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春英、张四姐一行人马见包大人、陈知县他们随那杨文广进城去了,他们也便离开温阳城东门,取道向花花寨而去。

    正是:先辈不受封,逍遥绿林中;明日钦差到,何去又何从?面临为难事,蛾眉蹙如蛹;马儿快些跑,归山谒老翁。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四十二回)() 
四十二、宣圣旨花花寨受封饮御酒张四姐遇赦

    却说那英雄花花寨头领花春英、花廷琼和众头目带张四姐、崔文岁、崔小玉、崔廷芳等人离开温阳城东门,快马加鞭,回到山寨已是申末酉初。他们在聚义厅落座,上茶已毕。花春英下令在山寨群英阁摆酒设晚宴,为张四姐他们接风洗尘。伙房头目领令准备去了,花春英、花廷琼二头领,便陪张四姐他们走出聚义厅,去观看山寨。张四姐、崔文岁还是第一次来这花花寨,花春英带他们登上高处向下望去,整个山寨尽收眼底。只见:

    四周围危峦削嶂,夕照里层林尽染;聚义厅座北朝南,群英阁东西开窗;杏黄旗大书花字,花字旗高插云天;寨门一座高于一座,瓦房一间挨着一间;最高处反筑堡子,最低处又挖深涧;战马厩里,胭脂青鬃汗血乌骓赤兔与白龙;兵器架上,剑戟斧钺钩叉锤镗锏棍和刀枪;庄稼场上,正嗮金谷,演武场里,正练银枪;日依西山,忽听得几声弓弦响;回头去看,有伙房喽罗射落几只大雁。

    一个时辰未过,酒宴已摆好。花春英邀张四姐他们入席,花廷琼也请来了山寨花冬忠、花冬义二位老前辈。在群英阁,张四姐他们拜见了二位前辈,众人分宾主入座。席上虽无龙肝凤胆,玉液琼浆,却也山珍美酒,别有一番风味。谈笑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花春英将明日钦差大人要上山寨宣旨,花花寨又面临受皇封的事,告诉了二位前辈,她要二老拿主意。只见二老听了,捋着胡须陷入沉思。花春英看见,便对二老说道:“二位伯父认为不妥,侄女便拒绝封赏。”二老听了,都摇摇头。花冬忠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这次再不接受皇封,定会惹的满朝文武和皇上生气,说我们不识抬举,抗旨不遵等等;另外,使包大人脸上也无光彩,使得杨文广兴冲冲而来,灰溜溜而返,岂不令天下忠义之士遗憾!以大伯看,我们还是先有条件的接受封赏吧。”花冬义在一旁也点头表示赞成。花春英道:“好吧,我们的条件是:受封不受编。这叫作:独立练兵,配合作战,义旗不倒,忠心不变。”众头领和张四姐、崔文岁、崔小玉、崔廷芳他们听了,都鼓掌欢呼起来。花春英见了也一展愁眉,高兴起来。她和众头领、头目频频举杯,轮番把盏,敬张四姐酒。正是:

    喜事临门英气豪;巾帼仙子千杯少;一个是山中头领,面虽赤而言不媚;一个是天上公主,脸虽红而身不摇;直饮到,满天星辰参北斗,一轮秋月当空照。

    当夜,张四姐他们一行,便都住在了山寨。

    九月十四日一早,旭日东升,天高云淡。花春英便令众喽罗将山寨内外打扫干净,各寨门、聚义厅、群英阁都用彩绸、大红绣球装点起来,还在花字大旗旗杆下搭起彩棚。一切就绪,山寨所有头领喽罗都换上新衣,准备迎接钦差。

    却说昨日下午,包大人、陈知县将二路钦差杨文广将军及十几名随从接回县衙,早有王进将军将三千军士带到兵寨作了安置。在县衙后堂,文广将黄龙包裹里的圣旨、印信,交给包大人。包大人看了大喜道:“为了弘扬正气,宽慰民心,警示污吏恶霸,我们明日出城时,应打起两面宣示牌,一面书‘御封花花寨’,一面书‘赦免张四姐’,向温阳县人民宣示好消息。”文广听了点头赞成。陈廉便立即让人准备去了。

    当晚,包大人、陈廉、王进在温阳城得胜酒楼设宴,为杨钦差接风洗尘不提。

    九月十四日早晨,陈廉准备了一挺八抬大官轿,用红绸绣球作了装饰,让包大人带圣旨、印信、尚方剑乘坐。他自己和杨将军、王进、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准备一律骑马。

    上午,包大人、杨文广、陈廉、王进一行人马在包大人卫队的护卫下,军士们打起钦差金牌、龙旗,举着那两面宣示牌,抬着一坛坛皇封御酒,敲起开道金锣,离开县衙。

    温阳城百姓听说是朝廷御封花花寨,赦免张四姐的圣旨到了,都纷纷上街欢呼,纷纷跪拜在街道两旁,为钦差队伍送行。

    只见:碧空如扫,喜气如潮;人人欢呼,个个相告;男女老幼,下跪夹道;家家结彩,户户鸣炮;锦绣温阳,空前热闹。这真是:应天理百姓拥戴,顺民意社稷安泰。

    一行人马来到花花寨山下,早有华春英、花廷琼等山寨头领在山下迎接。

    众人上了山寨下马,花春英亲扶包大人下轿,将圣旨等皇封物件,先迎入彩棚供奉。花廷琼让军士们将御酒抬入群英阁。众官员、头领、山寨老英雄们以及张四姐他们在聚义厅上见礼、寒暄茶毕,包大人抬头看看大厅正面高悬金字“聚义厅”匾额,笑着说道:“下官和杨将军带皇上圣旨也和众位英雄聚义来了。”说的众英雄大笑起来。那花花寨老者花冬忠道:“我们这叫义旗不倒,忠心永在啊!还望包大人海涵。”包大人道:“老英雄不必顾忌,本钦差和皇上也都是这个意思,并非要收编山寨,山寨还是山寨,只是朝廷给个封号而已。不过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山寨更该肩负重任了。”花冬忠道:“请二位钦差大人转告皇上,花花寨世世代代绝不会有负皇恩国惠。”包大人道:“老英雄放心,下官一定将花老英雄的心志上达天听。”接着,包大人道:“现在吉时已到,我们宣旨吧。”包大人说完,花春英下令:“山寨大小头领、彩棚前下跪,请包大人宣旨!”这时,山寨响起礼礮声、号角声。花春英、花廷琼等山寨大小头领,还有张四姐、崔文岁、崔小玉、崔廷芳等人以及陈知县、王进都跪在彩棚前。包大人从彩棚中取出圣旨打开,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冰山显青松之节,雪岭见红梅之贞。温阳县花花寨首领,本属功勋之后,贵在身处绿林,心系社稷,阖寨人等,虽属草莽,但存忠义。近日,虽聚众破县有罪,然有可谅之情由。故旨到之日,赦免山寨众头领喽罗及张四姐等百姓破县弑丞之罪,各级官府不得再借故追究。朕念花花寨远勋近功,赤胆忠心,日月可鉴,特赐封赏:封花花寨为钦封大宋温阳义勇兵寨;封该寨首领花春英为义勇将军正知寨;封该寨次首领花廷琼为义勇将军副知寨;所有花花寨马步大小头目,皆为钦封温阳义勇军教头;所有花花寨马步喽罗,皆为温阳义勇军士;特命温阳县知县陈廉,禁军兵寨知寨王进为钦封温阳义勇军兵寨正副监军,负责监管钦封大宋温阳义勇兵寨,农闲练兵,战时保国;另赐山寨御酒二百坛,锦缎二百匹,军印、金牌等一并赐下,以示皇恩,以扬军威。

    朕既有心加封,望山寨勿再推辞为念。

    钦此。

    大宋嘉佑三年九月。

    包大人宣旨完毕,众人三呼“万岁!”叩谢皇恩。花春英、花廷琼接了印信、金牌,将圣旨供奉于聚义厅中。

    这正是:包拯眼亮,仁宗纳谏;聚义厅主,朝廷命官;皇恩浩荡,山寨增光。

    中午的花花寨群英阁,洋溢着喜气。山寨将山珍野味和温阳县及周围几县的地方特产都精烹细炒端上桌来,盛情款待包大人、杨文广、陈知县、王进他们一行。四姐心里高兴,只见她来到聚义厅外将手一招,便有宝物从天而降,是一个小小的黄色绣龙绸袋,她悄悄将宝物给了花春英说道:“姐姐送你几桌小酒盏吧。”,花春英接过说声:“谢谢姐姐!”她将绣龙绸袋打开一看,都是些白玉酒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便令人都摆到桌上,她只是觉得那黄色绣龙小绸袋好,便藏在身上。

    群英阁里,众官员、头领坐好。花春英令打开御酒,给大家满上。御酒的清香,立即飘荡在群英阁内外。忽然,王进对众官员道:“快看,酒盏里有仙女起舞啦。”众官员、头领都忙看自己的酒盏,只见:

    琼浆碧波潭,竟然见影像;仿佛寒月宫,又像蕊珠殿;楹联十个字,遒劲柳张颜;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牡丹开阶下,玉人舞厅前;嫦娥舒广袖,彩鸾动霓裳;杏眼送秋波,琵琶半掩面;仙姬歌酒底,香风生酒上;举杯酒饮下,空留玉酒盏。

    捧着这样神奇的酒盏,众官员、头领齐声叫好。那老英雄花冬忠、花冬义大惑不解,看着花春英。花春英道:“这宝盏是四姐他们带来的,四姐要各位尽兴而饮。”众官员头领齐道:“神杯!神杯!”杨文广还不认识张四姐,包大人给他指了指。文广道:“真仙女也!”包大人道:“四姐,她啊,怕就是仙女啊!”文广听了,连连点头。四姐听到包大人和文广的话,起身道了万福。文广、包大人还礼,众人一齐举杯,贺张四姐夫妻遇赦,贺山寨受封。

    午宴后,花春英邀众官员来到山寨校场,请他们观看了山寨头目和军士们的武术表演。只见:

    侯张成舞动虎头钩,陈二虎挥起九节鞭;军士们长枪破刀盾,女兵们长缨缚敌将;弓弦响,长空鹰坠;喊一声,石锁飞天。

    包大人和杨文广齐声喝彩,四姐、文岁、王进、廷芳、小玉无不赞叹。

    这真是:山寨里藏龙卧虎,绿林中栖凤息凰;温阳县人杰地灵,乐坏了包拯文广。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来源:原创 

(四十三回)() 
四十三、张四姐移山压虎杨文广追狐失踪

    却说九月十四日下午,包大人和杨文广、陈廉、王进、张四姐他们在花花寨校场看了山寨兵将的武术表演,已是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分。回到聚义厅,包大人、杨文广、陈廉、王进他们准备向花春英、花廷琼二将军告辞,欲带领人马下山,回温阳城去。忽然,山下军士快马来报:“从西边来了一群百姓,说他们是从石板村逃过来的,说是有五只老虎蹿进了他们的村子,已伤了两个孩子,两个大人,那五只老虎还赖在村子里不走。”包大人听说,立即让花春英下令,先将百姓接上山寨安置,再派人去打虎。

    过了两盏茶时分,二十余名山寨军士带百姓们来到山寨。只见那些百姓扶老携幼,有六十多人。他们有的面带泪痕,有的惊恐失色。百姓中,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她跪在地上,哭着哀告花春英道:“花大王,快快去救救我的儿媳妇和小孙子吧,她母子还在土窑洞里,老身的儿子已被老虎咬死,两只大老虎还在院子里不走。”四姐在旁,听了这老妇人的话,她悄悄告诉文岁道:“我先去看看。”说着,他走了出去。包大人看到四姐一人走了出去,心中想,四姐一定是去救人了,便对那老妇人道:“老人家,你不要着急,我们立即去救你的家人。”这时,花春英也扶起那老妇人道:“老妈妈先请坐,我们这就去救。”说着,花春英传令备马,她让花廷琼留守山寨,自己和张成、二虎带五百人去石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