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林曾也不是卖棉被的,等兑换者逐渐发现保暖材料的作用后,他也就停止自己的行为。
至于收购来的保暖毛绒,林曾直接物流运送寄回异度绿化公司,让潘若明找个懂得制作手工被的师傅,将这些经过植物回收站加工的毛绒加工处理,给清河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每个人准备一条小被子。
经过吞噬之藤加工而成的物品,有着高温消毒后才有的洁净效果,并不用担心回收物有卫生问题,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至于棉绒里的灰尘杂质,都会被溶液吸收分解,等完成回收加工过程后,这些废弃的溶液,就会进入树冠中专门存放人类排泄物的空间,成为普通肥料的一部分。
一斤轻暖绒被褥,虽然只有夏天空调被的厚度,但是它的保温效果,比十斤普通棉被的保温效果还要好。
趁着杨絮纷飞的日子还持续至少一周时间,林曾正好花点钱,收购一些轻暖绒,可以给自己使用,可以作为公司员工福利,可以给福利院的孩子们集体换个新被子。
反正林曾异度公司盈利极高,他银行里的存款,都不知道如何花销。
晚上五点四十五分,林曾叫了一个明月街的一个快递小哥,让他直接开上快递点的送货车,一起到便利店收货,直接将将近五十包的轻暖绒寄到清河市。
别小看这五十多包的轻暖绒,每一包都有五斤重量,合计的快递费,要两百多元。海明区的环卫工人,今天清扫的主要对象,都在杨絮飞绒上,也因此多了一笔不错的外快收益。
林曾将快递费付给这位快递小哥时,一个比他年龄稍小青年快步走到他身边,满脸笑容地打了一个招呼。
“嗨!”
林曾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陌生人。
“你好,我叫关旭东,很高兴认识你。”
林曾默默地点点头,没有多话,不太知道这个年轻人突然与他打招呼是什么原因。
名叫关旭东的年轻人非常热情,也没有絮叨其他,指着被快递小哥打包装进运货车的包裹,耿直问道:
“我能问问这里面是什么吗?我今天看到很多环卫工人,都把杨絮放到一棵杨树上,然后换到了这个东西。能介意告诉我吗?”
换个人,这就是商业机密呀。
关旭东一定会遭到毫不留情的拒绝。
不过,林曾知道了关旭东主动和他说话的原因,也没有隐瞒轻暖绒的用途。
“这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保暖材料,名为轻暖绒,远胜普通棉花,鹅绒,可以制作衣服,被褥,轻便又保暖。”林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轻暖绒的作用。
关旭东一字不漏,听得一愣一愣。
“这是杨絮加工而成?”身为被两百万雌毛白杨困扰许久的京城人士,怎么会对杨絮陌生。
每逢这种季节,杨絮飘舞,各类新闻报道又开始老调重弹,有的说飘絮危害,有的说种植毛白杨利大于弊,但却没有多少人提到,这种漫天飞舞的白絮,能制作成衣服被褥的原料。
关旭东倒是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苦命娃,爹娶了后娘,后娘以棉絮为亲生儿制作棉衣,以杨絮给苦命娃制作衣服,外观看来,两者相差不大,厚厚鼓鼓,但苦命娃却冷得瑟瑟发抖。
由此可见,杨絮虽然长得像棉花,但保暖性上差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杨絮对华国人而言,不堪其扰的原因,可不就是找不到它的用途。
如果它真能变成保暖效果远胜棉花鹅绒的保暖物,那以华国人物尽其用的性格,挂在树上的那些杨絮,估计没等果实炸裂,就被采收一空了。
而华国大大小小各地城市每年必须扰人的飘絮,在华国人眼中,估计能换算成漂亮红票子,飘散空气里,迷花人眼。
关旭东脑子里已经自动出现这种画面。
“哇!杨树飘絮了,我们赶紧出门收集杨絮吧,今年争取弄到五斤轻暖绒,给我们家每一个人做一件棉衣,和一条棉被……”
“妈妈,学校组织我们收集杨絮,捐助西北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大街小巷里,修家电燃气灶的吆喝声,多加了一句话。
“收杨絮柳絮喽!一两起收,价格优惠……”
好吧,关旭东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家伙。
他脑中眨眼之间,浮想联翩,等到林曾寄完快递,准备离开,他才恍然回神,追到林曾身边,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那我也能一起收集这种轻暖绒吗?”
“为什么不可以?”林曾笑道。
植物空间的核心植物智慧,被使用的频率越高,它的生长状态也就越好。高级品质的晶源体,就是诞生在这些植物之中。
“植物回收站,应该是一种公用设施,我可以收购兑换,你当然也可以。”
关旭东听到这种说法,眼前一亮。这个青年正值自身发展的迷茫期,家境不错,无忧生活,但却不知道自己的事业方向,如今,看到林曾收集这种材料,突然之间有了一个方向。
林曾并不关心这个青年今后的创业发展,他说完自己的话后,回到两室一厅的住处。
晚餐备妥,刚准备开吃,门外响起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开门一看,抱着儿子的徐鹏晓,手里拎着一袋刚出炉的香喷喷牛角包,递给林曾,说道:“林老师,这是小圆妈妈做的手工面包,味道不错,没有过多的添加剂,你尝一尝。”
他怀中的小圆,还是老姿势,一手环抱心灵舞者的盆栽,一手拿着一张a4大小的厚纸,黑黝黝的眼睛,一瞬不瞬盯着林曾。
第六百一十五章 林曾的绘纹课()
自从小圆临摹林曾复杂图纹之后,徐鹏晓夫妻俩就尊敬称呼林曾为“林老师”。
林曾觉得十分戏剧,江画即将要脱离人民教师的行列,而自己反倒成为一位被家长尊敬的老师。
世事玄妙,不过如此。
“谢谢,唔,味道好香。”林曾接过徐鹏晓递给他的面包,忍不住夸奖到。还温热的面包,刚出烤箱,面上覆着一层培根肉,看起来非常美味。
据说孔子收徒时,接受的束脩是一捆十条牛肉干。看来,一位吃货老师,对家长而言,学费都有了直接目标了。
“小圆,图纹拿过来,我看看。”林曾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小家伙,跟着老爸一起来拜访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可不就是找他指点绘制图纹的问题吗?
小圆与人沟通,必须通过手中的心灵舞者,因此接收和反应的速度都比普通人慢,但是比起一般的孤独症儿童,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他听完林曾的话后,视线落在心灵舞者盆栽上,十多秒后,抬头看着林曾,用不大的声音说道:“谢谢!”
徐鹏晓侧头憋泪,儿子这种变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每次看他能主动回应别人的说话,这个汉子都忍不住想要掉眼泪。
这种心情,其他人无法感同身受。
“不用客气,来,到这边坐下。”林曾把桌上饭菜挪出一块空间,让小圆把纸张摊在桌面上。
“啊呀,林老师,你还在吃饭,我……”徐鹏晓看到桌面的饭菜,挠了挠头,很不好意思地说道。
“没事,一边聊一边吃,我胃口更好,你们要不要也吃点?”林曾毫不在意地招呼道。
比起培养一个绘纹师,让这个孩子的人生,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自己花费一些吃饭的功夫,只是一件小事。
a4纸张平铺在餐桌上,林曾一眼扫过这张看似和自己绘制一模一样的图纹,对这个孩子的天赋,非常满意。
当然,图纹还是有缺陷。
“林老师,我发现小圆在绘图的时候,真的很有天赋,这张复杂的图案,就算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也没办法画出分毫不差,但他就观察了你给他的范例一周时间,就绘画出一模一样的花纹。我觉得真的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可是小圆愣是说他画的花纹,和你的有很多不同。”徐鹏晓也坐下,看到林曾认真地看儿子的画作,忍不住开口,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
“是的,”林曾夹了一块叉烧肉,对这位不到五岁的佳徒非常满意,“他的天赋非常好,这些等下谈,我先把一些问题告诉他。”
林曾将a4纸张摆在小圆面前,从客厅的架子上,取了一把没有沾过墨汁的绘纹笔,将图纹上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详细告诉小圆。
因为林曾讲述的话语非常多,放在小圆面前的心灵舞者叶片舞动地速度和频率,更加快速。
小圆全心投入地看着心灵舞者越发优美的姿态,遇到没有听明白的问题,会再指着那处,请林曾再说一遍。
至于小圆的爹,那个能弄懂复杂工程结构的徐鹏晓,已经听得眼冒金星,云里雾里,一脸懵逼,觉得自己的智商急骤下降,和这俩师徒,不是一个次元世界的人。
有些笔锋,林曾还无法言传,只能让小圆握笔,自己直接教他用笔角度和力度。
徐鹏晓坐在一旁,闲而无事,不由观察认真听课的儿子。
这一观察,徐鹏晓霍然瞪大眼睛。他突然将儿子的最近的变化,和身边这棵盆栽联系起来。
这阵子,徐鹏晓夫妻只感觉到小圆能和人交流,能回应他们一些简单问题,欢喜无比,幸福万分。
但是当局者迷,他们下意识地忽略了小圆接收别人信息的方式,其实是在用“看”,而非用“听”。
他们凭着常识,下意识认为,小圆不离手中盆栽,全是因为他喜欢而已。
直到此时,徐鹏晓旁观者清,才惊觉儿子的似乎所有的目光,都在身边那株特别会跳舞的“跳舞草”上。
就算用喜欢解释,也充满了违和感。
难道,这株盆栽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徐鹏晓想到儿子喜爱的这株盆栽,就是来自林曾的赠予,心中充满疑惑,但又不敢打断他们师生交流,只能憋在心中,像百爪挠心般难受。
四十分钟时间,小圆没有任何分神,将林曾所讲的内容,完完整整记在心里,不落下点滴。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几乎很难做到。
林曾在一边吃饭,一边讲解的状态下,结束了今天的晚餐。
小圆小心翼翼地收好自己的图纹,抬起漂亮的双眼皮,清晰地对林曾说了一声:“谢谢!”
“不用客气。”林曾笑着收拾碗筷,心中期待这个孩子绘制出第一张符纹。
“林老师……”徐鹏晓看着林曾,欲言又止,一副想说却不知怎么开口的模样。
“怎么了?”林曾扭头看向徐鹏晓,奇怪询问道。
“林老师,”徐鹏晓看了一眼这段时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儿子,觉得自己如果不问出这个问题,估计整个人会被憋疯了,他组织好语言,问道:“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关于这盆植物。”
林曾一愣,转而笑道:“你发现这棵植物不同之处?”
“真有特殊的地方?”听到林曾几乎算是确认的反问,徐鹏晓反而觉得不可思议,如闻天方夜谭,“我刚才注意到,小圆听我们说话的时候,目光都落在这棵跳舞草上,每次我们说话,这株跳舞草叶片都有特殊的舞动频率。难道,小圆是通过这棵植物,明白我们的话意?”
徐鹏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