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钰这也是第一次看见方孝孺的样子,当然,这是画的,自然不能和照片相比,但是这有一点倒也是可以肯定的,画上的方孝孺看上去的确是那种文雅而不失大体的人,而且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一脸的正气。
至于说到容貌的,这也不好多说,不算是个美男子,毕竟这方孝孺不是潘安也不是宋玉。
“老师,这画像和真人有多大的差别?”
王钰立即问道,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宋礼呵呵一笑,道:“全靠王公公帮忙,起先我只以为自己能画上七八分像,现在有王公公,虽说这没有十分,但是却也有了九分,这让我好想看到了当初的方孝孺一样!”
看着这个画,宋礼仿佛有看到了当初那个正气凛然的方孝孺。
王忠也点头的,道:“没有想到宋大人还画了一手好丹青,这话得的确也有九分了!”
这方孝当初怎么也是自己的好友,看到这画,让王忠也不由的想起了当初一些事情,时光如水,二十多年杂眼就过去了,给人的感觉却好像是昨日一样。
方怡这目不转睛的看着这画,过了会,这才喃喃道:“这就是我爷爷?”
自己辛辛苦苦的赶到了京城,就是为了替自己爷爷平反,不过以前也仅仅知道自己爷爷是含冤的,却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样子,今天也算是第一次和他老人家见面。、
“方姑娘,你觉得像吗?”
王钰看她看得如此的认真,这也忍不住的问了一下,不过这一问才发现自己好像又犯糊涂了,这方孝孺去世的时候方怡他老爹都还不认识她老娘,她要是见过了那才奇怪。
但是方怡却没有觉得王钰的话中有什么问题,而是点点头,道:“像,在眉宇之见和我父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看到这画我也好像感觉看到了父亲一样。”
方孝孺毕竟是方怡的爷爷,所以她的父亲也和他有几分相似,方怡也是凭借这个来判定这画上的嗯就是自己的爷爷。
既然大家也都没有什么意见了,王钰便道:“那好,明天我先把这画给太子殿下过目一下,然后安排人开工了,对了,这地方选好没有?”
说罢王钰扭头看向了方怡,这选画像的事情可是她在和太子一起忙活的。
方怡则微微摇摇头,道:“今天看了几个地方,可是还没有合适的,太子殿下说明天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王钰突然发现这太子殿下好像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这借着到处选址,其实就是想和这方怡多接触一下,原本私事变成公事,方怡自然也不好拒绝。
当下这也一笑,道:“要是这样的话也行,反正这塑像也有些花时间,这还有时间找。”
方怡也微微点头,朱瞻基的意思她没有去多想,也就是想着替自己的爷爷的塑像找一个好的地方安放而已,至于其他的意思她可就没有往上面想了,这一方面她现在没有这个心思,另外一方面她自然也觉得那不可能,太子殿下怎么可能对自己一个乡下的女子有意思。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平时在牡丹丛中呆惯了的朱瞻基现在就看上了她这株不起眼的野花。
至于这两人最后到底会怎么样王钰并没有去多操心,这毕竟是别人的事情,在这个事情上面,王钰发现自己还是属于那种非常不负责任的人,纯粹就是那种不求无功,也求无过的心态。
一起用过了晚饭之后,王忠和宋礼却要离开,不过在出门的时候,王忠却道:“王大人,不知道你有没有空,不如陪我们两个老东西走上一段?”
王钰这一听也觉得他好像有事情有事情给自己说,也没有推迟,也跟着一起走,一段路之后,这王忠这才问道:“上午你说的那种真的是有利可图?”
王钰先是一愣,然后顿时明白过来,问道:“你说的是海运贸易的事情?”
王忠点头道:“对!”
王钰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问,可也答道:“这的确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原产地的东西价格绝对比其他地方便宜,就拿宋朝而言,虽说都说这宋朝人懦弱,但是这有一点却是没有人可以否定的,就是他们的海运业,说上一句不好听的话,以现在我们的国力,其实还不及宋朝的三分之一,而我们的版图可比他们大多了!”
其实王钰这都是保守的说话,宋朝的富有程度那是空前的,他们的对外的贸易让他们国库充盈,即便是后后来明清最鼎盛的时期都不及宋朝的一半,那个时候开封都已经上百万人的规模,至于其他的成就更是多不胜数。
对外贸易,其实就是一个差价而已,在王钰的心中现在其实一切都非常的成熟,一方面有了郑和作为先导,明朝的航海技术非常的先进,另外一方面便是明朝的造船业,这可是其他国家现在没有办法比拟的,再次,没有什么国际贸易的一些规则,完全就是自己定价在,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面,国家和国家同样也是如此。
相比而言,就贸易对象来说,现在来说可是非常好的。
其实朱棣对外贸易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那些沿海的城市也有类似的,不过可惜的是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白白浪费了不少的资源,而且定价不统一,从某一方面而言也是扰乱了市场,却还不是别人扰乱了,是自己扰乱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这其实和窝里斗没有什么区别,最后收益的却是别人而已,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现在存在,几百年之后同样存在,主要是这一块现在刚刚兴起,没有专门的条款和部门来约束。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是那么简单()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是那么简单
王忠闻言这不由的一喜,道:“你说这真的可行?”
王钰这自然也不是骗他,这的确是可行的,历史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带来的结果就是盲目自大,西方列强一个个把中国当成了嘴边的一块肥肉,纷纷而来!
而道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中国的变化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作为一个八零后,王钰对于这一点那可是深有体会!
当下这也就狠狠的点点头,道:“当然是真的,这和别的国家打交道,不仅仅可以学来别人的好东西,同时也可以赚取大量的银子。”
农业是立国之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这全国这么多人要吃饭,要填饱肚子,但是要想有钱,国家有钱,百姓有钱,商业那也是离不开的。宋朝之所以那么有钱,其实还是因为他们的商业比较发达。
在朱棣在位的年间,对于这商业的限制还是没有那么严格,但是这却也不是表示的朝廷就大力的鼓励商业,至于这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事情也仅仅是少数人做的事情。
王忠这当下也摸摸自己的下巴,道:“如此说来这倒是可能!”
现在看来他也正在为郑和的事情的担心!
在宦官之中,自然以他和郑和最受朱棣的器重,而现在朱高炽要取消这航海,这郑和的心里有些难受之外,王忠的心里其实同样一点都不好受,毕竟在他的眼里这可是朱棣留下来的产业,这朱高炽如此轻易的就废除了那其实就是对朱棣的不敬。
可现在朱高炽是皇帝,要是他决定了的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改过来,同样也需要理由,比如说这航海的事情,朱高炽要停止航海,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太花钱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花钱,同时也没有带来收益,要是花钱的同时也能赚取大量的银子的话朱高炽绝对不会停止航海。
所以听到王钰说的,王忠的心里也就不由的仔细的思考一下这其中有多少的可能性。
见他在想事情,王钰也没有打搅,这走了一段之后,王忠这才突然问道:“王大人,要是由你来,你有没有把握赚银子?”
“我?”
王钰一愣,为何王忠突然说起这事情,该不是要自己挑大梁来组织和那些外国人交易做买卖吧。
王忠扭头看了过来,这目光那可是非常的慎重的,道:“对,就是你!”
王钰一笑,道:“王公公,你该不是在开玩笑吧?”
王忠正色道:“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的确,王忠现在的表情谁都没有认为他是在开玩笑,而且王忠这的确也没有开玩笑,毕竟对他而言这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王钰这一愣,看他这一本正经的样子,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王公公,你还真打算由我来做这个买卖?”
王忠点点头,道:“这航海的事情对于郑和而言那简直就如他的命一样,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这上面在,而现在朝廷要废止这事情,那岂不是如杀了他一样,而且这其中还牵扯道了其他很多的事情,比如那些闲散下来人的安置之类的,可不是一句说停就能停的!”
这个王钰也知道,的确也是这样,这就好像是一个国有企业一样,这一解散的话那些人吃饭自然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朝廷又不可能花钱把他们养一辈子,但是他们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海上,离开了大海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这谋生则又是另外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可是王忠还是有些太看重自己, 自己的确是做生意,但是这其中大部分其实都是在和朝廷做生意,什么军火啊,房地产之类的,当然马家好像有涉及到那种把货物运送到外国去买的,但是那都不是直接送去,而是充当了一个供货商的角色。即便这是一个赚钱的行当,可是却并非自己擅长的领域!
这经商其实和行军打仗没有什么区别,这行军打仗讲究的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经商同样也是如此,贸然朝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进军,最后的结果完全可能一败涂地!
要是说不懂,或许还可以招募一些懂的人来,而最主要的一点却是运输工具上面的问题。
这要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和内河航行的船有很大的区别,内河风浪小,所以这船可以不用太大,这船舷自然也不需要太高,但是在海船则不一样,海面上打大风大浪,即便是现在那些上千吨,上万吨的船舶遇到这些也要靠岸来避开风浪,而且有预报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做准备,但是这个时候却不行,这海上充满了太大的风险,而且用帆船航海的话也和季风有很大的关系,一年适合出港的时间其实也只有那么一段时间而已,要是错过了那可就出不来的。
虽说这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当,可是在从来没有涉及的情况下,王钰心里还是有很多顾忌的!
王忠看着王钰这一脸的为难之色,问道:“这是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要是说不困难那是不可能的,这一点王钰非常的清楚了,当下道:“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的确,这个方面要赚钱也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风险同样非常的大,这最主要的就是前期的投入那是比较大的,要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哪是根本不容易完成!”
王钰这说得绝对也是实话,现在的航海需要的投入其实比以后更加,同时这风险也很大在,毕竟这一场暴风雨就完全可以让一只船队全军覆没,哪带来的结果自然就是倾家荡产。
王忠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