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永超过了去而已。这比起他们在一开始这前的志满意得,那可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第321章 眼圈儿都红了()
“爹,我不想嫁人!”
“不想嫁?不想嫁也得嫁!不过,你的举止连个大家闺秀都不像,怎么能够配得上马家人?嗯,嫁过去,恐怕也只会是丢了我们祝家的脸面!好吧,既然如此的话,你不如就是趁着成亲以前的这三年时间,到红罗山书院去读点圣贤书吧,读得了那圣贤书,估计你的这调皮的性格也就改改了。”
“啊?爹,英台是女儿家,也可以进书院读书?”
“当然可以,当日你的娘亲就曾经女扮过男装,在红罗山书院读书,既然你也是去读书的话,那就同样是女扮男装吧!红罗山书院的院士夫人,是你娘的师娘,你娘会托她照顾你的!”
“啊?那……那好吧!”
……
未几,台上戏曲已经是演过第一幕了,也就是“英台别家”。
大概的意思就是,祝英台是已经和她的父亲见了面的,而见面之后,她的父亲给她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她已经是和马家的一位公子订了姻亲的,只待三年之后,祝英台成年的时候,就将嫁过去了的。而在嫁过去之前,她的父亲是希望她到红罗山书院去读点圣贤书,也好是磨一磨她的性子她不要像以前那样喜欢调皮捣蛋了,最好,是要变得像个大家闺秀一样,知书达礼的。
而祝英台呢,一开始听到自己即将嫁人的消息的时候,她心里还感觉相当的不开心的,可是,听到自己能进红罗山书院去念书,她又变得开心起来了,因为这原本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如今好事成真了,她又岂能不感觉到开心呢。
“呀,这个不会就是东晋时候那个《梁祝》的故事吧?”
“咦,是啊!祝英台?还女扮男装进书院去读书。确实是《梁祝》的故事啊!只是,这个故事的结局似乎不太好!”
“嘿嘿,一个是被嫁为人妻,一个是老死岭南,能好得了吗?”
“不对吧,在下听到的版本是,祝英台悬梁自尽,而梁山伯是郁郁而终的啊!”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且看下去不就知道了?”
而戏看到这个份上。早有有见识渊博的。已经是看出来了。这出戏,所讲述的不就是那在民间流传很久的故事《梁祝》吗?不过,他们可不会因为知道了这个故事是《梁祝》,所以就兴趣全无了。恰恰与之相反的,由于民间所流传的《梁祝》的版本是异常的多的,所以,他们也很想知道,这红娘子要演的这一版,到底会是怎么样的。
“你是梁山伯?”
“嗯,你是祝英台?”
很快,戏曲了第二幕了,也就是“柳荫结拜”。
大概的意思就是。了红罗山书院的祝英台很快是见到了梁山伯,于是在交谈甚欢的情况下,两个人就在柳荫之下义结金兰了。
不过,这个梁山伯才刚一露面的时候,可是直接引起了现场许多人的骚动的。
因为。那个梁山伯的相貌实在是太过出色了一点,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长身玉立,可当真的是风流倜傥得紧啊,于是,就有人不由出场叹道了,“呀,这……这到底是哪一家的公子,竟……竟然长得如此的俊俏,简……简直是比最美的美人都还要美上了那么三分了吧?”
“嘿,什么公子?你没看出来,她是女串男角的?那根本就是一位大美人,只不知道,这样的大美人,此前怎么从来没人知道?”
“就是,若是红楼里的某位姑娘的话,又岂有本公子不认识的道理?怪哉,怪哉!”
……
对梁山伯的议论并不会阻止台上剧情的发展,这不,等到台下众人再将心思放回到台上的时候,第三幕“书馆谈心”的情节就已经是过去了,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就在这不经意间,慢慢地加深了。然后光阴似箭,两个人的感情已经是加深到了无可分割的地步了,而这个时候的梁山伯,还不知道祝英台是一女子,可是,祝英台自己却是很明白,自己已经是万般地喜欢上了梁山伯这个义兄了,于是,她决定回家,向父亲坦白,向马家悔婚,只愿是嫁给梁山伯。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担。
梁山伯: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
伴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犬叫汪汪。
祝英台: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子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梁山伯:井水深浅不关紧,你我赶路最要紧。
祝英台: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梁山伯:愚兄分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
梁山伯:离了井,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祝英台:观音大士媒来做,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梁山伯: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
伴唱: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十八里相送到长亭。
祝英台:你我鸿雁两分开,
梁山伯:问贤弟你还有何事来交代?
祝英台:我临别想你问一句话,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梁山伯: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问为何来?
祝英台:要是你梁兄亲未定,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梁山伯:贤弟替我来做媒,但未知千金是哪一位?
祝英台: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你梁兄可喜爱?
梁山伯:九妹今年有几岁?
祝英台:她是与我同年乃是双胞胎。
梁山伯:九妹与你可相像?
祝英台:品貌就像我英台。
梁山伯:但未知仁伯肯不肯?
祝英台:家父嘱我选英才。
梁山伯: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祝英台:梁兄你花轿早来抬,我约你七巧之期我家来。
伴唱: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万望你梁兄早点来。
……
“十八里相送”的一幕是如期上演,而台下的众人,跟着这台上的剧情发展,这个时候看着这情义绵绵的“十八里相送”,可真的是又好笑,又伤心。
好笑的是,这祝英台与梁山伯在告别的时候,都这样的多次提醒梁山伯,自己其实是一个女子了,可是,那梁山伯呢?却蠢如黄牛,偏偏是不明白英台话里的意思。反倒是好几次地认为祝英台的话太过荒谬了,最后,搞得是祝英台没有办法,只好是辩称,自己的家里还有一个九妹,九妹与他是一胞兄妹,而且长样一致,只问是梁山伯是否愿意娶。
结果梁山伯答道,“多谢贤弟玉成”,如今一来,祝英台才知道他的心思,于是是既开心,又高兴。临别的时候,她还说了一句,希望“梁兄的花轿日来抬”,可见,她是多么地期待着这个婚约了。
可是,整个台下的观众们却是都知道了,他们的这一别,几乎就是天人永隔了,因为,祝英台回到了家之后,不仅是没有回绝掉与马家的婚约,甚至是还被逼着嫁与马公子为妻的,所以,这时候这般情义绵绵的话,更是突显着以后悲剧上演的时候的凄凉,所以,当这一幕开始落下的时候,台下的许多眼线比较钱的公子、才子们,这个时候的眼圈儿都红了。
ps:
感谢书友“”的评价票。
第322章 秦氏才子太坏()
果然,祝英台在回到了家里之后,不仅是没有推掉与马公子的婚约,甚至是还被逼着与马公子成亲了。而此时的梁山伯,虽然准备好了聘礼要到祝家提亲,可是,祝家又哪里有一个祝九妹嫁给他呢?于是,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了,原来自己朝夕相处的贤弟,竟然是一位美娇娘。
从这个时候开始,整部戏可就慢慢地转调变成了一部悲剧了。首先是梁山伯,他自从是知道了自己的贤居然是一位美娇娘之后,这往日相处的时候所积攒下来的情感就通通都喷发出来了,原本,他往日在与祝英台相处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的情绪的,只是由于认为祝英台也是男的,所以,他才拼命地压制了自己的情感而已。
可是,现如今既然是知道了祝英台其实是个美娇娘之后,他自然是欣喜若狂啊!可是,还没有等他高兴起来,结果却是又时得知了另外的一个噩耗,那就是,祝英台居然是早已经许配给马家公子为妻的,而且,不日就将完婚了的。
这一来,是使得梁山伯在回去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失魂落魄的,等回到了家之后,他更是病倒了。而他病倒的消息,祝英台也知道了,于是,剪青丝、割裤带寄赠,只愿他快些好起来。可是,他在知道知道祝英台马上就要嫁与别人为妻的情况下,那又哪里能好得起来啊,于是,这病是越来越重了,而两个人的信笺上,绝望的情绪也是越来越高了。
祝英台:梁兄啊,你何时再来看我?
梁山伯:病好就去看你;只怕我;短命夭殇不能来;倘若我有长和短;就在胡桥镇上立坟碑。
祝英台:梁兄啊;你休说伤心话;我肠欲断心欲碎;你是好好来望我;我反而害你得病归。梁兄。梁兄啊,你若是要立坟碑,红黑二字刻两块;那红的刻着我祝英台;黑的刻着你梁山伯;我与你生前夫妻不能配;梁兄啊;我就是死也要与你同坟台。
……
可以说。祝英台的来信让梁山伯看着还是相当的安慰的,可是,很无奈,由于两个人始终没有办法在一起,所以,梁山伯相思日甚,病情还是一日重过一日了,于是,戏台之上,那个面如冠玉的梁山伯。终于就是演到了最为悲情的一幕了,也就是梁山伯“临终”的一幕。
场景:
梁山伯的母亲又一次地拿进来了祝英台的信笺,而此时的梁山伯,已经是浑身下下没有多少的力气了,于是,一边看着信笺,一边就唱道了:
“她说道咫尺天涯难相会,此身未来心已来。但见她尊重二字满纸写,她望我除灾又脱霉……”
“英台呀!可怜我刻骨相思染重病;可怜你要想聚首不能来。见青丝犹如见贤妹。叫山伯睹物思人更伤悲。常言道结发夫妻到白头,看来你我今生无缘配……”
“这是雪白蝴蝶玉扇坠,当初是英台自做媒,到如今姻缘已隔万重山。蝴蝶枉自成双对!”
“杭城读书三长载,实指望为梁家增光辉,谁知道英台女,染成疾病难挽回。娘啊娘。倘使儿归黄泉路,儿的娘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