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也不为过。这么一来,刘显能够看得到这里面的问题,从而在接到梁超他们,问明了情况之后,就马想到了那种可能性,所以他是立刻派了大军前往永宁,就是害怕会发生什么惨剧。
如果是刘显的话,那就没问题了。而且且不管他想不想得到这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今他的军队已经是围住了永宁府,这样就足够了。
里面有着那些个造反的人和百姓,刘显自然是不可能进攻的。所以,现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就只有一种了,那就是找人去跟那些人谈判了。
但是,张凡并不觉得,刘显是个适合做这种活的人。虽然他也有智谋,而且还不输给别人,但是如果让他跟这些造反的人谈判的话,恐怕用不了两句话就得吵起来。
而这边,曾省吾倒是个有分量的人物。但是因为之前自己所做的那件事情,如今的曾省吾有点一蹶不振的意思,恐怕也是不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吵闹了起来。紧接着,一个让张凡非常熟悉的尖细嗓音刚喊道:“圣旨到,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凡,前来接旨”
: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信不信任()
这么一声吆喝,张凡跟王猛两个人顿时就愣住了。 说起来这个声音,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绝对是熟的不能再熟了。那正是他们的“老朋”,帮了他们很多的忙,也跟他们作了很多对的人,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现在的主管,冯宝是也。
说起来,张凡他们已经有很久都没有见到冯宝了。不光是自从张凡他们离开了京城的时候开始,还有就是之前,因为一些事情,弄得冯宝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如今是几乎不过问什么事情了,只有在李太后吩咐了他的时候,他才会去做。平日里根本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若不是因为冯宝的身份摆在那里,实在是不可能让人无视的话,恐怕两人都要忘记他了。而现在,冯宝的声音传到了张凡跟王猛的耳朵里,怎么可能不让他们吃惊呢。
说起来,就算是不说别的,这可是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四川成都啊,在这里能够听到老相识的声音,就算是之间关系不好的人,都会有一种怀念的感觉。更加不用说,跟冯宝,张凡虽然有些矛盾,但是如今也都已经解决了,更加没有什么长久的利益冲突了。
所以,冯宝现在的到来,倒也是让张凡有了些高兴的感觉。
立刻,张凡和王猛两个人就走了出去。而等在外面的人,正是那张让他们熟悉的,始终都是带着一丝阴柔味道的脸。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在张凡看来,即便是冯宝的这张脸,也不是那么让人讨厌了。更何况他的脸还挂着笑容,平和的很,这也让张凡高兴了起来。
“冯公公,这可真是,千里何处不相逢啊”张凡高兴地走到冯宝的面前,笑着说道。
“张大人也是啊。”见到张凡的冯宝,也是显得高兴无比,“之前张大人离开京城的时候,咱家因为有些事情要办,所以也没有去送张大人,实在是遗憾啊。如今,太后正好有圣旨要颁给张大人,咱家这就毛遂自荐,特地前来了。”
“这一路是路途遥远,冯公公不辞千里之遥,前来此处为张凡颁旨,实在是感激不尽啊。”张凡说着客套话,只不过面带着笑容,却也说明那话语之中并不尽是客套,也有几分真意在其中了。的确,见到冯宝,是让张凡觉得有些高兴了。
“张大人不必再提此事了。”冯宝摆了摆手说道,“虽说此次前来是咱家向太后请缨的,但是说起来,不管如何,咱家这也是为了太后办事。”
就在这个时候,张凡发现冯宝的眼神看向了自己身后。他回过头去一看,见朱宣圻正站在他的身后,有些好奇,眼神中带着一些玩味地看着冯宝。
“奴婢拜见王爷。”冯宝是赶紧躬身作揖,对着朱宣圻说道,虽然他是第一次见到朱宣圻,不过他那一身的穿着,已经是说明了他的身份,除了王爷之外,不做第二人想,“还请王爷稍后,带奴婢为张大人宣读圣旨之后,再好好拜见过王爷。”
“冯公公不必多礼。”朱宣圻笑着对冯宝说道,“此番公公千里远来,毕竟是为了给张大人颁圣旨,此乃大事,自当先行。拜见什么的,容后再议也并不迟。”
“既然如此……”冯宝见朱宣圻点头了,便是换了一副表情,站到了张凡这边,从身后的小太监手中接过圣旨,严肃地对张凡说道,“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凡接旨。”他这么个动作,倒是让朱宣圻很是高兴。
说起来既然是圣旨,那就是最大的。冯宝在宣读圣旨的时候,若是他这个王爷也在他跟前的话,那也得跪下去。蜀王一系虽然为明廷最大的藩王一系,但是还没有宣旨不跪的礼遇。而冯宝将他放在身后,他也就不用跪下了。这让朱宣圻对于冯宝的好感有所升。
不错,只不过是有所升而已。而实际,对于冯宝,朱宣圻是并不怎么看好的。毕竟,他是前来颁发圣旨的,而且他又是李太后派来的人。而如今,李太后想要对他做什么,他即便是不知道结果,却也是明白的,所以他对于冯宝的到来,并不抱有任何好感。
朱宣圻在想什么,其他人并不知道。不过张凡却是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圣旨面了。前段时间他才给朝廷去了奏折,说的自然就是永宁如今发生的事情。而现在圣旨到来,不作他想,说的也必然就是这件事情了。
果然,刨除了那些千篇一律的东西,圣旨的内容其实就那么并不多的一点东西。首先,是说朝廷很关心这件事情。这个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这可是造反,而且还是当年跟随韦银豹的两个人。朝廷或许也明白,张勇和王新两个人,根本就比不韦银豹。但是他们还是不得不考虑,当时韦银豹所造成的混乱,是何等的巨大。如此一担心下来,自然是会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了。
而随后的,却是有些不一样了。虽然朝中很重视这件事情,但是毕竟也就只有这么两万人。虽然数目的确是不小,但是张凡在递去的奏折面写的是清清楚楚的,他们早就已经获悉了这个消息,而且刘显的五万大军也已经开始防备着了。这么一来的话,也就是说,这边已经是有了应对的手段了。
所以,圣旨并没有说,还要增派什么援军来。也就是说,朝廷是完全相信,刘显的大军,能够应对这个情况。
虽然有些奇怪,毕竟以往,一旦遇到这种事情,朝廷里的人,绝对是非常担忧的。但是倒也并不是特别奇怪,已经有两倍于敌方的兵力在准备了,想来应付起来,也应该是游刃有余了才对。
而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似乎李太后和朝廷这一次都达成了一致,让张凡来劝劝负责这一次的事情。
没错,就是张凡。刘显是个统兵的武将,所以场打仗这种事情全都是交给他的。但是张凡却是要作为刘显官一样的存在了。
实际,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了。明朝想来都是重文轻武的,因此在打仗的时候,不仅仅是要武将率兵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督军”在身边胡乱只会。这实际就是为了害怕那些带着大军的武将会做些别的什么事情。虽然说,这种防范,倒是有些正确的。但是关键就在于这个“督军”的人身了。
要知道,向来明廷所派出的“督军”,全都是太监。这些太监,利用自己的身份,讨好皇帝,弄到这个“督军”的身份。如果赢了,那么这些个好处,荣誉什么的,都是他们的。那些拼死拼活的武将和下面的士兵,只是正确地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而已。
但是如果失败了,背黑锅的也就变成了那些武将了。是因为他们不听从“督军”的教导,胡乱指挥,才会造成这种失败的结局的。
听起来,这似乎也没什么。这些人也就是去赚些资历罢了,只要他们平静地跟在那些武将的身边,等到胜利之后,也就行了。毕竟大明朝的地域广大,那些武将即便是有高低之分,但是相比起来造反的叛军,也是有才能地多了去了。再加,造反的人,永远是比不朝廷的势力雄厚的,军队数量众多,又有系统地训练过,更加不用提装备精良,辎重丰备了。再加朝廷一向是对于造反的事情非常重视的,也就是说,只要让这些武将自由发挥,九成九都是能够胜利的。
但是,事情总是不会这么顺利的。这些个“督军”大人总是不能够安静地等到胜利到来之后再去分享胜利的果实。或许是他们身为太监的天性如此,平日里就是觉得自卑。而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与原地站着,然后去分享别人的胜利,似乎是害怕到时候有人会戳他们的脊梁骨一般。因此,这些人总是要乱指挥一通。如果胜利了,他们才能够趾高气昂地说,这一次的胜利,有他们的功劳。但是,凡是有他们来捣乱的战局,几乎就是全败了。
不过这里,倒也不是要痛斥这些太监了。而是说,如今张凡,似乎是被“提”为了这个督军的角色。虽然名头有些不一样,让他总揽大权。但是实际,也有让他监督刘显的因素在里面。
想来,这也是因为朝廷的人对于刘显的不熟悉,以为他会胡乱来的缘故。让张凡总揽大权,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但是,张凡所看到的却并不只是这个原因。如今朝中的情形,比以前要好多了。也就是说,如今的朝廷,不会像是以前那样,任由那些个太监胡来了。但是,他们为什么就会放心地让张凡来担当这么个角色呢?
是放心张凡不会胡来,是对他的一种信任,还是说,他们是当真不担心张凡,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呢。
倒是张凡,这个问题他只不过是想了想也就放下了,对于他来说,怎么样都无所谓,先把眼前的问题给解决了再说才是真的。
而且,冯宝的到来,似乎也并不只是颁圣旨这么单纯的。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无聊太监()
“微臣张凡,领旨谢恩。 ”待到冯宝宣读完圣旨上的内容之后,张凡拜叩领旨。
张凡接旨之后,冯宝却是转过身去,对朱宣圻说道:“王爷,还请恕奴婢失礼了,奴婢与张大人是许久未见,有些话要说。而且京城当中,也有好些人甚是想念张大人,待奴婢与张大人说说话,再向王爷请罪。”
“公公多礼了。”朱宣圻倒是非常地客气,“想来公公与张大人必然是旧识,如今这么几个月没见过面了,定然是有什么话要说的。此乃是人之常情,本王断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更何况公公此番不远千里之遥前来四川,本王说什么,也是要好好招呼公公一番的。到时候,自然有的是说话的机会。”
“如此,奴婢多谢王爷了。”冯宝再次拜礼,随着张凡走开。
而朱宣圻,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眼神之中是多有别样的神采。说起来,朱宣圻对于冯宝也是非常好奇的。冯宝乃是大太监,乃是当今朝廷当中,最具有权势的太监,掌管着司礼监和东厂。而如今,皇帝年幼,太后摄政,李太后对于冯宝又是格外的信任,冯宝此时的身份,可见一斑了。
而且,早在多年之前,对于京城中的情形多有熟悉的朱宣圻,就已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