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朝砚遇-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砚垂眸道:“父亲为何要将我嫁那么远,若哪天荆南不再是我们友邻,我岂不是回不了娘家了?”

    沈复顿了顿,哈哈大笑:“你倒是想得多,荆南好好的怎会不是我们友邻?”

    有时沈砚也会陷入这样的矛盾里。一方面她的『性』子颇为懒惫,并不喜迎风出头,她也从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要主动经略救世。相反她骨子里颇有蓬阳王氏那样的洒脱和随『性』,她身为沈七,为沈家的奉献就是听从上意的安排,只要他们认为那样是有益的,她都无所谓。

    可是另一面,看着有人欺负到头上,她也装不了糊涂。这无关责任感……就像一只羊闯入地盘上耀武扬威,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但有时她会想要一掌拍下去。

    此刻,她不信沈复半点没有察觉,她也真讨厌这样不痛快。

    沈砚哂然一笑:“瞎猜罢了。”

    ……

    沈砚走后,王茉从屏风后走出,对沈复柔声道:“夫君,我觉得阿砚说的有理。”

    “你都听见了?”沈复向她招手,待她近前又小心扶她坐下,“你说,她哪句话有理?”

    王茉见他神情并没有不悦,就依偎向他道:“父亲要与川蜀联姻,用意是好,可山水迢迢中间还隔着一个荆南。荆南的刘开狼子野心,现在不过是表面平静罢了,往后真要向他借道,郓州岂非要受他肘制?”

    “这事父亲自然也虑到了,不过刘开自会有人收拾,你当那些徐州士子上月为何会来到郓州?”

    “为何?”王茉还真不知道。

    沈复微眯着眸子,斟酌道:“荆南邻着徐州,徐州接着宁州,而宁州还在咸阳汉宫掌控下。我得了确切消息,朝廷已悄悄发兵压近宁徐两州边线,这是想试探交火,意在荆南呢。那些消息灵通的徐州士子风闻而逃,投奔来到郓州,左右不过费一口米粮,礼宾馆也还住得下,倒是无所谓。无论如何,刘开这几年会专注提防西线,倒不敢与我们不合。”

    王茉吃惊道:“朝廷和北地还没打出什么结果,怎么又往南下了?”

    “僵住了……”沈复不愿和她多说,这些兵戈和心计是男人的战场,他觉得女人不必知晓那么多。

    王茉读出他的意思,但机会难得她仍是尽力回转道:“哎,刘开原就是朝廷任命的厢军将领,夺占荆南名不正言不顺,也难怪朝廷要冲着他来。他以一己之力抵抗怕是不能长久,若是他败退,可就叫我们郓州……”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沈复忽然皱眉打断她。

    “啊?”王茉微惊,不知自己是否说了不妥当的话。

    沈复无需她复述,就已经连着之前沈砚的话,生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刘开一人会落败,崔岑来了,崔岑和蓬阳王氏关系匪浅——他只盯着荆南夹在川郓两地中间,可这么一看,郓州分明也夹在荆南和蓬阳中间!若是左右两地串联,郓州就被包了饺子,渐被蚕食……他为这个猜测打了个寒颤,眼前不期然浮现崔岑那双清亮而有压迫之意的眼睛。

    江左没人能收服桀骜好武的悍将刘开,但是北地的崔岑可以。

    不可能的!他迅即又安慰自己,蓬阳和莱州向来痴爱修禅修道,一派超然,不会图谋郓州这块土地。可心底立刻又有个声音反驳道,别天真了,津口王氏立族百年,这么多人马需要吃喝嚼用,怎可能真的不入俗世,难道财富是水里漂来的不成?

    沈复脸『色』几变,在王茉担忧的眼神里终于定了心神。

    阿砚不能嫁川蜀了,要赶紧告诉父亲去。

    说他自私也罢,他把手放在妻子尚未隆起的腹部,他现在也是一个父亲,他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安稳的秋天。

    阿砚嫁去王家,向蓬阳投诚,托庇于崔岑,是夹缝中的郓州唯一出路。

    也是她身为沈家人的职责。

第二十八章 礼宾馆() 
沈砚从沈复那儿出来后拐去了侧门; 大姑母还在家里; 保不准会亲自过来逮她。

    阿桃问她:“娘子想去哪儿?”

    “去礼宾馆。”

    同宗同族的情分大如天,桑园的事她不便自己动手,得去寻个帮手。

    乌镇礼宾馆做为郓州的待客之道; 构建十分精致华美,且隔年就要翻修,务要叫各地来往的贤能之士体察郓州之富庶美丽。此间专设主客郎中一位; 吏员数名,更拨下数十仆从,负责照应馆舍里的食宿起居、洒扫维护。只要有德有才有名声在外; 或是有一技之长,无论琴棋书画或其他; 甚至力大如牛,有自信者都能来礼宾馆一试身手。若是被奉为上宾; 礼遇且不必说; 运气好的还能在郓州谋得一官半职,跻身新贵。

    当世间,“龙生龙; 凤生凤,地鼠生的崽儿打土洞”,出身就限定了绝大多数人一生所能成就的高度。世家门阀主政奉行“举荐制”; 任人唯亲; 不是一个碗里的极少提携外人。除了卖身为门客投靠权贵; 寒门子弟立身茫然; 毫无出路。

    是以礼宾馆于沈砚的曾祖父建立之初,就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从各地闻讯而来。这些人中不乏真正有才有智之辈,甚至有那洒脱的高门子弟也来凑趣,沈砚十分怀疑郓州这几十年能从景帝时期一直破财免离纷争,背后是这些人在出谋划策。

    这里也不禁普通民众出入,不过乌镇皆知这里面是郓州最聪明最体面的一群人,百姓们敬畏得很,极少进去看热闹。

    沈砚此前陆续来过几次,不过她觉得大概是郓州的富庶和热情易叫人眼花缭『乱』,常活跃的那些个人都忙于享受这份尊崇,倒没看出什么真本事。

    路上有馆仆见到沈砚两个女子,不免好奇,不过也没有出声拦下。这里极少会有女人出入,女人的一技之长无非琴棋书画,留在闺中做个乐趣倒罢,算不上什么实用的。

    有同伴认出来的就提醒,“看什么呢,这是我们太守府的女公子。”

    哦,原来如此,这礼宾馆就是太守拨钱维持的,等于是这女公子的后花园,人家自是想来就来了。

    沈砚和阿桃去到建于东首的讲堂。讲堂面阔八间,式样颇类酒馆,有一面柜台供应免费的酒水茶点。大堂里有数十张矮方几,摆上一壶茶,叫上三两个志同道合的馆友,便能谈天论地消磨上一天。

    此时早间,就已散坐着五六桌人,言谈间还有人提到了昨日从青陀山方向来的洪流,“……听说大水是忽然而至……”

    沈砚挑了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席地而坐,阿桃去柜面上要了一壶蜜花酒和两碟糕点,两人就坐下听旁人议论。

第二十九章 下家() 
雨已止住了,天穹蒙着一层灰; 空气里是一股湿意。青条石板路上小水洼一个接一个; 行人三三两两; 除了有门面的商铺一应旌旗招展; 街边流动的摊贩少了许多。

    乌镇人爱花爱树,行道两侧;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株,绿油油的榕树和青竹,紫藤、杜鹃、碧桃、海棠、山茶,还有带着香气的玉兰。

    沈砚和崔岑沿着大道并肩而行; 阿桃和钟意落后几步。

    “七娘子,年年还好吗?”

    沈砚不意崔岑第一问落在了小猫上,不由笑道:“挺好的,不怕生; 我屋里几人都很喜欢它。”

    这一笑如绽芙莲; 恬美适意; 令湿冷的春风都软化了几分。崔岑侧目,她不是太浓烈的人,总是恬然清静的模样,就连笑也只是轻抿唇角,眼中还很清明。唯有说起她的小黑猫,他见过她眼中璀然生辉; 也见到了此刻她清瞳漾开的温柔笑意。

    生疏稍减; 崔岑顺势问起街面上的江南风物; 沈砚也一一简要作答。

    按理沈砚是地主,且她要还人情,自是由她来请客。但崔岑这样的男人,他成年后可能还没让女人为他付过钱,所以一路反而是崔岑带路,寻进了一家雅致的食肆。

    上了二层,崔岑挑了个临街的小间。那小间邻着隔壁只在圆洞口挂了一道珠帘,看来是一体的,阿桃和钟意就自觉去了帘后。

    窗下设两张相对的餐几,墙上挂一副游春图,墙角设两只花几,一盆棣棠垂枝吐蕊,一盆白兰默默吐香。

    店家来人报碟,麻溜地连说了五六十种吃食,这还不算佐餐的小食和酒浆。崔岑就请沈砚做主,沈砚也不客气,零零总总挑了三十来样。看着名目繁多,其实那一个个菜碟小的只有手掌大,有些肉品不过切摆上一块,吃个热闹。

    沈砚觉得很麻烦,分餐制也就罢了,郓州上上下下只要稍有家资便要这样附庸风雅,追求精致繁复。结果譬如她家里,就是厨娘一天时间里有大半时在弯腰洗餐具。

    沈砚趁着上菜前,起了个话头:“乌镇离蓬阳还有几日路程,不知崔侯打算什么时候动身?”去贺寿,然后打道回府。

    哦?崔岑低眸笑道:“这才过了一晚,七娘子就叫沈太守改主意了?”

    “应当是快了罢。”沈砚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她提醒过李氏荆南这半个亲家有异心,又提醒了哥哥友邻蓬阳暗地里已站队,再加上嫂子要为自己和孩子日后打算,无论他们谁和沈闵之说上几句,最后变成几人互相应证,那就容不得她爹不调头。

    毕竟她爹要保沈家几十年后的留存,就得先扛过眼前的这几年,被两面夹击可不是闹着玩的。

    崔岑望着对面人唇边微微的笑意,察觉到她的心情有几分愉快。他心里忽闪过一丝怪异,本不欲开口,顿了顿还是道:“既如此,不知七娘子为自己选的夫婿落在哪一家?”

    这话听着有些逾矩了,沈砚朝他望去,见他眼眸清湛,并无异『色』。不过她在崔岑面前已不止一次『露』过有别于世家女子的大胆和异样,她对崔岑无所图,倒觉得和他这样坦率相处还轻松些。

    “大约要落在王家了,”本来对婚事就不太在意,沈砚也不怕他知道,“王氏家风高洁潇洒,族中子弟才情名满天下,像我这样喜爱锤砚凿石的,正适合去那里。”

    想想真不错,闲云野鹤,敲敲打打,就过完了一生。

    崔岑见她似乎真是挺满意的模样,不知为何就想笑。他也不急着问出这趟邀约的来意,转而好奇道:“那么恕我冒昧,不知七娘子看上了王家子弟中哪一个?”

    不知为何,他觉得沈砚会回答,而他很想知道。

    沈砚果然乐意告诉他:“并非十拿九稳,不过若是可以,我希望能是王晴川。”

    王晴川适龄十七,其父王曾,其祖王厦之,其高祖王勉,正是他要去拜贺之人。崔岑眼神一暗,瞬间懂了。

    这个人选妙的是,其祖才智平平不受高祖所爱,但其父王曾却在绘画上极有天赋,隔代继承了其高祖的高超技艺,在王家颇有分量;但高祖毕竟年事已高,族中理事的都是祖父辈,王晴川父子就不怎么出挑;更妙的是,王晴川是庶子……简单的说,沈砚为自己挑的这人,公公会在十几年后掌权,但她夫君不必承嫡重,她受人尊敬却少受劳碌和拘泥。

    而眼下,她代表沈家向王勉一脉投诚,王勉与他的祖母是义亲,等于沈家托庇于他。他可以向郓州要些好处,但不能再鲸吞蚕食,即刻就打『乱』了他的算盘。

    偏偏王晴川又是庶子,沈砚嫡女陪嫁了整个郓州,还是她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