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二胯子听了,点点头,这时军师问道:“你说这两侧挖洞,要挖成什么形状?”

    老四答道:“要挖成个倒八字型,才便于通风。”

    “嗯,”军师听罢,点了点头,道:“v字型,盗墓之人确是聪明!”

    沉吟了一会儿,军师问道:“一般你们所挖的盗洞,尺寸多大?”

    老四道:“俺们当时挖的洞,一般是不到二尺的圆洞,只要一个人能进出就可以了”

    军师又问道:“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进去挖多久,就要上来透透气儿?”

    老四道:“浅的话,一两个钟头没问题,要是深的话,半个钟点就要上来透透气儿,要不然人会受不了。”

    军师听罢,点了点头,道:“这样的盗洞,一个人一天能挖进去多远?”

    老四道:“要是我挖的话,有人配合往外运土,不用洛阳铲先打洞,一个钟点挖出去六七尺没什么问题,要是先用洛阳铲打好洞,我一个钟点能挖进去一丈,但是不熟练的人我看最多能挖到我的一半儿也就不错了。”

    军师听罢,思索良久,又掏出纸笔计算了一下,才道:“如此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主意了!”

    崔大胯子听了,喜道:“军师有何良策?”

    军师沉吟了半晌,又是在纸上写写画画了一阵子,然后才抬起头来,将画好的纸铺在大伙面前,说道:“大伙请看,这就是我凭记忆画的皇太极昭陵的位置布局草图。”

    众人都伸着脑袋向桌上望去,只见军师所画的,是昭陵位置的剖面图,地上的部分大致画了甬道、宝城、宝顶的位置,而地下部分,不仅仅画出了地宫的位置,也将盗洞的大致布局画了出来。

    军师指着图纸说道:“目前我们先不考虑其它的诸多细节,只从整个工程量上来看一看是否可行,要花多长时间。”

    崔大胯子道:“好,军师请讲。”

    军师道:“这次我们掘墓,不宜从离宝顶地宫太近的位置动手,但也不宜太远,我刚刚大致计算了一下,盗洞的入口位置,绝不能离地宫过二里。”

    老四听罢,道:“二里都是太远了,这岂不要挖上他一年?”

    军师道:“你听我讲,如果就算二里,是一千米,我们打上他两成的损耗,是一千二百米,就可以大致打倒地宫的附近,然后我们在这个地方用洛阳铲打探洞,探到地宫的精确位置以后,我们再挖过去,找到金刚墙的准确位置,然后从那里进去,在这一段,我们算上它要挖三百米,所以一共是要挖一千五百米的盗洞。”

    老四笑道:“军师的损耗打得太富裕了吧,如果探的准确的话,不用这么多,俺看总共有一千二三百米就足够了。”临到头抓瞎。”

    崔大胯子兄弟听了军事这句话,都是点了点头,道:“军师说得有理!”

    军师继续道:“我刚刚大致计算了一下,就按老四说的,打直径不到二尺的盗洞,也就是大概六十公分,这样一千五百米打下来,大约是四百二十五方土,再打点富裕,就算是四百五十方,如果按两个月挖通的话,一天是不到一方土,用大箩筐装,一天也就是要运出去五十筐土。”

    老四听了,点头道:“如此说来,从二里远往里挖,只要人手够,看来是不成问题。”

    军师道:“对,没错。我刚刚大致合计了,我们也不用派太多人,就派十二名兄弟过去,每半小时换一个人,每人每天下去四趟,这样按老四刚刚说的,每个人每天干上他两个钟点,既不累,还能保持度,这样的话一个人一天至少能挖进去两米多,算起来这一千五百米,有两个月时间也就足够了!只是唯一我担心的,就是洞子挖得深了,这通风会有问题。”

    老四道:“这个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候只要俺打制一把小号的洛阳铲,打出的洞只要有小孩胳膊粗细就可以了,随时我们斜着向上打通气的孔子,每隔上一段就来上他一个,就算上面的人看见了这个孔子,也会只以为是老鼠洞,不会现我们的。”

    崔大胯子道:“好主意!此外此事虽然要办,但是在办成以前,一定要严把口风,万不可把消息透了出去,所以同去的这一十二名兄弟,一定要选择值得信任可靠的,我的意思是,尽量从我们一起突围的这十二名弟兄中挑选。”

    崔二胯子道:“大哥所言极是,俺看这样,就让老三陪你留在山里盯着,俺和军师、老四带着剩下的八名兄弟一起前往,只是还少一人。”

    老四道:“倒是还有一人可以同去!”

    崔二胯子问道:“谁?”

    老四道:“就是前两个月才上山的刘二子,前些日子俺与他闲聊,才知道他也是自小随他爹盗墓,身手不坏,人也老实,只是胆子有些小。”

    崔二胯子兄弟和军师三人低头商量了一阵,这刘二子三人倒都是知道,平时蔫不劲儿的,不太爱说话,为人倒是老实得紧。三人商量了一会儿,都无异议,于是一十二人参与掘墓的队伍算是定了下来。

    军师道:“除此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商榷,就是这昭陵虽在荒郊野外,然而若是我们这一十二人前去大张旗鼓的刨上这么两三个月,难免会出事,所以我看还要商量一个法子,怎么对外掩饰一下。”

    崔大胯子问道:“军师可有什么高见?”

    军师道:“去年我到昭陵,是差不多入秋儿的季节,这昭陵还是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路边上也有一些卖杂货小吃水果的摊贩,所以我的意思是,不如我们索性就在我们开掘之处花上点银子,盖一处小饭馆儿,作为遮掩。再在后面盖一处大屋,我们的洞口就设在大屋之中,这一十二人全住在里面,准备好大箩筐,将刨出的土先放在箩筐之中,晚间再装上车运往别处倒掉,不知大哥认为这法子行不行?”

    崔大胯子低头思索了一阵,觉得基本上没有大的漏洞,于是点头同意。

    军师又说道这皇陵之中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宝物,现在路上盘查的紧,如果一次性全部运回,万一路上出事,未免前功尽弃,不如先运回山上一部分,剩下的暂时还放在皇陵之中,但是要将在小店之中的入口封死,或者再寻找另外一处隐秘的地点再开个口子,方便以后再次进入皇陵取宝。

    三人听罢,郡感觉军师此言想得周到,当下三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的细节问题,直到大伙均无异议,于是这事情就基本上算是定了下来。

    按着大伙最后商量的结果,从第二日起,老四和崔二胯子就带人赶制洛阳铲,而军师和崔大胯子则负责制作一些更为精密的测量工具。这几日正在化雪,山路泥泞,待十几日之后大雪化完之后,军师先带三人出,勘测完毕,并且盖好作为掩饰的小饭馆儿,崔二胯子再带剩下的兄弟们前去会合。大伙又计算了一遍,按照现在的这种安排,最迟两个半月,盗洞就能挖通,而最迟三个月,宝物就能运回山上,而在这段时间,崔大胯子再派人去寻专门倒腾军火和古董的老毛子接头,安排购买军火之事。

    商量已毕,已近半夜,大伙分头回去安息。

第十二章 古墓 (一)() 
第二日一早,崔二胯子和老四带上做过铁匠的两名兄弟,在山后空场之中架起打铁的炉子,按照老四画好的图样开始打制洛阳铲。二人并未向两名兄弟讲述将要打制的铲子是作何用途,只约略说是为了以后打仗挖掘工事之用。

    这洛阳铲确实是与一般的土铲不同,打制起来极为费劲。一般土铲或为平头或为圆头,但铲身则基本上都是平面,即便圆头土铲铲头会向内稍有弧度,也只是略微向内弯曲而已。

    而这洛阳铲则因为是要作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

    这洛阳铲的形状可以说是个怪物,看似个半圆筒,其实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带不上土。不仅仅如此,这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也是极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的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通过对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就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葬等情况。

    当下几人没日没夜赶工,头七日一连打坏了十一把铲子,直到第八日的清晨,才打制出一把像样的洛阳铲。老四将打好的铲头装上事先预备好的蜡木杆以及绳索,与崔二胯子兄弟、军师等三人到后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一试,果然好用,没用多一会工夫,就打下了一个十几米深的探洞,几人皆是欢喜非常。

    老四又将图纸略作修改,接下来的七日中,一连打制了四把大铲,两把小铲。接下来,老四又让铁匠打制了盗墓所需的钢钎、土铲、镐头等工具,到了第十五日,所有盗墓一应工具都是准备齐全。

    这几天军师也没闲着,带着几名木匠出身的弟兄赶制盗墓测量所用的工具。由于盗墓所需的测量工具是需要用在盗洞之中进行精确的位置定位的测量,所以精度要求极高,不仅仅有别于地表测量工具,制作起来异常困难,而且做好后还需不断测试,反复改进。

    接下来军师又到库房之中查看这一年以来缴获小鬼子的诸多军用器具,看看有没有这次行动合用的称手工具。这一日军师在库房之中现了一件小鬼子迫击炮专用的测距仪器,不知被谁带回了山上。将这具测距仪拿出一试,果然好用,在平地之中一公里的误差不足半米。

    此后军师又陆续在库房之中找到钢尺、电筒,居然还现了几副有小鬼子防化兵专用的防毒面具,不禁兴奋异常。

    到得第十五日,所用盗墓的一应器具全部准备完毕。这日晚间吃罢晚饭,崔大胯子召集最初到得山上的十二金钢,再加上军师,以及老四推荐的也是盗墓出身的刘二子,一共一十四人,聚在了崔二胯子兄弟居住的山洞之中。

    崔大胯子当众宣布了这次行动,众位兄弟听罢,先是不信,继而是惊讶,最后是兴奋异常、竞相雀跃。想是最近这段鬼子封山紧了,众位兄弟均是在山上憋屈的异常气闷。

    接下来军师宣布了整个行动的人员、分工及安排,并命令从第二日起,所有参与行动的兄弟,编为两组,到后山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带领下,学习使用洛阳铲以及挖掘盗洞的技巧,于五日内务必练熟。第六日一早,由军师带领老四、老八老九率先出打前站,其余兄弟继续留在山上练习,五日后崔二胯子带领剩下兄弟前去会和。

    第二日一早儿,所有参与行动人员均是早早起床,在老四和刘二子的带领下来到后山空场,开始进行盗墓掘洞的训练,连军师、崔二胯子也无出其右。

    好在有军师、老四以及刘二子同行,所以其他兄弟也不必学习太多的盗墓知识以及技巧,只需学会洛阳铲的使用以及挖掘盗洞的技巧,加快掘洞的度也就足够了。老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