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一遍。而且他此前早已是武学大高手,通晓许多修炼上的关窍与道理,转而从头练起,实可说是高屋建瓴。再加上他还有《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法”与《全真内功》中的“呼吸吐纳术”等各种辅助修炼的法门,外加上他本身的资质也并不差,起码中上水准。
这些优势全加起来,他练成《九阳真经》九层神功的速度还不如张无忌当时那个武学基础很差的半大小子,那他就不如干脆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所以。在这方面,也实在并没有什么好自鸣得意的,这不过是理所当然之事。
与张无忌做了一番比较,得出结论后,尹治平便没有再多想什么。而是从盘膝的云床上下地站了起来,准备出去洞外走走,在山中随意而行地闲散一番。
他现在所居的这座洞府是从自己那两个道童原本所侍奉的那个道号为洞霄真人的老道士处所得来,三年前他帮着两个道童埋葬了那老道之后,便连着两个道童与这座洞府一并接收了过来。
这洞府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山洞再加上一些人工雕琢而出。已被洞霄老道经营了数年之久,收拾的很是干净整齐,洞中还有一条地底的溪流流经而过,并从高处垂落形成了一条小瀑。
这山洞颇大。高有两丈许,阔有三丈余,深则达有将近五丈。属于前小后大的葫芦形。因其形状,洞霄老道便将之命为了“灵葫洞”。
尹治平接收过来后。也并没加以修改。包括那两名道童的道号,他也并没有改。仍是沿用洞霄老道为他们所起的道号,一名抱朴,一名守拙。
洞府中因地就形开凿了几间石室,尹治平与抱朴、守拙三人各据一间。石室前,又各有厚重木门为挡。尹治平平日修炼或是闭关,便皆是在自己的洞室中。不过尹治平的这间,却是他后来自己开凿的,凿建在洞府中的最高处,与下面的那些石室所据甚远,也更大一些。
下了云床后,尹治平走到门前,拉开石室中的木门,站在门前的平台上往下面洞府扫了一眼,发现抱朴与守拙二道童并不在洞中。他也并不奇怪,只是轻轻跃下,落在洞底,往洞外走去。
只有长时间闭关的时候,他才会要求抱朴、守拙二道童要在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人守在洞中,以应付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被外人或野兽等意外闯入,惊拢了他闭关练功。平日练功的时候,他便不会这样硬性要求,抱朴、守拙二人可随意离洞却做些别事。他估计这个时候,二人要么是在洞外练功,要么是在山中玩耍,追逐鸟兽再顺便采些野果之类。
隐居武当山的这三年间,他虽然仍是做道士打扮,而且平日也研读些洞霄老道所遗留下来的道家典籍,遇到有外人时也自称是位道家隐士,但却不会像在全真教时,去严格遵守那些借鉴佛家的清规戒律,当个苦行士。他并未有忌荤腥、戒酒肉,也不怎么严己苦修,对待抱朴、守拙二道童,也很温和宽泛,并不压抑他们年少贪玩的天性。
他一路走出洞外,都并没有瞧见抱朴与守拙二道童,看来二人果然是去山中玩耍去了。他转头往旁瞧去,但见离洞口左边不远处,有一座山石垒建而成的小屋,小屋旁还开辟了几畦菜地,种着一些日常食用的菜疏,周围还用篱笆围成了一座小院。
此时院中的菜地间,正有一个望去五十岁左右,皮肤微黑的老农在挥舞着锄头锄地。这老农却是尹治平特意雇来的,三年前的时候,抱朴与守拙二道童的年龄实在太小,都只有十三岁,不但力气小心智不成熟,许多事情还做不了,而且他也实在有些不忍驱使这等童工。
于是又在山下附近的一个村子里雇了这么个独居的鳏夫,雇他平日做饭及不时下山购买米面菜蔬等物。后来开垦了几块地弄了这个么小菜园子自己种菜,却也是他自己的主意。他自己出工出力,有时抱朴与守拙二道童则帮把手,尹治平却没多做理会。他只每月付足了工钱便是,其余的也不多加过问。这老汉姓何,尹治平与抱朴、守拙二人,平日便称他作“老何”。
“尹真人!”
这时老何锄完一行地返过身来,见到尹治平出了洞外,忙垂下锄头向尹治平行礼。
尹治平点头为应,也没多说什么。转头望了眼已垂向西天的太阳,他接着放眼瞭望山间景色。(未完待续。。)
。。。
第六十九章 重阳宫之变 赵志敬现身()
“先生!”
尹治平望了一会儿秋日的山间景致,选了个方向,转过身正打算要去散步走走,忽然听得身后有人出声叫道。他听声音便已听出来正是抱朴道童的,闻声收步转回身来。
他虽收了抱朴、守拙二人做自己的道童,而且闲时也传授了二人一些拳脚武艺,但却并未有收二人为徒,所以他让二人都称他作“先生”,不可叫“师父”。
其实抱朴与守拙二人学武的资质也都算不错,只是一来尹治平已不想再多收弟子;二来他想要专心于自己的修炼,也没那么多时间与精力用来去调教弟子。
尹治平转身瞧过去,但见当先而来的正是抱朴,与他并肩而行的则是守拙。但在二人的身后,却还另跟着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道人。尹治平一瞧到这名道人,便不由吃了一惊,因为这道人身上所穿的,乃是全真教样式的道袍。
认出了是全真教的道袍后,尹治平往那道人仔细打量瞧去。但还未等他辨认出这道人是谁来,那道人瞧见他后,便已面现惊喜之色地大声道:“尹师弟,果然是你!”说罢,绕过前面的抱朴、守拙二人,疾步赶上前来。
“方师兄!”这片刻间,尹治平也已认出了此人是谁,乃是丹阳子马钰座下的一名弟子,叫方志真,他以前在重阳宫时也是认得的。
“尹师弟,果然是你啊!”方志真大步走到尹治平身前,又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他一眼。把住他手臂重重摇了摇,又复道了一句。神色间显得很是激动。
“方师兄,数年未见。别来无恙,不知你怎会到这武当山来?”尹治平微微一笑后问道。心底则是不免有些奇怪,他以前在全真教中时,跟方志真虽也算得相熟,却也并不是关系特别要好。不知为何方志真今日一见自己,就显得这么激动,也不知是否久别重逢的缘故。
“唉!”方志真颇多感慨地长叹一声,道:“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啊!”
尹治平延手指向自己身后灵葫洞的洞口。道:“方师兄请到我洞中小坐,咱们慢慢道来。”
这个时候,抱朴与守拙二道童也走了过来。趁着尹治平这时一句话说完,而方志真还未接口,二人又一起向尹治平行礼,称了句“先生。”尹治平即吩咐二人先进洞中去奉茶,他则随后带着方志真入洞。
到得后面洞室中,尹治平请方志真在一张石桌旁入座。抱朴与守拙二人,则已在桌旁不远处。生着了小泥炉烧水。水便是从他们洞中的那小瀑流中打来,他们日常饮用,便都是由此取水。这水是眼山泉,水质颇好。用他前世的话来说。那就是真正大自然源生态的矿泉水。
二人坐定,方志真默然片刻,似在思忖该如何说起后。道:“我并非是专程前来武当山中,而是在山外被人追杀。这才避敌躲入山中。入山之后,却是偶然撞到师弟的那两个童子在山中练武。”说到此处。他转头瞧了一眼正在烧水的抱朴与守拙二道童,接着道:“我认出他们所使的是咱们全真派武功,因而过去询问,这才问到了尹师弟,然后随他们一起前来。”
尹治平闻言一惊,问道:“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追杀方师兄?”
全真教乃是当今天下武林中的第一大派,向来威震武林,少有人敢与之为敌。尤其在几年前尹治平当选上武林盟主,又于襄阳大战中斩杀了忽必烈之后,全真教更是声威大震。虽然三年前又因为尹治平之事,而让全真教的声名有所受损,但于全真教的整体实力而言,却也并未有什么大的损伤。
不想现在三年一过,竟然有人敢追杀全真教的弟子,而且方志真还是马钰座下的亲传弟子,乃是教中执事级的人物,可并非是什么无名小卒。
尹治平自从三年前隐居武当山后,便不再问江湖中事,更是轻易不下山一步,也少闻于山外之事。是以这三年来江湖上以及全真教中究竟出了什么变故,他却也是一概不知。
方志真叹了一声,有些无奈与沉痛地道:“是咱们教中自己之人。”
“什么?”尹治平闻言又是不由一惊,不过他面上虽露出惊色,却仍是不失冷静,略作沉吟后,还微微一笑地向方志真问道:“莫不是方师兄也犯了什么难饶的重大教规,这才遭自家人追杀?”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可以解释为何方才方志真刚见到他时那么激动了,因为两人是属于同病相怜。
方志真闻言不由一怔,随即面露苦笑地连连摇手道:“不是,不是,真非如此,尹师弟你误会了,是咱们教中出了变故。”
“什么变故?”尹治平收起了笑容问道。
方志真道:“是赵志敬那叛徒回来了。他不知从何处学了什么邪门武功,现在武功大进,一回到重阳宫来,就打败了掌教丘师叔与几位长老,然后将他们囚禁起来,逼迫丘师叔将掌教之位传于他。”
“赵志敬!”尹治平闻言面色不动,却是目光一闪,咬牙道出了这三字。
李莫愁当年为救他而死,虽然是主动自己撞到了赵志敬的剑上去,但仍然算是死在赵志敬的剑下,他也把赵志敬视为杀死李莫愁的凶手与仇人。
李莫愁当年那般主动撞向赵志敬的剑上,自己送死,是为了借此迫近赵志敬,好趁机临死反扑,与赵志敬同归于尽,然后救下尹治平来。但她当时虽然斩断了赵志敬握剑的右手小臂,并重重给了赵志敬一记赤练神掌,却只是重伤了赵志敬,并未能让赵志敬当场立时丧命。
而尹治平后来自解开穴道后,便是抱着李莫愁陷入了悲痛中,却也没有顾得过来去给赵志敬补上一剑。而再等后来回过神儿来时,赵志敬却已然逃走了。之后回到临安城外的隆庆观,隔日他曾让李志常派出弟子去搜捕赵志敬,但结果却是未曾搜到,终让他给逃了。
再后来不久,江湖上传出他与李莫愁之事,尹治平推测便是赵志敬所为。只是他原本回山便有自请罪罚,然后脱离全真教之意,所以对于赵志敬传出此事,在江湖上搞臭他的名声,却也并不怎么在意。
他对赵志敬的恨,仍是源于赵志敬杀死李莫愁之仇。三年前离开终南山后,他也曾想过要满江湖地去搜寻赵志敬,找到其人后杀死他,为李莫愁报仇。只是他当时的功力仍未恢复到被李莫愁废去武功之前的全盛时期,赵志敬虽然被李莫愁斩去了握剑的右臂,短时间内武功必然大受影响,可赵志敬却功力未废。找到赵志敬后,赵志敬不与他打斗,全力逃跑,以其《葵花宝典》修炼出的速度而言,他当时的功力也是追之不上。而且江湖太大,他也不知赵志敬躲在哪里,他一个人便要想找到赵志敬,困难度也太大。再加上赵志敬如果一心躲藏,他要想找到更难。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先行找个地方练武,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