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法国回来的时候的确经过地中海,或许也看到过阿尔及尔,不过经历四年战火,战火停下来,他们这些华工也失业了,他是带着惶恐和迷茫离开法国的。
“还好!当初选择在南华留下来!”
周队长整了整衣服,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指挥船上的工人下船。
500多名华工陆续下船,他们穿着蓝色的工装,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支军队,安静有序,一举一动都受过良好训练。
“这些小伙子很不错!他们正是我要找的人!”
辛克莱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兴奋道。
对司徒南从南华招聘华工他是有保留的,生怕这些人散漫而无效率,影响工程进度。
司徒南自信一笑,为同胞们的表现感到骄傲,告诫道:“他们的确是最好的工人,我不喜欢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放心!我跟法国总督谈过了,他很欢迎华工建设阿尔及利亚,还提供一个废弃的军营作为工人们的营地,我可指望这些棒小伙子把码头快点扩建起来。该死的,我已经受够那些散漫愚蠢的阿拉伯人了。”
辛克莱保证道。
组织欢迎活动的是南华驻阿尔及尔领事馆,实际上是驻法领事馆派来的工作人员和美华公司非洲业务员,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在阿尔及尔城建立外交关系,给首批华工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批华工在乱中有序地气氛下顺利来到阿尔及尔,这结果让司徒南满意。
“请那个工头过来说话。”
司徒南对领事馆派来的联络员道,指着刚下船的周队长。
手下的数百兄弟顺利下船,随船运来的设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装卸下来。周自强暗暗松了口气。
来到司徒南面前,他感到亲切,没想到在码头等候室竟然遇见这么多同胞,马上被司徒南他们有男有女。衣着光鲜,身便还带着数名黑白西装保镖,个个气度不凡,暗暗惊讶,不敢放肆,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周先生是一战华工?”
司徒南笑道,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一脸老实的周队长。这个中年男人虽有些局促,眼神平静,一点慌张也没有,能被南华派到非洲来,自然不会是个老实结巴的人。
“是的。打过仗,不过受伤后就退役了。”周队长答道。
“在欧洲还是在苏门答腊或者爪哇?”司徒南继续问道。
“爪哇岛。”
周队长平静的语气中有些遗憾,暗暗猜测司徒南这些人的身份,要不是南华领事带她过来见这位大人物。他肯定不会说那么多的。
司徒南这才留意到周队长的左手少了两根手指,原来是位功臣,心中升起一股敬意。点头致意道:“原来是位英雄,失敬失敬!”
“这位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辛克莱先生,他是我的朋友,需要帮忙可以找他。”司徒南把周队长介绍给辛克莱。
“很高兴见到你,辛克莱先生。”周自强操着南华版的英语问候辛克莱道,一脸恭敬,却暗暗留意司徒南——他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呢?
雪佛龙石油公司就是这批华工的雇主,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见雪佛龙石油公司的大老板,他还准备过两天去雪佛龙石油阿尔及利亚分公司拜访辛克莱呢。
“你好!周先生,欢迎来到阿尔及利亚。我乐意成为你的朋友。”辛克莱热情道。
当然,非洲华工营里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香辣的烤羊、阿拉伯风情的舞蹈、从国内带来的糯米酒让这群单身汉字忘掉初临异国他乡的忐忑孤寂。
司徒南已经从南华的电报中,得知周队长的身份,他的真实姓名叫周自强。这位貌似老实的大叔不仅是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兼领队,还是南华的情报局的北非地区头目。
“怎么?很奇怪吧?”司徒南坐在周队长的旁边。手里叼着一块香喷喷的羊肉。
“有点!一开始就知道先生你不简单,虽然我现在还不清楚你的身份,也不想知道,不过还是谢谢你的帮忙。”
周自强真诚道。
从下午见面到现在不到四个小时,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被司徒南洞穿,而知道周自强身份的人在南华不超过5个人!
可见这位神秘的年轻人是很高级的自己人!而且南华情报局总部亲自下令周自强听从司徒南的命令,不得违抗。
周自强尽管有些好奇,也不打算追求司徒南的底细,这样不符合规矩,毕竟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司徒南喝了一口酒,淡淡道:“北非和中东对南华未来发展异常重要,因为这地下埋藏丰富的石油,比南华本土还要多。不仅如此,南华还需要这片广袤的土地消化拥挤的华人人口。”
“就像我们在南部非洲做的那样?”周自强问道。听到北非沙漠下藏有比南华还有丰富的石油,他动容了。
南华的发展一日千里,几乎一天一个样,作为南华的情报部的高级官员,周自强接触到许多人不能知晓的秘密,太了解石油对南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
西方列强大笔投资南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南华的石油资源。用石油做筹码,南华政府和西方各国达成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合作。
周自强有些明白为什么作为情报部重要干将的他会被突然派遣到非洲来,来之前,吴曼丽部长还叮嘱他从阿尔及利亚开始,陆续在利比亚、埃及、沙特等鸟不拉屎的地方建立情报网络,和当地的势力搞好关系,暗中收集当地的情报,特别是矿产资源。
“不!比南部非洲还有重要。若是可以,我希望有一天把战舰开到这里,让华人和白人一样成为这里的上等人。”
司徒南一脸憧憬道。看着清朗的夜空,他不介意透露一些重要的事情。附近只有他们两个,不用担心被别人听到。
周自强微微一颤,被司徒南的霸气震住了。他将信将疑,没有反驳,不过得到的信息都告诉他,司徒南的话是真的。
雪佛龙石油公司大量招聘华工到阿尔及尔建设油港,一下船就见到雪佛龙石油公司的高层。
随船来还有价值几十万的石油勘探设备,三支石油勘探队,十几名工程师紧急从南华调来,他们和美国工程师汇合后,就在一支50人的保安队的保护下前往阿尔及利亚的南部地区。可见这不是在开玩笑。
出发前,周自强把这些信息牢牢地记在脑中,还特意收集了北非地区的情报,不过短时间,只能找到一些表面的信息,对于非洲之行有些迷茫。
和司徒南交谈后,周自强茅塞顿开,突然感到压力重大,对自己的使命体会更深刻了。
“我在北非和中东有一些朋友,等这里安顿好,你去埃及和沙特走访一边,争取在短时间内,在当地建立关系网,这很重要。”
司徒南对周自强一番面授机宜,为这位南华情报员指明战略重点。
周自强频频点头,把司徒南的话牢记在心,他还不知道,关于在北非中东的战略布置,司徒南到南华后,还会把他的上司吴曼丽调教一番。
“周大叔今晚可能要失眠了,少爷!”看着周自强的身影一步一步消失在黑夜,何永元笑道。
“嗯!失眠总比懵懵懂好!”
司徒南咽下最后一块肉,感觉有些凉意,便往回走。
远处的篝火烧得通红,不时地传来欢声笑语,不知疲倦年轻华工尽情跳舞玩乐。
年轻真好!
司徒南回头叹道。
“别看他们这些家伙出自南华建设兵团,受过训练,有一定的技能,他们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呢!我看要建议南华方面轮换他们才行。”
何永元淡淡一笑,出洋的日子可不好过,况且这些人不是下南洋,而是下西洋!
“那倒也是。撒哈拉的沙子的味道可不好!”司徒南心有戚戚,希望那些单纯的工人们能活着回去!(。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31 从战争中成长的大生集团()
张孝若刚刚从南华回到上海,沿途还在、南宁、广州等地视察大生集团在南方的纺织基地,各处工厂机器隆隆,数万名女工在流水线上紧张作业,他们要加班加点,赶着生产棉被、面纱还有军装!
张孝若从码头下船,就直接来到美华银行上海总部向林一民汇报大生集团的生产状况。
站了一会儿,林一民没有回头,拧着眉头看在下面的南京路,一脸挂着外国国旗的汽车猛摁喇叭,蛮横地冲撞,周围的黄包车、行人逃荒似往两边躲??
有惊无险,没发生事故,但那让人感到血迫的膏药旗落在他眼里是那么刺眼。
“知道吗?每天看着下面那些人,我的心渐渐麻木了,甚至想如果也像东京一样,来一场大地震,把这座罪恶的城市统统毁灭掉!”
林一民揭开领带,转身回到座位。
“我也有同感。从热火朝天的南华回来,就感觉像是两个世界一样。实际上,无论南华还是我们在国内的工厂,生产和待遇其实都差不多,但周围的环境还有工人的精神面貌总给我压抑的感觉。”
张孝若感慨道,他已经加入了致公党,大体上也知道大生集团正在为军工服务。轻嘘口气,冷静道,“这是个破碎的国家,我们总得一片一片地把她补好。”
“嗯。”林一民点点头,脸色好看不少,询问大生集团的生产情况。大生集团也是致公党军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上海这边因为此前囤积的棉花,足够完成30万套军装,10万条军被子,靴子、帽子等也有着落了。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纺织厂已经完成了70%的棉纱、布匹生产,印染厂也正在加班加点,截止上个星期,我们在上海的仓库已经完成5万套军装。2万条被子,就等着奉张来提货了。”
张孝若兴奋道。
大生集团一年前突然接到奉系军阀的委托,要生产10万套军装,和5万条军被。以及鞋子、帽子等其他装备。
当时他还大大吃了一惊,怎么也想不通奉张怎么跑到上海来订货,后来才知道这是奉张和广州政府的秘密协议。
实际上是奉张拉拢广州政府一起对吴佩孚开战,美华公司接到订单后转手交给了大生公司。
东北地区酷寒,可不向南方,一年四季穿单衣短袖都没问题,在制作军服的过程中。不仅要添加厚厚的棉花,同时皮毛等御寒材料也必不可少。
“保准在冬季来临前把货交给北方。”
张孝若保证道,把手边的帽子递给林一民,笑道,“士兵的大棉袄,军官的呢子大衣,就是这种材料。用的是上好的毛绒,原料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还得多亏黄先生的帮忙呢。”
黄先生是指南华交通部长黄仲涵,黄氏财团和美华公司在西澳投资不少,占地极广的畜牧业成为华人财团组织移民西澳洲的最好投资。实际上。西澳洲还真没几个人!
“真没想到美华公司居然还在澳大利亚经营畜牧业?这大大方便了我们大生集团发展毛纺织业。”
张孝若有些幸福地笑道。
“看你心情那么好,南方的物资都准备好了吧?”林一民点点头,关心道。作为广州政府的后勤供应商,大生集团可不能出什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