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后"上位指南-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眼。

    今日是第一天上学,五姑娘表现得文静守礼,师傅让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连刚留头的小丫鬟都没带进课堂,只让她在外面等候,摆纸磨墨都自己来。

    来上课的师傅是金陵那边的一个举子,因上科没中,留待京中等下次春闱,凭着同乡的情分在王家谋了西席的差事。王家的少爷们也不难管教,老太爷还在那边儿镇着呢!师傅也一向安逸,如今来了个姑娘,年纪又这般幼小,真是让师傅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办。

    “五姑娘可认字吗?”师傅情不自禁的放低了声音,这么个白白嫩嫩矮敦敦的小不点儿,声音大点还不吓坏了她。

    “回师傅,跟着嬷嬷学了《诗三百》,认得些许字了……就是不会写。”徐嬷嬷的确有给五姑娘启蒙,事实上哪次高烧就是因为五姑娘在床上玩儿书导致的,老太太也因此更厌恶女子读书。

    “如此甚好。”师傅捋着胡须表示满意,有点儿基础就行,他堂堂一个举人来当西席可不是来做启蒙老师的。

    师傅给五姑娘指了一张矮桌,这是专门给她备的,让男孩子们先复习前两天的课业,怕他们寿宴忙忘了。

    师傅亲自检查了五姑娘的认字情况,看她是真的认字了,然后就握着她的手教她握笔、起笔,如何写字。然后亲自写了几个简单的大字,让五姑娘模仿者写。

    毛笔柔软,小孩子手劲小,控制力也差,常常是一个字笔墨不均,有粗有细。五姑娘之前没有习字,徐嬷嬷也怕小孩子骨头软,如今五岁正是该学字的时候。

    “嗯,有进步,照着这篇临摹,今日且写十页大字。”师傅检查过男孩子们的功课后过来看了看五姑娘的进度,现在已经能不把墨汁直接滴在宣纸上了,重新给五姑娘写了一页,让她照着临摹。说是一页,其实上面就四个大字,学字的人都知道,从大写到小,对五姑娘来说也不是太难。

    下午男孩子们要去校场,这是王老太爷安排的,五姑娘就不能跟着去了,收拾了东西,又带着小丫鬟回去了。

    刚进门,徐嬷嬷、春分、夏至、大寒、小寒就围了上来,一个扶着五姑娘坐下,一个给五姑娘倒茶,一个问可还习惯,一个使劲儿给五姑娘揉手腕,只说辛苦了。

    郡主就给五姑娘留了四个心腹,如今都凑在一起嘘寒问暖。

    “嬷嬷,我无事,就是上学而已,几步路的事儿,怎会累?”五姑娘连忙说到。

    “怎会不累,我瞧着姑娘的手腕都有些红了,听说小萍那丫头都没跟进去服侍,姑娘自己磨的墨?”徐嬷嬷脸色严肃,好似要责罚小萍一般。

    “嬷嬷~哥哥们都大了,小萍进去不合适。”事实上只带刚留头的小丫头就是这个意思,若是带春分她们,让哥哥们起了心思怎么办?

    “姑娘太过多虑了,王家可没有这样的事情。”徐嬷嬷也是心疼,这不该是一个五岁小姑娘该操心的事情。

    “怎就没有了……”夏至不忿的嘟囔了一句。

    “嬷嬷说的是,是我考虑不周。唉,今日第一天上学,我紧张得连口水都没多喝,就想着回来吃热热的鸡汤面呢。”五姑娘笑道。

    “好,好,姑娘有胃口就好,要说这鸡汤面还是小寒最拿手,春分你去给小寒搭把手,大寒你先去那些点心来给姑娘垫垫,我去让小厨房烧水,姑娘待会儿要用呢。”徐嬷嬷连忙吩咐。

    几个大丫鬟都鱼贯而出,走在后面的大寒提醒夏至道:“口无遮拦,怪不得嬷嬷只放心让你管衣饰。”

    夏至在回了一句什么就听不清楚了,夏至忠心能力都是不差的,只这张嘴啊,炮仗一样,徐嬷嬷通常都让她看家,从不敢让五姑娘带她出门。

    徐嬷嬷一会儿就回来了,伺候着五姑娘用了午饭,又泡了热水澡,换上干净的家常衣裳,让五姑娘小睡一会儿。

    “姑娘上学这般累,日后若再加上女工这些,还不更累。”徐嬷嬷有些心疼,王家也有教导女眷的教养嬷嬷,大姑娘马上就要出嫁了管家、礼仪、女工、待人接物都挑不出错来,王家对教养女眷自有一套方法,只是读书重来不在姑娘的教养计划里,识得几个字,日后能看账管家就行了。

    “我年纪还小呢!”五姑娘笑道,她知道徐嬷嬷在担心什么,若是老太太想要整治她,只让教养嬷嬷下些力气,都不用多做什么,只把功课加重,她上午和男孩子们一起上学的时候就要打瞌睡,到时候她又有何脸面吵着一定和男孩子们一起读书?

    “可姑娘总要长大的。”王家的女孩子过了七岁就要正式开始教导了,到时候五姑娘肯定忙不过来。

    “到时候爹娘就该回来了吧。”五姑娘嘟囔了一声,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徐嬷嬷给五姑娘掖了掖被子,第一天上学可把姑娘累着了。是啊,到时候郡主就该回来了吧?郡主走的时候五姑娘连周岁都未满……

    徐嬷嬷最自责的就是郡主走后失了看护大少爷的差事,让老太太把大少爷养得和郡主一点儿都不亲。按理说郡主走的时候大少爷已经十岁了,该记事了,老太太是用了什么办法,让大少爷和亲生母亲疏远了呢?徐嬷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承认,这个她平素小瞧了这个小官之女,能坐稳伯爵夫人的位置,总归有些手段的。

    “郡主啊,在边关可好?五姑娘想着您呢!”徐嬷嬷喃喃自语,望着西边的天空,思念故主。

第四章() 
自五姑娘跟着男丁上学以来,老太太就没给过五姑娘好脸色,幸而五姑娘早上请安的时候对着院门行礼,完了直接去上学,平日里也不和老太太有什么接触,因而未受什么为难。

    五姑娘自认和老太太说不到一起,礼数尽到了就是,真正想要处感情的是亲哥哥和几位堂兄,再不济也是老太爷,至于老太太……就先这样吧~

    正院,花厅。

    王老太太正在用早饭,孙女儿们已经请安完毕回去了,孙子们还在上学,正好给了她一个清净的时候。

    “老太太,五姑娘今天又是在门口行礼。”老太太的心腹王嬷嬷走进来福身低语。

    “嗯。”老太太放下粥碗,挥手让几个伺候的大丫鬟下去,虽然都是自己人,但还是要分个轻重出来,以前不是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老太太在自己的房里说几句不利郡主的话,结果第二天闹得老太爷都知道了。吃过一次亏,老太太就谨慎了不少,即使郡主不在这府里。

    “老太太,您看?”王嬷嬷得主家赐姓,是心腹中的心腹,对老太太那是一片丹心。

    “我看什么,她不爱给我这个老不死的请安才好,看她跟她娘一样的狐媚脸,我都少吃两碗饭!”老太太随口抱怨到。

    “老太太,您可是老寿星、老封君……”

    “行了,不来就不来吧,这般小家子气的做派,难不成于我有什么损失?让外人知道了,也只能说她心思诡秘,不孝无礼。我也教导了,是她自己不受教,宁愿听个奴才的,随她吧。”老太太摆手表示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只怕老太爷过问。”王嬷嬷低声补充了一句,其实她最想说的是“怕郡主回来发飙。”

    “男人懂什么内宅事,几个奴才又有多大的见识。行了,这事儿我心里有数儿,五丫头既然心气儿高,就让她和男丁一起读书,我倒要看看她能读出什么名堂来。女子立身处世靠的难道是学问吗?”老太太没好气道:“说起她饭都少吃两口!”

    “老太太宽心,大少爷就该来给您请安了。”王嬷嬷最是会看人眼色,转移话题道。

    “胜哥儿快来了,把我让丫头们做的酥饼端上来,胜哥儿就爱这口。”老太太果然高兴起来,连忙吩咐王嬷嬷。

    “您呀,就放心把,怠慢了谁也不敢怠慢了您的心尖尖啊!”王嬷嬷含笑奉承到。

    王老太太笑着继续吃饭。她是真心疼爱这个大孙子,有个讨人厌的娘没关系,这是自己亲儿子的嫡长子,是自己的亲孙子,王老太太从王子胜落地起就十分关心他,待郡主跟着去了边关之后更是把王子胜养在身边,感情深厚。而让她最骄傲的就是王子胜知恩图报,知道谁才是真正待他好的人,如今对祖母比对亲娘更亲昵三分。每次只要想到这一点,王老太太这嘴就笑的合不拢。

    正房一派欢声笑语,五姑娘却如遭雷击,原因自然是今早在学堂的时候,她大哥王子胜说有朋友要来,今天下午已经请假不去上武课了。

    怪就怪五姑娘多嘴问了一句:“大哥哥的朋友啊,不知是哪家的公子,我知道也好和祖母说一声,免得她老人家担心。”

    “你放心,我已经和祖母说过了,是荣国府的贾赦贾世兄。”王子胜有些骄傲的说到,他来往的朋友都是各家的继承人。

    五姑娘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心里只有贾赦、荣国府两个名词刷屏!

    五姑娘恍惚的回了房间,只说自己累了要休息,等丫鬟们退出去之后,躺在床上发呆:荣国府!贾赦!

    怪不得呢!五姑娘想,怪不得她觉得王子胜这个名字耳熟呢,还以为是因为“王子”两个字稀奇,原来是因为红楼梦的原因啊!他四哥叫王子腾吧,以前没在意,如今联系起来一想,王子胜、王子腾,这不是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吗?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这王家虽然只是一个伯爵,但富豪非常,有“金陵王”的诨号,自己原来是身在这样的豪门世家吗?

    如果这里是红楼梦,那她是谁?她大哥和贾赦的年纪差不多,也就是说自己是和贾赦一辈的人,她就应该是贾宝玉、林黛玉的长辈?

    五姑娘当年也冒充过一段时间的文艺青年,四大名著的大概内容还是知晓的,但其中细节肯定不清楚,只记得晃眼见过的电视剧片段。如果她身在红楼梦中,那她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背景板,还是酱油党,反正红楼梦是贾家的事情,应该和她这个王姑娘没有关系吧?

    五姑娘还是不放心,从床上撑起来,跑到梳妆台前,看着昏黄的铜镜里一个小小的人影,这就是自己啊。五姑娘拿手扯了扯脸蛋儿,这是自己,不是别人!

    出了这样的大事,五姑娘也没有了睡觉的心思,更不愿练字,拉着徐嬷嬷讲古,只愿多吸收些信息。

    “姑娘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些来了?”徐嬷嬷不解。

    “今日听到大哥哥说起荣国府,方才恍惚,我除了过年往舅舅家去见外祖父外祖母竟从未外出过,心里好奇,就想听嬷嬷讲讲。”五姑娘七分真三分假的说到。

    徐嬷嬷小心瞥了一眼,发现五姑娘脸上全是好奇,并没有自伤自怜的意思,想着五姑娘可能没有意识到是王家女眷故意不带她出门交际。

    “姑娘是说荣国府啊,那府上和咱们也是老亲,尊姓贾,老太爷受封国公,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呢!至于您听说的贾赦公子乃是荣公嫡长孙,听闻已经和张太傅的孙女儿定亲了,来年就要成亲了呢!”徐嬷嬷先把贾赦定亲的消息点出来。

    “还有呢?”

    “还有啊,荣公只有代善老爷一个嫡子,正在京郊大营当差,娶的是史侯家的大小姐。”

    “史侯,可是保龄候史侯爷?”五姑娘连忙求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