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宁-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爷爷才拨了银两派了人往西南去赈灾,这时候北狄虎视眈眈就算了,若是东黎再不顾联姻反目,那大周可就真是身陷水火了。

    更何况,诸位王爷这还暗流涌动呢。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她已经想不清楚了,只能寄希望于燕凌远。

    在宁宛的印象里,燕凌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可是这一回,燕凌远却敛了笑容道:“我也不知道。”

    宁宛的眼神跟着便黯淡了下来。

    连他也不知道的事情。

    可是……

    “那你又为什么要离开?”

    宁宛才问出了口,自己便猛然反应了过来。

    燕凌远身在军营,若是北狄真的攻打进来,那他……难不成要出征?

    “你……”

    宁宛的声音戛然而止,一双眸子在微凉的月色中异常的晶莹。

    面前的少女微扬着头,看着他的眼神里是不解、疑惑,还有更多的担忧。

    她身上还披着他的外衣,娇小的身子愈发显得瘦弱起来。夜风将她额前的碎发轻轻吹动,仿佛写意的古画沾了灵气,突然活过来了一般。

    燕凌远突然就很想,将她拥进怀里,好好抱抱她。

    而这个大胆的想法才一出现,就被他扼杀在了脑海里。

    “我……也许会去北边。”他把脸偏向另一处,不再去看她的眼睛,却在这一句过后,似怕她伤心一般,紧接着又道:“也许也不会去的,尚不得知……你不必……”

    可他的话却没有说完,盖因宁宛伸出手来,扯住了他的袖子。

    她没说话,就那样紧紧地拽着,好像怕他突然就消失了一样。

    而宁宛心里,翻江倒海不知涌出的都是什么奇怪的情愫。

    战场她不曾见过,她甚至未曾见过所谓兵戎相对,可她多少从书里知道,那是个万般不由人的地方。

    饶是燕凌远功夫再好,他逃得过恒亲王府的守卫,又能在万箭齐发中全身而退吗?

    那时的宁宛还不知道,这究竟算不算喜欢,她只不想让他走,不想让他离开。不光是因为皇爷爷的圣旨早早将两个人的命运拴在一起。

    好像抛开了那道圣旨,她还是只想让他好好的。

    燕凌远不自然地轻咳了一声,抬起手来想好像想摸摸她的脑袋,却又在半途放了下去。

    “我原本想提前告诉你,免得事发突然惹你担心,却不想,倒提前让你难过。”他言罢笑了笑,“都怪我。”

    他又看向宁宛,那小姑娘却仍是固执地拽着他,也不说一句话。

    “怎么了?是不是冷了?我送你回去?”原本自信自己波澜不惊的燕凌远,此时也有些慌了神。

    他不过是自己猜测,兴许圣上会出兵抵御北狄,说不定,也不会派他去的。可宁宛却看起来分外的难受。

    他不常和小姑娘打交道,见得最多的便是他那个“上天入地”的妹妹,可宁宛与月悠性子完全不同,他这时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宛儿……我……”

    后面的话哽在了嗓子里,一股酥麻的感觉从他脚底窜上,让燕凌远整个人僵在了那里。

    那似隐忍着情绪的小姑娘,突然上前抱住了他,将脸埋进了他的怀里。

    拜练武而养成的敏感习惯,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宁宛因呼吸而微微起伏的身体。

    燕凌远抬手,犹豫了一瞬,还是轻轻搭在她肩上。

    “怎么了?”

    这个举动无疑是极大胆的,甚至算是挑战了宁宛多年接受的礼仪教育,可她还是做了。

    “娘亲走了,就再没人完全信我,只有你。”

    她声音极轻,带着三分委屈,让燕凌远突然狠狠地心疼了一下。

    “我一直都在呢。”燕凌远轻轻地拍了拍她。

    那夜宁宛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却翻来覆去久久未能入睡。

    定国公府才十分艰难地摆清同齐王府的关系,他们还未歇上一歇,难道北地的边关就要起新的祸事了吗?

    去往西南的燕王还未回京,赈灾的银两也不知到了西南灾民的手中没有,若是再起战事,皇爷爷又该怎么办呢?

    她翻身从枕下拿出了一只簪子,正是那年上元,燕凌远送她的那支“相思”。

    簪子虽不贵,可质量却很好,头起镶嵌的红玛瑙还如当时一般,映着外面照进来的一点光芒。

    “相思。”宁宛轻吟一声,将那簪子握在手里,又放到胸前。

    “好像这里就是离心最近的地方了吧。”

    薛凝玥自那之后,再到秋凉,都未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便是哪家设了宴,邀请人来,也总不见薛凝玥的身影。

    而孙毓雯,自打定给了齐王世子,却愈发得意起来。原本她因为十六了还未嫁人,被人说道了许多,如今一朝定了亲事,反而神气起来。

    只是贵女们心里都知道,她也不过是抬进齐王府里,给世子做个妾室,若论起来,还真没什么让人羡慕的。

    不过也有人道,定国公府做得可是够绝的,那薛凝玥本就是庶出,便是定给齐王世子做妾,也够抬举了,可定国公府丝毫没有这样的意思。薛凝玥闭门不出,生生将机会让给了孙家小姐。

    不过齐王世子元方明如今还未立世子妃,孙毓雯虽定了亲事,却只能等着,这件事也便被搁置下来了。

    天气渐渐转凉,宁宛畏寒,落花几个早早便将厚些的衣服准备出来,又准备了手炉,清萱阁烧起地龙的时日也要早上一些。

    一场秋雨过后,朔京城内愈发萧索起来。落叶铺了满地,好似一夜之间,所有的树便都只剩了枯枝一般。

    飞歌跟着楼望楼天学了半年,总算能独当一面。她虽不识什么字,于武学上反倒开窍,连楼望都不只一次夸赞过。

    而她也终于能跟在宁宛身边,做一个女护卫了。

    落花落雪自然十分高兴,她们几个丫鬟,算上落月落珠,都是个没有功夫的,如今飞歌来了,她们也放心了不少。

    毕竟小姐身边,还是用女侍卫要方便一些。

    就在朔京城的人们收获粮食、置办冬衣,准备过年时,北地的消息传回了京城。

    而这,也是宁宛最为担心的。

    十月末,北方已下了一场雪,趁着这场雪,北狄出兵,欲攻打大周的边境。而褚州城驻军首当其冲,已经发往边关。

第122章 外患(下)() 
今年的大周似乎异常的多灾多难,去年还只是临江遇到海盗,只需宁王殿下劳累一番,便也没有出更大的祸事,而今年,先是西南出了旱情,好容易想了法子能度过,却又出了北狄的事情。

    至和帝派燕王前去西南,本就存了好生整顿的意思,而他还未将西南之事完全解决,北地边关又刻不容缓。

    至和帝仿佛一夕之间老了十岁一般,原本健朗的身体,也在即将入冬之时,感了风寒。

    “天气寒冷,皇爷爷喝些暖茶。”

    宁宛自封了韵容县主,进宫的日子便较之从前,更多了起来。至和帝目今没有嫡亲的孙女,两个在朔京的孙子又都已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不能再带在身边。况且皇室里本就不会将王府的世子常宣进宫。

    故而宁宛这个侄孙女,反倒成了至和帝身边的常客。或是奉茶倒水,或是置书研墨,修明殿的偏殿之中,常能出现韵容县主的身影。

    圣上似乎尤为喜爱这位县主。不过聪慧漂亮的姑娘总归是得人喜欢的。

    宁宛这日又在殿中,为这位操劳的圣上奉了暖茶。

    至和帝接过茶来,叹了口气:“若朕身边,都是些如你这般聪明的,也轻松多了。”

    宁宛福礼道:“承蒙皇爷爷厚爱,宛儿自知尚有不足,日后仍会不断精进。”

    至和帝笑着摇了摇头:“你呀,好虽好,只是越发不像个小姑娘了,才几岁的年纪,反跟个大人似的。你那长兄,小时候也是这般样子,不不,你较他更甚。”

    宁宛还未说话,姜老儿却正从外间进来,笑道:“县主天资聪颖,自然比旁人要早慧许多。”

    至和帝见他进来,却哈哈笑道:“你这老儿!”

    宁宛有时候也觉得甚为奇怪。姜老儿说起来在钦天监任职,可他却不似别的大人那般。他既不穿官服,也不常在钦天监那里值守,他那一身袍子,反倒像个云游的僧人道士什么的。

    而他和至和帝,也不是那么像君臣。比如他来修明殿,不管是正殿还是偏殿,总归是不需有什么人特来通禀的。

    圣上默许也便罢了,他自己好像也不甚在意这些礼数。

    不过这些会占命观星之人,大抵也是与普通人不同。宁宛想起从前见过的那位玄衍大师,不也是一副神乎其神的样子嘛。

    姜老儿进来便坐在了他常坐的那把椅子上,至和帝也似习惯了他这般一样,直接便同他议起事来。

    “今日褚州又传了信来。”至和帝敛起先前的笑容,面上又显出愁容来,“燕云虽尚能守住,可压力却不小。”

    姜老儿点了点头:“北狄人本就比我们大周的士兵更耐寒冷,只怕天气再冷些,会更加艰难。”

    话至此,宁宛便知道二位要商议军事上的事,这些事她一个女孩家,自然是不能参与的,于是她便行礼告退,出了修明殿。

    十月末,树上的叶子落尽了,愈发一片萧条。今日天气不甚好,阴阴的似要下雨一般,又时有冷风吹过,越发让人觉得冬天快到了。

    宁宛依稀记得幼时在褚州时,每到了这个时节,就要寻出冬衣来了,天气再冷些,就有人会添了两层棉衣,以御寒冷。褚州尚如此,那燕云,应该只会更冷吧。

    听说那里的雪一个冬天都不会尽数化开,若是赶上一场大雪,进关的道路也会被封上,也不知那里的士兵们,而今都怎样了。

    而因为北狄进犯这件事,原本西南旱情过去才轻松一点的大臣们,也愁眉苦脸起来。

    毕竟关外的敌人若是打进来,那大家都是丧家之犬了,那时候还谈什么升官发财。

    朔京城的气氛,就像这阴郁的天一样,微微让人透不过气来。

    连傅先生也好似受了影响,课业结束得比往日早了许多。宁宛早早回了府,却窝在屋里发呆。

    听皇爷爷和姜大人的意思,燕云的形势似乎比较危急,那夏夜里燕凌远所说,他也许会离开的事情,会不会就成了真的呢?

    如果,燕凌远真的要到北边去,去褚州,或是燕云,那她呢?

    思及此,宁宛自己便先愣了一下,她明明也不会有什么,仍是做她的县主,听傅先生讲课,到宫里去陪陪皇爷爷,又也许会有哪个人陷害她,或者突然有谁出了什么事,将她牵扯进去。

    最多不过是他们又有什么行动,为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做准备。

    可她一想到燕凌远会离开朔京,到那么远的地方,还是会不安。

    不知道是为远行的人不安,还是为留在京城的自己不安。

    十一月初一,英武侯府燕月悠下了帖子,请宁宛到家中一叙,而收到帖子的时候,宁宛便觉得,这是燕凌远有话想跟她说了。

    英武侯过去便带兵打仗,常年征战,封侯之后在朔京城立府,侯府却修得粗犷。为了培养两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