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抢戏〃;你弄一特别搞笑的报幕;观众一持续笑场;下面上来的节目还怎么演?这肯定不妥的;所以这种主持人特别要拿捏好分寸;都不容易。
曾教授显然是外行;〃你不就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么;这还能难倒你?〃
张烨实话道:〃晚会型主持人;我可不一定做得好;一来还没这个经验;二来呢;我一个做脱口秀的;好多人一看见我就想笑;影响控场;到时候弄得乱乱哄哄的;这可不是好事儿。〃
苏娜笑呵呵道:〃我们是不懂了;不过要是你上去;我相信肯定也能做好;毕竟你是专业的。〃
这倒是实话;张烨即便再没有晚会主持的经验;他一个专业人士的基本功也在那里呢;肯定是比台上的严锦和赵玄职业的多。
〃不过你前阵子不是忙着讲课么。〃苏娜道:〃场场还都是公开课;忙得太厉害;学校也就没敢找你;怕耽误你教学;不然的话主持人的活儿肯定是你的;咱们北大上下没几个比你口才好的人。〃
张烨看着她严肃道:〃苏老师;我先说好啊;免费吹捧我可以;但是我晚上能不能不请客吃饭啊?〃
周围几个听见了的老师都笑了。
苏娜也噗嗤一声;〃不行!给你吹了这么半天!必须请客!〃
〃听者有份啊。〃。';!'曾教授也凑热闹道:〃算我一个;好久没吃海鲜了。〃
旁边几个张烨不认识的北大老师们也有点对张烨刮目相看了;下午刚跟北大老资格老权威的闫教授翻脸对吵过一架;这转眼间就笑眯眯了?话里话外还这么幽默?这份淡然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换了别人跟闫教授这种重量级的人物对上了;不烦死也得愁死啊;可张烨的表现似乎完全没在意。其实他们不了解;张烨是虱子多了不痒;这厮得罪人得罪习惯了;早就不当一回事儿了。
台上。
教育部的领导致开幕词完毕。
女主持人严锦笑道:〃下面;有请北大中文系闫建涛教授致辞。〃
闫建涛的身影早都不在第二排座位了;不知什么时候去了后台;这会儿走上台接过了主持人的话筒。
众人响起掌声。
张烨眼睛一眯。
苏娜看看他;〃前面是闫教授代表北大讲话。〃
闫建涛没有拿稿子;显然是提前做好过功课;把底稿都背下来了;〃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个开幕上;我想说一说关于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发表的那些‘大学无用论’。〃他说话很严肃;倒像是个公开课;不像是晚会的讲话;〃我不知有些人是怀着什么目的大放厥词;口口声声大学无用;北大是国内顶尖的学府;我在教育界也工作了四十三年;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我可以告诉大家……〃
好多老师都听得连连点头。
但对比下;几乎所有学生都没什么精神;听得摇摇欲睡的感觉。
〃今天在座的孩子们还未曾走上社会;还未曾对社会做出过贡献;很多事你们可能不会了解;有些事也无法理解;大学这其实就是帮助大家进入社会的一个前哨站;这其实就是帮助大家融入社会的一个桥梁;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命;你们不理解的答案;在大学都可以慢慢找到;慢慢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感情观的不可缺少的过程……〃闫教授侃侃而谈。
学生们更困了。
〃现在的社会;是我们这批人在支撑;我们费尽心思对大家的‘劝学’;未尝不是用心良苦;可能有些人觉得听烦了;可能很多人耳朵都起糨子了;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还是不断重复地一次又一次地‘劝学’;大家想过为什么吗?〃闫建涛的大概意思;就是他们这批如今社会的顶梁柱是为了学生们好;所以才让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孩子们什么都不懂;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现在要听他们的;什么都不用想;等学成以后孩子们会一辈子感谢他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
老生常谈!
只不过闫教授稍微换了一个小角度;走了一个从逻辑上帮助大家认知的方法;让学生们想想他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为何这么费尽心思地劝学;正是因为他们这些老前辈‘学以致用’了;于是才大力推崇的;否则如果是真的没什么用处;他们何必这么死乞白赖地重复老话?
末了;闫建涛道:〃大学不无用;无知才是无用!北大永远对有求知求学精神的孩子们张开怀抱!永远欢迎大家!〃
话讲完了。
底下响起掌声;还算是比较热烈的。
毕竟有摄像机在呢;学生们也都很给面子地鼓了掌;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脸上都能看到些许心不在焉。
倒是在场的中学领导和老师还有北大的讲师们都十分推崇闫教授的这次讲话;觉得闫教授讲得非常好。
〃说的真不错。〃
〃闫教授看来做了不少准备。〃
〃是啊;换个角度的劝学;挺新鲜的。〃
〃闫教授是用心了;希望学生们能听进去吧。〃
〃这种水平也看出闫教授的功力了;这些劝学的话;这些正能量的东西;张烨是永远也学不了的。〃
〃这倒是没错;张烨的文学功力在讽刺上;他的诗;他的文章;在这一块确实登峰造极了;可是说到教育;说到劝人为善;他就差多了;跟闫教授完全没有可比性;可笑还有人拿他跟闫教授比;还分析什么俩人谁厉害?这还用分析么;闫教授的经验是几十年的了;张烨一个后起之秀怎么和闫教授比?〃
〃张烨是差了点火候。〃
第342章 【张烨致闭幕词!】()
主席台上。
第一个晚会节目登台了。
歌舞表演;开场舞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小学生登场;然后一群初中生和高中生也渐渐加入舞蹈;音乐律动挺强的。
闫教授下了台回了座位。
〃闫教授。〃
〃您说的真好。〃
〃姜还是老的辣啊。〃
闫建涛笑着摆手;谦虚一句。
周围几个老教授和同事都不断捧着他。
其他人也故事重提;都在议论张烨的教育性上完全比不上闫建涛;和闫教授走正统传统的教育路线相比;在这个领域;张烨的那些素养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了;好多北大老师们以为这是层次上的差距;也是境界上的不同。张老师的作品是比闫教授的作品受欢迎;人气高;可那又怎么样?和教育;比的本来就不是什么所谓的人气;不是比谁更热闹;而是在于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张烨行吗?
这一块的本事他可还没有展现过
北大老师们大都集中在前排右侧的区域;有戌言风语的话;不禁也露出了一些飘到了张烨这边;舞台音乐中间有中断的时候;张烨听到了。
我不如闫建涛?张烨笑而不语。
苏娜也听到了;悄声道:〃张老师;你别往心里去啊;大家就是随便这么一说;都是看热闹的;没别的意思。〃
张烨耸肩;〃不碍事。〃
礼堂里的学生们都快睡着了
这叫有教育水平?这叫有性?
张烨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也承认这东西并不是看得人气;可是也不能完全不看人气吧?一个人都听不进去看不进去;那这到底是给谁讲的?那的意义在哪里?孤芳自赏?众人皆醉我独醒?一点传播性都没有;那这所谓的有个屁用啊闫建涛的这个讲话确实是走得正路;讲的道理也是对的;可是你要说他讲的特别好?张烨就不敢苟同了
节目一个接着一个。
表演一场接着一场。
舞蹈……
合唱……
杂技表演……
相声小品……
忽然;晚会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一个中学生走上了舞台;愣是表演了一小段脱口秀;大家都看得很新奇。
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
〃脱口秀?〃
〃这不是张烨老师初创的么。〃
〃说的还可以啊。〃
〃可以吗?比张烨说的差远了吧。〃
〃那不是废话嘛;张烨是这个节目形式的创始人;他还是专业主持人;这个不能这么比的;人家说的已经很好啦
〃唉;听得我都想听张烨老师说脱口秀了;他不就是北大的老师吗?今天会不会给咱们来一段啊?〃
〃没戏;张烨老师又不是中小学生啦。〃
一个脱口秀节目;引起了各省一些学生们的议论;当然;还是有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听过脱口秀的;更有很多人不知道张烨是谁;所以听了这个节目形式还都以为是单口相声呢;周围同学给他们解释了以后他们才知道这个叫脱口秀;怪不得感觉跟单口相声不太一样呢;没主题啊;抖包袱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
前排。
有一些人却没有顾得上听台上的脱口秀节目。
一个北大工作人员弯着腰跑过来;蹲在那里避开不让镜头照到不影响其他人;飞快道:〃校长来不了了〃
一副校长怔了怔;〃怎么回事?〃
吴则卿也道:〃校长身体还是不行?〃
〃嗯;那边电话联系了;校长还在医院;本来刚才说出院过来的;可还是不行。〃那工作人员道:〃医院那边说是校长血压升高了;还得输液检查;所以待会儿肯定是过不来了;校长让人传话;说闭幕词让别人顶一下。〃
一个胡子都白了的副校长道:〃那也只能先这样了;吴校长;你口才好;你来吧。〃随即对那工作人员道:〃闭幕词的稿子呢?〃
那人一错愕;〃稿子?呃;没有稿子啊。〃
一老教授道:〃不是办公室给校长打的稿子?〃
〃不是。〃工作人员道:〃这次是校长亲自写的;刚才一忙;我也忘了问校长了;可能底稿在校长那里呢。〃
老教授道:〃那还不赶紧去拿〃
吴则卿道:〃来不及了;就还有三个节目了〃
工作人员擦汗道:〃这里往返医院;得小一个小时;校长平时都不用电脑的;全是手写;也没办法传过来啊;不知道医院有没有传真机。〃
老副校长看看表;〃有传真也赶不上了;吴校长?〃
吴则卿温雅地一摇头;道:〃闭幕词不是一句两句话的事情;得点题;需要总结;也需要一些托的住场面的发言词;这个得提前很长时间准备打底稿的;没有稿子临时说;也不现实啊。〃
〃要不然我去?〃老副校长想了想;摇头道:〃可我也没准备稿子啊;总不能拿以前用。';!'过的讲话吧;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要是被人看出来曝光了;大家还不得骂咱们北大诚意不足糊弄事儿啊。〃
另个校领导道:〃可总得有人顶上啊;闭幕词比开幕词还重要;这晚会又是政治意义比较大的;不可能不理这个环节直接结束;不然大家脸上不好看;咱们脸上也不漂亮啊。〃他也有点着急了;不管如何;肯定得有人上去的;要不然可就真出政治问题了;他看向后面其他人;〃谁顶一下?〃
闫建涛看看;没言声。
几个老教授面面相觑;也没人应答。
这个关键时刻;谁都不说话了;也没法说话;什么准备都没有他们怎么说闭幕词啊?当然;说也不是不能说的;可是万一说错字说错话呢?万一闭幕词说得不够理想;那可能就得担责任了
老副校长点名了;〃老于;你去〃
于教授立即道:〃老校长;我也没准备啊;闭幕词肯定不能全是场面话吧;总要说出点东西的;没打稿子谁说的了?〃
要他们讲个课说个学术问题;他们都没问题;因为那都是早说过千遍万遍的了;早烂熟于心;但关乎中小学生的闭幕词;他们可没讲过;以前的那些东西根本用不上;起码也得给他们一个小时写一下啊。
吴则卿道:〃老于你文笔好;现在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