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矿主-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唐风依然在等待,桌子上还放着那五块价值连城的澳宝原石,这俩伙计只能是贪婪的看着,虽说恨不能把眼珠子瞪出来,但倒也没有再做出什么有失。身份的事情。

    这五块原石是唐风在公园里挖出来的,而且还是徒手挖出来的,因此完全符合公园开具证明的条件,因此这俩伙计在心中羡慕嫉妒恨,也是老老实实的给唐风办理的证明手续。

    当唐风拿着这份具有挖掘地点、日期、挖掘人员、原石重量的证明文件走出公园的时候,这才发现有大批的人正在向公园入门处涌来。

    对于这种情况,唐风也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不就是一条小的不能再小的原石矿脉吗,值当的嘛?

    喜滋滋的背着口袋回到了自己的停车位,趁着周围没有人注意,唐风意念一动,那五块原石立刻就被放进了星核空间内,然后唐风拿出了两瓶装着泉水的矿泉水瓶,将水倒在了德普和唐尼的专用小盆中,人两个小家伙“吧唧吧唧”的喝水。这俩小家伙今儿个可是出了大力了,要不是它们俩,还就真难解释这些澳宝原石是怎么发现的。

    待到两个小家伙痛快的喝完了水,唐风这才上车打着火,风驰电掣般的向着奥林匹克坝赶去。

    这一趟来的值,绝对的值来回路程连带着挖原石的时间,连一上午都没用了,收获却是超过千万美元的澳宝原石,而且其中耗费的能量储备,回头在路过奥林匹克坝的时候,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补充完毕。这天下还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事情吗?这简直比抢银。行来的还过瘾啊

    :

第七十九章 伯兹维尔路径() 
今天第三更,跪求推荐票

    依旧是原路返回,来的时候走的是下丘陵-安达穆卡公路,回去的时候依旧是走的这条公路。

    澳大利亚的公路命名很有特色,和华夏国内有很大的区别。你看澳大利亚地图的时候,会发现澳大利亚的公路中有很多编号不一样的公路,比如说a1、b97、c196以及一些带有rd、track等后缀的公路。

    在澳洲,a字头的公路一般都是主要干道,相当于华夏国内的高速公路或者是国道,这种公路一般都是多车道的,而且收费公路大多都是a字头的公路;b字头的公路就是指普通城市之间的公路,有点类似于国内的省道,这种公路大多是双车道,偶尔有些地段会有单车道;c字头的公路,基本就相当于国内的乡镇公路或者是村村通公路了,这种公路大都没有车道之分,甚至在内陆地区,这种公路连路面都不会铺设,就是一条沙土公路;至于带有‘rd’(道路的缩写)字母后缀的公路,其实和c字头的公路差不多,都是连接各个小镇之间的公路;而带有‘track’路径字母后缀的公路,虽然也是c字头级别的公路,但这种公路一般都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比如说唐风现在走的这条下丘陵-安达穆卡公路,在地图上就是一条有着‘rd’后缀的乡镇级公路,意思是指从下丘陵到安达穆卡之间的公路。

    而从这条公路到达下丘陵之后,就会转向唐风来时的b97号公路,不过这条公路到达下丘陵之后再向北走就不会在叫b97号公路,而是变成了奥林匹克公路,指的是从下丘陵到奥林匹克坝这一段大约六公里左右的公路。

    不过一旦顺着这条公路向北走过了奥林匹克坝之后,这条路的名称又变了,变成了‘单井公路’。

    这种一条路有多个名称的现象,在澳洲非常常见,因为澳洲人更喜欢用当地的名称来称呼某一条公路,比如说唐风和索菲亚曾经走过的艾尔公路,其实那就是a1公路。

    从奥林匹克坝顺着单井公路向北走大约八十公里,这条公路就会和大名鼎鼎的乌德纳达塔路径汇合,然后转向东,再走大约六十公里就到达了马里。

    乌德纳达塔路径就是一条后面带有‘track’后缀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在澳大利亚的内陆,有三条极富传奇色彩的路径,一条是这条乌德纳达塔路径,这条路就是从马里经过乌德纳达塔到达马瑞的一条沙土公路;第二条就是唐风准备穿越大自流盆地时走的伯兹维尔路径,这条路径是从马里一直向北直通伯兹维尔的沙土公路,曾经是一条运输家畜的路线;至于第三条路径,就是思椎自利路径,这条路径是从马里南边大约七十公里的林德赫斯特通往伯兹维尔的路径,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著名的“狗围栏”的一部分就在这条路径上。这条著名的围栏全长5300公里3312英里,当年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澳大利亚野狗——一种澳大利亚本地的犬种,会捕食南方的羊群。

    这三条路径在澳大利亚内陆地区极富传奇色彩,其中任何一条路径现在都已经是澳大利亚内陆自驾游必走的线路。

    如果你是一名自驾游游客,那么走这三条线路中的任何一条,你都可以体会到澳洲大陆中部地区的原始风采,你会欣赏到巨大无比的但风景别致的艾尔湖;你会路过澳大利亚最小的镇子——一个只有三个人和一条狗的威廉溪小镇,这个小镇的飞机数量远远比汽车数量要多得多;你还会欣赏到大自流盆地中的自喷井;你会体验到辛普森沙漠的荒凉和粗犷。。。。。。

    而唐风准备要走的这条通往伯兹维尔的路径,就是三条路径中局中的那条伯兹维尔路径。

    唐风在路过奥林匹克坝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停留,只是和老凯斯打了一个招呼,并且请老凯斯欣赏了一下他挖掘到的那五块黑澳宝原石,在此期间,将星核的能量补充完毕之后,然后在老凯斯羡慕的眼神中,婉拒了老凯斯午餐的邀请,开车驶上了单井公路,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转上了乌德纳达塔路径,最终在下午一点半左右来到了南澳洲的北部小镇马里。

    马里是一个典型的澳洲内陆小镇,三四十幢房屋屹立在乌德纳达塔路径的南北两侧,小镇一共就有一百来人,要不是著名的伯兹维尔路径和乌德纳达塔路径在这里汇合,这里也不会形成这种规模的镇子。要知道。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一百多人的镇子就算是大镇子了。

    在马里随便吃了点东西,喂了喂饿的一直“呜呜”叫的德普和唐尼,补充了一些必要的油料、帐篷等宿营的物,唐风在下午三点左右,就踏上了前往伯兹维尔的伯兹维尔路径。

    从马里到伯兹维尔,要跑超过四百公里的路途,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无人地带,这四百多公里的路途中,只有三个人类的定居点,它们分别是伊塔丹纳、芒杰兰尼和克里夫顿希尔斯。唐风虽然有所准备,但他并不想在这种无人区露营。

    第一个定居点在伊塔丹纳,这是一个只有五六幢房屋十多人居住的定居点,位于一条内流河的北岸,距离马里大约有一百公里,如果一路顺利的话,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伊塔丹纳。

    伯兹维尔路径不算宽,完全就是沙土路面,但是很平整,开车在上面用时速一百公里的速度奔跑,基本觉不出颠簸来,和在柏油马路上跑车没有什么区别。

    澳洲内陆的地形以及澳洲大陆的广阔也注定了在内陆地区大多都是这种沙土公路,平坦而坚固的地面,只要开车在上面多跑几次,基本就能开出一条路来。当然,特殊的路段还得需要大型机械进行加固。

    不过伯兹维尔路径经过的地方大都是平原地带,也就是大自流盆地,因此这条路径几乎全程都是这种沙土路面,跑汽车来很痛快,而且车后扬起的沙尘,宛若一条不断延伸的黄色巨龙,煞是好看。

    在这种路面上开车,真有小刚那首《黄昏》中的歌词中所描写的“开车行驶在公路无际无边,有离开自己的感觉”。唐风开着车行驶在这种真的是无际无边的大自流盆地中,感觉真的是像离开了自己一般这种感觉让人很着迷,仿佛在这一刻,天地间就剩下自己一个人。。。。。。

    :

第八十章 公路列车() 
鞠躬感谢“我是一条深尾鱼”大大100的打赏,“长青无悔”大大和“violet紫罗兰”大大慷慨的打赏

    这种在仿佛在天地间行走的感觉没多久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庞大车队给打破了,正在开车的唐风看着这些迎头而来的庞然大物,差点以为是遇到了外星人的舰队。

    在澳洲内陆的平原上,公路与路边平原的界限并不是多么的明显,在这种内陆的沙土公路上行驶,经常性的可以看到在路边会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类似于简易停车场一样的空地,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巨大的车辙。

    一开始唐风看到这些巨大的车轮印子时,很是纳闷到底得是多大得车才能有这么巨大得车辙印呢?这里又不是矿山,肯定不会有那种巨大无朋的矿山车出现。可如果不是那种能够载重上百吨的矿山车,唐风实在是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车能够在坚实的土地上压出这么巨大而深深的车辙了。

    结果今天唐风终于明白了那些车辙印的来源了。

    唐风开着陆虎跑出马里小镇大约四十公里的时候,感觉到了尿急,恰好看到前面有一个类似于简易停车场的巨大空地,于是准备在那里解决一下生理问题。

    结果就在唐风准备拐弯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前方的道路上忽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黄色土龙,自个儿的路虎在高速奔跑下卷起的那道土龙就够壮观的了,可是要与刚刚出现的那条土龙比起来,简直就是一条毛毛虫和亚马逊森蚺比个头。。。。。。

    而且那条土龙前进的速度极快,就是比起刚才唐风驾驶的路虎高速行驶的速度都一点儿不慢。这种情况显然在预示着正有一支庞大的车队正在从远处向这里赶来。

    唐风放满了车速,稍微等了一小会儿,就看到远处的那条土龙带着滚滚的烟尘呼啸而来,不过在接近这个空地的时候,土龙前进的速度慢了下来。

    这时候唐风也顾不上撒尿了,坐在车里看着烟尘渐渐消散后露出的那支车队的真面容,直接就被眼前这支庞大的车队震得说不出话来。

    倒不是这个车队中的车辆个头有多么的大,这些车虽然是一些重型货车,但和华夏国内那些拉煤、拉砂石料的斯太尔等重型货车差不多大,让唐风震惊的是,这些车辆的长度。

    国内拉煤的、拉砂石料的那些重型货车想必大家伙儿都看到过,这些车号称一车就可以拉一个火车车皮,长度足足有十七八米。可即便是华夏国内的那些超载超的匪夷所思的重型货车,在长度和眼前的这几辆车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眼前这几辆车,每辆车的长度都超过了三十米,打头的那辆和垫尾的那两辆车的长度更是直接超过了五十米而且这些车并不是一体的,全都是一节一节的,远远看起来就好像行驶在公路上的火车一样

    看到这些车,唐风终于明白自己看到的那些巨大的车辙印是怎么来的,也终于想起了这些巨无霸们的来历了。

    这些车就是澳洲大陆鼎鼎大名的“公路列车”!

    在我们普通人的思想里,一提起“列车”这个词,联想到的肯定都是那些疾驰在钢轨上的交通工具,无论是火车、地铁、城铁还是高铁,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些交通工具才能够称得上“列车”。

    可在澳洲,彪悍的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