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领军两万余南下,朱然引一万军守备建昌,守住长沙入豫章的陆路通口,孙权手中只剩下了万余多人可调配,还需要分兵部守各处紧要之地,怕的他都想把淮南的部分守军调回了。

    时间转到四月,交州的战局已经进入了僵持局面,两军对峙于南海郡。陆逊虽然能干,可手中实力委实比不得人,面对着剽悍的南蛮军和训练严正的刘备军,他纵有百般的计策也不可奈何,能维持一个胜负不分已然很了不得了。

    而东南战局的平息并不意味着天下的战火就此熄灭,事实上不但不如此,反而是越烧越旺。

    从开春以来,刘备军就在向长安源源不断的凑集兵马和运转物资,为此他们甚至暂熄了在并州的攻势,调回了刘宪和数万步骑军,还调回了左冯翊的黄忠所部大部。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刘备军即将在正面主战场发动一起大的攻势。

    曹操自然不会示弱,当即抽调许都的主力大军进驻洛阳,人马汇集了二十万之多,大将谋臣更是云集帐下。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可就是在这个档口,刘备集团苦心经营了十年之久的那张大网终于爆发了。

    张绣的反叛不过是一碟小菜而已。之所以那么的紧凑、局促,不过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曹操登基,大惠天下。众多文武及家眷前往邺城贺拜,然后再返回许都。

    对于忠心于曹氏的那些文武臣僚的家眷而言,此次前往邺城不过是一趟游玩。可对于张绣这样的家族来说,来回许都的路上这就是一个搞小动作的难得机会。

    如果全部家眷都在许都城中,张绣父子即便是反正成功,其家人也必然要惨遭不测。即使她们可以通过暗地里的渠道事先逃走,为了保险起见也保不了几个人。因为人数一多,渠道的保密性就必然要差很多,保不准就会被曹魏一方察觉到什么,那样麻烦可就大了。

    张绣一府的人可不比祖弼小小一个符玺郎,那是家大业大,妻妾成群,人口众多。

    趁着回许都的机会,半路上消失,这是保全张绣一族家眷性命的最好机会。所以,张绣反了……

    当然了,真正的原因也不全是因为这个。给曹操当头一棒,打压一下曹魏的士气,也是启动张泉这枚棋子说反张绣的一大主因。

    四月中旬,邺城魏讽反。

    魏讽是什么人上文已经写了,口才极佳,未出仕时就有惑众才,倾动邺都。

    多年下来,凭借口才以及钟繇等人的赏识,还有伏完等人的暗中资助,委实是联络下了一批人。

    除了王粲二子,宋忠之子,刘廙之弟刘伟等这些文士大夫外,他还结下了长乐卫尉陈祎以及三国中期时的一代名将文钦。

    文钦字仲若,谯郡人,和曹操是老乡。他父亲文稷,建安年中为骑将,颇有勇力。文钦是将门虎子,年少时就以材武见称,现为邺城城门校尉。

    这样一个本该是曹氏拥趸的人物,却是被魏讽三言两语的给忽悠下水了。这一点曹操是万万不会想到的。

    长乐卫尉是西汉时的武职官名,执掌宫廷军力。到了现下时节,陈祎就是邺城魏皇宫的护卫长官。与文钦他们两人联手,再加上刘伟等人家丁部曲助阵,措手不及之下还在邺城皇宫中的曹丕差点就成了俘虏。

    狼狈不堪的逃到了铜雀台,站稳脚跟之后曹丕清点了一下宫廷中人,只感觉眼前发昏人都要晕死过去了。

    他老子转回去了许都,一群妻妾以及曹丕的那些个小兄弟自然也都跟着回了许都。现下这魏皇宫之中住的都是他曹丕的家室,这一劫难中正牌夫人甄宓倒是跑了出来,还带着儿子曹叡,姬妾也逃出了三个,可剩下的就全都陷进去了。一想到自己妻妾以及儿女落入叛军手中的下场,曹丕就心如刀割。况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极得他心意的女子——郭氏,郭女王。

    郭女王出身官宦世家,但因黄巾之乱而落败,最后沦落为铜鞮侯家的婢女。建安十八年五月,她因其美貌而被主人铜鞮侯送给曹丕,在此前后据说极其善舞。虽然只是个婢女出身的姬妾,但是郭女王的聪颖**、理智冷静很快引起了曹丕的注意,并且崭露头角。为曹丕夺取魏王世子之位多有助力,是以很受曹丕器重。

    对于这样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爱妾,曹丕是极为爱惜的。但现在……

    铜雀台位于漳水之滨,并不在邺城城内,自然有部分军士守卫。可想要依靠这点兵力去平息叛乱这是不可能的,曹丕的脑子还没白痴到这种程度。

    陆陆续续的一些情报被汇集到他这里,虽然心中已经感觉着陈祎可能有问题,可当确切的消息送到之后曹丕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心理面更是将文钦这个同乡之人恨之入骨。

    曹丕身为曹魏太子,身边自然有一群属官,可在这一夜中,这些属官算是全军覆没了。除了死命厮杀,掩护他逃离邺城的太子亲卫外,其余的没一个能逃得出来。

    控制着城门军力的文钦和掌控者皇宫守卫的陈祎,二人联手足以主导整个邺城。便是城中涌现出的一些反抗力量,也挡不住二人的脚步。

    四月中,魏讽反于邺城。消息宛如黄钟大吕的震响,瞬间传遍了整个冀州,传遍了整个河北,然后迅速向河南蔓延。

    曹操在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立刻抽调了十万精兵北上。虽然他已经知道,曹丕正在全力召集冀州兵马平叛。

    可整个冀州根本就没有多少兵力,它是曹魏真正的腹地。全州上下,现在连三万人的常备军都凑不足,其中大半就驻扎在邺城。曹丕想要凭靠冀州自身的力量平叛根本就不可能。而幽州的骑兵除了警备辽东的外,剩下的就全被张辽带去了并州,余下的步军也不是曹丕可以随便调遣的。他是太子不错,可不是皇帝。

    错非是魏讽、陈祎、文钦一伙还不能完全掌控手下的那些军队,否则曹丕早就败了。

    ps:魏书曰:钦字仲若,谯郡人。父稷,建安中为骑将,有勇力。钦少以名将子,材武见称。魏讽反,钦坐与讽辞语相连,及下狱,掠笞数百,当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四百三十八章河洛之役(中)() 
四百三十八章河洛之役(中)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此次叛乱曹操知道,自己必须在叛乱不引起邺城周边区域动荡之前,解决掉问题。、qunaben、

    冀州乱不得,河北更乱不得。

    陈祎、文钦,亏得老夫如此信任你等,真是……气煞人也。

    曹操心中悔怒交加,那个叫恨啊,就不用提了。对于主使这一切的魏讽,真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不把他千刀万剐百般折磨而死怎能消除心头怒火?

    当即提兵北上。

    曹丕太子的威仪,经过此次大乱已经扫败在地,短时间内是不足以再震慑河北了。

    大魏也是才刚刚立国,现在外有刘备军戳戳逼人,内有邺城魏讽之乱,人心正是不稳之时,曹操不亲自出马不行啊。所以也只能暂时放下河洛之事了,带重兵北上冀州,把身后之事尽数托付给了程昱。

    自从荀彧、荀攸两叔侄逝去后,曹操心腹重臣之中,能够承担全局大任的就只有程昱和贾诩了。但贾诩因为张绣之事颇受连累,且比起程昱来也少了那么一丝忠心耿耿,所以这副重担最后还是落在了年过七旬的程昱肩上。

    十万曹军的北上就是此次河洛之役的风向标,随着曹操的离去,长安刘备军当即就有了动作。

    二十万步骑大军铺天盖地的朝着潼关杀来,那高高飘起的赤红色汉字大旗,无不在表明刘备是在亲征了。苏飞的两万水军也全军出动游弋到了附近水面。

    二十二万水陆大军兵临城下,即便是徐晃善守,也自认为潼关险要,心中也在不停的暗暗打鼓。

    军情急报到了洛阳,程昱当即拨调了夏侯霸引军两万增援潼关。

    以潼关的天险,加之徐晃的善守,关内又本有两万的驻军。四万兵马未必就不能挡一挡刘备军

    时间转到下旬,邺城的攻坚战还没有开打,刘备军的新花样就已经出了奇效。

    在诸葛亮、庞统的统筹策划下,十万民夫配合着五万刘备军在不停的佯攻潼关天险的同时虚张声势,大开旗鼓,让不敢出关一战的徐晃看花了眼。丁点没有发现,不知在什么时候刘宪、张飞、黄忠等已经率领着主力十五万步骑军兵入蓝田到了武关地界。

    随着刘宪所率大军的赶到,驻守在武关的王平、鄂焕、刘雄等将率先开始了向南阳曹军的进攻,随后上庸方面的李严、刘封部也倾兵杀入南阳,紧跟着荆州方面的步军主力在关羽的亲率下也过河北上。

    当初曹仁一战折损了六万多主力兵马,荆北曹军虽然立刻得到了补充,可其兵员的素质、战斗力却不能同日而语。

    但曹仁就是曹仁,面对着武关、上庸、荆州三方面过十万刘备军突如其来的夹击,虽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却是丁点没有惊慌失措。他手中掌控的兵马(囊括南阳曹军)可是能用‘众多’二字来形容的,又有李典、文聘这样的大将做帮手,当下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野战不行咱就守城,先消耗掉你的士气再说。面对着气势汹汹的刘备军,十来万曹军直接放弃了城外野战,而在曹仁三将的带领下各自坚守要害之地。

    关羽提军渡河,又有了上庸、武关两方面刘备军的指挥权,本想着大战一场的……现在看希望却是全然落空了。

    但十多万刘备军的联合出击却绝非丁点用处也没有的,曹军的退守给了刘宪行军很大的便宜。十五万主力步骑军没有再凑合到荆北的战事中去,而是从南阳直接北上,径插河洛、许都而去。

    豫州曹军要么之前就被集结到了洛阳,要么被曹仁收拢到了荆北,现下颖川根本就是一片空虚。即便郡县上还有小股剩下的曹军,在十五万刘备军面前也是螳臂当车不堪一击。

    大军兵进河洛,势不可挡。

    及至霍阳山,刘宪兵分两路,一路以黄忠为主将,黄权做参军,将兵五万直取许都;另一路则是以刘宪为主,张飞为副,将军十万径取洛阳。

    两边任务都不轻。虽然曹操带领着十万曹军的去了河北,可河洛一带还是有近十万军力掌控在程昱手中。

    那许都也是一样,留守的军力虽然薄弱,可城内有太多的豪门望族,他们中又大多数是曹魏的得益者,家丁家将凑合起来配合上城内守军,也足以让黄忠头疼一阵。再说城门校尉也就是守将,满宠也同样不可小视。再加上攻下之后还要认真清理一遍,这方面也有的黄权忙。

    程昱手握重兵,洛阳城中也有夏侯渊、于禁两员名将襄助,刘宪的压力不小。稍微大意,就有可能一败涂地,大败而溃。

    刘宪没有引军硬撞洛阳城,虎牢关等地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他是引兵去了弘农郡。折返回南阳郡后,从鲁阳转道去了弘农。一路上,道路是颇不好走。

    弘农位于潼关之后,刘宪的行军目的很是显而易见,就是准备截断潼关和洛阳之间的联系。

    这本是一条死路,潼关可是能两面阕敌的。曹军只要在弘农坚壁清野,不出半个月刘宪的十万大军就会因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