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漱完毕回到宿舍,这时又响起了一串不同的号声。
“这是出操号,出操!”
跟着蔡伍长一起出了宿舍,然后在外面与本旗另外一伍人汇合,队总张锡玉也已经带着本队的火兵站在那里等候,一队十二人汇合后排着一列长队往右旗的操场过去。
此时天还刚放亮,左旗的三队战兵已经到来了前操场。
冬狗在队列里偷偷的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旗总今天披挂了一身满是黄色钉泡的铠甲站在队伍前面,头戴着八瓣铁尖盔,上面有着鲜红的盔缨,在刘旗总的背后,还插着一面二尺见方的红旗,上面写着一行字。
不过,他不认识。
冬天狗知道这位刘旗总原是府城黄州卫武学的武生,是本县西湾秀才之子,与坝上李家的春江公子交好。春江公子建立这支马队,刘旗总出任他的副手,同时兼任左旗的旗总。是马队实实在在的二把手。
左旗在前操场上站定,然后一阵脚步声从一边传来,百总春江公子带着左旗和中旗两旗人马过来了。
三旗人马汇齐。
李春江与刘钧一起站在前面的那个小土台上。
“全部立正!”刘钧高声喝道。
冬狗子一个激灵,从麻城到女王城的这一路上,他们已经学了最简单的一些队列知识。当下他连忙挺胸站好。每队正好是一个横排,冬狗子站在中间位置。
然后他看到刘旗总站在高台上大声道,“今天,就是我们九头鸟马队正式成立的日子,现在,请李百总授队旗。”
冬狗子见春江公子从刘旗总手里接过了一面折叠好的红色旗帜,然后又转交给了中旗的四名旗手。四个旗手接过队旗,展开,一人牵着那面九头鸟红旗的一角,神色肃然的走到台子正中间,那里早栽了一根三丈高的旗杆。
旗杆上还有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旗手把旗帜穿到绳子上,然后中旗的吹鼓手们吹响号声敲打皮鼓,旗手们缓缓的将九头鸟旗帜升上旗杆顶部。
九头鸟旗帜在高高的旗杆顶上迎风飘扬,冬狗子忽然觉得那面旗帜是那么的漂亮,拥有九个头的凤凰,多神奇的凤凰啊。
“现在,颁授军械!”
几名高大的军牢一身黑衣,站在两位马队的长官身边,身后是一箱箱的军械装备。每叫一个名字,点到名的乡勇上前,然后由春江公子和继业公子亲自授给他们军械。
“张冬狗!”
“到!”听到长官点自己的名字,冬狗子下意思的就大喊了一声到。
“张冬狗,上前来。”
冬狗子有些紧张的踏步上前,登上高台,在全队百余人的目光注视下走到李百总和刘旗总面前站定。
只见刘旗总那锐利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然后朗声道,“张冬狗,从今天起,你被编为左旗甲队左伍鸟铳手,现在,为你授以鸟铳手装备。”
然后有一名刘旗总的家丁开始将一件件的装备发给他,另有一人在旁边登记喝唱。
“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杖一根,锡鳖一个,铳套一个,铅子袋一个。”
“另药管三十个,备征火药每出三钱,备三百出,另备药六两,共六斤。铅子三百个,火绳五根,椰瓢一个。”
“绵甲一副、网靴一双,八瓣明盔一顶。”
“背包一个、腰带一条,短剑一把、龙鳞脸护面甲一副,兽口状护喉甲一副。”
“战马一匹!鞍鞯一副!”
。。。。。。
东西很多,冬狗子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鸟铳兵,更想不到,当一个鸟铳兵居然会有这么多的装备。那张桌子上,都快堆满了,最后还有一匹高大雄骏的骏马牵了过来。
他伸手去摸了摸那把刀,那不是普通的腰刀,而是一把双手长刀。
这是加长版戚家刀,而戚家刀又是自倭刀改变而来,形状上与倭太刀相似,光刃部就足有五尺,柄长也有一尺五寸,刀共六尺五寸长,重二斤八两。这是鸟铳手们标配的近战武器。
最后,那一桌子属于他的装备中,火药铅子等暂时不直接发给他,而是由旗中保管。其余的装备则都由他画押领取,盔甲、鸟铳、长刀等。
光是铠甲就有好几样,头部有八瓣明铁盔,上面有鲜红的盔缨。还有专门保护脸的面甲龙鳞面,用牛皮为面具,外镶铜鳞片。还有专门保护只喉部的兽口状护喉,专门保护腋部的腋甲。然后是绵甲,绵甲又有好几个部份,有身甲、摭臂、铁网裙和网裤,另有铁网靴,臂甲。
看的冬狗子眼花凌乱,原本他以为入乡勇吃粮,就是发一把弓给他就是了。却不成想,居然有这么多装备。
还有那把鸟铳,重不到十斤,可对这火器他完全陌生,根本没使过,也不知道要如何使用,而且心里还有种畏惧,他听说鸟铳击发之时,声如雷霆,还会放雾,甚至听说鸟铳还经常会炸膛,把铳手给炸死炸残。
因此当他望着这把鸟铳时,心里没有的是激动,反而是畏惧。
不过他很喜欢那匹马,非常高大雄骏的一匹马,他从没有想过,自己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有一匹自己的马,还是一匹战马。
“张冬狗,武器就是士兵的第二条生命,战马则是骑手的兄弟,从现在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九头鸟骑队的鸟铳骑兵了,好好保管你的武器,善待你的战马!”
冬狗子望着那些从此属于他的装备,咽了咽口水,挺胸抬头,高声回答了一声是。在喊出这一声是的时候,他心里有种莫名的兴奋与激昂。
(大家来点推荐票吧!新书榜上还是二十多名,总是上不去啊!)
第41章 杀威棒()
虽然梅之焕慷慨的赞助了刘钧他们一批火器,可最终刘钧还是决定不改变原先的编制,及装备配制计划。原来的左右旗六队战兵编制,以及各小队战兵的武器配置不变,只是在左右两旗各增加了一个炮队。
炮队归各旗旗总直辖,好在这种虎蹲炮很轻便,操作也方便,一炮只要两人操作即可。因此刘钧和李春江最后便一人分了三架虎蹲炮,在旗下新设了一个炮兵组,与原来的四名家丁,正好组成一个旗直属队。
两个战兵旗,一旗有三个战兵队,加一个旗直属队。三个战兵队每队依然是十二人,一名队总,配备旗枪、腰刀和一把小梢弓。然后是四名弓刀手,配备的是长刀加小梢弓。再然后是四名鸟铳手,配鸟铳与长刀。剩下两名钩枪手,配备钩镰枪与三十支火箭。
这种火箭是不用弓的,在箭上绑有一个火药纸筒,对敌之时,把钩枪放平,然后把火箭平放在钩枪上,直接点燃火箭,向敌发射,完全依靠的是火药的助推而不用弓发射。虽然这种火箭准确度很低,但射程很远,对敌之时,火箭窜入敌阵中,四处乱窜,敌人根本都不知道这火箭要射谁,是制造骚乱的好装备。
最后一个火兵,负责做饭,另外挑一些辎重,归队总直接指挥,其它战兵无权指使。
当然,他们还是一个马队,因此每个战兵都还配了一匹马。
另外每旗还拥有三架虎蹲炮,以及四名家丁直属于旗总。
武器装备已经发下去了,但刘钧并不打算马上就让他们开始训练鸟铳弓箭和骑马。戚少保也说过,练兵先得练力练胆,然后才是练他们的技艺。
刘钧后世当过兵,入伍先得进新兵连三个月集训。要集中到一起生活和训练,目的就是要使得应征入伍的新兵迅速的适应民转兵的过程,了解部队正常的生活秩序,通过学习和基本素质训练,便得新兵打下基础,转变为一个士兵。
刘钧觉得这个过程很有必要。
这些自民间招募的和尚、猎户、驿卒、农夫、工匠、读书人等,来自各行各业,必须先把他们打熬成一个整体,然后才可以去谈什么练兵练阵。
“继业,你觉得练兵最基本的什么?”李春江问。
“令行禁止。”刘钧毫不犹豫的回道。若能做到令行禁止,那么一支军队就算是练成了。据说当年戚少保调去蓟镇练兵,他带着浙兵北上,那天蓟州的兵马列阵迎接,结果半途下大雨。蓟州的兵顿时如鸟兽散,而唯有戚继光带来的浙兵,却在雨中不动如山。北边将士们见此,才算是真正的信服戚家军之威名。
不过刘钧也知道,要做到令行禁止是何等艰难,大明九成以上的军队,估计都做不到令行禁止。
“继业以为练兵首要是什么?”李春江也知道令行禁止很难,转而又问道。
刘钧笑笑,“据说朝堂上皇帝与大臣们奏对,也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有大臣回复说,足兵足饷足练,然后可成精兵,能够与建虏一战。我们马队比起朝廷的兵马来,可以说有很大优势啊,你看我们一局有三旗一百余兵员,可谓足兵。而且我们每个士兵底薪都有二两银子,比起许多边军年薪不到十两,我们完全可以称的上是足饷。现在我们唯一欠缺的,也就是足练而已。”
“那继业打算如何练兵?”
“先进行三个月的基础训练,第一个月只训练队列、体能,以及旗帜金鼓号令。第二个月开始,增加骑术、箭术、刀枪、鸟铳等各科训练。第三个月,开始训练阵列战法。”
李春江听刘钧讲的似乎很有道理,便道,“你拟个训练计划出来,训练的事情我就全都交给你了,你就是我们马队的总教头,另外我的那几个家丁,他们都是在辽东跟鞑子打过仗的,如果需要我也可以让他们协助你训练。另外,梅公那边还送来了几个炮手和铳手,也可以让他们帮忙训练手鸟铳手和炮手。”
“先不急,先进行一个月基础训练再说其它。”
“都听你的,这些天我就专门负责去查女王城附近出没的那伙贼人踪迹。”李春江对此很是上心,念念不忘。
“你自己小心点。”
得到李春江的支持,刘钧也正式成为了九头鸟马队的总教头。他的训练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戚少保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还有他自己曾经在军队中的经验以及在武学里的经验结合。
刘钧把装备下发给了乡勇们,让他们好好保养军械铠甲,甚至让他们亲自照顾战马,每天给战马喂饮,洗涮。可却又严格规定,并不允许他们骑乘战马,也不允许他们随意的张弓射箭,更不允放铳开炮。
他把箭支和火药铅子都收起来,锁在了仓库之中。
早上天微微亮,起床号就响起,然后就是出操号。各队乡勇若有一人误时迟到,那么全队都得一起爱罚。罚跑步、罚俯卧撑,罚蛙跳,但不罚没饭吃。罚归罚,饭照样有吃,而且每天的伙食都还很好,大白米饭管饱,每天还有一顿肉。
军营中开始用各种号声来传达指令,以使得这些士兵们能够适应这种军中的联络传令方式。
然后是正式的训练开始。
百余人聚在校场上,还没脱去那些百姓的习惯,总免不了要交头接耳。
第一天正式训练,乡勇们早就超赶到操场站队,可刘钧这个总教头却迟迟没有出现。一直等到太阳已经升到半空了,两个时辰过去,刘钧还是没出现。
一群人终于有些等的不耐烦了,尤其是左旗的那些队总伍长们,他们本来就是李春江的家丁,原本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