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师是首辅-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谢文元颔首答,“请府台大人示下,下官定当尽心竭力。”

    “前几天听你们汇报时,提到了一个叫袁松的人。”青辰边在记忆中搜索,边道,“听说此人擅于种粮。”

    她记得以前学历史的时候,书中的小字注解里提到过此人的名字,他写了一本关于粮食的书,叫《袁氏农书》,而历史证明了这本书的重要性。

    现在这个时点,这本书还没有问世,甚至是,袁松这个人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百姓。

    谢文元点了点头,“是的,大人。此人是我元江府的百姓,据说十分擅于种粮,他家的粮食总是比别人的产得多,果树产的果也是又大又甜。只是此人脾气又掘又硬,就因为这个脾气,他还得罪了前任云南巡抚的家奴,这会还被关在巡抚衙门的大牢里。”

    青辰皱了皱眉,“得罪了家奴?”

    “正事。据说是这袁松为救一个姑娘,与那家奴起了争执,后来就动起手来了,他将人打伤了,自己倒也受了伤。只他不过一介普通百姓,自然与那家奴比不得,有理也说不清。巡抚衙门没有当场将其杖毙,也算是手下留情了,只是活罪难免,所有的责任都被归到了他的头上。”

    青辰点了点头,“新任的云南巡抚明天应该就到任了。你准备一下,明天随我去趟巡抚衙门。”

    谢文元愣了一下,“巡抚大人新到任,理应等其召见各知府。府台大人若是不请自去,恐怕……”

    “等不及他召见了。”青辰果断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已快到春末,秧苗都已经插到地里了,若再不请到那袁松,只怕今年就又来不及了。这一年过去,还不知又有多少人要饿死……元江府这粮食产量,我一定要给它提上去。”

    一年,乍听上去好像并没有多久,可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才知道,每一刻钟都是煎熬。她若是为了这么点规矩,让百姓们丧了命,今后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宋越呢。

    哪怕是得罪了顶头上司,这件事她也必须马上做。

    青辰望向窗外的杨柳,半晌沉默不语,目光中透着坚定。

    宋老师,请看着罢,哪怕是这样艰难的环境,我也一定会熬过去的。

    哪怕是没有你在身边,我也一定会坚强。

    *

    次日,青辰的马车就出发了,往巡抚衙门去。

    她这一走只怕最少也要三五天。元江府的事宜她都一一安排好了,让底下的人各自分担着。在她和谢文元不在的这几天,府衙也必须时刻有人在,不能再出现无人办公的荒唐景象。

    百姓的诉求一定要及时解决,若无法解决的则要如实记录,等她回来后第一时间告诉她。

    对于这般井井有条的安排,谢文元看了心中又是暗暗叹服。

    在他在官场中浸淫的这十多年里,他就没有见过如此“本末倒置”的一个官员。他所见过的大多数官员,都只会迎合上级,欺压百姓,仿佛不这样做,就对不起自己寒窗苦读十多年。而这位沈大人,一点也不为不请自去会遭到上司不满而担心,心里装的满满都是她所辖一方的百姓。

    这位沈府台,真的是很不一样。

    沈青辰自然是不一样的。从她出生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开始,再到她在大学里接受的教育,都注定了她的思维方式与大明朝的人会有所不同。公务员也好,官员也好,本来就是应该为普通百姓服务的。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理应如此。

    就在谢文元毫无掩饰地表露出对她的敬佩时,青辰想到了宋越。

    他也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坐到了阁老这一高位,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肩膀上才会有那么多负担,那么多责任。

    而儿女私情比起这些来,好像确实是太微不足道了。

    *

    云南的巡抚衙门,建制敞阔,气势不凡,是沈青辰的知府衙门比不了的。

    到了衙门口,她亮了亮腰牌。

    衙役见了不由吃了一惊,随即看向青辰身后的谢文元,很快就明白了,见礼道:“沈府台……巡抚大人刚到任,还未召见各府台大人……”

    “我知道。”青辰点点头,“我有急事要见巡抚大人。烦请速去通报。”

    衙役面露难色道:“巡抚大人旅途劳顿,这会还在休整,吩咐了下来,谁来也不见。”

    “我明白。”青辰道,“你且进去通禀大人,我不是赶来溜须拍马的。元江府有急事,一刻也耽搁不得。”

    说着,她还指了指自己和谢文元,“你看,我们两个人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带。”

    虽然青辰还不知道,来的这位巡抚大人到底是谁,可她知道,如果他真的是宋越举荐来的,那定是个正直的人。对于溜须拍马之徒,自然是看不上的。

    衙役这会彻底愣住了。

    别人来要求见巡抚,都是说自己带了很多东西来的,这位大人却偏偏强调自己什么也没带,倒真是特别。

    不多久,青辰就在巡抚衙门里见到了新来的云南巡抚。

    他正坐在扶手椅上喝茶,身上穿着一身深蓝色的直裰长袍,神色严肃,目光炯炯有神。虽年过四十,但其面容深邃,线条分明,从五官上仍能看出当初年轻时的俊朗不凡。

    “什么事?”他冷漠道,“见礼就不必了。”

    青辰颔首:“大人误会了,下官是来给大人添麻烦的。”

    云南巡抚看着她,“讲。”

    青辰于是直言道:“下官想向大人讨要一个人,巡抚衙门大牢里关着的那位袁松。”

    云南巡抚还不知道袁松的身份,青辰便简要地跟他说了一遍。

    他点了点头,看向青辰,“那是个囚犯。按本朝律法,便是巡抚也无权私自释放囚犯。你回去吧。”

    “讨不到人,下官是不会走的。”

第134章() 
话音落;随青辰一起来的谢文元都为她捏了把汗。眼前这位巡抚大人虽据说是个清官;但清官也有清官难搞的地方;因为他们通常都很执拗。

    果然;云南巡抚程远志的眉头皱起。

    对于眼前这个升迁飞速的人;程远志早有耳闻。他知道她是宋越的学生;徐斯临的同窗;太子的老师,也知道她给皇帝朱瑞献过策,解决过修堤和赛马的难题;更是在朝堂上说过“大明始终”这一至今在朝中热议的言论。

    但是,朝中人多口杂,对她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她才智不凡;也有的人说她正是因为聪明,所以依靠谄媚取得了宋越和朱瑞的欢心;才会如此平步青云。

    他跟她第一次接触;还看不出来;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程远志抬眸睨着青辰;不咸不淡道:“云南巡抚一职;我确实是受了宋阁老的提携。不过你以为你是宋阁老的学生,我就会特别关照你吗?”

    她青辰摇摇头;“回大人,并非如此。下官今日来求见大人;确实是因为所辖元江府形势危急。”

    程远志大量着她;“我说过了,大明律法面前,我不会徇私。回你的元江府去吧。”说着,他便起身往后堂走,意思是不想再多说了。

    “大人且慢!”青辰却是拦住了他的去路,“大人是云南巡抚,元江府也是大人的辖地。大人初到云南,难道希望不到一年的时间,元江的粮食亩产便降至全国最低,而白莲教众却是全国最高?”

    在上大学的时候,青辰是辅修过心理学的。这位巡抚名唤程远志,远志,也就是远大的志向。根据现代心里学的研究,一个人的名字是会对他产生心里暗示的。也就是说,从他出生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长大四十余年的人生中,他一直在被这个名字暗示着,要成就远大的志向。

    他如今不过四十出头,虽已任一省巡抚,但到底偏居一隅,还未抵达京城权力的核心。他势必不会甘于在云南这个地方终结仕途,只要还想往上走,那就一定不想看到青辰所说的情况发生。

    程远志皱着眉头,半晌不语。对于这个看起来温和清雅的年轻人,虽然他不是很愿意,可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比他想得还要聪慧,还要擅于揣摩人心。

    她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他在官场摸爬滚打二十余年了,当年也是状元出身,熬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才坐上了封疆大吏的位置,正想在这一方辖地大展拳脚。可云南这地方,又远又乱,想要治理好着实不容易。

    难得这个元江知府比他还着急,这让他对云南的明天,多了一分希望。

    可她若想只凭三两句话就办成事,那倒显得他这个巡抚太平庸了。他得让这个年轻人知道,想要在官场站住脚,只有嘴皮子是不够的,还得有真正的本事。

    她有什么本事呢?

    “沈大人,你还有其他可以说的吗?”

    青辰闻言,立刻转向谢文元,从他手里接过一册文书,并呈给了程远志,“大人请过目,这是袁松一案的卷宗,下官寻了证人,录了口供。此口供可以证明,当时两人的冲突,并非袁松先动手的。既是挨了打,作为血气方刚之人,又岂会不还手自保呢。况且,这袁松已在牢里关了两年了,已是为他犯的错付出了代价,只因为被打之人是前任巡抚的亲戚,才一直被关着,无人理会。”

    “巡抚大人。”青辰颔首道,“大人若是还坐视不理,未免让旁人误会,大人与前任巡抚大人关系匪浅……”

    前任巡抚劣迹斑斑,早已累积了许多民愤,已经让宋越罢免了。程远志自诩清官,自然不愿意与他扯上什么关系,尤其是,青辰是宋越的学生,是打京城来的,她迟早会回去。

    青辰这番话,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听着像是含蓄的规劝,可事实上有一点威胁之意。程远志如何听不出来,他虽有些不太痛快,但打心里感到佩服和理解。

    他看得出来,眼前这个年轻人是真正想干事情的,今日她做的这些,也是为实在是因为形势不容拖延,是她的无奈之举。

    毕竟没有人想一上来就得罪了顶头上司。

    青辰静静看着程远志,目光澄澈而平和,透出一丝殷切之意。

    “好吧。”程远志终于道。

    青辰感激一笑,理了理官袍,拱手行礼道:“多谢大人。”

    ……

    袁松被从大牢放出来后,青辰恳请衙役赏了他一碗饭吃。

    然后她再次向程远志道了谢,只是道完谢后,她却还不肯走。

    “大人,下官还有一事相求。”

    程远志旅途颠簸,已是十分劳累,看青辰赖着不走,不由又皱起眉头,“什么事?”

    “下官要借钱。”青辰直言不讳道。

    这让一旁的谢文元一愣,来之前,府台大人可没跟他说过这件事。

    好端端的,她怎么竟到巡抚衙门借钱来了!

    “借钱?”程远志的瞳孔都放大了些。

    “是的。下官想要向巡抚大人借三百两银子。”青辰不紧不慢道,“下官打算用这一百两银子来买些新的农具和耕牛,发给百姓开垦荒地。等到秋收以后,下官再还给大人。”

    按照大明的体制来说,巡抚管辖着各府。于公,各府应向巡抚上交税赋,于私,下级也该孝敬上级。也就是说,不论怎么看,都应该是青辰给程远志银子,而眼下,她竟反过来问他借起钱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