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我倒不知,不过听景阳口气,好像凝哥缠着她的时候多些。”
青瑶高兴起来,不管长公主和西凉公主会不会成为冤家,只要长公主不要缠着明瑜就好。
两人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直到红叶过来催她们用膳,才发觉天已经黑了。
青瑶道:“天黑路远,今晚我就不回去了。”
皇宫里灯火通明,从坤宁宫走到瑶台宫顶多一炷香的功夫,青瑶找的这借口着实蹩脚,明瑜笑而不语没有戳穿她,用完晚膳,青瑶就要去沐浴,明瑜突然道:“我曾被瑶儿偷看两次,这回总算可以报仇了。”
青瑶白皙的脸上立即染上红晕,眼前这个一本正经调戏她的女人,哪里还是那个端庄典雅的皇后,而且她哪里是偷看,分明是正大光明的看。
明瑜只是说笑,并未真的偷窥,青瑶好生失望,还有种遥遥无期的感觉。
第七十五章()
皇后的月份大了,省亲太过繁琐劳累,便暂且搁置了,等孩子生下来再回娘家不迟,不过皇后却未能闲着。青瑶晋封德妃,按祖制要告太庙授金册金印举行册封大典,贵妃当年册封时,皇上刚登基,有立后大典在前,封妃自然一切从简,只授了金册和金印连仪仗都免了,更别提告太庙。贵妃以小妾的身份嫁进东宫,好不容易熬成贵妃却连个册封大典都没有,后宫女人最风光的机会她一个没占上,不怪贵妃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这些年四妃以下所有嫔妃都只授册印而不办册封典礼。德妃和贵妃品级一样,同为正一品妃,只在礼仪和待遇上稍逊贵妃,而且青瑶也奉旨协理后宫,贵妃就更没有理由压制,封妃大典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得风光体面,毕竟是皇上登基后第一个封妃大典。
可能皇上也觉得亏欠了贵妃,怕贵妃心里不痛快,竟没让贵妃主办,而是交给皇后,让安妃和宁妃从旁协助。皇后还有个把月就要生了,当然只挂个名,忙前忙后的还是安妃和宁妃,好在安妃和宁妃都曾协理过后宫一段日子,各方面的人事都比较熟,皇上那的态度又是只要面子不要银子,有钱好办事,只要不越了礼,当真是要多奢华有多奢华。光礼仪那天青瑶戴的翟冠,上面的金簪,凤簪,珍珠笄,装饰着云片、珠花、明珠等等配饰,就足有五六斤重,还有当天穿的大服,从里到外,除了花纹不能跟皇后一样,无论材质和做工都及得上皇后当年册封时穿的那套。除了这些,又给瑶台宫添置了许多花瓶瓷罐、字帖书画,好些还是皇上私藏的宝贝,都被安妃磨了来。安妃笑着对皇上说,反正皇上以后宿在瑶台宫多过乾清宫,这些宝贝放在瑶台宫,还能多看两眼。那瑶台宫的奢华竟越过了贵妃的长宁宫。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青瑶晋升德妃,皇上顺带升她父亲方朝阳,从六品直升到正三品礼部侍郎,原本还想赐青瑶母亲一个三品诰命夫人,被皇后婉言拦下,毕竟青瑶的母亲只是妾室,就算封也要先封正室,皇上便封了方夫人正三品诰命夫人,青瑶母亲则封从三品诰命夫人,方老爷子是次辅,已经位极人臣,方老夫人也是一品诰命夫人,就赏了些东西意思意思。
方家被皇上压了快十年,还是头一回这么风光,朝中一些墙头草总算看出些苗头,寻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拜会方阁老、方侍郎,一时方府门庭若市。
“自从请封太子后,皇上便开始疏远老臣,上回小妹吃了大亏也是不了了之,如今皇上愈发偏重方家,此消彼长,只怕在朝中形势会越来越不利,娘娘是否该想想办法了?”孙阁老一脸无奈的在长宁宫诉着苦水。
孙贵妃心里早堵着一口气,只是父亲跟前不好发作,还心平气和的劝道:“父亲勿急,皇上什么脾气您还不知道?一贯平衡的手段罢了!皇上越是这样,咱们越要按兵不动,等对方出错。”
孙阁老道:“娘娘话是不错,只不过皇后和德妃已经难对付,若皇后再诞下嫡子……”
孙贵妃如何不知,有些不耐烦道:“怪只怪那张易然做事不干净,竟然让她们接二连三的生下孩子。”房内只有她父女二人,贵妃说话倒是没太顾忌。
“老臣倒是觉得那德妃不简单,自从她进宫后,便圣宠不衰,难道她真有狐媚之术不成?”
孙贵妃想到方青瑶那张脸心里又是一阵恨,怎么毁容的不是她!“以前倒是小瞧了她,本宫不信她没弱点,只要被本宫抓住,必定让她死的难看!”缓了缓口吻,又道,“我劝父亲静观其变,皇上摆明压制你,你就顺他的意,如他的愿,且忍一忍,等方明瑜生下孩子,看是男是女,再做打算。”
孙阁老觉得有理,抚着胡须道:“若是皇后生下女孩,倒是一劳永逸。”
孙贵妃又道:“方青瑶得宠不过是仗着年轻貌美,她们那批秀女里又没有特别出众的,才让她一枝独秀,比感情,又怎么能比得上我们这些潜府旧人?说起来,大选的日子也快到了,等新人进了宫,以皇上喜新厌旧的『性』子,方青瑶蹦跶不了几天。父亲这回选人,可一定要小心谨慎,绝不能再出一个秦宛翎。”
孙阁老忙道:“这个一定。”
父女俩又说了会儿话,孙阁老提出告辞。
孙贵妃突然想起一事,问:“小妹也到了出阁的年纪,父亲可有看中的人家?”
孙阁老却被说到痛处,一声长叹,道:“老臣已放出风声,要给小妹挑夫婿,不知是不是方家人走漏了风声,京城里名门望族的子弟竟没有一个主动上门提亲,我总不能厚着脸皮送上门。”
孙贵妃闻言也甚是气愤,只能把这笔账也算到方明瑜和方青瑶的头上,然后道:“不若父亲从你的门生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或者等到秋闱过后从三甲里选一个。”
孙阁老却摇了摇头,“这些人毫无根基,小妹嫁过去只能赌个前程,老臣倒有个一举两得的主意,就怕娘娘不同意。”
孙贵妃稍作深想便知父亲打的什么主意,蹙着眉头问:“父亲的意思是让小妹进宫?”
“不错,小妹的样貌自是不用说,比起那德妃也毫不逊『色』,皇上肯定喜欢,再则小妹对你不可能有二心,这样娘娘就不会孤掌难鸣,你们姐妹对付她们姑侄,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处处落下风。”
孙贵妃沉『吟』不语,一入侯门深似海,只要进入宫便再没有退路,到底没有替小妹决定,而是道:“父亲还是问问小妹自己的想法吧,她若愿意便安排,她若不愿千万不要强求。”
孙阁老自是应承,回府后,便将孙小妹叫到跟前,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孙小妹起初不愿,孙阁老便生气了,道,若非你自己不自爱坏了名声,怎会没有人上门求亲?如今你姐姐在宫中渐渐失势,她若倒了,我们这个家也完了!你进宫后不但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还能保一家老小平安,何乐不为?所以这皇宫,你不进也得进,容不得你选择。孙小妹只得含泪答应,孙阁老便安排专人教她礼仪和琴棋书画,等到秋后选秀时送入宫中。
第七十六章()
皇后这一胎是二胎,虽曾大病一场,不过身子调理得当,一直到生产的日子才见红破水,不过绕是如此,女人生孩子都犹如鬼门关走一遭,稳婆进去了快两个时辰还没生出来,青瑶懂医术,又曾帮宛翎接生,理所当然应该进去帮忙,不料皇后早有交代,不许德妃进产房,青瑶气她这种时候还计较这些!
毕竟是皇后生孩子,除了皇上,连太后都来了,和几个位分高的妃子在内室等,位分低的则守在外面。除了皇上和太后偶尔低语几句外,无人敢出声,每个人眉宇间都忧心忡忡,似是担忧皇后,实则心里在想什么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尤其贵妃娘娘,只怕最不希望皇后生下皇子的便是她,虽极力掩饰,青瑶还是看到她藏在袖子下的手紧握成拳。
又过了半个时辰,房内传出“哇”的一声婴儿啼哭,终于生了。
不一会儿接生嬷嬷抱着用锦被包裹着的婴儿出来,一脸喜气洋洋道:“恭喜皇上和太后,添了一个小公主!”
皇上听说是公主,脸上毫无异样,高兴的抱过孩子,就是好一番夸,当即定下封号,懿德,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就得到这两个字,可见皇上对公主的喜欢。
太后脸上的失望一闪而过,笑夸公主粉雕玉琢,将来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其他人的表情就丰富多彩了,大多是松了口气,公主封号再高,皇上再喜欢,也只是公主而已,只要不是嫡子便还有机会,这才都『露』出真心的笑容。
青瑶担心明瑜,见众人都围着孩子,便直接进了内室,房内还有未散的血腥味,明瑜躺在床上,显然是用尽了力气,虚弱得很,正闭目养神。
青瑶走过去,握住她的手,问:“姑姑,你怎样了?”
明瑜这才睁开眼睛,勾起唇角,“我没事。”
青瑶道:“姑姑心想事成了。”明瑜一直想要个女儿,她则盼着明瑜能生个男孩,如此明瑜便能稳固中宫,日后更有机会继承大统。
“倒是让你失望了。”
青瑶笑,“只要是你的孩子,我都喜欢,我刚刚瞧了一眼,长得像你。”
明瑜更觉欣慰。
青瑶道:“皇上很喜欢小公主,刚刚还赐了封号,懿德。”
明瑜却不觉欢喜,淡淡道:“民间都有个说法贱名好养,千万别折煞了孩子,名字就取个简单些吧,瑶儿,你来起。”
“我?”青瑶连连摆手,“我才读几本书,可不能糟践了小公主的名字。”
明瑜却执意让她起名。
青瑶只好说:“让我想想。”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再过一个月就是中秋,月圆人团圆,不若叫如月,姑姑,你觉得如何?”
明瑜立即赞道:“嗯,好听又好记,就叫如月吧。”
青瑶也很高兴,虽然只起了个名字,却感觉跟小公主关系更近了,犹如自己亲生一般。
产房血腥重,男人进产房不吉利,皇上只叮嘱皇后好生休息便回了宫,太后让其他人都散了,搭着方嬷嬷的手进房。
红叶搬了张凳子放在床前,太后坐下后道:“把身子养养好,来日方长。”
明瑜欠欠身子道:“多谢母后关怀,臣妾会的。”
太后便不再说什么,站起身来,将站在一旁的青瑶上下打量,然后意有所指道:“德妃也把身子好好调理,你侍寝的日子也不少了。”
青瑶低眉顺眼的答应一声:“是。”等到太后走了,才一吐舌头,“我才不生呢。”
明瑜既希望青瑶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又不希望她为别人生孩子,如今她生下女儿,只觉人生无憾,争宠之心就更淡了,青瑶却刚刚晋封德妃,正值盛宠,无论处境还是心意都着实矛盾,却又无法说出口。
正好『乳』母将小公主抱进来,刚刚只瞧了一眼,现在抱在手中才真实的感觉到她的存在,明瑜看着她,心顿时软成一团,母爱溢于言表。
青瑶也凑过来,假装吃味道:“以后有了这个小家伙,我在姑姑心里的分量就更轻了。”
明瑜斜了她一眼,“你和她怎会一样?”
青瑶将小公主交于『乳』母去喂『奶』,只剩两人时,这才忧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