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点啊。就是因为我这侄子可不简单,他们家可是我们滨城有名的富豪之家,咱们今天喝的这凤凰老窖,就是他们家的酒厂出品的。”

    李逸帆家以前是靠正阳酒店起家的,可是现在随着他们凤凰酒厂的广告,开始在朝廷台的几个重点频道的黄金时段,频繁的开始了广告轰炸之后,现在凤凰酒厂已经是名声响遍全国。

    再加上他们出产的酒品,也确实是有着自己的特点,所以凤凰酒业的产品,很快就在中高端的市场上流行了起来。

    现在就连杨玉河和外地人介绍他们李家的时候,都首先会提起他们家旗下的凤凰酒业,而不会去提什么正阳酒店。

    毕竟正阳酒店有点太地方性质,局限性非常大,而这凤凰酒业就不一样了,现在这凤凰酒业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品牌了。

    而王部长和沈局长,一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顿时也就脸上表现出了释然的表情,难怪能够被杨玉河这样带着来参加这样的酒席呢,难怪会被杨玉河这样看重呢。

    感情这小家伙是凤凰酒业的小开啊!

    凤凰酒业现在在市场上很火爆,他们都是知道的,尤其是沈局长,更是一清二楚,他是沈铁局的局长,沈铁局的一些铁路运输的情况,他更是需要亲手过目的。

    他这样级别的人物,每天的生活都是迎来送往,几乎是出了早饭,顿顿饭都有人请客,而那些请他吃饭的人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和他拉拢关系,然后就是请他批条子,多分几个车皮来搞货运。

    而最近他参加的很多酒席,上面用的酒,就已经换成了本省产的凤凰老窖,或者凤凰大曲,甚至有时候,他还会喝点凤凰酿或者凤凰醇,这样的药酒,毕竟这两款药酒可算是名声在外。

    虽然这几款凤凰酒业的产品的价格,和茅台或者五粮液这样的酒比起来,还有点差距,但是这几款酒,胜就胜在口味独特,而且口感绵软悠长,不上头,所以他很喜欢。

    更何苦现在省内的公务招待用酒,好像大多数都已经换成了凤凰酒业的产品。

    而另外一方面,最近很多请他吃饭的人,都是南方的客户,而这些客户,很多居然都是白酒经销商,请他吃饭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批条,然后多搞几个货运车皮,把他们从滨城进来的凤凰酒业的白酒给运到南方去。

    由此可见这凤凰酒业产品的火爆程度,一款北方的白酒,居然卖到了南方去,这情形可不多见,毕竟以往北方的白酒,大多都是以度数高而著称,南方人一般不太喜欢这样的烈酒,可是这凤凰酒业的产品,居然打开了南方的市场,由此可见这家酒厂的能力,还有火爆程度。

    虽然他是沈铁局的大人物,每天过手的钱也是数以亿计,可是那些可都是公家的钱,不是他自己的钱,可是人家凤凰酒业,按照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每天过手的钱,恐怕也很快就能达到这个级别。

    难怪人家杨玉河说,这小李可能不愿来给自己工作呢,换了谁要是有这样的好家世,在出去打工的话,那就是笨蛋了。

    哪怕是给自己这个沈铁局的局长,当秘书,人家还真不一定会看得上。

    沈局长琢磨这里面的道道的时候,对面的王部长,却也在眯缝起眼神在观察李逸帆这个少年,在杨玉河介绍了他的经历之后,他依旧是表现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样的少年,真是个人才啊,果然不愧是京师大学的高材生。

    一时间,王部长不由得对李逸帆这个少年是越看于是顺眼,竟然动了几分爱才之心。

    要知道他也见过很多和李逸帆差不多年纪的所谓天才什么的,可是那些人见了自己这个级别的人物之后,大多数都会表现的手足无措,进退失据,很是丢分,可是这个李逸帆却并没有那样,这个少年真是个好苗子,如果要是进官场,好好的栽培一下的话,绝对是个好苗子。

    “呵呵,小李他们家,现在可不光是在做凤凰酒业,在我们滨城,他们家还经营这一家酒店,而且最近还正投资一家钢铁厂呢。。。”

    杨玉河之前就说过要帮李逸帆家推销,这时候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而提及到钢铁,果然是让王部长和沈局长来了兴趣,毕竟这个行业,和他们的行业可是息息相关的。

    事实上这次王部长来北省这边考察,主要也是去了鞍钢,主要考察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国内能不能生产出符合他心里要求的特殊钢。

    毕竟他明年上台已经内定,而上台之后,搞高铁就是他的主要目的之一,可是高铁这玩意,对于钢材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轴承,和车轮部分。

    这部分对于钢铁的要求非常高,普通的高碳钢是绝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而即便是十年之后,高铁在国内大行其道的时候,这连接轴承还有车轮的部分,也是一直要靠从日本进口的。

    毕竟这涉及到咱们国内最薄弱的材料科学,而在这材料科学的领域,咱们和国外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最起码也是几十年的差距。

    这次王部长来北省就是过来摸底的,毕竟鞍钢在特殊钢领域,可是首屈一指的,甚至比浦海的宝钢还要强,结果这次来参观一趟,可是让他大失所望。

979。 差距() 
说起国内的钢铁企业,尤其是涉及到特殊钢材领域,当然要数宝钢和鞍钢,而这两家企业的背景,居然都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和日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鞍钢就不用说了,当年是在建国前,就是日本人留下的底子,虽然后来被苏联人给搬了个空,可是后来建国之后,咱们国内和前苏联关系好的蜜里调油的时候,前苏联又把很多当年搬走的东西,给搬了回来,美其名曰是援建,其实是因为那些日本人的东西,苏联人已经看不上了,在前苏联发挥了几年余热之后,就只能被淘汰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些日本破烂,在后来鞍钢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宝钢方面就更不必说了,因为鞍钢在建国前被日本殖民时期,一阵乱挖,乱采,导致这里的矿石储量已经不行了,而且矿石的含铁量也不是很高。

    而建国后在攀枝花找到的铁矿又是比较繁杂的杂铁矿,所以国内的富铁矿实在不富裕的情况下,国家就开始建设了宝钢。

    还把厂址设立在了浦海,说实话浦海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环境,真的很不适合发展重工业,但是出于要从海外大量进口铁矿石的成本方面的考虑,国内还是把这个钢铁厂设立在了浦海。

    再加上后来一系列的浦海方面出身的领导人登上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在那些年头是没少给浦海方面政策倾斜,所以浦海的宝钢也是在那个年头发展的如火如荼。

    但是说起宝钢真正的发展,也是和那个喜欢在南边画圈圈的老人有关,当年正是他在日本出访的时候,和日本的新日铁提出的要求,而新日铁才派人过来,帮助宝钢实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当然也给予了一部分的技术支持。

    也正是这部分技术支持,再加上后来国家的政策扶持,这才让宝钢这个国内钢铁领域里的后起之秀,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登上了国内钢铁行业老大哥的宝座。

    而鞍钢和宝钢这两家工厂,最出名的可不光是以产量取胜,还是以他们对特殊钢铁的冶炼能力而闻名。

    宝钢方面在特殊钢领域是因为日本人转让技术。这就不提了。

    单说鞍钢,在建国后,北省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时候,这个工厂辉煌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这家工厂都是全国闻名的铁老大。

    当年很多红二们。都是拿着领导的批条,以成本价,甚至是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从这里拿走钢材,运到南方转手就大赚一笔。

    可是他们赚了一笔,南方得了实惠的同时,可是把鞍钢给坑惨了。这样赔本赚吆喝谁受得了啊?

    可是没辙,当时是计划经济,怎么经营,都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大家不乐意,也只能忍着。

    再到后来,改革开放,南方经济崛起。尤其是宝钢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迅速的崛起,鞍钢迅速的走向了没落。

    当年给人白干,现在自己的资源快空了,又没有国家的政策扶持,鞍钢差点就在短短几年之内,走到破产的地步。

    还好北省这边还有个北海舰队基地。还有北海舰队,所以鞍钢就又和海军方面搭上了关系,开始专门生产军用特殊钢,而且还专门去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方面引进了一些技术。

    这才勉强靠着军方的订单是缓过了神来。不过二十年过后,当年的铁老大的位置已经换了个,在这个行当里,宝钢这个后起之秀无疑成了国内的老大,而鞍钢则是成了跟班小弟。

    不过在特殊钢市场领域,这两家企业,还是不分伯仲的,要说起来,鞍钢的特殊钢冶炼能力,比起宝钢来还是要强一些的。

    宝钢是从日本人哪里得来了一些技术支持,可是那都是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技术了,虽然那时候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可是后来宝钢的人也一样不思进取,根本就没有对技术进行过深度研究发展,所以他们的特殊钢才还是停留在那个阶段。

    而鞍钢这边虽然从德国引进技术的时候,也被克虏伯是卡过不少脖子,可是毕竟德国人的技术还是要比日本人稍稍过硬一些,所以他们在国内出产的特殊钢,还是很有口碑的。

    只不过之前,他们的特殊钢产品,一般都是专供军队,很少像民间市场供应,所以知道的人不算多。

    这王部长,这次来北省就是专门奔着鞍钢来的,之前他去宝钢那边考察了一圈,可是考察的结果令他很失望,宝钢现在就是一个以量取胜,而且是靠国家政策扶持的企业。

    在自己的独门技术上,依旧是靠引进外国的技术,自己研发方面根本就一片空白,这让他很是失望。

    于是他就来到了北方,可是到了鞍钢考察了一圈得出的结果,一样让他很失望。

    引进高铁项目,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他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可是他之前研究高铁的时候,一直关注的都是那些比较高深的电子工程方面的技术,比如什么牵引力控制,电力基站的配置,信号控制等等方面的,对于像火车的轴承,轮子之类的关注的还真就不是太多。

    以前如果要是生产普通的火车,他倒也并不担心,毕竟普通的火车,在国内已经运行了将近上百年了,这火车的车轮,和轴承什么的,咱们几十年前就自己能够生产了。

    可是这次要玩的高铁可就不一样了,现在国内的火车普遍速度,也就是一百八九十公里,这还是特快列车的速度。

    可是如果玩高铁的话,那最起码是二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起步,一般最低的标准是二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不过这些他都没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最起码也得是三百公里每小时以上的时速,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现代化高铁。

    可是如果要是让火车达到这速度,那现在用在普通火车上的轮子和轴承,那就承受不足了。

    他也做过专门的调查,以前最早搞出能够承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