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购的要求。
现在,手到擒来。
尽管只是一份日销售量不足五千份的小报纸,王学成依然有成就感。
下午,当《香江新闻报》的员工们上班之后。很快便发现亚视的副总王学成突然大驾光临,身边不仅跟了秘书,而且还跟着几个律师,他们立即就懵了,发傻的看着王学成带人走进了老板黄雨辰的办公室,心想:“卧槽,难道买家是亚视?”
等到王学成的身影消失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才回过神来,你看我,我看你。片刻之后,全都疯狂的哈哈大笑了起来,男员工们笑得捧腹,女员工们笑得花枝乱插。
“太棒了,买家居然是亚视!”
“大家说。我们要不要感谢那家娱乐城?没有那家娱乐城的话,老板就不会输钱,不会输钱,报社就不会卖,报社不会卖的话,亚视这个大金主也就没了……”
“我掐你一下,试试看现在是不是在做梦?好吗?”
“给我滚!”
……
每个人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我要发达了。”
亚视虽然落魄了。但受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他们这些小报社的员工来说,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恨不得哭着喊着求上门求包养。更别说,赵星驰入主后的亚视,又是搞亚姐选美。又是搞跨年演唱会的,花样百出,已然有了兴起的趋势。这个时候,报社能够被亚视收购,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那都是做梦都做不到的好事。
上午之时,忧心忡忡的毛重和文斌,这个时候也开心的露出了笑脸,激动的跳起来欢呼着,甚至还用搂抱的动作来庆祝。
半个小时后,当黄雨辰的办公室门再次打开,黄雨辰召集了报社的员工开大会。
在他们的期待目光下,黄雨辰大声宣布道:“从今天起,新闻报被亚视全权收购,你们以后就都是亚视的员工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底下的员工迫不及待的用他们的欢呼声打断了他,毫无节操的叛变了,开开心心的当起了亚视的员工,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轻松、高兴的神情。
黄雨辰心下大骂:“这帮忘恩负义的东西!”
与此同时,在亚视总部大楼里,赵星驰也在召集员工开大会,不过不是全体员工,而是仅新闻制作部的一众高管们。
“公司已经收购了《香江新闻报》,这是这家报社的资料。我打算从你们当中挑选一个人过去当总经理,有谁愿意自告奋勇的?”赵星驰吩咐秘书蔡妍给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发放一份《香江新闻报》的资料,然后笑着询问道。
半响,没人吭声。
赵星驰眉头一扬,问道:“怎么?都不愿意去这家报社当总经理啊?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座的就没有一个有这份决心?”
请将不如激将,他打算试探一下他们。
还是没人吭声。
赵星驰失望不已,正打算说散会,然后从外面招聘一个专业的人士去《香江新闻报》,一个副总监站了起来,自告奋勇道:“赵生,我想试一下。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是洪宝伟是吧?说说看,你的条件是什么?”赵星驰认出了这名副总监,饶有兴趣的问道,这还是第一个没做事就敢跟他提条件的人。
“我需要赵生帮我一个小忙。”洪宝伟信心满满的说道,强大的自信心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似乎他已经胜券在握。
ps:
感谢“linyufeiyang”同学的再次月票,非常感谢!
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你写武侠小说()
“我帮你一个小忙?”
赵星驰极其意外的看了一眼洪宝伟,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宣布散会,起身离开了会议室:“你跟我来一下。”
洪宝伟见到赵星驰脸色一沉,原以为没戏了,没想到居然来了一个神转折,脸上顿时一喜,连忙站了起来跟上去,心想:“没看出来,这新老板不仅能力牛逼,脾气也非常温和,能在这样的老板手底下工作,感觉还不错。”
洪宝伟今年三十岁,吃媒体这碗饭已经五年了,勉强算是业内的资深人士。虽然他没有独立过一家公司,但是对于《香江新闻报》这种小报,他还是自觉没有问题的。而且,就算自己不当,《香江新闻报》没有的起色,但也不至于倒退。所以这样一想,好了,有奖励,赵星驰肯定会对他另眼相看;不当,那也没啥损失,打不了调回来重新当新闻部的制作副总监。
新闻部的其它高管没有愿意去《香江新闻报》,一来这家报社太小了,未免屈才;二来顾虑太多,想着自己如果去了《香江新闻报》,那亚视新闻部这边的位置不就别别人顶了吗?得不偿失啊。
洪宝伟刚开始的想法也是这样,不过后来听赵星驰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立即就心动了,反正也才三十岁,单身一个,拼得起,所以一咬牙,干了。
最的是,洪宝伟想到了一个发展《香江新闻报》的绝妙点子,一定能够让《香江新闻报》迅猛的发展壮大。
而这个绝妙点子,需要赵星驰这个大老板帮忙。
“洪宝伟居然愿意去哪种小地方,他疯了吗?”
“谁知道呢,说不定洪宝伟有雄心壮志呢。”
“哈哈哈……在《香江新闻报》这种没前途的地方,就算有雄心壮志,那也是白搭。”
“在香江,各种类型的报纸都有。都形成了品牌优势,《香江新闻报》不管怎么样发展,都会遇到同种类型风格的大报纸的打压,而且消费者也不会认可。所以。既然不能推陈出新,这种小报纸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倒闭。”
“树挪死,人挪活,《香江新闻报》搬去其它没有报纸的地方,或许还有救。”
“洪宝伟未必不懂这些,他只不过是投新老板所好而已。在这个方面,我们可比洪宝伟后知后觉多了。比不了啊!”
……
会议室内,看着洪宝伟屁颠屁颠的跟在赵星驰身后,新闻部的其它高管顿时议论纷纷。
“我希望赵生能写一部新的武侠在《香江新闻报》上面连载。”
进到赵星驰的办公室,洪宝伟立即说出了自己的请求。然后解说道:“在香江,各种类型的报纸都有,而且都已经有做大做强者。可以说,现在办报纸,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崛起和壮大时机。所以。要想将《香江新闻报》发展壮大,除了依托我们亚视拥有的新闻外,更需要另辟蹊径,一个精品专栏。只有当精品专栏成功将报纸的销售量提升到某个高度,并且让消费者形成一种消费惯性,这份报纸才算办成功了。所以,我希望赵生能放权给我一年的时间。并且帮助我属于《香江新闻报》的精品专栏:武侠……”
“咦……你这个想法……”赵星驰立即惊咦了起来,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他。
洪宝伟的想法很简单,核心要点就是用他的武侠提升《香江新闻报》的销售量,并且持续一段时间,直至消费者形成消费惯性。
但是,不简单的地方在于。这个想法让赵星驰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前世金庸老爷子创办的《明报》。
《明报》在前世的中国是大名鼎鼎的,并不是《明报》真的很牛逼,而是创办《明报》的金庸老爷子牛逼!《明报》之所以那么成功,广为人知,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金庸老爷子。第二个就是金庸老爷子的那些武侠。
话说,金庸老爷子其实不是专门写武侠的,人家是传统的文人,也是专门办报纸的媒体人。
金庸老爷子和好朋友创办《明报》的时候,主要是办一份报纸。至于写武侠,那纯粹是副业,是金庸老爷子看《明报》销量不行,亏损严重,所以才起了念头创作武侠,然后在《明报》上连载的。
当然,结果我们知道了,《明报》因为金庸的武侠起死回生,而且越做越强;金庸则戏剧性的不以媒体人而名扬天下,反而因为副业的武侠名扬海内外,蜚声国际,最后还成一代武侠宗师、武侠作家中的集大成者。真应了那句名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世事之奇妙人瞠目结舌之余又哭笑不得。
毫无疑问,洪宝伟这个想法的可操作性非常强,即便是赵星驰他自己,在想到要收购一家报社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报社发展计划也是这个。
“赵生意下如何?”洪宝伟期待的看着赵星驰,眼中闪过一丝紧张的神色,赵星驰的决定,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只要赵星驰点头他,他就有信心将《香江新闻报》发展壮大,甚至办成一家市值在二三十亿左右的报社;但只要赵星驰摇头拒绝他,那他今后就只能在亚视当一个被压榨的员工。
没有赵星驰的,洪宝伟是没有信心将《香江新闻报》这份小报办好的,既然如此,还不如留在亚视当副总监呢。
赵星驰沉吟良久,最后淡然的看着他道:“这个忙我可以帮你,但是这份报纸依然办不好呢?”
洪宝伟大喜,想也没想就站了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如果不能将《香江新闻报》的销量提升到十万份,盈利突破三千万,我主动辞职!”
十万份!
这份军令状一出,赵星驰都吓了一大跳,哭笑不得道:“你这么有信心啊?十万份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目前在香江。销量最高的是《东方日报》,一天能卖出超过六十万份!
十万份的数目看上去比六十万份少很多,才六分之一,但要知道。在香江一天能卖出超过十万份的报纸不会超过十家!
《香江新闻报》原有日销量不足五千份,一旦提升到十万份,立即可称“香江十大报纸之一”,跻身著名报纸。
即便赵星驰对“自己”的武侠很有信心,但是看去买报纸的人到底有多少,他还真没信心。
原因很简单,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得惊人,只要有一个人将报纸上的上传到网络,全世界就都看得到。
可以看他的武侠。为什么还要花钱买报纸来看?
扯什么正版意识强,那只能骗骗三岁小孩子,只要还是个人,那就不会拒绝的东西。在称正版意识最强的“人类灯塔”国家美帝,一样盗版横行。产业链少说也有几百亿美金,那些官方机构很多时候看在钱的份上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武侠印刷成一册册的书籍,这些可以用来收藏的,所以购买正版的人会有很多,但报纸怎么收藏?
一部武侠少说上百万字,每一天连载一万字,那也得一百天。难不成买一百分报纸回去收藏?
有点扯啊!
洪宝伟不知道赵星驰是在试探他还是真的好心劝他,但不管如何,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万万没有收回来的道理,所以他立即回答道:“有赵生的武侠、数以亿计的,如果今年内还不能让《香江新闻报》卖出十万份。盈利超过三千万,那真是太失败了。所以,不如说我对我自己有信心,还不如说我对赵生您非常的有信心!”
洪宝伟的这话,是他的心里话。尽管有拍马屁的嫌疑,但他是真的这样认为的。
一时之间,赵星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否定洪宝伟,就等于是对自己没信心,而且洪宝伟这个马屁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