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的格局就摆在那里。
当然,对于很多领导来说,虽然也可能看到了一些问题,想到了更多的方面,但是实际工作中,他们或许有种种的顾虑和担心,还有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去说,不去做,这也是格局的局限。
李南身为市长,他看到的是全市发展的大局,心中没有个人的利益和想法,也不担心问题暴露出来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他想的最多的是怎么把铁州市的工作搞上去。
坐到了市长的位置上,李南就是全心全意地为铁州市的发展在想办法,找思路,找措施,这就是李南跟其他很多人不一样的地方。
这一下子,李南就交给了燕曼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跟省投资促进局搞战略联盟的事情,另外一个则是铁州钢厂的事情,这两个都是难题,相对来说,第一个事情比较简单一些,同时也是燕曼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第二项则是涉及到人财物的问题,复杂得多。
不过李南对燕曼还是有信心的,这个女人比李南大四五岁,之前一直在省财政厅工作,积累的人脉资源也不少,再说了从跟她的交流看得出来,这女人的思路还是比较活跃的,关键是她对自己的仕途很明显是有追究和野心的,这样有想法的人,让她做事情,她当然不会拒绝,同时也会尽全力去落实。
这两件事情,也算是李南给燕曼加的担子,同时也是对她的考验,如果她能够做得让李南满意,那么李南会进一步加大对她的培养,到时候再力推她一把,将来还是一个不错的得力助手的。
燕曼充分地感觉到,李南对自己的信任,她心中也是十分地高兴,至少不像有些顶头上司,手中抓着所有的权,生怕副手表现出比自己强的工作能力来。而李南的做法则是放手让副手去做,鼓励副手去做出更多的成绩来。
“李市长,那我赶紧去准备,争取尽快地把铁州钢厂改制的事情拟一个方案出来。”燕曼也是一个风风火火的性格,既然任务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便是如何去落实的问题了,至于可能遇到的问题,她也没有去多想,做什么事情不会有问题呢,遇到了问题努力去解决就行了。
很快。燕曼便到铁州钢厂去调研,同时去几个煤矿公司视察,将相关情况摸清楚了,随即便牵头拟定了一个铁州钢厂改制的计划方案出来向李南汇报。
按照燕曼的思路。基本上还是按照上次和李南讨论的步骤去落实。当然也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她建议将铁州钢厂往郊外迁移,这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对城区的污染,二是将城郊更有价值的土地资源腾出来。这样形成的土地资源差价,就可以作为铁州钢厂启动资金的补充。
“从前期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铁州钢厂占地五百亩,建设之初,属于城市郊区,但是随着铁州市发展,如今钢厂已经处于城市区域,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按照改制方案,初步是建议将钢厂搬迁至铁江区保华镇,此镇在全市属于经济资源落后乡镇。人口相对较少,多为丘陵荒地,在土地占用、资源补偿方面花的成本相对要少一些,此外保华镇位于铁州市主城区与铁江区县城城区之间,以后无论城市怎么发展,应该不会到保华镇这一带,所以长远来看,不会制约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燕曼汇报问题的时候,态度十分地认真,她手中还拿着地图。不时地比划着,这样也能够讲解得更加清楚。
李南也认真听着,毕竟这是燕曼前期经过调查研究搞出来的初步方案,还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这时燕曼抬起头来。看了李南一眼,伸手捋了捋额前的一缕发丝,随即微笑道:“而且我还算了一笔账,铁州钢厂目前占地五百亩,处于城市用地,如果进行商业开发的话。土地出让金可达一百万一亩以上,相应的保华镇的土地征收,成本在十万一亩左右,如果按照现有占地一比一进行置换,那么这中间的土地出让金差价就有四点五亿左右,可以迅速解决钢厂前期搬迁的费用,如果我们再把几个煤矿公司也同时整合起来,组成铁州煤钢公司,由煤矿注入一部分资金,再加上向省里面争取一部分资金,第一期的搬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第一期顺利搬迁实现生产,那么后续二期三期的搬迁,就能够逐渐盘活,整个搬迁分为三期,预计在三年之内完成,总得搬迁投入约为五十亿元,当然这五十亿元也并不全都是现金,还包括设备的折价等等。”
李南点了点头,高兴地道:“看来这段时间燕市长做了大量的工作啊,总体来说,你的方案我是非常认同的,当然,细节方面,还是要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把这个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然后我们在正式定下来开始落实。”
对于李南安排的工作,燕曼落实起来还是很快的,一个星期以后,燕曼亲自跑了几趟天都市,找了相关的专家,对铁州钢厂搬迁的事情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将正式方案弄了出来。
李南认真审阅了方案,随后又拿去和市委书记张岱金进行了一番探讨。毕竟铁州钢厂搬迁涉及到全市很多部门,是一件大事情,还是要知会一声张岱金的,似乎张岱金也知道李南只是知会他而已,所以并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意见,总之表示支持李南大力地去做事情。
当然了,张岱金也没有放弃分享政绩的想法,而且是理直气壮地提出这种大事情,要举全市之力推进,成立领导小组,这样实际上就是把市委这边的人也拉入这个领导小组中,改制成功的话,他作为市委书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中争取利益了。
对此李南也有心理准备,他要挂名就挂名吧,总比他从中搞破坏要好。
实际上,两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成了现在这种平衡的局面。
一方面,李南大刀阔斧地干事情,落实相关工作,而张岱金则是不拖后腿,同时举着市委的名义表示一下支持,从其中也是分享政绩。
与此同时,如果李南真的搞出了大成绩,虽然说省里面也是心知肚明的,主要成绩是李南的,但是他作为市委书记。能够跟李南一起配合着把铁州市的工作做好,这在省里面肯定也是可以加分的,所以张岱金也会放手让李南去做,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这么轻易地表示支持了。
随后。李南召开了主持召开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主要研究讨论了全市工业经济改制实现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
问题的核心部分,当然就是铁州钢厂搬迁改制,以及围绕这个钢厂打造一个新的工业园区的思路。
这是李南在燕曼的方案之上提出来的新的思路,毕竟铁州钢厂搬迁到铁江区保华镇。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钢厂,那么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完全就是浪费。既然要搬迁,那么就干脆配套地打造出一个工业新城来,将全市一些属于重工业的企业全都逐渐搬迁过去,并且以后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将新的工业企业往那边安置。
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是增加了一个工业园区,逐渐释放出主城区周边的土地,对于铁州市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这个工业园区,就命名为“铁江工业园区”。跟铁州高新区区别开来,按照李南的思路,将来高新区,就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而铁江工业园区,则是集中传统工业。
这样的布局,相当于铁州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两条腿走路,相互促进,又各有区别。
众人听着李南这个思路。都是十分地震惊,看来李南这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啊,也充分展示出了李南的底气。
李南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在很多人看来不太可能的事情,也许对于李南来说,就是小事一桩,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所以说,一个有实力的领导,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啊。之前无论是舒庆瑞还是其他的哪一任市长,都没有李南这样的大手笔啊。”
“看起来,这几年铁州市在李南的领导下,将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啊。如果运气好,在这个过程之中得到了李南的认可,搞出了成绩,那么就有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如果搞得不好,就有可能被李南淘汰啊。”
“这是好事情,可以跟着李南好好地大干一场了。”
与会众人,都在暗自思考着,铁州市的副市长中,云学民、刘征民、石涛以及新来的燕曼已经是明确地站在李南一边的,他们对于李南这样的大手笔,自然是十分地高兴,因为他们可以跟着李南好好地做一番成绩,成绩搞出来了,将来的仕途发展也就更加地有空间。
这几个人中间,云学民的年龄稍微大一些,但是也还有着十足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跟对人,要做出成绩,如今机会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了。
此外副市长周佳、杨宇忠也在暗自思索,现在这种局势,已经非常地明显了,跟着李南,就有很好的前途,这已经被之前的事实给证明了,云学民如果不是靠着李南,怎么可能坐在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另外一方面,如果是跟李南作对的话,那么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薛明义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如今铁州市稍微能够出点成绩的事情,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倒是近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让他有些郁闷,而就算他抓得再紧,最多是不出安全事故而已,也算不上什么成绩。
“看来跟薛明义渐渐地拉开距离是对的,不然的话,现在郁闷的就不只是他一个人了。”周佳手中握着茶杯,心中暗自琢磨着,看着旁边一张阴沉的脸的薛明义,她十分地庆幸,要是自己和杨宇忠一直都跟薛明义搅合在一起,只怕现在也被李南给打压得一点话语权都没有了。
现在的薛明义,虽然还是市委常委,但是在市政府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什么事情都轮不到他来说话,就算他要说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李南根本就不给他表现的机会。
经过一番讨论,打造铁江工业园区的目标便明确地定下来了。
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李南任组长,其他各位副市长任副组长,根据各自分管的领域分别负责相应的工作。
至于这个工业园区的具体负责人,暂时还没有定下来,这得召开常委会决定才行。应为按照李南的设计。这个园区是按照正处级的单位设置的,园区负责人都是处级干部,也不可能直接就由李南说了定下来。
当然,在具体负责人上面。李南还是有很大的决定权的,毕竟整个项目都是李南一手弄起来,安排什么人才合适,李南有最大的发言权。不过李南现在和张岱金属于合作期,所以还是要征求张岱金的意见。给张岱金一些好处才行。
此外市委副书记肖君贵也对李南一直大力支持,该给的好处一样要搞。
这就是华夏国的现实,很多事情,都是充满了妥协的。
会议过后,李南来到张岱金的办公室,将会议讨论的结果给他谈了一下。
对此张岱金自然表示赞同。
现在这种局势下,张岱金采取的措施很简单,那就是尽量和李南保持合作,尽量从中争取更大的利益。
“现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