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9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一的范琼芳再度被查,可以说是又让他吐血五升。

    很快有心人就从纪委那边得到消息,范琼芳的犯罪证据确凿,贪污受贿不算,还挪用公款去韩国整容,听说她光是花在整容上面的钱,就有大几百万,要知道现在可才是2003年啊。。。

    范琼芳事发,可以说让很多人都看明白了,齐满天在北省已经是大势已去。

    虽然他在北省经营了十几年,可是哪想到,就在最后临走的一年,走了几步昏棋,结果多年的经营是一朝丧尽。

    又过了没几天,省府省委里好几个和范琼芳走的很近的省厅级官员,也先后被纪委带走,这一下很多人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杨玉河定鼎北省是大势已定。

    而且他敢这么做,肯定是得到了上面的的,最起码已经传言要空降下来的新书记,就没有对他的动作表态。。。

    北省官场再次经历了一场地震,这已经是一年之中的第三次了,先是齐满天和杨荣之间的争斗,然后是靳祥云下课,现在又到了范琼芳垮台。

    远在千里之外的齐满天还是有些不甘心,他迅速的赶回到了北省,可是即便是如此,也没能挽救回自己的几个心腹。

    而这时候的他,才意识到,这次自己是真的大势已去了,而这时候的杨玉河则是大势已成,根本已经无法阻挡了。

    而最让他郁闷的就是,他抢下来的果子,还没等自己品尝,结果最后却被杨玉河摘了桃子!

    据说当杨玉河走出齐满天的办公室之后,齐满天在他的办公室里连摔了三个杯子,还打坏了一个电视。。。

    半个月之后,省府宣布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在上一场诈骗当中蒙受损失的商家是拍手称赞。

    很多原来西太平洋投资集团投资的项目,因为不切合实际,已经被喊停,而被诈骗的商家,将会按照损失规模,由省政府进行一定额度的赔偿。

    当然这些赔偿不是以现金的模式来赔偿,而是会陆陆续续的接到一些省府主导的基建项目的建设。

1050。 分拆拍卖() 
这些条例措施,看着很是美好,但是却又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

    省府的财政经过上一次的折腾,已经是千疮百孔了,这次又提出这么多的建设项目,省府的口袋里还有钱吗?

    不过接下来省府发布的消息,是让诸多的商户一下就吃了颗定心丸。

    前段时间被省府拿下的省城汽车,省府决定不划入到国资委,而是拿出来进行拍卖,拍卖所得款项,将会作为这次受损商户和地方市政府的专项补偿基金。。。

    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就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了一颗炸弹,比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好的多。

    这省城汽车,去年可是上市评估为七百多亿的企业,虽然这里面有很多水分,可就算把水分都挤出去,也能有三分的干货。

    前段时间的诈骗案,整个北省的商家和地方政府,损失加起来也就是二十多亿,如果真的把省城汽车分拆拍卖的话,哪怕就算拿出五分之一,也足够赔偿打击的损失了。

    一时间,北省再度成全国经济聚焦的中心,不过这次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对省城汽车有想法的商家是成群结队的来到省城,千方百计的联系人手,想要刺探省府的态度,一时间省城的诸多酒店宾馆的生意又陡然间恢复了许多。

    省城汽车会分拆成五个部分,进行了拍卖,这个举措,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投资商的。

    一个省城汽车,那是庞然大物,可是如果分拆成五部分,那大家就都有机会!

    省城汽车旗下,有三家上市的控股公司,一家是晨华汽车公司,一家是浦海申华控股公司,一家是金杯汽车公司。

    这其中最主要的资产是金杯汽车公司。当年省城汽车就是靠这个公司起步,而且也正是靠着买金杯面包,成为仅次于北方一汽和南方上汽的全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就在去年金杯汽车的全国销量已经接近百万辆,不得不说这是杨荣一手一个奇迹。

    而第二家浦海的申华控股公司,则是一家零部件制造企业,公司总部设立在浦海,主要是在运营几家在浦海xxx镇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汽车车灯,和一些零配件。

    至于第三家晨华汽车公司,则是最不被人看好的一家企业。

    这家企业以前是杨荣一手。也是他非常看重的企业。很多和杨荣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可以说是他心中的重中之重,甚至杨荣还在很多人面前说起过,这家公司就是华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未来。

    但是这话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有点口出狂言的感觉。

    这杨荣也算是有本事。晨华汽车,他专门去德国谈判引进了一条年产能达到三十万辆的生产线。

    还专门去意大利设计公司,给新车设计了外形,甚至早在两千年的时候,晨华汽车就已经设计并且制造出了整车。

    可是让杨荣没想到的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晨华汽车,却被卡在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准生证的问题。

    在华国。汽车的市场开放准入制度,已经被民间资本吵嚷了很长时间了,甚至有两家比杨荣还要早的先行者,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比他更早到轿车的整车制造行业。

    可惜这些民营资本无一例外,都被一个难题卡住,那就是工信部的准生证。

    奇瑞汽车的选择是无奈的让出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白白的送给上汽,这才获得了准生许可。

    而吉利汽车的老板上蹿下跳,可是最后被逼的只能生产出整车出口,却无法在国内销售,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年,吉利方面才获得工信部的准生证。

    而杨荣的晨华汽车也是一样,从98年开始谋划的时候,就一直在工信部申请,可是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推诿扯皮。

    在上辈子的时候,是直到2003年,他的晨华汽车被北省国资委收编之后,才从工信部获得了允许制造家用小轿车的准生证。

    那帮大爷的节操,从给菲亚特批准生证只用了47天,而给国内民营资本匹准生证得用三四年,就可以看得出。

    不过杨荣时期的晨华汽车一路走来,也并不是特别的顺利。

    2000年他们生产出来的汽车,空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可是开起来却问题多多。

    内饰,装配水平低,机械性能差,头三百台生产出来的汽车,给厂子内部的员工使用,得到的评价就是这完全是街边手工作坊的水准。

    而杨荣却一直不曾放弃,通过他的鞭策,公司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对汽车进行改进。

    2001年的改进型,推出之后,在内饰和装配水平上有了大大的提升,可是因为底盘调教水准差,造成汽车的路感模糊不清,方向舵偏轻,底盘松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他才一咬牙从保时捷请来工程师,花大价钱专门调教了晨华汽车的底盘。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雄心壮志,却因为一次不经意的站队问题,而化乌有,一年的收编内乱他的晨华汽车,直到2004年才被推出市场,然后又面临这技术倒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直到2006年,在上级领导的打理下,才又被重视,并且重新焕发了生机,甚至在国内的国产车市场上一度成为扛鼎之作。

    但是几年之后,因为国有企业历来的经营弊病,还有国营企业喜欢窝里斗,喜欢权利碾轧的毛病这家企业,迅速的陨落下去。

    等到十年之后,这家企业已经彻底的沦落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边角料,甚至比几家民营企业都大有不如。

    只能彻底的沦落为宝马在国内的贴牌工厂。

    这就是上辈子,晨华汽车的杯具,而现在李逸帆要做的就是,不让这个悲剧再度发生。

    毕竟在他看来,虽然省城汽车,经过前面大半年的内乱,虽然损耗不小,但是比起国内其他刚刚起步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基础还是要雄浑的多。

    省城汽车的另外两个要被拍卖的部分,一部分是和省城航天机合资的发动机工厂,这部分也是杨荣负责谈判,和日本三菱引进的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引进的是2。0…2。4升的4g系列发动机,虽然是阉割过,落后目前日本车用发动机十年左右的技术,但是对于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一个项目。

    以十年后的人的眼光来看,这款发动机可以说是国内自主造车企业发动机的鼻祖,几乎自己搞过发动机的企业,就没有几个没模仿过这台发动机的技术的。

    这一部分,也是李逸帆想要拿下的。

    还有另外拆分出来的一部分,就是杨荣上台后,收购的冀北省的一家零配件制造企业,这家企业原本是负责制造变速箱零配件的。

    这家企业,李逸帆没有看上眼,变速箱这玩意,他打算自己搞,而且目前国内的变速箱这些东西,他还看不上。

    省城汽车分拆的消息,可以说是搅得八方风云动。

    很多觊觎这家企业的公司,这段时间是云集省城,都打算分一杯羹。

    其中大家最眼热的就是三个部分,最受追捧的当然是金杯汽车,毕竟这个品牌和产品,已经在市场上证明了自己,另外一个就是位于浦海的申华控股,这家企业下面的汽车零配件企业,也让很多人眼馋。

    当年杨荣在这家企业身上也是下过苦心,对质量抓的很严,因为质量有保障,所以这家企业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气,能够拿下的话,市场前景那是大大的。

    第三部分就要数和省城航天合资的发动机工厂了,省城汽车在这个工厂里,占股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虽然生产的发动机参数技术都很落后,但是对于国内的诸多民营企业而言,已经足够了。

    至于晨华汽车,和那家变速器配件企业,则是最不被大家看好的两个企业。

    尤其是晨华汽车,想在国内自己搞汽车,这年头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毕竟一来投入大,二来上面准生证卡的严。

    你就算拿下这家企业,到时候什么时候能拿到准生证都是个大问题,所以很多投资方,对这家企业是非常不看好。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在七月的一天,关于省城汽车的分拆拍卖会,就在省城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悄然的开始了。

    最开始登场的就是晨华汽车,一条年产量超过三十万辆的生产线,还有打量的技术储备资料,总共作价五亿元,被首先推了出来。

    这个价格绝对实惠,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接手这家公司的同时,你还得接受公司里的一千多的员工。

    其实这个价格,真的不贵,但是同时还要接手员工,这就有点。。。

1051。 一锤定音() 
其实如果单说价格,这个价格买下一条年产超过三十万辆的汽车生产线,真的不贵。

    要知道这年头,国内除了几家大型的国字背景的合资车企之外,有完整的现代化的汽车生产线的企业,真的不多。

    民营领域除了奇瑞和吉利,这两家之外,真的没有第三家了。

    吉利的生产线还是拼凑的,而奇瑞的就更别提了,是从英国引进的一条二手的福特汽车的生产线,钱没少花,脖子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