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去!”一个健壮小伙子站了出来。
“我去!”
“我去!”
不多时,就站出来十多个人,都是青壮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此去南方战乱之地,我不敢说一定能够让大家活着回来,但是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死在我前头。”刘大刀吸了一口气,道,此时的他,不像是打铁的铁匠,倒像是上阵的将军。
“放心吧,我会派人保护大家的安全,只要大家都听从指挥便不会有事。”落千山指了指身后四名沉默的士兵,他们由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兵带领,这位老兵身经百战,经验非常丰富,他将会是此行的指挥官。
“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批武器卖出最好的价钱。”扈才俊最后站了出来,他也有些激动,情绪有些高亢,声音就有些尖锐刺耳,就像是哽咽了嗓子破了音。
但是没有人笑他,众人都看着他,就连落千山都难得看他顺眼了,觉得这个家伙原来也不是那么讨人厌嘛!
“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子柏风笑了,这些日子,他一有时间就去滋养铁胎一番,他不知道之前的铁胎是什么样子的,但是现在的铁胎滋养之下,那一条矿脉在急剧扩张,一眼看去,铁矿脉已经绵延了数里路了。
子柏风有意引导铁矿脉绵延的方向,矿脉一路向两边延伸到刀刘村和铁燕村两个方向,日后这两个村子,将会是九燕乡的重工业基地了。
再过些日子,等到刀刘村的人回来,铁矿就可以进行初步的开采了,到时候不用打造武器,仅仅是日常的铁器,就足以维持刀刘村的生活了,等到年景稍好,刀刘村完全可以恢复当年的盛景。
没人知道子柏风说的大大的惊喜是什么,但是这些天相处下来,他们也知道子柏风这个乡正虽然年龄不大,却从不乱说话,他说有大大的惊喜,那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装船!”刘大刀一挥大手,众人立刻动手,把那些武器一一装上船,武器沉重,足足装了七八艘船,这才把所有的武器都装下去,好在子柏风早就有所准备,从蒙城调集了几艘船上来。
第123章 一船兵刃五船粮()
看最快更新
这些船到了蒙城的港口,全部卸下,子柏风命人把另外一艘船驶了过来。
那是一艘摆子船,来自中曲山粮商的船,因为这种船上行不易,造价也不高,所以中曲山的粮商经常是买一送一,买粮赠船的。
七八艘小船都放不下去的武器,装在摆子船里面,吃水线才降了一点点,再加上十来条大汉,也是稳稳当当的。
但是,这次却不仅仅是这一艘摆子船,后面还有五艘摆子船,那是中曲山粮商的船。
这些天,除了准备武器生意,子柏风还筹划了另外一笔生意。
其实这笔生意早在流民开始涌入九燕乡的时候,子柏风就已经开始筹划了,知道战争一来,许多东西都会涨价,特别是战争物资,而战争物资中,最重要的就是粮草与兵器。
所以子柏风向中曲山的粮商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说服他们,说自己提供保护,让他们和子柏风的商队一起去南方卖粮。
商人总是逐利的,正所谓资本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便活跃起来,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櫰瓜是非常优秀的战争粮食,此时更能卖的上价。有点危险又算得了什么?富贵险中求!
别人都道子柏风是慧眼如炬,看到了商机,特别是扈才俊,对子柏风就颇为钦佩,他发现自己在魄力上,还是比不过子柏风,难怪子柏风混得风生水起。而这一次,他不打算再袖手旁观了,他再次面见扈氏族长,自己的爷爷扈天华,说动他参股,再由扈才俊出面游说中曲山的粮商。而后,前往南方的粮船,就由三艘变成了五艘。
但只有落千山知道子柏风这么做的原因,子柏风一直对运兵器到南方有负罪感,所以他只能通过运送粮食的方式来补偿。
落千山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告诉子柏风,此时向南方运粮,真不见得是好是坏,到最后,他还是假装不知道,憋在了肚子里。
只要问心无愧,那就足够了。
北风起,寒风凛冽,挂在摆子船上的风帆吃紧了风,十多杆长浆伸入水中,大力摇动,一船兵器,五船粮食,一行六艘,破开了水面,掀起了一阵阵的浪花,在众人“一路顺风”的祝福声中,慢慢驶离了港口,沿着濛河向洋河驶去。
一面旗子从最前方的那艘船上升起来,那是一个大大的“子”字,代表了这艘船是属于子柏风的。
九燕乡的许多人、蒙城的许多人,此时都在岸边站着,目送着这承载了许多人希望的船队慢慢远去。
小石头站在子柏风的身边,难得这个小家伙突然诗兴大发,张口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啪!”子柏风一巴掌拍在他微微扎手,黢青的头皮上,“多嘴!”
“小石头你念的不对,这首诗不能这时候念……”小坨子指责小石头不学无术。
“哈哈……”不知道谁先笑了起来,然后岸边一阵哄笑。
子柏风也忍不住哈哈笑起来,似乎把抑郁与担忧一扫而空。
“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他紧紧握住了拳头。
濛河之上,渔家少年手搭凉棚,看向了前方巍峨如山的巨大粮船,大叫道:“爹,快靠边!那些坏人又来了!”
“说什么呢!看好了!”渔家汉子伸手一巴掌打在自家儿子的脑袋上,“那是秀才爷的船!”
少年站起来,看向了船上悬挂的旗帜,笑了起来,道:“果然是秀才爷的!那是要去卖粮食了吗?”
少年突然露出了羡慕的神色:“我也好想去南方……爹,秀才爷唱的那个是什么来着?”
渔家汉子整天唱渔家号子,有一口好嗓子,他轻轻摇动船橹,船橹荡起水花,让开了水路,开口唱了起来。
他的嗓音沙哑而充满了金属韵味,却壮阔嘹亮,响彻在濛河之上。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总觉得这种时候应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古朴却又独具韵味的歌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渔家汉子,渔家妹子,摇橹的老汉,抓鱼的少年,都抬起头来,唱起了这首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歌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
严冬将至,春天还会远吗?
……
先生刚刚走走到书房前不远的地方,就看到子柏风毫无形象的坐在门槛上,背靠着紧闭的书房大门,脑袋一点一点的,正在补眠。
踏雪伸着脖子拱着他,才能够让他不歪倒在地上。
先生心中就有些心疼,这个孩子,这些日子不知道忙到什么程度,有些时候,真想自己帮他分担一些。
轻轻拍了拍子柏风的肩膀,子柏风在那边说梦话:“先生,别打我,我错了……”
先生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又推了推他,这才让子柏风迷蒙地睁开眼睛。
“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前段时间,子柏风若是来蒙城,经常会过来看看先生,不过这几天,他真的是太忙了。
看起来,这个少年两颊都陷了下去,瘦了许多。
“先生,我是来找你借书的。”子柏风道。
第124章 一乡双镇收难民()
看最快更新
挣扎与抗争的结果,就是文明的进步,历史的前进,这本应该是无法阻挡,不能避免的趋势。因为人不是畜生,不会永无止尽地在原地踏步,永不前进,或者像是被蒙上了眼睛的驴子一般,一圈圈地绕着磨盘。
但如果有人真的蒙上了人类的眼睛……
摇摇头,子柏风把自己从关于人类发展的哲思中挣脱起来,这种事情,想上再久也没有丝毫意义。
还是先管好眼下吧。
“是呀,有很多人,但他们无一例外,都遭遇了不幸。”先生道,“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人去关注,去书写历史了。”
“焚书坑儒啊……那可难办了……”子柏风苦恼地抓抓脑袋。
“你为何突然想要看历史?”先生问子柏风,子柏风打算碰的这条可是高压线。
“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南方会战乱,我也想知道,南方的战乱会持续多久。”子柏风道,他已经真切感觉到了南方战乱给他带来的压力。
随着流民涌入,九燕乡各地都产生了混乱,给九燕乡的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子柏风想要知道这些人到底为什么会来,而战乱,又会持续多久。
若是和前世一样,能够拥有网络这种便捷的工具,民间的有识之士,完全可以根据公开的消息,对国际上任何一件大事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其判断比什么专家教授都更精准。
而现在,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经历了前世的信息爆炸的子柏风,自然觉得很不爽了。
“若是仅仅想要知道这些,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一些。”先生道。
子柏风顿时瞪大眼睛,正襟危坐,摆出一副好奇的好宝宝的样子。
先生好为人师,每日都在讲台上,但是子柏风这个家伙,却是许久没有露出这种好学的表情了,能够再这样让子柏风听讲,先生很是欣慰。
“四方大地,有天朝上国与八方藩国,所有藩国皆臣服天朝上国之下,由皇帝垂拱而治。而你我皆属西方颛而之国,颛而之国是上古贤君立国之地,后臣服天朝上国,为其藩国,算是西方第一大国。只是西方物产贫瘠,虽然地大却人口稀少,一向和临近的数个藩国有所争执不睦。”
顿了一顿,先生觉得既然已经说到这种程度了,干脆也不藏着掖着了,他继续道:“西方数国之中,大多为分封藩国,唯天朝上国马首是瞻,但我颛而之国,立国极早,一向被天朝上国视为异类,暗中操纵其他数国不断侵扰,南方的战乱,也不外于此。这种侵扰,常年持续,每次总能蚕食一城一地,久而久之,我颛而之国的版图就越来越小。”
“所以说,如果南方不被攻打下来一个城市,这种侵扰不会停止?”子柏风愣了一下,问道。
“可以如此说,这种侵扰,我已经见过三次,每次都是战乱数十年,休止不到百年便又战乱又起,只是前几次还未成波及到蒙城,现在蒙城也已经不安全了。”
子柏风张大了嘴巴,倒不是因为战争要持续数十年,旷日持久的战乱,子柏风在历史上也学到过,他只是掰着手指头在算先生到底活了多少岁,战乱数十年,再休止百年,就算是一个过程是一百三十年,这三次也有四百岁了……等等,确定是四百岁吗?
子柏风第一次和落千山感同身受,为毛手指头不够用了啊!连脚趾头加上都不够用啊,难道不能用数汗毛吗?落千山的数学是武术教头教的,自己的数学也不怎么样嘛,看来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
唉,看来短期内想要战争结束,是不可能的了。
好在战争和自己没啥关系,现在也别指望着战争能够快点结束了,先搞定流民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