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古武侠赋-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敖广脸色一下就白了,这不是说要偿命吗?

    又道:“你放心,我不会让敖丙偿命,我只需要他化解这段因果,去除精卫怨气。”长袖一挥,精卫鸟飞了出来,在半空中精卫精卫的叫着。

    看到这小鸟,敖广脸色更是铁青,飞起一脚踹在敖丙身上,把他踹飞了出去,狠狠撞在地上,发出碰的大响。

    敖广修为虽不高。见识却是不凡,一眼就看出了精卫的不对。同时也明白了的来意。

    这精卫,乃女娃精魂所化。满是怨气,不把怨气消了,根本无法投入轮回之中,时间久了,恐怕就会散于天地间了。到时,这因果就是死结,敖丙不死一回都不行。

    他也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小女孩死后竟会有这般大的怨气。其实,哪里是女娃怨气作怪。而是她受神农庇佑,得了那天道生机才有如今情况。只是生机虽好,若没机缘,也无用处啊。这女娃就是如此,若不是,说不得她真的就要魂飞魄散了,连转世的机会都不会有。

    那洛神也是一样,他能够成就洛神,是伏羲以先天八卦助了他一把。不然也只是人族信仰弄出的一个伪神,早晚魂飞魄散,可如今,却成了类似先天神灵一般的洛河之神。不得不说伏羲的利害。

    敖广诚惶诚恐的站了起来,深深拜道:“大仙,您看如今情况。可有什么办法,小王能够做到。必定满足。”

    点点头,大袖一挥。精卫被他收起了,连带着敖丙也被他拿走了。他道:“老龙王,千年后,还你儿子。”

    言罢,踏步而出,敖广想要阻拦,却又畏惧实力,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开了。待他回神,早就没了影子,他急忙让人敲响磬钟,召集三海龙王商量。只是,四海实力不强,走了他们也找不到,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等待,他不是说了吗,千年后还你儿子,等千年又怎么了。

    回到东海之滨的闭关之地,弄出了一个巨大鼎炉,甩手扔出敖丙,看他一脸恐惧模样,没好气道:“你怕什么,我又没有说要杀你,哼!”

    敖丙虽傲,却也不笨,马上爬了起来,小心翼翼道:“前辈,您有什么吩咐,敖丙一定遵从。”

    点了点头,道:“看到这鼎了吗?你自己放血,把鼎注满。”

    敖丙一听,脸都绿了,这鼎看起来不大,可里面却蕴含了一点空间之术,乃炼器的特有神通,可以扩增里面空间。他这一身龙血,全洒进去也不够啊。

    “前辈……”敖丙快哭了。

    瞪道:“给我闭嘴。让你洒就洒,哪来那么多废话。”

    敖丙一听,哪里还敢多话,哆嗦嗦嗦的站在鼎炉前,割破手腕,任由鲜血流入鼎炉之中。让他奇怪的是,鼎炉空间所大,可血液注入里面似乎就沸腾了一般,竟莫名的增多。这让敖丙大喜,不用死了啊!

    他这一身龙血去了大约一半左右后,鼎炉满了,咕噜噜冒着血泡,让敖丙松了口气。

    站在一旁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把敖丙拉开,看了一眼他苍白的脸,扔给他两颗丹药,道:“去修炼一下。”

    “是,是!”

    敖丙哪里敢不停,马上拿着丹药做到角落去了。挥手把精卫放出,置于鼎炉之中。精卫快速扑腾,要飞上来了,却被一层光膜所阻,只得浮于表面,像鸭子一般,扑哧个没完。

    微微一笑,自袖袍中掏出一根翎羽,翎羽成艳红之色,似跳动的火焰一般,非常漂亮。他把翎羽融于龙血内,左手虚空一抬,鼎盖飞起,轰的合拢于鼎炉之上。

    “小家伙,你这又是龙血,又是凤翎的,以后可了不得,可要争气啊。”

    他开启地脉火焰,往里轻轻一送,火焰颜色变得透明,隐隐有一抹绿色掺杂其中。其后,打出印诀,彻底封闭鼎炉。

    “敖丙!”

    “在!”

    一叫,敖丙马上凑了过来,一幅狗腿子模样。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给我看着火,里面绿色少了,就给我滴入一滴龙血。知道了吗?”

    “是,是,是。”敖丙马上点头。这才满意,大步出去了。他一走,敖丙脸就拉了下来,跟死了亲爹一样,难受的不行。

    却是没时间管他了,一切他都准备好了,敖丙那里也不会出差,待精卫吸纳了里面龙血、凤翎,自可塑造身躯。只可惜,以后她就不是人族,而是妖族了,不过龙凤后裔,也不辱没他人族共主闺女的身份。

    现在,还是跑去人族看一看吧,也不知人族如何了。

    人族不是一个和平发展起来的种族,他们诞生时,便处于天地战乱之中。后来,更是屡遭大难,待巫妖退出洪荒后,才迎来真正的发展。

    如今,三皇治世,人族气运也跟着暴涨,主角之态越来越明显。只是,这一切也不是平静的。天皇伏羲时还好,到了神农后期,人族也有了乱子。

    国家的出现,对人族是一个好事,因为他整合了诸多的部落,这些部落若不整合,以后绝对会出现乱子。

    可是,如果只是一个国家也就罢了,关键是洪荒大地太大了,仅仅这东胜神州,就出现了不只一个国家,其他地方也学着中央之地的人族建立国家,统合四周。且因为国家文化还没有彻底底定,部落文化掺杂其中,使得人族看起来有些乱。

    这不,没过多久人族部落中就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势力,一个就是轩辕氏领导有熊部落,一个是崛起于东方的九夷部落联盟,还有位于东南部的苗蛮部落。

    轩辕氏的有熊部落不用说,这就是公孙轩辕所在的部落,正是因为公孙轩辕的出世,这个部落强势崛起,短短十几年功夫,便有了与陈地抗衡的架势。

    九夷部落与苗蛮部落去不同,这两个部落的文明与人族不同,许多地方虽有相似,却显然是另一种闻名了。

    苗蛮部落,就是蚩尤出现的部落,其部众好战,与炎黄部落相比,可谓人人是战士。

    九夷部落,却是东海之滨部落发展出去的部落,乃是人巫的后代,只是如今,都把自己当作人族看待。他们距离中原较远,与人族接触不同,且文化受巫族影响,与人族有诸多不同之处,就有了划分。这一点,苗蛮也是一样的。

    这两个势力都被看作人族,可因为文化的不同,却是迥然有异。说白了,有势力就有对抗,这一点即便在这里也无法摆脱。若出了野心家,自然就会出现大战了。蚩尤,就是这个时代的野心家,因为他要成为人族之主。

    只可惜,他选择的不是贤德之路,而是战争之路。这一点,九夷就与他们不同,他们受的影响,更加愿意行包容、吸纳的政策。

    “看来,大战不远了啊!”感受着人族的气氛,微微摇了摇头。也许,文明与发展,就是在战争中诞生的吧。(未完待续。。)

    。。。

517 战争() 
蚩尤的野心让人族出现了战争,并渐渐扩散开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中原。

    战争的掠夺手段,让人们发现了一种快速致富的方法。不对,不是致富,而是生存。他们掠夺食物,更多的是为了生存。

    一些小的部落,开始偷袭其他部落,抢夺食物,使得战争在人族内不停扩散开来。

    慢慢的,战争上升了国家级别,陈都的神农也知道了情况,却毫无办法,只能凭借自己的威望,一次次派人去劝解。与他不同,公孙轩辕要直接了很多,他自小于广成子手下学道,研究兵书战阵之法,是攻击性的人物。

    他的有熊部落本就是一个大的部落,四周臣服着很多小的部落,小部落征伐,使得他统领区域也是一片狼藉。

    公孙轩辕知道派人劝解是不够的,他直接出兵攻打那些挑起战端的小部落,吞并他们,给其他部落已警告,使得部落对公孙轩辕出现了敬以外的畏惧感觉。

    在他的强势下,有熊部落越发强大起来,而那些臣服的小部落也不敢掠其虎威。

    慢慢的,很多小部落被有熊部落吞并了,公孙轩辕也成为了一个极其强大的人,他的威名传遍人族,甚至还在神农之上。只是,他的方法却让诸多部落不喜,以至于许多部落迁移,聚集到了神农麾下,反使得神农势力大涨。

    两方首领成了评分中原之势,神农占据着大义,且心地善良。他不动,轩辕也不敢动。虽然。他统一、吞并了诸多的部落,可因各方习俗不同。部落里大小事务极多,使得他没有时间动。且神农之贤明,也广传人族,他要动,下面的人也会反对。

    故,中原之地的两大势力形成了一个平衡,使得战乱迭起的大地出现了和平曙光。只是,这和平很快就被打破了。

    蚩尤统一了苗蛮诸部,以强大武力。威震部众。他看到了神农、轩辕的平衡之态,知道自己机会出现了。于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偷袭了神农麾下部落,大胜而归。

    他这一动,打破了平衡,可蚩尤很聪明,他打劫了神农一次后,便快速缩了回去,默默积攒自己的力量。而神农为了不起战端。则派人去质问。蚩尤只是小心赔罪,其他事却一概不理。

    在他的拖延下,大家觉得无事了,可不想蚩尤又再次发动突袭。掳劫资源、人口,在削弱神农实力时,也默默增强自己自己麾下的实力。

    他接连如此。终于惹怒了神农,神农发出召集令。领大军出战,与蚩尤兵团站于华北之地。两方多次交战。神农皆不胜,被蚩尤屡次占得先机,大败小败不断,情况进一步恶化。

    神农为了维持生存,遂派人向有熊部落求援。公孙轩辕为了维护整体利益,领大军推向东方,威胁苗蛮侧翼,使得蚩尤不得不退了下来。只是蚩尤也是一个狠人,转身就偷袭了轩辕一次,打的公孙轩辕部前锋崩溃,使得他大军不得不后退避开。

    面对两族合力大军,蚩尤知道占不了便宜,便缓缓退走,神农为了感谢轩辕,正式承认其在人族中的地位,并以结盟来巩固其地位。自此,人族出现除人主之外的,又一强大领袖人物。

    因为蚩尤的崛起,人族战端的出现,神农感觉自己越发治理不了人族。他渐渐有心力不足之感,于是召集麾下商量,想要把人主之位传给公孙轩辕。只是,众部落族人惧怕轩辕的强势,害怕他吞并部落,竭力阻扰。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神农年岁越来越大,人族越来越乱,他觉得这般下去不行,自己不能带给人族安宁,便应当退位。于是不顾众官阻拦,请公孙轩辕会于泰山,进行封禅禅让。

    这让无数部落首领心惊,害怕轩辕吞并众人。他们紧密联合在一起,力抗轩辕,不使轩辕进入陈地。

    公孙轩辕也知他们打算,竟是丝毫没有进入陈地之意,只是在有熊之地发展自己的实力。时间久了,那些部落联盟也渐渐散开,只是这陈地不能无主啊。于是,他们推举神农之后榆罔为联盟首领,统帅诸人,隐隐有与公孙轩辕争锋之势。

    为了统一人族,公孙轩辕经过长时间的隐忍,抓住时机,偷袭榆罔麾下诸部落,战于阪泉,大败榆罔,吞并诸部落,入住陈地。

    轩辕统一了中原之地,成为第三代人族共主,而神农也功德圆满,居于火云洞内。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离开之前,曾有一女孩乘龙翱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