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β2
受体均有阻滞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哮喘病儿用后可使病情急剧恶化。②新斯的明、加兰他敏、有机磷酸酯类等抗胆碱酯酶药进入人体后可与胆碱酯酶结合,使乙酰胆碱大量增加,从而使支气管收缩;毛果芸香碱和甲酚胆碱等拟胆碱药能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M…受体,故均可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③氯氮(利眠宁)、甲喹酮(*)、可待因、吗啡、*、硫酸镁、马利兰等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哮喘,哮喘发作时应禁用。
小贴士——
哮喘的家庭急救法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
(2)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以每分钟3升的高流量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入。
(3)舒喘灵或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吸入,按压1~2喷,每日不超过6~8喷。口服喘乐宁,每次2~4毫克,每日3次。
(4)注意保暖,环境安静,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5)室内通风,空气新鲜,但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6)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或直接去医院急诊室救治。
在救护医生未到来之前,或去医院之前,应密切观察病情,指导病人吸入气雾剂、吸氧及服药。由家属护送去医院者,症状应基本缓解,神志清楚,血压在安全范围内,不间断吸氧,并直接到急诊室请医生紧急处理。
skbshge
1。用于平喘的中草药主要有哪些?()
1。
用于平喘的中草药主要有哪些?
患儿M母咨询:我女儿“莉莉”7岁,很担心长期服用西药控制哮喘有不良反应,最近用中药治疗,效果很不错,有半年没有发作了,一家人都很高兴,觉得中药没有不良反应,还能调理身体,想继续采用中药治疗,所以我想问一下医生:用于平喘的中草药主要有哪些?
临床上一般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草药主要有:①地龙,寒、咸。功效清热平喘止痉。主治肺热咳喘,高热烦躁。用量4~8克。②杏仁,甘、苦、温,小毒。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伤风咳嗽,气喘痰多,津亏便秘。用量4~6克。③桑白皮,甘、寒。功效清肺利水,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用量6~15克。④马兜铃,辛、苦、寒。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喘。用量3~6克。⑤枇杷叶,苦、平。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和胃。主治肺热气逆的喘咳。用量9~15克。⑥款冬花,温、辛、苦。功效止咳化痰,肃肺下气。主治肺寒咳喘。用量6~10克。⑦紫菀,辛、苦、温。功效止咳化痰,辛散不燥。主治咳嗽,不拘寒热及新病久病都可应用。用量6~12克。⑧百部,甘、苦、平。功效润肺止咳,灭虱杀虫。主治润肺气,止咳嗽,多用于小儿顿咳,肺痨咳嗽。用量9~15克。⑨紫苏子,温、辛。功效肃肺降气,平喘止咳。主治降肺气,止咳嗽。用量6~9克。
小贴士——
服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事项
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临床使用此类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痰药有温化寒痰、清化热痰之分,止咳平喘有宣肺、清肺、温肺、敛肺之别,故应用时必须根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各有所长,如痰多喘咳,两者可以配伍同用。
(3)凡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须根据病情适当配合应用:如兼有表证,宜配解表药同用;兼有热证,宜配清热药同用;兼有寒证,宜配祛寒药同用;咳痰夹血,可配合止血药同用;肺虚痰盛,可配健脾药同用;肺虚久咳,可配补肺药同用;肺气不纳之虚喘,又可配补肾纳气药同用。
(4)由于痰热引起的惊痫,痰湿引起神昏、癫,以及痰湿入络,肢体酸痛麻木等症,在应用化痰药时,可分别配合熄风药、开窍药或祛风药同用。
(5)为加强化痰药的功效,可适当配合具有利水渗湿、理气等功效药物同用。用于久咳无痰,可适当配合收敛肺气药物。
(6)凡燥痰、燥咳、肺阴不足或咳痰夹血,不宜应用药性温燥之品。
(7)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应用敛肺止咳药。
skbshge
2。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哪些?()
2。
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哪些?
患儿J母咨询:我女儿“婷婷”,16岁,患哮喘多年,经常去看中医治疗哮喘病,发现医生给她开的中药方和别人不同,而且每次的中药处方与自己上次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想请教医生:治疗哮喘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很多,但病情不同,选用方剂也不同,不能随便乱用,最好请医生诊治开药为妥。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平喘药方。
(1)三拗方:①组成和用法。炙麻黄3~6克,杏仁6~9克,生甘草3~4克,生姜3~5片,水煎服。②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平喘。③主治感冒风寒、肺气不宣所致之咳嗽气喘,痰多、胸闷,头痛鼻塞者。
(2)定喘汤:①组成和用法。白果4~6克,炙麻黄3~4克,杏仁6~9克,甘草3~4克,紫苏子6~9克,桑白皮6~12克,黄芩6~9克,制半夏6~9克,款冬花6~9克,水煎服。②功效。宣肺平喘,清热化痰。③主治。痰热哮喘,咳嗽气急,痰黄量多,喉中有哮鸣声。
(3)小青龙汤:①组成和用法。炙麻黄3~4克,桂枝3~5克,白芍6~9克,干姜3~6克,制半夏6~9克,细辛1~3克,五味子4~8,甘草3~4克,水煎服。②功效。温肺化饮,止咳平喘。③主治。外寒内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背部有寒冷感,或肢体颜面水肿,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者。
(4)苏子降气汤:①组成和用法。紫苏子4~6克,制半夏6~9克,甘草3~4克,肉桂1。5~3克,当归6~9克,前胡6~9克,厚朴3~6克,水煎服,煎时加生姜2片,大枣3枚。②功效。降气平喘,温化痰饮。③主治。痰饮咳嗽,喘促短气,胸闷痰多,舌苔白滑者。
(5)葶苈大枣泻肺汤:①组成和用法。葶苈子6~8克,大枣5~10枚,水煎服。②功效。泻肺平喘,祛痰行水。③主治。痰涎壅盛,咳喘胸满,或面目水肿,小便短少者。
(6)麻杏石甘汤:①组成和用法。炙麻黄3~6克,杏仁4~6克,生石膏9~18克,甘草3~5克,水煎服。②功效。清热宣肺,涤痰降逆。③主治。咳嗽气促,痰浊黄稠,鼻翕心烦。
小贴士——
半夏
【药用】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经。
【功效】
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
①用于痰多咳嗽。②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③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④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此外,配秫米同用还能治胃不和而卧不安,配硫黄可治肾阳不足、大便失调之症。
【处方用名】
制半夏、姜半夏(用明矾粉、生姜汁腌制后漂净,晒干用)、生半夏(生用,有毒,主要作为外用)
【用量与用法】
5~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①半夏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化痰力佳,为治各种痰证要药。其性温而燥,尤为属寒有湿者在所必用;若为热痰,当与清热化痰之品配伍始妥。惟其有伤阴耗津之弊,故燥痰者忌用。所主消痞,实亦化痰除湿之功;至于散结无非辛散温通之效。和中而能降逆为止呕之良药,无论胃寒、胃热、胃虚、恶阻咸可应用,配伍适当,每奏卓效。此外,胃不和而卧不安者,肾阳不足而大便失调者,皆可配合应用,亦有殊功。②半夏昔人以为妊娠忌用之品,然恶阻用之有止呕之效,并无堕胎之虞。又以为性滑,则其体虽滑,而其性温燥,决非润泽之品,故阴虚津少者应于慎用。③半夏主要功用为化痰止呕,故为脾胃两经要药。脾为生痰之源,胃为受纳之器。痰湿恋脾,半夏能燥湿化痰;胃气不和,半夏亦能和胃降逆。④半夏化痰,以脾不化湿、聚而为痰者为主;因其性温燥,故对于寒痰,亦可应用。如属热痰,则须以清肺药配合同用。至于阴虚燥痰、津少口渴等症,则不宜应用。⑤半夏止呕,以痰气壅塞、胃逆不和为主;但因它具有良好的降逆止呕作用,故除适用于痰饮呕吐之外,尚可用于胃虚呕吐,如《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以半夏配伍人参、白蜜等同用;至于胃热呕吐,宜用清胃药如麦冬、竹茹等同用,以防温燥过热、耗伤胃阴。⑥半夏生用有毒,生姜、明矾能制其毒,所以用制半夏,多以生姜、明矾制。此外,过去上海地区除姜制半夏之外,尚有竹沥半夏、宋半夏、仙半夏等多种制法,现在已于简化,药店主要供应制半夏,不再加工炮制上述品种。
【方剂举例】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半夏、生姜。治痰饮呕吐,心下痞闷不渴者。
skbshge
3。怎样选用中成药治疗哮喘?()
3。
怎样选用中成药治疗哮喘?
患儿J母咨询:我女儿“婷婷”,患有哮喘多年,一直用中药汤剂治疗效果很好,但最近由于工作忙,煎药不方便,我想选用中成药,省时省事,但不知道怎样选用中成药治疗哮喘,效果怎样?请问医生:在什么病情下,出现哪些症状时,选用某种中成药治疗哮喘?用法用量如何?
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品种繁多,不少品种经受千百年历史考验,疗效显著,经久不衰。哮喘病人可根据哮喘发作期的不同病情,选择应用。
(1)痰喘丸:①药物组成。前胡、半夏曲、紫菀、紫苏子、海浮石、桔梗、旋覆花、远志、茯苓、百部、白芍、白前、黄芩、薤白、杏仁、贝母、桑叶、石膏、鲜姜、青黛、枇杷叶、党参、大枣、海蛤壳、桂枝、甘草、款冬花、五味子、橘红、射干、葶苈子、马兜铃、麻黄、细辛。②功效主治。散风祛痰,镇咳定喘。用于外感风热之邪引起的肺热咳嗽,痰涎上涌,胸胁满闷,喘息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哮喘急性发作属于实证者。③剂型规格。水丸,每5丸约重1克。④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2)定喘疗肺丸:①药物组成。桔梗、款冬花、紫苏子、姜半夏、石膏、白果仁、橘红、前胡、麻黄、杏仁、葶苈子、黄芩、桑白皮、甘草。②功效主治。止咳定喘,祛痰。用于哮喘急性发作,咳嗽痰喘,不能平卧,胸胁胀痛属于热哮者。③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10克。④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3)定喘丸:①药物组成。阿胶、紫苏梗、百合、莱菔子、款冬花、清半夏、熟地黄、茯苓、白芥子、桑白皮、天门冬、苦杏仁、何首乌、当归、黄芪、白术、紫苏子、川贝母、陈皮、紫菀、知母、龙涎香、麦冬、紫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