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帅放心。”夏渊非常肯定地回道。
顾千沉点点头,没再说话,而是加快了速度。实话讲,她最不放心的便是夏渊,虽说那些阵法都不过是些简单常见的,但究竟何时用哪个,还是要记的,这夏渊,勇猛有余,但机敏不足。
行了将近两个时辰,顾千沉挥手让大军停下。
“元帅,这马上就要到敌营了,为何停下啊?”吴肃偏过头问道。
顾千沉眼眸深沉,道:“本帅自有计较,照做便是。”
“是。”吴肃回道,然后便转过头,吩咐道,“全军,就地扎营。”
特意挑出的这百余人军事素质还是不错的,最基础的令行禁止还是能够做到的,即便心中有再多疑问,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指令。
“本帅命人做的草人可有备好?”顾千沉看着鲁明,问道。
鲁明点点头,回道:“元帅放心,都已备好了,可是……恕末将多嘴,元帅要这草人做何用处?这草人又不能打仗,当盾也太脆弱了些……”总不至于是给马草换一个好看点的形状吧……最后这句鲁明自然是不敢说出来的,但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鲁校尉今夜便能知晓了。”顾千沉眼神不变,道。
“吴参将,火把……”顾千沉又看向吴肃,问道。这次行军讨伐,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元帅放心,元帅吩咐的事情我等均好好办好了。”吴肃说道,“只是元帅这般安排,我等实在是一头雾水啊。”
顾千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道:“几位一头雾水,敌人自然也一头雾水,这是好事。至于本帅之意究竟为何,今夜,便能知晓了。让众位将士架起锅来,先好好吃一顿再说。”
“是。”夏渊,吴肃,鲁明齐声应道,既然元帅自己心里有数,他们也就不必过于『操』心了,某种程度上,元帅究竟想做什么,他们还是很期待的。至于这吃嘛,不知与讨伐究竟有什么关系,但不管怎么说,能好好吃一顿总是好事。
第22章 出其不意()
饭食的香气四溢; 夏渊带了一碗给顾千沉送来,顾千沉摇了摇头,道:“本帅还不饿,夏将军吃便是; 这夜里我等还需行军百余里; 众位好生休息,养好精神。”
夏渊皱着眉头; “这……”
顾千沉不由分说,转头继续研究地图,眉目间透『露』着愁意,她现在吃不下。
夏渊叹了口气; 摇摇头; 离开了。
天『色』渐暗,顾千沉下令大军拔营; 向前行百余里; 各军士带草人; 举着火把; 浩浩『荡』『荡』前行,绵延数里,压根就不像是要去突袭,反倒像是要强攻的架势。
吴肃行在大军一侧,似乎有些明白了顾千沉的意图; 可即便敌人以为他们此行人数众多; 真打起来不还是这么百余人么; 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吴肃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这一趟,他当真来对了?
顾千沉望望前路,觉得距离差不多了,便让大军停下,仍旧是扎营,灭掉火把,只留基础的照明,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动作。
这下,夏渊先着急了,跑到顾千沉近侧,一脸恼怒地说道:“元帅,我等皆因信任元帅且愿为将军报仇前来,可现如今,行百里停一日,我等究竟要等多久啊?这仗,末将还从未打得如此憋屈过,还没见敌军人影,自己先怕成这样!”
吴肃吼了夏渊一声,“夏参将,元帅自有元帅的道理,不得无礼。”
夏渊愤怒地看向吴肃,口气很冲地说道:“天还未亮的时候就这么说,如今已经天黑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顾千沉看了夏渊和吴肃一眼,抿抿唇,没有说话。
“元帅,你倒是说话啊,我们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夏渊急得直跺脚。
正在这个时候,姚亮跑了过来,道:“报,数百米外发现敌人的探子。”
顾千沉眼前一亮,吩咐道:“吩咐下去,草人都立好,火把点好,全军随我来,夏参将,你不是等不及了么,那这次,便由你来做前锋。”
“是。”夏渊神情激动地道。
顾千沉点点头,随即让全军『摸』黑行军,此时,出奇制胜、攻其不备为上策,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为中策,尖锐迅速、强势突进为下策。
与此同时,狄国军营,一人急匆匆跑进狄国主帅的营帐,半跪在地上,道:“元帅,景国大军已经停在百里之外了。”
“哦?有多少人马?”主位上的人半瞌着眼睛,非常随意地说道,似乎不是很重视的样子。
那人回道:“属下看不真切,但那阵仗,起码近万人。”
“当真?”主位上的人终于抬起了眼睛,看向来报告的人。
那人回道:“属下不确定,但看那营帐规模,确实如此。”
“营帐,”主位上的人语带不屑地说道,“想打持久战不成?你先下去吧,再探。”
“是。”那人回道,然后便出了营帐。
主位上的,是狄国的大皇子,骁王楼君耀,亦是这里的狄国军队此时的主帅。楼君耀身后站着一个一身长袍的书生,看上去瘦弱得很,开口说道:“王爷,这近万人马如何敌得过我军这五万精兵?这景国人若不是想来送死,那便是另有计策,王爷不得不防啊。”
“呵,本王倒要看看,他们能翻出什么浪花来。”楼君耀冷笑一声,说道,“不过,说起来,景国这次派了个女人当元帅?还是门口那人的女儿?”
“是,”书生垂眸回道,“据传,那是景国唯一一个女侯爵。”
“哦?”楼君耀似乎有了点兴趣,“顾将军没其他子嗣了吧,看来,本王是要做这灭人满门的事儿了。这顾重钧倒也是条汉子,可惜,敌人终究是敌人。”
书生在一旁站着没有说话。这书生,便是狄国的军师,卢庄。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那人又回来了,报告道:“元帅,应当没错了,火光映红了一片,还有煮肉的香味,那些人此刻应当是在吃饭。”
“吃饭?”楼君耀笑了一声,“今天这饭,本王便让他们吃不成。”说罢,便站起身来,扬了扬斗篷,接着道,“传本王令,留一万人在这儿,其余人,随本王去吃饭。”
“是。”
距狄国营地百里之外,顾千沉正带着那数百人等候,等候一个合适的时机。
狄国军队数万人马声势浩大,顾千沉等人想不发现都难,借着一处山丘的掩护,这数百人要藏起来,倒还是挺容易的。
等到狄国的军队离开,顾千沉这才眯了眯眼睛,道:“夏参将,现在,就要看你的了。”
“是。”夏渊显然等这个时候很久了,一脸兴奋。
“锥形阵,可记住了?”顾千沉看了夏渊一眼,问道。
“元帅放心。”夏渊回道。
顾千沉点点头,接着道:“由吴参将和鲁校尉领两翼,几位千万小心。”
“那元帅您呢?”吴肃皱着眉头问道。
“本帅领一小队,为你们搅『乱』局势,断他后路。”顾千沉目光渐冷。
“是。”
至于顾千沉如何搅『乱』局势,很简单,放火。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若是烧了,士兵可就要活活饿死了,其他人可以杀马,但狄国人若是杀了马,就相当于自断双臂。
顾千沉的这把火,惊了狄国军营里的马,也惊了狄国军营里的人。一瞬间,狄国军营里『乱』成了一团,失去主帅的士兵,如同没头的苍蝇一样。而夏渊等人共同组成的锥形阵,如同一把尖刀,所向披靡。
顾千沉趁着军营里大『乱』之际,找到了狄国主帅的营帐,并在那里,看到了顾重钧的头颅。顾千沉抿了抿嘴角,目疵欲裂,在营帐中随意找了一个盒子装好,然后一把火烧了主帅营帐。
顾千沉左手抱着头骨,右手一柄红缨枪,杀意顿起。
等到夏渊等人结束战斗找到顾千沉的时候,顾千沉的一柄红缨枪已然索了无数的魂。红缨,缨穗吸血,防止枪杆过滑不利发力。而今,红缨已然无用了。
“元……元帅……”夏渊看着顾千沉的那副样子,吞了吞口水,说道。
顾千沉的眸光冷冽地移向夏渊,吓得夏渊内心一怵,看清说话的人之后,顾千沉眸中杀意散尽,道:“夏参将,姚亮呢?”
夏渊四下望了望,然后摇了摇头,道:“不曾看见,莫不是……”
“不必担心,既不在,便是传本帅之令去了。”顾千沉此时一身浴血,说的话即便平淡,也格外有分量,“可还有余力?”
夏渊、吴肃、鲁明三人互相看了看,皆点头,道:“有。”
“让末将再杀千人也不在话下。”夏渊拍了拍自己的肩膀,道。
“好,那便随本帅杀回去,和楚副将会合。”顾千沉道。
“楚副将?”夏渊眉头微蹙,一脸疑『惑』。
顾千沉点点头,没多解释,楚墨染醒了,定是坐不住的,倒不如让她带人杀回来,打他个措手不及。
瑞安城,玉清宫。
洛离璟心绪难平,蹙着眉头,不知为何,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便叫过张全来询问,“近日,可有边关的消息?”
张全耷拉着脸,支支吾吾地不肯说。
洛离璟一下子便冷下了脸,道:“张全。”
张全暗自叹了口气,他这个奴才真不好当啊,苦着脸道:“听说顾将军牺牲了……”
“什么?”洛离璟蹙着眉头,很是惊讶,“那千沉呢?”
“侯爵大人……侯爵大人……带着百余人闯敌营去了……”张全耷拉着脸,道。
洛离璟怒上心头,“百余人?她当自己是什么?”
张全冷汗直冒,不敢接话,公主殿下发火,他可不敢随便接话,他又不是侯爵大人……
这战报,是楚阳楚军师,也就是楚墨染的父亲在顾千沉带人离开之后写了传回瑞安的,自然没有关于战果的汇报。
洛离璟冷着一张脸,浑身散发着低气压,片刻后,这才又抬起头来,看向大气都不敢出的张全,道:“距殿试还有几日?”
“回殿下,还有一日。”张全回道。
洛离璟点点头,挥手让张全退下了,顾千沉那个傻子,现如今究竟如何还不知道,她现在也无法做什么,只好暂且搁置,然后盘算着怎么光明正大地去看殿试。
这去殿试确实是个难题,除了皇帝,还有8名读卷官,皆为朝中德高望重之人。这想名正言顺地去,着实难了些。洛离璟这几日一直都在为这件事发愁。
好在,洛麒豫是个善解人意的父皇,有意无意地帮洛离璟解决了这一难题。可谓是挥手解难题,深藏功与名,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这皇帝“病重”,文武百官对于皇帝提出的一些“任『性』”的要求,只要不涉及根本,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
第23章 不攻自破()
边关; 顾千沉骑马行在队伍的前方,因着顾千沉那把火的缘故,折损的人倒是很少。行了近百里,便看到了拼杀在一起的两支军队。夜里有月光星光; 再加上火把; 真的打起来还不至于分不清是敌是友。
能够两面夹击当然是好事,但顾千沉带的人太少; 容易把人放跑,甚至被人包围,这要胜,自然要大获全胜。
顾千沉眯了眯眼睛;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