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的桌案上摆着封信,是曾与他共事过的章瑁之。那位年过七十,身体却仍健朗,信上笔锋刚健工整,银钩铁划,不逊当年。
韩镜瞧着那封信,沉目喝茶,盘膝深思。
外头管事扣门,禀报说韩蛰来了。
韩镜眉目微动,将那封信收到屉中,道:“进来。”
韩蛰应声而入。年前跟韩镜争执过后,祖孙俩朝政上齐心协力,私下里却芥蒂别扭,韩蛰已有许久没踏进这座书房。屋内仍烧着炭盆,热气熏暖,他走至案旁,对着盘膝端坐的韩镜拱手。
韩镜眼皮微抬,“总算肯过来了?坐。”
韩蛰仍旧山岳般站着,动都没动,“孙儿过来,是有正事与祖父商议。”
“范逯罢相,今日皇上已单独召见我和甄嗣宗,商议相位之事。”韩镜坐得低矮,抬头说话实在吃力,便只慢慢斟茶,“甄嗣宗看得清形势,附和举荐,事后也没再求见皇上,这是算是妥了。”
韩蛰只淡淡“哦”了声。
片刻沉默,韩镜没等到他多说话,诧异抬头,见韩蛰仍是沉眉肃目、无动于衷的姿态,皱眉道:“出将入相,往后行事应与锦衣司使不同,手头事情多了,更须打起精神应对,不得有半点松懈自满。你这算什么态度,坐下!”
“我想求祖父一个承诺。”韩蛰仍旧岿然不动。
两番抗命,韩镜皱眉愈深,脖子发酸,索性站起身活动腿脚,“什么承诺?”
“关乎傅氏的。”
韩镜动作微顿,衣裳整到一半便收回手,眼神微沉。
“范逯相位既去,皇上对范家有了疑心,范自鸿很难再回羽林卫。宏恩寺的案子已让京兆尹结了,傅氏也该回府,帮母亲分担府里琐务。祖父——”韩蛰抬眼瞧着韩镜,目光沉静,“我想求个承诺,无论如何,不伤傅氏性命。”
他的态度沉静,不似争执挑衅,却是志在必得的执拗。
韩镜冷笑了声,转身不应。
“祖父方才说的,往后朝中事务繁忙,孙儿须全副精神应对,方能确保无虞。今日之情势,是韩杨两府费尽心血而成,谁都不能儿戏。”韩蛰瞧着他微微僵住的脊背,语气稍缓,“府里人手有限,该用在正途,不该因祖父和我的争执,平白耗损,分心费神。”
书房里沉寂安静,唯有淡烟袅袅腾起。
好半晌,韩镜回身,眼中尽是阴郁浓云,“是要逼我承诺?”
“不是。”韩蛰偏过头,瞧着书案,“祖父不喜傅氏,我不愿辜负傅氏,带累她性命。若祖父仍旧执意,我分神照看就是。”
“你!”韩镜气结。
还说不是逼迫!拿府里的大局压过来,为前路计,他难道还能徒生内乱?
韩镜花白的胡须微颤,半晌,冷笑道:“那傅氏还不值得我搭上多年心血!”
“既如此,请祖父写个字据。”韩蛰垂目走至书案旁,帮着研磨铺纸,将狼毫取了,呈给韩镜,“立字据为证,孙儿才能安心。
韩镜皱眉,满目不悦,韩蛰垂目,仿若未察。
这字据的用处,祖孙俩都心知肚明。
从前祖孙间的信任早已撞出裂隙,韩蛰许诺不对令容动心,却未能克制心意,没法当她是摆设,任她自生自灭。韩镜许诺不伤令容,却仍难平怨意,授意唐敦谋害。
言语承诺只在祖孙之间说过,若不能践行,也不过两人争执而已,旁人未必会插手。
一旦写下字据,若韩镜再动杀心,按韩蛰的性情,字据必会露在韩府旁人眼里,不但祖孙不睦为外人所知,他在府里一家之主、三朝相爷的威信也得随之瓦解。
韩镜倒未料韩蛰会想出这等主意。
冷着脸将他瞪了片刻,韩镜反而气笑了,冷笑两声,接过狼毫。
“不伤傅氏性命”六个字迅速写就,笔迹都带着怒气。
韩蛰待墨迹稍干,将纸收了,神色如来时平静,“多谢祖父。”
说罢,自退出藏晖斋,回到他书房后,将那纸张装入匣中,搁在秘处。
藏晖斋里,蘸满了墨的狼毫被摔在案旁,韩镜端坐在蒲团,脸色阴郁之极。
写下那承诺,不止是因韩蛰摆出的利弊,也是因他知道,在韩蛰的严防死守下,他要再伺机出手,并不容易。
相府巍峨,韩镜手里捏着的是尚书六部,是百官众臣。苦心经营筹谋,是为韩蛰夺得皇位后,能让百官心甘情愿地臣服辅佐,让百姓心悦诚服地归顺,安定人心,免起事端。相较之下,韩蛰和杨氏手里捏着的却是强硬的兵权,甚至连日常护卫韩镜的人,都是杨氏帮着出了力的。
自家祖孙儿媳,当然不会因私怨伤韩镜,但韩镜要在他们手底下杀傅氏,确实太难。
没了强硬手段,苦撑无益,只能退让。
但府中筹谋大事,一旦韩蛰登上帝位,正妻必然为后。韩家费尽心思才能有今日之韩蛰,今日之情势,那傅氏是昏君荒唐赐婚进府,谗惑韩蛰耽溺内宅,连累唐解忧丧了性命,岂能居此高位?
韩镜怨意已深,此刻纵不能除去,却未必没旁的法子。
牵涉性命安危时,韩蛰母子会强硬护持,若不动她性命,令傅氏自乱阵脚,失了母子的心,何须他再费力跟韩蛰较劲?
用惯了朝堂上的强硬震慑手段,内宅琐事上,是他囿于执念,算错了人心,降了身份。
韩镜沉着脸,从屉中取出章瑁之那封信。
书信之外,另有一方世所罕见的宝墨,原本是很久前章瑁之的孙女章斐借高阳长公主之手送给韩蛰的,因韩蛰在外办差,便由他收了。
因韩镜跟章瑁之同为相爷,交情不浅,章斐兄妹旧时跟韩蛰私交甚好,永昌帝当年微服出宫,欺负章斐,还曾被韩蛰剑抵咽喉。虽说永昌帝怕被责骂,忍气吞声地没去御前告状,韩镜却还是从章瑁之孙儿的口中得知那件事——剑抵太子咽喉可不是小事,韩蛰虽顽劣,却在明知其身份时张狂行事,足见彼时的怒气。
韩镜隐约察觉苗头不对,心怀担忧。
章家毕竟不同别处,韩镜最终将章瑁之的儿子外放,章斐兄妹亦随之出京。
七八年一晃而过,旧交音信皆被斩断销毁,唯独这方宝墨还藏在抽屉里,无人知晓。
韩镜取出来,摆在那银钩铁划的书信上。
翌日清晨朝会罢后,韩蛰以征战苦累为由,告假数日。
永昌帝从善如流,当即准了。
韩蛰回府后,往银光院换了身家常的墨色外裳,吩咐姜姑和枇杷红菱打扫庭院屋舍,准备迎接少夫人回府。
枇杷担忧许久,虽敬惧韩蛰,却仍壮着胆子问道:“少夫人今日回来吗?”
今日初九,明日唐敦被送往刑场,韩蛰算了算,道:“十二回。”
枇杷应命,心中欢喜,偷偷揪了揪红菱的衣袖,等韩蛰走了,忙欢天喜地去准备。
韩蛰单骑出府,出城后飞驰至别苑,快步入内。
别苑里人不多,屋旁有两棵高壮的流苏树,中间扎了秋千。
傅益在不远处翻书,令容无所顾忌地荡秋千取乐,由仆妇推着,荡得极高。
春光暖融,碧色初生,令容身上已换了薄薄的锦绣双蝶夹衣,底下一袭梅色娇艳的襦裙,正随着荡高的秋千扬起。她近来闲居在家,发髻也梳得简单,云鬓间簪着堆纱宫花,青丝松松散散的披散在肩头,耳畔朱红的滴珠绮丽。
别苑里没人拘束,她玩得高兴,笑靥娇艳,衣裙被风卷动如浪,如盈盈的蝶。
旁边一树腊梅盛放,她荡至高处,修长的腿伸过去,足尖轻挑,惹得花枝乱颤。
韩蛰不由驻足,站在树影下,负手瞧她。
蜜意()
令容兴致勃勃;身如玉燕随秋千起伏;目光扫过湛蓝高空、轩峻屋脊;猛然察觉不对劲;便见耸立的树下;韩蛰长衫墨青;身姿挺拔。他站在树影里;哪怕满园春光明媚,身上仍旧带几分冷清,那种沉冷气势由内而外;像是藏在窖里的冰块,盛夏时都难消融似的。
树影随风微动,他岿然如山岳;不知站了多久。
令容瞥了一眼;便挪开目光,假装没瞧见。
倒是傅益翻书久了脖子酸;起身活动筋骨;瞧见韩蛰不知何时来了;忙迎过去。
韩蛰随他走来;那仆妇恭敬行礼后;自觉退远。
秋千荡高,令容装不下去了;只好在落地时将玉足轻点地面。几番起落,秋千便缓缓低了下来。脸上被春风吹得微凉;紧握绸绳的手心里却不知何时起了层薄薄的汗;她修长的腿伸着,再度靠近地面时,将双脚着地,跟着秋千退了几步,而后站稳。
“夫君。”她松开秋千,走到韩蛰跟前。
裙衫曳地,她腻白的脸颊上带点微红,眉眼含笑,神色娇艳。
韩蛰抬臂,将被风吹乱的发丝捋到她耳朵背后。
时已过午,仆妇适时近前,禀报说厨房炖的汤已好,令容便笑望韩蛰,“夫君用饭了吗?”
“还没。”韩蛰带她往用饭的暖阁走,“做了什么?”
令容报上菜名,三人便去用饭。
韩蛰这回告假,前后共六日,过了元夕再去衙署。因韩墨兄弟还在丧期,府中不能设宴玩乐,不似往年应酬繁忙,且锦衣司的事在过年的最初几日早已理清,堆积的公事也理顺了,暂时不必绑在京城,倒是难得清闲。
因念令容在别苑委屈,便问道:“躲了这些天,想去哪里?”
“挺想念母亲和瑶瑶,不过回府后就能在一处,倒也不急。”令容喝了口汤,先喂个甜枣,才试探道:“这半年都没能回去探望爹娘,如今既已无事,不如我跟哥哥同行,回金州一趟?夫君能出京吗?”
“当然。”韩蛰唇角微动。
猜得没错,她果真是想去娘家的。
这样正好,今晚歇一宿,明日晨起赶路,办完了事,赶到金州刚好。
用完饭,因天气甚好,韩蛰带令容去外头走了一圈。
晚间回屋,没了旁人,韩蛰因听说令容近来尝试了几十样菜,便随口道:“看来在别苑过得还算舒心?”
“我这是苦中作乐呢。”令容帮他宽衣,“母亲和瑶瑶都好吧?”
“跟往常一样,瑶瑶念叨着想让你早点回去。这阵子委屈你了。”韩蛰睇她,伸开的双臂收拢,正好将她箍到怀里,在送到唇边的秀额亲了下。他的衣裳才褪到一半,衣袖还没扯下来呢,令容动作微顿,被他圈在怀里没法动弹,索性丢开,抬头看他。
桌边掌了灯,照在他冷峻脸庞,轮廓分明。
令容双臂伸出,缠绕在他腰间,杏眼流波,“那夫君呢?想让我早点回去吗?”
韩蛰顿了下,沉眉不答,将手臂收紧,“你想回去吗?”
咫尺距离,彼此眼底的情绪展露无疑。
令容没回答,侧头靠在他肩上,闭着眼睛。
她说不清楚。别苑里虽地处偏僻,却无拘无束,满京城都不知道她藏身此处,自然不会有人虎视眈眈,虽不像在娘家时那样无忧无虑,过得却也颇轻松惬意。但她仍想念银光院和丰和堂,想念姜姑和枇杷红菱,在夜深难寐时,对着空荡的床榻想念韩蛰,猜测他是宿在银光院,还是如从前般孤身去书房。
沉默相拥,片刻后,韩蛰才低声道:“不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