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机场送她的那天,她说,抱抱我。
八年前,她去泰国,故意躲开我的拥抱,八年后,她主动要求我抱抱她,这一抱和不抱之间,沧海桑田。
时间到底改变了什么呢?”
宁轻舟看完帖子,在群里说:“没有第三者,没有嫌贫爱富,没有家庭压力,这样的爱情没能大团圆,太让人遗憾。”
江寒雪回复道:“我也是这么觉得,不过这个帖子信息量很大,还有东西可以挖。”
宁轻舟:“嗯,我们跟作者联系一下,让再丰富一下信息量,然后定下电影改编版权。”
“好!”
宁轻舟随后在个人微型博客转发了这篇影评,并留言说:“这样的爱情应该天长地久的。”
宁轻舟的转发和评论很快被发帖者和帖子中的“她”看到,仿佛喜从天降,104年的12月,这个星球又多了一对重新复合的情侣。
同一个月,轻舟文化贺岁档新电影、囧途系列第二部《泰囧》发布了首支预告片。(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贺岁决战,泰囧太猛()
《失恋三十三天》的最终票房突破了5亿,按比例和影院分成之后,有两亿出头的利润,轻舟文化拿大头,得1。5亿,赤兔文化拿五千多万。
这是一部全部投资不足三千万的电影,宁轻舟靠这部电影,生生将轻舟文化向上拔高了一个层次,演员且不论,参与这部电影所有幕后工作人员的身价都水涨船高,“《失恋三十三天》的编剧”、“《失恋三十三天》的剪辑师”、“失恋三十三天的摄像”……全莫名其妙地成了英雄。
《失恋三十三天》创造的这个票房奇迹,无疑将会被载入电影票房史册,而真正让电影投资人在意的自然是“小投资换大回报”的性价比,投出去一千万,收回来一个亿,电影圈甚至出现“钱好好挣”的集体错觉。
基于《人在囧途》和《失恋三十三天》的连续成功,轻舟文化的第三部电影作品《泰囧》吸引了好多家影视公司的问询,但如今已然“财大气粗”的轻舟文化压根不需要拉投资,广告植入和自家投资已经足够运作《泰囧》。
“这部电影就我们自己玩了,有找来合作的,就定下部或者下下部电影吧。”
宁轻舟之所以做这个决定,不全是因为想一个人拿完《泰囧》的票房收益,也有赶档期的意思在里面,他之前放出话说要跟任迟的《八卦》决战贺岁档,如今《泰囧》从开机到贺岁档上映周期刚好一年,时间不算宽裕,宁轻舟不想其他投资者进来指指点点,耽误进程。
《泰囧》宣传的全线启动,是紧接着《失恋三十三天》的下档,不过宁轻舟给庞士元和合作宣发的负责人交代过:“不要拿票房来作噱头,不要引导这方面的言论。”
宁轻舟开了挂拍电影,赚钱是不用多说,但作为曾经的电影从业者。他也深知唯票房论对电影的害处,因此从另外一方面,他不愿意在这上面做过多宣传,闷头发财就好了。
为了宣传《泰囧》。104年的跨年,宁轻舟参加了湘楚卫视的跨年,并将二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随着大选的尘埃落定,宁轻舟现在也堪称一个背景深厚的文化人,虽然他本人极力和政治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但是政治的魅力影响特殊,讲究一切尽在不言中。
毕竟谁也不知道哪天宁轻舟就要去中央见领导人,然后不小心当着相关领导的面批评了谁一句。
摆在明面上的一个大靠山,两把赚得盆满钵益的投资,轻舟文化的崛起速度已经赢得了包括建安在内所有同行业公司的认同,现在大家再聊起轻舟文化,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把它当做是玩票的公司,而是一个“可以合作”、“需要警惕”的对手。
好在宁轻舟头脑清醒,没有因为和马图强的关系往那个地方靠得太近,仍旧保持着一个文化人的纯粹。和建安的恩怨,也是一心走正规的正面刚路线,但是他不靠,不代表建安或者别的什么公司就敢忽视这一层关系,因此,这场和轻舟文化的较量,建安方面也将放弃一切电影本身之外的手段。
《泰囧》和《八卦》的这场贺岁档大战,因为某种默契反而并肩进入到一个公平的氛围中。
因此,宣传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两部电影从微型博客撕到赤壁论坛。从赤壁论坛撕到千度社区。
宁轻舟上跨年,建安就安排《八卦》主演也上跨年,宁轻舟上春晚,建安就跟神州电视沟通。把旗下最大牌的艺人送上春晚,宁轻舟上湘楚卫视的综艺节目,建安也跟着上。
反正一步也不落后。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部号称投资过两亿的电影和一部投资过三千万的电影平起平坐地斗得不可开交。
在电影史上,也是罕见,由此也可见。《人在囧途》和《失恋三十三天》对建安方面造成的压力。
“我们只是按照既定的宣传的策略为电影做宣传,没有跟谁较劲的意思,事实上,我们的投资和阵容在哪摆着呢,我相信这些真金白银的东西没办法撒谎,所有人都看得到,因此我们不用刻意跟任何人对着来,至于别人有没有想搭我们顺风车的,这就是我无法控制的了。”
《八卦》的制片人面对记者提问和《泰囧》的宣传战时,做出了这种回应,属于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
但是这种回答显然无法满足要做个大新闻的娱乐记者,于是他们又一窝蜂地去采访宁轻舟,不论采用什么办法,总要从他嘴巴里挖出去几句可以做标题的新闻来。
“不要怕,不要紧张。”
宁轻舟面对记者采访时,讳莫如深、明显恶搞地给出了这么七个字的回答。
“宁轻舟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宁轻舟,现在已经是行业大佬,个人膨胀到一定程度,失望。”
宁轻舟的回答显然还是刺激到了某些人的神经,于是水军们立即抓住宁轻舟嚣张不谦虚等方面进行挞伐。
都是熟悉的套路。
评价一个一夜成名的艺人,用“膨胀”这个词永远不会错,另外一个词“下坡路”也不错。
12月31日晚,湘楚跨年晚会压轴场,膨胀且走下坡路的宁轻舟为大家演唱了一首英文新歌《takemetoyourheart》,接着又用同一个旋律唱了中文版《吻别》。
这两首歌在105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神州大地上的时候,开始在大江南北风靡,而且不久之后,英文版越洋跨海去侵略外国音乐榜单。
“不务正业”之名遂去之。
“下坡路”言论遂去之。
这种宣传手法是建安,乃至于所有影视公司和个人所无法模仿和借鉴的。
年三十的春晚,宁轻舟唱了一首神州风浓厚的《青花瓷》令孔明等音乐人激赏不已,同样流行。
第二天,《泰囧》和《八卦》就联袂上映了,由于建安砸了数千万在票价优惠上面,使得《八卦》首日的票房和排片都超过《泰囧》不少。
排片方面《八卦》百分之五十二,《泰囧》百分之二十六,首日票房《八卦》5300万,《泰囧》3900万。
发行公司做优惠票推广,是宣发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为了提上座率,以抢占排片。
《八卦》斩获首日票房冠军之后,宣传口径顿时整齐划一:“《八卦》力挫《泰囧》,夺年初一首日票房冠军!”
“轻舟之败,泰囧之殇!”
“观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小成本骗取大票房,可一可再不可三。”
“从《八卦》赢《泰囧》看国内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
一时间,《八卦》方面几乎已经宣布自己一方凯旋,铺天盖地的言论让好些网友反应迟钝:“你的排片是人家的两倍还多诶!醒醒啊。”
这种质疑轻易被淹没在《八卦》胜利的欢呼中,第二日《八卦》4500万,《泰囧》3800万,先前的欢呼声在“两日破亿”的四舍五入下,达到**。
尽管如此,建安方面官方却相对冷静许多,他们庆祝破亿的大喜,但并不直接和《泰囧》进行类比,因为上座率和口碑的差距已经快遮掩不住了。
第三日,《八卦》的优惠活动余威渐消,《泰囧》口碑初成,开始上演逆袭,以5300万力压《八卦》4200万夺单日票房冠军。
三天过后,“泰囧”的口碑进一步发酵,排片也提升到百分之四十,和《八卦》持平,不过第四日《泰囧》单日票房直接飙至至9500万,整整是《八卦》的两倍!
另一个票房奇迹宣告诞生。
在业内人士来看,包括建安,他们对《泰囧》的突然发力并不奇怪,因为现象级的口碑和逆天的上座率在前三天就有预兆和苗头,如今正好厚积薄发。
《泰囧》第五日8900万。
第六日6600万……
贺岁档决战很快进入到《泰囧》的个人表演时刻,各项票房纪录接连被刷新。
总票房1亿、3亿、5亿、7亿……10亿!
国内第一部2d电影破十亿的纪录就此诞生。
“泰囧,太猛了。”
这是105年新年后的最新流行语。(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欲变世界,先变自身()
《泰囧》上映一个月,最终票房定格在15亿,一举刷新了国产片票房纪录,在国内总票房榜也杀入前二,仅次于五年前那部好莱坞巨制《潘多拉》。
15亿这个数字出来之后,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一时间,娱乐八卦、数据分析师、影评人、娱乐公司、普通网友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开始关注到这件事,线上线下的讨论蔚然成风,《泰囧》也是一部罕见的票房话题超过了电影本身的作品。
电影票房出来之后,随即开始有好事之人出来给宁轻舟和他的公司算收入,按照现在片方和影院的比例分成计算,宁轻舟的轻舟文化将分去15亿中的6。5亿左右,算上之前《失恋三十三天》、《人在囧途》,轻舟文化投资的三部电影赚了将近**亿!
和轻舟文化的蓬勃发展不同,行业内还存在着一些逐渐经营不下去、面临倒闭的公司,这些公司有成立不久,想趁着影视行业兴起过来捞一笔,但最终没有捞到钱的,也有经营了许多年,但因为种种原因,积疲积弱,不得不宣告破产的,目前在坊间传得最多的就是仲汉集团的破产传闻。
自从二十多年前娱乐霸主汉王朝名存实亡之后,仲汉在袁本初的带领下,步步为营,最终建立了另外一个********,虽然无法和全盛期的汉王朝相比,但是放在当初的那个时代,名列业内前茅,风头一度盖过建安,东吴文化更不用多说。
然而在其后与建安长达十几年的交锋中,公司逐渐出现任人唯亲、尾大不调、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等问题,而集团的掌舵者因为种种原因,亦不复当初英明决断,颇有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于是在和建安的冷战中,慢慢落于下风。直到出现许子远事件,仲汉这个帝国已经开始显现落日余晖,各种矛盾密集引爆,大厦将倾。
不过。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尽管仲汉问题重重,但是若要完全从行业内除名,显然也不是一时两时的事情。
然后105年的4月份,袁本初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担任仲汉的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