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在技术贸易中,遵守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引进、借鉴别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积极鼓励开拓技术出口市场,以广泛参与国际分工,逐步使中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国际技术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
(2)以多种灵活方式开展对外技术贸易。在技术引进方面,采取的方式包括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合作设计、技术服务、顾问咨询、进口关键设备及成套设备等,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引进方式。技术进口的重点是为改造现有企业服务,鼓励引进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和生产管理技术。在技术出口方面,鼓励出口成熟的工业化技术。
(3)加快科工贸结合,建立新型科研开发体制。要加快科工贸结合的步伐,增加科研与开发的投入,增强引进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逐步使科研开发实现由国家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建立有利于引进技术改良和商品化的科研开发体制,使引进的技术发挥更大的效益。
(4)注重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通过消化、吸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的先进『性』是指技术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其产品具有竞争能力;技术的适用『性』是指技术的水平与国内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协调,能够尽快掌握、实施。
(5)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对外技术贸易的发展。在技术引进方面,积极争取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出口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及商业贷款。为保证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重点项目建设,国家优先安排资金并实行优惠利率。在技术出口方面,国家实行国际上通行的扶持技术出口的信贷政策,设立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的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银行按照贷款原则优先安排技术出口资金,并实行优惠贷款利率。
(6)对开展技术贸易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技术引进方面,实行与技术成分挂钩的政策和面向主导产业(机电、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引进战略。根据技术引进合同中技术的含量,确定减征、免征合同中设备进口关税的幅度;技术含量高,减免征收海关关税的幅度就大,反之减免幅度就小。对国外向我提供工、农、林、渔、牧业等重要领域先进技术的,给予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待遇。在技术出口方面,为发展技术、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需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按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待遇。
(7)注意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技术贸易的宏观调控。国家主要以法律、经济手段对技术贸易进行宏观调控,规定禁止、限制、允许、鼓励的技术贸易项目。国家只对涉及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和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技术出口项目实行指导『性』计划。
(8)鼓励技术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允许以技术为股本投资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实现技术的转让。国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同时提供先进技术,可以按中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享受多方面的优惠。中国向境外投资并提供适合于所在国的先进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以境外投资方式发展技术贸易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案例与实践】三峡工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范例()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工程总量和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是当今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水电工程。更为重要的是三峡工程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形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峡模式”,成功实践了中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了我国水电装备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跨越。
1。捆绑招标和技贸结合开辟技术引进新途径
三峡工程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而当时我国只有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为此,国家于1996年6月宣布三峡左岸电站14台70万千瓦机组一次『性』进行国际招标采购。巨大的市场需求使三峡机组国际招标成为世界水电装备技术最高水平展示和较量的舞台,达到了选择当今世界最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目的,探索了一条提高技术引进水平和层次的新途径。
2。“三个必须”确保核心技术完全转让到位
在引进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把引进技术摆在比引进装备更重要的位置。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并对供货设备的技术和经济负全部责任;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合同总价的25%,14台机组的最后两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合同中的经济约束条款,根据技术转让的进程和执行情况分期支付技术转让费,保证了核心技术完全转让到位。三峡工程左岸14台机组合同执行结果是:国内制造份额达到50%以上,后4台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股份公司为主制造,投产后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3。坚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显著提升我国水电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三峡工程从引进之初就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技术受让方的哈电和东电向国外合作伙伴派出了最强技术力量,全过程参加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在国外先进技术的高起点上,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配置了一批国际精尖加工设备,使加工检测达到数控化、精密化和集成化;完全掌握了特大型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形成了水轮机水力设备、定子绕组绝缘、发电机蒸发冷却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水轮机高水头稳定『性』上有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培养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技术骨干;直流输电设备、主变压器、电站及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重大装备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4。『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是实现“三峡模式”的有力保障
国家高度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初,就作出了“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依托三峡工程,在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我国机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发展能力和水平。国家通过技改计划,投入近8亿元资金支持哈电和东电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设计和制造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水电建设和产业发展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峡工程建设的实践表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辅相成。通过国家重大工程开展捆绑招标、技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可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案例思考:1。“三峡工程”技术引进的成功范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中国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之间的关系?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4。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的程序是什么?
5。国际技术转让价格的构成内容有哪些?
6。确定技术价格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7。技术选择的方法有哪些?
8。选择引进技术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9。引进技术时贯彻的原则有哪些?
10。选择引进技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1。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用“市场换技术”战略引进技术,实际效果却不太成功。试分析现阶段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在技术引进中应采取什么策略?
23。1 国际经济贸易惯例的概念与作用()
【引子】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从事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误解和纠纷,而又由于各国的国内法在调整国际贸易关系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国际贸易面临着比国内贸易更加复杂的法律困境,国际贸易惯例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独特而有效的做法。在外贸业务实践中,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有关的国际惯例解释,对于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义务和相应地确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3。1。1 国际经济贸易惯例的概念与作用
1。国际经济贸易惯例的概念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惯例”和“习惯”的比较中入手。就一般字义而言,“习惯”(usage)通常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重复『性』的行为;而“惯例”(custom)则是指在重复『性』行为基础上产生的固定的行为规则,它被行业人士经常采用而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就其确定『性』、规范『性』和普遍『性』意义而言,惯例不同于由重复行为而形成的习惯或当事人之间的习惯做法(practice)。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贸易惯例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以习惯『性』做法为基础并被普遍认可和遵循。国际贸易的一些习惯做法,开始只流行于一定的地区和行业,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渐发展,它的影响不断扩大,有的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通行。贸易惯例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另一方面表现就是其内容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扩大。这不仅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还表现在它所涉及的领域、内容、形式和手段上。国际贸易惯例比法律更具有灵活『性』,能较容易地进行修改,及时跟上国际贸易实践的变化。因此,很多国际贸易惯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过多次的修订。例如,国际商会最早于1936年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53年做过一次修改,以后又经历了1967年、1976年、1980年和2000年的多次修订,基本上是10年修订一次。
(2)贸易惯例是经过国际组织制定的、规范化成文化的行为规范。任何一种国际贸易惯例,都不是国家『政府』之间通过国际会议讨论通过而形成的,而是由地区、行业以至国际社会组织或商业团体对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或解释加以整理而形成的。他们把一些习惯做法归纳成条文,对有关的名词、术语给予明确的定义与解释,从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3)贸易惯例对贸易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力。但是,国际贸易惯例对贸易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体现在,一方面,如果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作出了明确规定,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具有强制『性』。例如国际商会在《2000通则》的引言中指出,希望适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