一所小学校,我却要普天之下的能人为我所用,怎能只开进士一科?诸位,有舍才有得,也许你们的子弟会少捞几顶官帽子,可我们将会得到全天下!”

    于是,确定了既能让小学校毕业生取得好成绩的进士科,又保证录用各地士子的历史、经义、文艺、弓马等科,即使最传统的儒门士子,也能以历史、丹青中个秀才,经义科采用《四书新解》《五经新编》,更有利新儒学的推广。

    所以,当士子们大闹考场的时候,楚风就非常奇怪了:“确定了考试科目,并且把章程贴到了各州县的衙门前,你们怎么什么也不知道呢?难道各地方官胆敢隐瞒?”

    士子们面面相觑,还是那个最先冲出来的落拓书生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的说:“禀、禀皇上,我们、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只怕误了考期,哪儿有心看各地官府门前的告示哟!”

    呵呵,幸好先考进士科,其他科目在后面,士子们可以继续考下去。楚风微笑着勉励他们,努力考出好成绩。

    “谢陛下隆恩!”士子们感激涕零的行礼,有人记得拱手即可,有人还按老规矩跪下磕头,忽然想起新朝仪制不同以前,此举似乎有怀念故宋的意思,倒得罪圣上了,顿时红着脸站了起来。蒙元从不开科取士,天下读书人几乎绝了指望,汉国这边不管怎么个考法,只要开科,就是读书人的希望之所在,他们怎么不感激涕零呢?

    没读过算学、物理和化学,只能离开考场,等下几科,有的人盘算着经义简单,有的人觉得历史更容易,还有人想每科都试试,互相攀谈着走出考场。

    那落拓书生和身边朋友说笑道:“我关汉卿只好去应文艺一科,看看撞不撞得上。”

    楚风脑中灵光一闪,赶紧叫住他:“你就是关汉卿,写《窦娥冤》的那位关汉卿?”

    “不才贱名上达天听,惭愧惭愧。”关汉卿知道自己在梨园中好大声名,《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几部戏江南江北处处传唱,皇上知道名字并不稀奇,可《窦娥冤》刚构思了个框架,只把剧情说给几个知交好友,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哦,问问而已,你去吧!”楚风此时见惯了历史名人,文天祥张世杰都常来常往了,一个关汉卿,并不算震惊。

    可走出考场的关汉卿,一下子被士子们围住了,又羡又妒的道:“汉卿兄上达天听,此次科举必定榜上有名!”“恭喜汉卿贤弟简在帝心,将来五马黄堂,青云直上!”“皇上慧眼如炬,关兄圣眷优隆,岂止五马黄堂,若干年后封侯拜相,只在反掌之间!”

    饶是关汉卿落拓数十年,在梨园菊部卖戏为生,养成个孤高狷介的品性,自诩“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此时也不禁有些飘飘然,在恭维声中,应付着似乎一下子便低下一截的士子们。

    

260章 东方之光() 
260章 东方之光

    知道自己考不上进士,外地赶来应考的儒生们,陆陆续续离开了,反正后面的文艺经史还可以一展身手;留在考场上的,多是在琉球小学校接受过近代教育的学生。

    不过,也有例外。在清一色琉球小学黑色呢绒大衣中间,一位身穿灰蓝色棉夹袍子的书生,显得特别突出,吸引了楚风的注意。

    放轻脚步,慢慢走到他身后,只见此人手拿钢笔在试卷上刷刷刷的奋笔疾书,他握笔的姿势却很奇怪:不是用三根手指握笔、手腕搁在桌面上,而是五根手指头用力,手腕悬空,纯粹是毛笔的运笔方法。

    考试章程中,毛笔钢笔均允许,此人显然是惯用毛笔的,却以钢笔作答,实在一奇。

    再细看他正在写的物理卷子,卷面上十分整洁,每道题目都答得详详细细,国文等科已经写完,放在一边,最上面那张是数学,每道题目都答正确了不说,还在题目旁边批注,这道是九章算术某处的原题,改了个数目而已,这道虽然见所未见,却和周髀算经某处异曲同工。

    此人显然不是琉球学生,却能写阿拉伯数字、通物理化学,这又是一奇;答题还能想起出处、源流,和古书对照举一反三,更是奇上加奇。

    为保证阅卷公平,考卷上姓名是拿纸糊住的,楚风本想问他姓名,看人家奋笔疾书,也不好打扰,便慢慢走到别处考室。

    进士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