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不提皇城如何,且就只说这三万青龙卫,青霄皇一怒好说,但把不顾他们生死的“发配”到这里,难道就不让将士们心寒吗?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心寒无法避免,连于神照这种曾经忠心耿耿的大将都有了微词,更何况别人了。
要知道西方之地现下的局势简直就是一面巨大的沼泽,没有二十来万性命根本填不平,即便换算成玄修,恐怕也得万余众才能和阴火活死人抗衡一下。
当然了,和佛宗联手的话能够有效降低伤亡,可是如果那样的话,站在青霄皇的立场上,他不是白忙活了吗,还不如一开始就出兵还能赢得百姓的好感。
搞到现在,佛宗的名声还未坍塌,皇庭出兵又如此之晚,既不能收买人心,又不能与佛宗做出有效对比,最后还得靠着人家佛宗才可以降低伤亡,图意什么呢。
所以说于神照心生怨词,所以他才觉得青霄皇不复之前贤明,而这一切的原因,则都被他归咎在朱熙自尽的事情上。
对此,楚寻不敢保证,但他觉得可能性非常之大。朱熙生前再怎么闹也就是闹而已,她的胡闹害死了多少人也只是平民百姓和三军将士而已,归根结底,那都是和青霄皇没有血缘关系的存在。
有句话叫爱民如子,但这句话纯属放屁,自古无数帝王,他们爱的从来都不是人民百姓,而是自己的位置,聪明的对百姓好点,因为他们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聪明的更是向来不把百姓生死放在眼里。
还有句话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放眼古今,哪个天子真的跟庶民同罪了,他们若是干了什么丑事不小心传满天下,解决的办法向来都是假装痛心疾首,假装非要按章办事,最后却是众多大臣劝来劝去,“逼于无奈”来了个以龙袍代替。
这种事,楚寻绝对替个屁啊,一件袍子能代表什么,就说不想死得了。
如今青霄皇也是如此,在此之前,朱熙一个胡闹害的朱佲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他好像很悲伤,立刻就发动大军亲征南地,可他真正的悲伤所来是因为十万大军吗?
甚至说,他压根就没有悲伤,他只是焦急于朱熙落到了辰王手里,而他对那些战死的士兵的感情,也完全就是一种百姓粮仓里的粮食被耗子偷走了的相同的感觉。
现在更是如此,朱熙自尽彻底把青霄皇的面目暴露出来,爱民如子不是吗,怎么朱熙一死,他就被刺激的没了分寸,亲手把三万青龙卫禁军送上末路,为的是什么,无非不就是泄一泄心里的火气么。
当然了,在还没有彻底搞清楚情况之前,直接这么给青霄皇定义还是有点有失偏颇,可就算这件事楚寻想错了,他误会青霄皇了,后者是必有隐情,但不可否认的是,青霄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且不只他,万古无数帝王,压根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够做到爱民如子的!
所谓一将成万骨枯,哪个王朝的建立不是伴随着血流成河,死去的战士值得尊敬,坐上王位的也肯定是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话说回来,成为王之后他所得到的,与那些战死的英雄们,真的能够匹配吗?
当初战士们在战死之时的愿望,会是天下一统?
显然不会的,他们是为了子孙后代能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能让还在活着的亲人子女安定的生活下去。
也许开辟王朝的大帝起初也是这种想法,但慢慢的,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就变了质了。
后宫佳丽三千人是谁们,锦衣玉食宫宇殿阁是谁们,天底下最好的物资和环境是谁们在享用,至高的荣耀万人叩拜是谁们在享受,一个不顺心就可诛灭任何人九族的霸权是谁们手握,难道是那些打生打死的战士?
毫无疑问,不是他们,而是坐在龙椅高高在上的皇帝们。
爱民如子,好一个爱民如子。试问,如果把朱佲和一个普通百姓放在同样危险的境地,青霄皇在救人的时候会犹豫一下么?
也许会,那还的是因为他在乎民心的看法,而不是真心实意要去救那个在真正意义上和他并不相干的人。
不能说这是错,因为放在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都会选择先救自己的亲人。
但嘴上说着自己爱民如子,可做出来的事儿却并非如此就不对了,那叫愚弄百姓,是最最可恶的行为!
所以楚寻一直就看不上皇庭做派,青霄皇也好,在往上的君主也好,哪怕那些所谓的万古明君,除了几个及特殊的所在,他都觉得,天下最大的伪君子,就他妈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甚至,楚寻都在幻想着一个没有皇帝的世界,一个百姓拥有自己的主权,一个人人平等不分尊卑的世界。
当然了,这些事儿都是他思绪渐远而已,跟于神照要的答案不沾边儿。于神照需要楚寻指点的是,这样的君主是否还值得他效忠。
此事问楚寻其实有点不太合适,因为楚寻主观想法太强,很难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事情。换句话就是主意正,他的想法有自己的道理,但未必就是正确的,可在于神照看来,楚寻却是一个很适合给自己出主意的人,因为从低位和身份上来看,楚寻属于那种站在制高点的存在,他是客栈公子,夸张点说那就是江湖中的太子。
但,他长大的环境却是江湖的自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制度法规,不需要提个皇室名字都小心翼翼,没有封建霸权,故而于神照觉得,即便楚寻不能给出客观的意见,最起码他主观的想法,也会对自己将来做出怎样的决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楚寻也是明白这一点,他今天说了什么,对于神照灌输了怎样的思想,将来都有可能决定于神照的命运,无论是直接带领三万兄弟脱离皇庭自己建功立业也好,还是独善其身辞官远退也罢,总之,如果他说动了于神照,于神照以后的路,就一定会发生巨大转折,只是这转折是好是坏,谁也无法提前看清。
第511章 顾虑()
楚寻深知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说前想一想如果自己说了,会否会左右别人心中的决定,而这绝对又会对对方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些事儿都是需要考虑的,不能张嘴就来,否则那不叫开解,那就得叫害人了。
关于于神照便是如此,他现在虽然对青霄皇有所不满颇有微词,但好说歹说他还是个禁军统领,手底下掌着三万大军,可谓位极人臣。
要地位有地位,要前程前程也已经在手,人生做到这一步,如果不是自己贪心,求个平安也就行了。
虽然说这乱世难求平安,但他的位置特殊,放眼古今,将九州大陆历史上的所有帝王都排出来,青霄皇应该也算是一个相对有远见有大略的皇帝了。
楚寻觉得他现在做事出格儿,那是因为朱熙之死对他的刺激太大了,当然,这是站在皇庭的立场上考虑,要按他自己看,天底下没有皇帝才好呢,因为所有的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立场的不同决定了看待事件而产生的结果的不同,他虽身份极高,也算站在九州之巅的人物了,但说句难听的,草莽毕竟是草莽,行事风格多有豪迈却又大多随心。
这和皇庭的生存之道不符合,说青霄皇不好,但谁知道他是不是出于无奈,这些事都是没办法用主观观点去以偏概全的,只是现在于神照问到这儿,楚寻必须的给人家一个解答。
退一步来说,便是没有明晰的解答,提个意见也是必须要的。
毕竟,按年龄于神照是楚寻的长辈,按出道于神照是楚寻的前辈,人家好不容易开个口,他怎么好随随便便用一句“我不知道”给搪塞回去。
可话说回来,知道是行,但你得知道明白,不能瞎给人家说。
要知道这关乎于神照的前途乃是性命,再往深了讲,弄不好都得牵扯到后面这些人,乃至他们的九族。
因为,楚寻内心里面最真实的看法是离开皇庭,越快越好。
为何越快越好?
这一点想必于神照自己也得琢磨过了,三万大军进入西方之地,名义上那是征讨,实际上就是送死。
阴火活死人何其众?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这种杀掉一个还没有它们同化一个来得快的怪物,要这三万青龙卫如何剿灭。
闹到最后,弄不好三万青龙卫没了,阴火活死人却多出了正好三万。
不对,是三万零一,因为还附带了一个天河境巅峰的强力阴火活死人大将。
所以说楚寻想要于神照直接脱离皇庭,按他所想,西方之地直接就别去了,队伍遣散,想回去的还可以回皇庭就职,不想回去的身上也有本事,这年头种地务农容易饿死,有本事的人到哪都吃香。
当然了,说的有些夸张,青龙卫属于皇庭三大禁军当中实际战斗力最低的,虽然人数众多,但玄修太少。方才的意思只是个比喻,手上有功夫,乱世好生存,如此一个道理而已。
这便是楚寻想的,但他却不能说的这么直白,关乎到于神照命运是其一,却还有另外一点也需要自己来权衡。
皇庭和客栈在某种程度上是竞争对手,最起码在青霄皇眼里是这样,这绝不是血口喷人诬陷人家朱易,试想一下便可知道。
佛宗与世无争尚且被皇庭算计,不说当成眼中钉,那也是手指头上的刀枪刺了,更遑论客栈行事风格激进,向来无视王法,虽说影响力不如佛宗巨大,但事实上的威胁性却一点都不比佛宗小。
且这威胁,都是直接指向皇庭大员乃至皇室成员的。
客栈号称什么?秉持道义。他们主张什么?犯我者必诛之!
青霄皇和大掌柜只是暗中叫着劲儿,他们这辈儿应该是出现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了,但众所周知,楚寻和朱佲之间都有过生死赌注了,互相之间差点闹个水火不容,另外楚寻做事更加毫无顾忌,他没顾忌倒是省心省力一拍逍遥了,青霄皇那边可不行啊,说如坐针毡是夸张,但说心头揣揣绝不是夸大其词。
他现在这位,大掌柜也掌控着神剑峰,有他们压着,楚寻无论从自己的角度还是从朱易的角度都不可能跑到皇庭去杀朱佲。
然而多年以后呢,据说玄修境界到了极其高深处,便可长生不死与世长存,但青霄皇和大掌柜显然没有达到这一程度。他们才迈到第五个台阶,甚至还不知道上面究竟有多少个台阶才算是高深处。
所以说,早晚有一天他们会作古而去,到了那个时候,皇庭自然是朱佲的,客栈也必须是楚寻的,想都不用想,几乎眨眼之间,这在朝和在野的两个最强大势力就得变成公然对峙的场面。
因为,青霄皇了解他的儿子,生性霸道,好胜之心极其可怕,就算到时候楚寻不提旧事,他也得兵发东方,直取神剑峰。
然而楚寻是个好惹的了?以神剑峰实力皇庭派多少兵也不可能一次性剿灭,这其中的空挡,便会是楚寻疯狂报复的机会。
他想潜入皇庭杀人很难吗?
这些事都是青霄皇左思右想过的,他的确很深谋远虑,为朱熙朱佲考虑的未来甚至达到几十年后。
同时他也很清楚,皇庭虽有傲龙秘术,但和楚寻的天生无敌骨来比还是相差甚远,眼下许还瞧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多年以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