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古武侠赋-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力在哪里?

    书院!实则又在学生手中!

    可是,当学生离开后,权力又回到了书院!

    简而言之,权力在新的学生手中!

    书院本身就如商,这些学生就是各个部落的族长,看似商朝强大无比,可等他衰落了,这些族长根本不会鸟他。所以,学生很快就会换人,使得书院永久的把持着权力。

    同样的,规定权力在学生手中,就是为了不让书院掌权!这一点云中子看不透,因为他没有经历后世帝王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历史。却有,所以他也不让书院彻底掌权,两者制衡,谁也不能独大,这就是他布下的手段。

    这手段看似很简陋,可在这里,却极为适用!

    大家进书院是学习的,探讨政事也是学习的一种,虽然这里没有太多的政事,却也能让这些学生们眼界大开,且这个不多,也正好用这些学生来解决。多了,用他们反而不合适了!

    知道,随着这里的发展,建立政府是必须的。只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却有说头,也没有拿定主意。他倒是有了几套方案,可如何抉择,却不能下定决心。在当今,什么样的班子好,不一样争来争去吗?

    随着封神的接近,整个修炼界都有些静寂无声,可人间却骚乱了起来,各大诸侯的征伐断断续续,每有消息,不是这个诸侯国被灭了,就是那个诸侯国被讨伐了。

    好人、坏人,哪里都存在。一个诸侯王为恶,就会害了很多人,而结果就是诸侯国被灭,他被人兼并,而那些发展起来的诸侯国,却一步步壮大。当他们发展到极限时,便是改朝换代之时。当然,极限只是一个说头,必定一切变数太多了。就说封神之战吧,那西岐也不见得发展到了极限,只是商朝到了灭亡的时候了,他不争别人也会争。那么,就不如一睁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这一次,是没有能力争了,不是他麾下的人不够,他若是发狠,只凭人间界的实力,绝对可以争上一争。可是,实力不只是看人族自己的,还需要看到方方面面。他若要争,那就是逆天而行不自量力了。

    他可以等,等周朝八百年国运之后。到时候,他不争别人也会推着他争,就如如今的西岐一般!或许有可能,那春秋战国都不会出现了呢。

    棋盘上小小一角,落下了一子,稳稳立定,看似不起眼,却定下了江山!(未完待续。。)

    。。。

545 封神事(上)() 
对修士来说,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上百年的时间,人间百姓还了两茬,他们却似打了个盹一般。

    终南山上,一直精修的精卫醒来了,可她的样子,依旧没变,这让很是无语。她太乙金仙了,可塑形时,竟然还是一幅女娃模样,搞毛啊!

    看着眼前蹦蹦跳跳的小丫头,很无语。这家伙,完全是赤子童心啊!如此单纯,也不知是好是坏!

    苦笑着摇了摇头,拉过精卫,捏了捏她圆鼓鼓的小脸,心情陡然高兴了起来,道:“臭丫头,你现在也化形了,我们去看你父亲怎么样?”

    精卫点头,道:“好啊,好啊。我早就想去了,只是想到自己的样子才不敢说。”

    闻言,沉默了下来,微微叹了口气。

    精卫绝对算是一个聪明的丫头,他的父亲是人王,是大英雄,她心里也是骄傲的吧。可英雄,却不能陪在她身边。

    她心里的感情,别人又怎么会懂?

    也许,她保持这个样子,就是为了那一份执念吧!希望这次去,她能够放下这份执念!

    火云洞地处东南,四周沃野千里,为一峰凸出大地之上,很突兀的耸立在天地之间。峰顶有云,起自四方,汇聚中天,似山峰有力,聚八方之气,凝于此处。

    远远的看着芙蓉峰,目光一闪,暗道此峰似乃飞地。

    我们说仙山福地,所谓仙山福地。无不是大地灵脉之所在,汇聚天地人三才乃成。可此处之地。有天之力,却无地之力。更无人之力啊。明明看似一座仙山,却飘渺异常,似随时会飞遁一般。那红云选择此地为洞府,实在是不开眼。

    这样的宝地,必须是身怀至宝之人才可镇压,才能使得飞地化作福地。三皇没有至宝,却乃人族气运之中,他们住在此地,却是借人族之气运。镇压此地,汇聚地、人二才,达到与人族相辅相成的目的。

    落在山脚之下,三个男子立于不远处,一脸笑意的看着。这三人正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与人皇轩辕。

    抱拳行礼,道:“见过三皇!”

    三人还礼,伏羲道:“道友成道在我等三人之前,道友能来,却是我三人莫大福分。”一旁。神农有些激动的看着精卫,精卫眼睛也红了。拍了拍她,放开了手。精卫马上扑了上去,一把钻入神农怀中。哇哇大哭。

    神农一脸感慨,用力的抱着精卫,一双大手轻轻拍着。他一脸感激的对道:“多谢道友出手相救小女。”

    “道友客气了。精卫亦是我徒!”马上道。

    轩辕笑道:“好了,大家重聚是好事。为何如此伤感?大兄、二兄,客人还在外。我们快快请他入内吧。”

    “是,是,倒是为兄高兴过头了。道友,请!”伏羲做请。

    笑着点头,与三人并肩而行,一路眺望芙蓉峰美景,三人也为他指点四方,详细解说四周之变化。

    不多时,几人来到火云洞外的平台之上,自此处往芙蓉峰景色,可一览无余,把一切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赞道:“不愧是传说之圣地,果然好景!”

    “道友太客气了。对比道友的终南山,此地也强不到哪里去。”伏羲笑了一下,道:“这些年,我们三兄弟也一直在观注人族变化。人心之变,吾等也无可奈何,只能细细教化。这一点,道友却是走到我们前面去了。”

    摇头,感慨道:“说这些也无用。我可以教化十万、百万百姓,却管不了整个人族啊!”

    三人对视一眼,神农道:“道友,你收女娃为徒,助她脱离苦难,神农感激不尽。我这里有一样小东西,就算给于道友的谢礼吧。”

    一愣,有些愕然的看向三人,伏羲、轩辕都面带笑意,神农则一脸郑重。可当他拿出那东西,放在面前时,整个人惊愕了。

    只见神农手中有一尊小鼎,鼎不大,颇为迷你,可此鼎气息,却极为惊人,其上蕴蕴红光,更是给人一种微热的舒适感。

    这是什么宝物?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神农鼎!

    伏羲有河图洛书、轩辕有轩辕剑,神农有的就是这尊神农鼎了。

    神农鼎你说它是至宝,不对!因为这是一尊很普通的鼎,是当是通过人族的冶炼之力练出来的,材料不好,锻造技艺也不好,练成的鼎也只是能用罢了,根本就说不上是宝物。可是,当神农尝百草后,试着以此鼎炼丹成药,并著神农百草经,这尊鼎便进行了升华。

    它不再是普通的鼎炉,而是一件至宝,一件承载了功德与人族气运的至宝,乃神农之代表。

    轩辕的轩辕剑被称作人道圣剑,那这尊鼎,就是人道圣鼎。只是,知道这尊鼎的人并不多,大家更加观注百草经。知道,是因为他一直都观注着三皇。

    张大了嘴巴,手虚抬,停在半空,距离神农鼎三寸,却不知该拿还是不该拿。

    神农笑了笑,手往前一伸,触摸到了神农鼎,那种温热的感觉,让他整个人一个激灵。他赶紧推辞道:“道友,这东西太过宝贵,贫道如何都不能收。”

    神农鼎代表了人族的传承,代表了神农的意志。拿着这东西往人族面前一摆,那绝对比什么大王的身份还牛叉。可同时,这东西也是一个烫手山芋,他拿了,也不能摆出来,不然别说人间那些帝王了,就是那些大能、修士,也会觊觎其中。

    因为在崆峒印、轩辕剑不出的情况下,神农鼎就是人族正统!

    伏羲道:“道友,我们把宝物给你,是因为道友为人族,也一心为人族。其他的,又何必考虑呢?这个东西,只是为了以防万一,道友就不要推辞了。”

    “这……”自也明白其中的利弊。他看着三人,点头道:“好吧。如此,贫道就愧领了。”握住神农鼎,其内祥和的气息让全身毛孔都张了开来,无尽灵气灌入他体内,让他打开舒爽。好宝贝!果然好宝贝!

    “哈哈……”轩辕大笑,话题一转道:“想必道友也知道封神之事了吧。”

    点头,道:“在下与阐教云中子交好,已从他口中听说此事。”

    伏羲道:“不久前,女娲娘娘来了,与我们分说了此事。这是人族的一场大劫,也是一场机缘。我人族无法避开,只能身入劫中,寻求好处了。娘娘说过,这一次她也会搀一手,把门中童子灵珠子送入人族,转世入劫。道友与阐教交好,却是一个好手段。”

    了然他话中意思,道:“这次损失的必定是截教,他太强势了。只是也不知,几位圣人会做到何种程度?”

    轩辕道:“截教那些披毛带甲之辈,不当人子。这些家伙,当一一灭了才是。”

    一个种族,对其他种族有天然的敌对之意,身为首领,轩辕自然不喜妖族,而截教弟子,大多是妖族。不过,伏羲却是曾经的妖族大圣,一些话是不能说的。

    不过他们几人也通过聊聊几句的交谈,有了默契。那就是对付截教!这是人族的大事,也是圣人的大势,谁也没有改变的能力,那就只能顺从了。

    三皇不用说,他们是人族首领,自然要为人族打算。也是如此,不能把人族推入火坑,所以便是几人不觉得截教该死,也不可能出手拉他们一把。这是利益!**裸的利益!

    不久后,离开了此地,他把精卫留了下来。两父女这么多年不见,也该好好聚一聚,再有修行的事情,三皇也足以指点精卫了,比还要合适。而且封神在即,身为一个父亲,岂会不担心女儿?所以精卫留在这里也好,没了危险!

    回到终南山,敲响了洞外的磬钟,召集全真七子与门外散修,开始了自己的布置。封神,是难,也是缘!(未完待续。。)

    。。。

546 封神事(下)() 
只有一个弟子,精卫。他为精卫准备了七个徒弟,也就是略有名头的全真七子,侯海、程鲁、山溪、姜诚、风习、华杰、姬泽。

    自七子名扬人族,全真教广博之后,来终南山之人络绎不绝。其时,大多人为智慧而来,虽不见,却得入书院,遍览典籍,学礼、技、武三书。

    大家都不是蠢人,一些人渐渐看出了不同,联系当今天下,自也有自身看法。故,一些人来了走了,一些人却停留在这里,或于书院教书,或如百姓一般,起一间小院,耕两亩天地,悠闲自在,好不快活。当然,这些人为的不是悠闲,而是武!

    仙人在未来只是传说,可在这里却是实实在在的,许多人以成仙为一生目标。这不封神快到了,姜子牙那家伙也要出来了,他不就一心向道吗?这样的人,人族还有不少的,不只是他姜子牙特殊。

    几百年间,留在此地人众多,而一些人,也入了道途,被传以《武》之外的东西,走上了道门。这些人不是全真教弟子,却多承全真教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