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应,但兵力少,地中海又缺乏航母威慑的情况下,这种呼应就不一定能起到作用,反而可能被各个击破。
现在世界眼看着有些不太平了,德意等国蠢蠢欲动,地中海和非洲这两块只怕未来会乱得很,在这种情况下,阿拉斯加主要兵力又在美亚一带,万一未来真的在地中海和非洲面临军事威胁,临时增兵肯定比不得英法意等国,那时阿拉斯加就可能会有危险。
但是利用这一次机会,打着国联常任理事国旗号以维持世界和平,反对意大利挑起战争的名义事先完成增兵,这样增兵近二十万,又在地中海布置航母后,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是肯定的,那时谁也无法轻易的忽视阿拉斯加的存在,谁也不可能随意的来摸阿拉斯加的老虎屁股。
“这的确是一个好机会,不过好是好,但这么多的军队调动,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只怕我们还没有完成增兵,英法意就要动怒了,我们那时服软,兵力又还没有全部完成调动,既失了面子,又没有达到目的就有些不划算了。”阿隆索有些担忧的道。
叶枫这时才郑重的点了点头道:“所以我才留下你们四个人,这个计划目前需要保密,军方限于你们四人知道,准备工作由你们去完成,这个计划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快,这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你们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一个月后,政府开始发出强硬态度,我要求你们可以在两个月内将这二十万军队全部送到非洲和地中海,任务很重,一个月时间,运兵船,装备调运,补给调运以及部队的秘密集结,这些工作你们必须要在这一个月内完成的,只要这些前期准备完成,光是调运,时间就要宽松一些了,英法美意联合施压,我们也还是可以先打打口水仗,扯扯皮嘛。拖上一两个月再借驴下坡服个软,那时增兵完成,丢点面子算什么。这个面子只有我们在那边实力大,随时有机会找回来。”
“好这确实是一个好计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只要顺利完成,未来英法美意在地中海和非洲能奈我何”蒋百里颇为兴奋的道。
马功成三人也同样颇为兴奋。
这时叶枫又道:“其实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我们这样做,势必赢得阿比西尼亚的友谊,哪怕我们未来服软,阿比西尼亚也怪不得我们,因为我们态度已经做足了,只是我们的对手太多了不得不服软,但到时我们可以让塞拉西流亡到我们阿拉斯加,等未来找机会帮他复国,阿比西尼亚就将成了我们阿拉斯加楔入北非的一个大钉子,好处多多啊。”
马功成等人仔细考虑了一下,也都点了点头,这样调兵支持的举动,阿比西尼亚人不感动才怪。这算是一个额外的收获。
叶枫这时看着蒋百里道:“所以,老蒋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派人潜入阿比西尼亚,与阿比西尼亚人联系,表明我们的支持态度,同时也向他们表示出我们愿意出售装备给他们的意思,没有现金也行,矿产,关税,黄金,公铁路筑路权,工商业市场等等,反正有利益的都可以,抵押给我们,我们就可以给他们大批贷款,有了贷款,他们不还是只能拿来买我们的东西。当然不能强迫,这样就容易引起他们反感,怀疑我们的用心了。阿比西尼亚就好比现在的西亚,市场和保持我们的影响力才是最重要,这样一个难以征服的地方,我们去实行殖民统治也没有必要,赢得友谊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次最主要的目的是完成增兵。”
蒋百里点了点头,但紧接着又皱眉道:“贷款有些不妥吧,如果没我们直接出兵支持,意大利人最终占领阿比西尼亚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到时那些贷款岂非就找了水漂。意大利人绝不会承认那些贷款合同。”
叶枫却哈哈一笑道:“非洲这么大,唯独阿比西尼亚几乎一直保持着独立,哪里是那么容易彻底征服的,意大利可以占领,但却不可能真的让阿比西尼亚所有人顺从,意大利人有得受呢,再说我们服软只是暂时的,这个世界上不会太平了,以后会没有机会么,当然,最紧要就是一定要保证阿比西尼亚国王塞拉西和他们国内主要阶层的安全,坚持不下去,就接应他们流亡到我们阿拉斯加,暂时丢了阿比西尼亚不要紧,只要这些人还在,阿比西尼亚就跑不了。”a!~!
。。
第604章 战争威胁()
1935年6月,阿拉斯加驻国联全权代表朱庆文代表阿拉斯加在国联会议上高调宣称反对意大利准备蓄意挑起战争,影响世界和平格局,呼吁国联各成员国共同遣责意大利的行为。
虽然最终朱庆文的倡议并未在英法操控的国联内部形成共识,但毫无疑问的,阿拉斯加的主张通过这次会议高调的发布出来,让已经取得英法美不干涉支持的意大利人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千算万算,意大利没有算到搞定了英法,却蹦出了一个阿拉斯加,在墨索里尼原本的认识当中,认为阿拉斯加应该会跟美国人一样选择中立,阿拉斯加也许会很乐意看到意大利在北非挑起战争,只有那样,阿拉斯加才能更好的依靠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强大军事力量浑水摸鱼。
只是墨索里尼不知道,他的认识是正确的,但他却没有想到叶枫的胃口比他想像中的要大得多,阿拉斯加在地中海和非洲的确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还不够,墨索里尼没有想明白阿拉斯加的真正目的。
所以墨索里尼最终犯一个错误,而英法同样犯了一个错误,墨索里尼最终认定阿拉斯加如此高调反对只是为了宣示他们的存在,宣示他们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存在,不可能真的采取干涉行动,因此在阿拉斯加高调发出遣责通电后,意大利仍然按原计划大肆向厄里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增兵,调运补给,并将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全境占领,枕兵阿比西尼亚边境。
而英法显然跟意大利的认识是一样的,他们同样认为阿拉斯加不可能真的干涉这次行动,毕竟就像英国一样,阿拉斯加其实同样不值得为此冒上与意大利开战的风险。
甚至他们还很乐意看到阿拉斯加给意大利一些难受,虽然他们自己不打算干涉意大利了,但严格来说只是被迫,现在阿拉斯加冲在前头,给意大利找一找麻烦是好事。
因此虽然在国联会议上阿拉斯加呼呼国联发出遣责的提议没有通过,英法两国内部却隐隐摆出了支持态度。放任阿拉斯加高调行动。
而结果是残酷的,当墨索里尼最终置阿拉斯加的态度不顾,并且以阿拉斯加插手意大利内政跟阿拉斯加打起了嘴仗,在阿比西尼亚边境却已经开始集齐大军准备发动进攻时,阿拉斯加的强硬行动开始了。
1935年7月1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在自由宫发表演讲斥责意大利人一意孤行,妄图挑起战争,将摧毁一战后的世界和平体系为由,宣布阿拉斯加不会放弃,如果意大利不立即放弃入侵阿比西尼亚的计划,阿拉斯加为维护世界和平体系,同时也保证阿拉斯加在地中海的利益不受到侵犯,阿拉斯加将立即向地中海及北非增兵。
一石激起行千层浪,嘴仗打得再厉害毕竟只是耍嘴皮子,墨索里尼也好,英法两国政府也好,大可置之不理,但阿拉斯加宣布增兵却一下子让墨索里尼和英法政府都犹如受到当头一棒,阿拉斯加增兵就表明了其强硬态度,表明了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的行动一旦展开,这场战争也会就会完全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更重要的英法绝对不愿意看到阿拉斯国再在地中海和北非增兵,阿拉斯加在地中海和北非的实力已经非同小可,再度增兵的话,将受到威胁的不只是意大利,同样还有英法两国。
局势骤然紧张,也使得这场原来看上去最多就是变得更热闹一些的嘴仗改变了性质,嘴仗随时有可能变成真正的战争,整个地中海,整个中北非都有可能隐入一片战火。
7月2日,英国新任首相,曾两度出任首相并曾在中东危机中与阿拉斯加人交过手且吃了一点小亏的斯坦利。鲍德温,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伦,法国新任总理、也是与意大利签订了不干涉条约的前外长皮埃尔。赖伐尔紧急在巴黎会晤,随后要求国联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英法一反常态,反而接受了意大利方面的观点,认为意大利之所以要与阿比西尼亚开战,是因为其在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的利益受到了阿比西尼亚的侵犯,虽然诉诸战争并非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意大利的行动仍属于合理合法的行动。
但阿拉斯加决意向地中海和非洲增兵则毫无道理,意大利的行动与阿拉斯加没有任何关系,即使其真的发动对阿比西尼亚的战争,也不会威胁到阿拉斯加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利益,阿拉斯加决意增兵是完全不合情理的行动,其干涉意大利行动的目的属于插手意大利内部事务,其增兵最终目的可视为是借机生事,意图在地中海和非洲增加更大的不确定因素,阿拉斯加的行动反而有可能造成地中海和非洲大陆更大的危机。
最后会议决议,英法操控的国联大会没有理会朱庆文的抗议,通过了要求阿拉斯加立即放弃在地中海和非洲增兵计划的决议,但对于意大利的行动则进行了搁置,这等于是反过来指责阿拉斯加,却纵容真正要挑起战争的意大利,这不单让许多国联成员国失望,也让很多比如爱因斯坦这样的民间著名人士失望,国联的作用和声誉进一步下降。
对于这份决议阿拉斯加方面自然是不会接受了,朱庆文在国联上下开始了活动,同时阿拉斯加国内对于这份决议也同样引起了轩然大*,甚至国内不少民众和团体提出了认为阿拉斯加应该退出根本无法起到应有作用的国联的看法。绝大部分民众和团体受这份决议的刺激,反而越发认同阿拉斯加应该增兵地中海和非洲的行动,这是确保阿拉斯加利益不受侵犯的最好措施。
有了民意的支持,阿拉斯加方面再没有了顾虑。
7月5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再次发表演讲,对国联通过的决议表示了遗憾,同时表示对国联所为感到非常失望,认为国联已经失去了其应该起到的作用,已经沦为了少数国家谋夺不法利益的傀儡组织,在演讲的最后,叶枫突然宣布即刻起阿拉斯加单方面退出国联。并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意大利蓄意挑起战争将威胁到世界和平体系及阿拉斯加利益,阿拉斯加从即日起正式开始向地中海和非洲增兵。
7月6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头一天宣布正式增兵,到这一天,阿拉斯加大西洋海岸就已经是兵船云集。
当天上午,阿拉斯加国防部长马功成元帅发布命令,宣布调第十五集团军入地中海三大领地,调第九集团军入非洲三大领地。随后海军司令邓远强上将宣布调自由号航母编队入地中海舰队。
7月7日,叶枫发布命令,宣布组建地中海最高司令部,由中央军区司令兼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尼尔。弗莱彻大将为最高司令部司令,地中海联指司令兼第四集团军司令顾项鹏上将为第一副司令,地中海联指参谋长韦分田上将为参谋长,第九集团军副司令兼参谋长黄丛维上将为副司令兼副参谋长,第二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聂严生上将为最高司令部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