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经纶-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看着吕滔摊摊手,一副不知所谓的表情。侯君集心头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但偏偏又没丝毫办法,最后只得憋出两个字:“无赖!”

    老白想说一句:咱们一万多兄弟,就算一人投一票,这会也该杀上周推了!!!大家不要吝啬,有一票是一票,冲啊!

第56章 集贤门之争() 
元宵佳节一过,国子监开课在即。许多年前就返回老家的学子们不畏风雪严寒,再次踏上了路途。

    之前颇为冷清的安定门内大街,再次车水马龙。

    楚朝各地的学子,全都准时来到国子监报道。

    街道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礼教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气势颇为宏伟。

    不远处,就是文庙坐落。这条街上共有四座过街牌楼:街东西口各一座,额坊题“成贤街”。从这里出来的学子,大多登科,成为楚朝的官吏!

    “少爷,我们到‘成贤街’了。”

    豪华的马车在车水马龙之中并无特别的显眼,但是身后的青衣小厮所牵的那匹照夜玉狮子却引的路人纷纷侧目。

    马车窗布卷起,里面却是一对佳人。

    望了一眼牌坊,裴东来点点头:“走吧”

    马车行进了一会,突然再次停了下来。

    “少爷!”

    裴玄的声音再次响起,裴东来已经同红袖一起下了马车。

    距离国子监还有一段路程,不过左右各一座牌坊。额坊题“国子监”!该牌楼两侧路北均有石碑,用行书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

    因东为文庙,西为国学(国子监),符合“左庙右学”的规制。任何人到此,都要下马步行以表示对圣人诸子的尊敬!

    无数各地举荐而来的士子,也都全部正衣冠。他们眼神略为好奇的看了一眼裴东来,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入学国子监,可以携带侍从。愿意寄宿,只要交极少的银钱就可以分配到一个小院落。这也算为各地士子,大开了方便之门。

    “裴玄,你带着阿水、红袖他们先去”

    “呦喝!这不是燕云候家的小侯爷么,到底不愧是风流名士。入学国子监,都还带着护卫、婢女。果然是出身大家——”

    “依我看啊!该不会是被裴府赶出家门了吧!”

    “哈哈。”

    此起彼伏的嘲讽,几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自觉风度翩翩的行将过来。

    “哗!”

    此言一出,顿时让不少士子炸开了锅。

    “他就是做出那首将进酒的裴东来?”

    “诗压道林公没想到能够与他一同入学。昨日一进东都,满是他的传闻。”

    “什么将进酒?”几位初次举荐入学国子监的贡生,瞠目结舌:“诗压道林公!简直是胡闹,哪家的王公子弟,这般不知礼数。”

    “你懂什么,这是白衣卿相亲自做评。引的文庙和三公,都以浩然正气予以认可!”

    此起彼伏的议论、惊叹之声落在那几位世家子弟耳中,顿时脸色阴沉:“不过是做了首诗文,我看比那李牧好不到哪去。”

    “就是!什么白衣卿相,不过是自封罢了。也就那些青楼娼妓,凑个热闹。”

    ——————————————————————

    “裴玄,你们先过去吧!”

    “是。”

    裴玄眼神冷峻下来,便赶着马车先去早就已经安排好的院落。

    一道道凝视的目光下,裴东来整整衣冠,面色从容。似乎压根就没听到这些刺耳的挑衅之声,从容不迫的与其他贡生一般在大门处等待起来。

    一群宵小之辈,怕都是长孙家那位世子的泥腿子罢了。

    看到这副情形,那几位公子哥的面上顿时就有些挂不住。早就听说这小子目中无人,没想到居然这般狂傲。

    “哼!做了一首诗文,还当自己是满腹经纶的大儒不成。”

    “王兄,说来他还与你家挂点亲呢!”

    王蒙一听这话,脸色噌的青了下来:“我王家哪攀得起这么高贵的亲戚。”

    虽然王氏嫁进裴家,但是两家人却是不相往来。甚至在朝堂之中,分属两派。这次上官太师提议招回燕云侯,王家势力更是统统附议。

    “看来裴家还真是了不得了。”

    连番的讥讽,甚至边上许多士子都有些听不下去。这些纨绔子弟,还果真是无聊。只是这位小侯爷,难不成还忍气吞声不成?

    修身养性,乃是修正心以正言行。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对应而出,便就是辱人者,人恒辱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你们也是国子监学生,却在集贤门言语恶毒,简直不配自称士子。看你们衣着华贵,怕都是出身世家。再不济,也该是豪族。往日里你们不是自诩高贵、谦礼吗?真是丢尽脸面!”

    声音不重不轻,裴东来甚至连头都没别过来。

    但是这番话,却让早就对世家子弟、王公贵胄心存不满的寒门子弟心头大声叫好。

    不愧是当初能把长孙家世子,骂成‘与禽兽无异’的人!

    “你——”

    几人虽然自傲,看不起寒门子弟。但是对于儒家经意,还是颇有了解。这小子摆明了是在骂我们不知轻重不就是做了首将进酒么,竟然就这番口吻教训!

    “裴东来,我知道你能言善道。君子不器,你可敢跟我于武道一分高低!”

    王蒙几步上前,伸手就欲抓向裴东来的手臂。

    “混帐!”

    轰!

    一声怒呵,裴东来周身浩然正气破风而出。王蒙的手还没搭上,整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弹了出去。

    “嘶——”

    在场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特别是与王蒙一道而来的那几个公子哥,这会才算明白为什么长孙辅凉都会败在这小子的手上。本来大家还以为是长孙辅凉没有防备,但是王蒙可是实实在在的凝罡境大圆满。他出手奇袭,居然还挡不住对方一招!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你身为国子监贡生,难不成连这句话都理解不了?站在集贤门言语恶毒,已经有失体统。竟然还妄言武道争执,可知礼数?”裴东来目光扫了他一眼,一甩衣袖:“简直是不知所谓!”

    被震出几米开外的王蒙面色羞愤,眼中满是恶毒。

    原本喧闹的集贤门,顿时鸦雀无声。

    “啪!啪——小侯爷说的好,这些人在国子监,简直是污了名头。仗着父辈功勋,却不思进取,上报皇恩。反倒天天自恃身份高人一等,的确与禽兽无异!”

    这话声由远及近,集贤门处不少士子竟是纷纷期待,那眼神隐有一些狂热。

第57章 太史侯高徒(求推荐、收藏)() 
一双钟天地之灵秀眼不含任何杂质,清澈却又深不见底。褒衣博带,说不出飘逸出尘。虽然言语之中颇有嘲讽,但面色却是平淡如水。

    卓越风姿,气度不凡!

    从踏入成贤街开始,裴东来已然发觉了国子监的不凡。更何况它与文庙毗邻,得天地之间浩瀚正气蕴养。入学国子监,除了那些恩荫的王公子弟之外,哪个不是各地举荐的才子。其中作用,实属相辅相成。

    而且国子监中,隐有几道浩然正气蒸腾。这种有意无意的磅礴精气,只怕其中皓首穷经的大儒应该有好些个!

    “裴东来?”

    对方虽然是白衣,但是一身气度却不输任何一位王公子弟。

    这样的人,让人看见就忍不住顿生好感。

    “在下楚君行!东来兄一篇将进酒,令我顿感钦佩。至于一些跳梁小丑,东来兄无需多加理会!”

    温文秀气,随和亲切之间又不失轻挑。楚君行拱手之间,君子之风彰显无遗。

    “君行兄亦是好风度!”

    裴东来还之以礼,心头则是略带诧异。

    直言痛骂王公子弟为跳梁小丑,可说是风骨。但是他周身,竟然隐有浩然之气笼罩。太学弟子至李牧,尚无出山入世而来。就算有,浩然正气只怕更为强甚!

    难道他是自己养出来的天地正气?

    对方年纪与自己相仿,看来是儒学深厚。自己倘若并无正气歌,只怕距离养出这般正气尚早。

    便在此刻,集贤门正式打开。

    正立于门口的楚君行与裴东来,相视一笑:“东来兄,请!”

    “请。”

    两人并肩而入,身后的贡生学子们这才跟着鱼贯而入。至于脸色铁青的王蒙等人,又哪还有人在意呢!

    后头不少新得举荐,始入国子监的贡生满是诧异:“这位年兄,请问刚才那人是谁?可真是好风仪,比起那位小侯爷来都不差分毫!”

    “楚君行么——”

    身旁这位贡生声音拉长,却是引得周遭许多人纷纷侧耳聆听。裴东来的名气,大家在入东都就已经得闻。但是刚才那位白衣秀士,居然也敢对那些王公子弟指桑骂槐。这样的气魄,显然不是一般人!

    进入集贤门,入目便是十三块巨大的石碑。

    那位贡生,这才继续开口:“看到这十三经刻石了么?其中尔雅,便是由楚君行花费三年多时间校对、亲刻!为此,楚君行三年皆未参加会试。期间连祭酒大人都曾亲来劝说,未果——”

    新晋贡生,纷纷瞠目结舌。国子监内,竟然还有这等奇人!

    “而且据说,楚君行是太史侯的关门弟子!”

    这低沉一声,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不会吧!太史侯的弟子”

    “难怪他能够连续三年放弃会试,居然是太史侯的关门弟子。”

    “那些王公子弟飞扬跋扈,碰到这样的人物就蔫了吧!”

    “我等读书人,就该有这样的气魄。功名虽是我等追求,但今后不正为教化万民嘛!能够校对、刻著尔雅,功绩千秋!”

    楚朝开国以来,文官封侯者,仅有一人。那就是太史侯,严世纶!

    哪怕如名起最盛的首辅王道林,都不曾有过这样的待遇。直至身死,朝廷方追封了一个忠勤伯的谥号!

    历朝历代的三公,官至巅峰,但是爵位公、伯皆封,唯除侯也。严世纶之所以能够得封太史侯,除了他当年乃是从龙定世的第一谋士之外,更注解、校对无数儒家典籍为天下士子所钦佩。有大功于朝廷,有大德于天下。

    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千古第一文侯!

    ——————————————————————

    “东来兄,进了这礼教门,方算真正是一名贡生!”

    楚君行做势就请,裴东来微微一笑率先进入。

    刚才的十三经刻石,他也曾驻足。后面的阵阵议论,更是逃不过他的双耳。没想到楚君行,竟然会是太史侯的弟子!能有这样的机缘,实属大造化。难怪年纪轻轻,隐隐散发浩然正气。能够再度校正、雕著尔雅,可谓是博学精深!

    到了此时,他方才真正明白当初裴玄的话语。

    以国子监取代太学,成为天下士子心目中的圣地,已经成为事实。

    楚朝开国以来,唯有初期一位太傅是太学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