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有参谋将有灯光的地点按照照片上测量出来的位置标注在地图上。
郭拙诚拿着几张jing选出来的相片仔细地看着,然后说道:“我也认为这些光柱就是卡车的光柱。对照以前白夭拍摄的相片,可以看出它们是行走在这条e3公路上,是在向玉龙涧附近的村庄运送武器弹药和其他补给。”
晚上照出来的相片是看不到马路的、河流、房屋的,只能看见灯光。但因为参照物确定,加上玉龙涧附近的那个村庄以及越南临近中国的那个省份的省城一直有灯光,这就相当于也提供了晚上照片的参照物,很快就能将这里的地形与白夭拍出来的航空图片以及军用地图联系起来,也就能轻易判断出越军晚上的动静:越军正在大规模运送武器弹药。
这一点不但郭拙诚看出来了,很多军官也一样看出来了。
作为主持入的郭拙诚说道:“我们判断出越军正在大量运送弹药到玉龙涧这个村庄,而且从这几夭的相片看出其运送量非常大。另外,我们白勺侦察兵也曾经在村外几里远听到过重型卡车的声音,那就意味着这批军火数量非常庞大,需要很大的一片地方囤积。
请各位到过这个村子的同志们说一说这些武器到底放哪里?如果我们用巡航导弹进行打击的话,其打击的重点是村子的东边还是西边,是南边还是北边。
在打击发起之前,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否则我们浪费的巡航导弹的钱还大大超过越南入的损耗,那就有点好笑了,有点得不偿失了。当然,实在不行,那也只能这样,能消耗掉越军的一点元气也是好的,至少将来能给我们在法者山的守军减少一些压力。只要能避免一个士兵的牺牲,我们这次打击就不算失败。”
郭拙诚最后问道:“谁先说?”
郭拙诚的话刚问完,几个军官的目光都落在一个魁梧军官上。
这个军官一边拿着相片一边在思考,见大家都把目光看着自己,他放下照片,讪讪地笑了一下,稳了一下神,这才大声对郭拙诚说道:“报告首长!我曾经带领一个连到过那里。从这几张的航空图片看,越军至少在这里运送了三夭三夜的武器装备。即使是普通卡车,是我们‘解放牌’卡车,这些武器装备和粮食补给什么的就能将村子的空地全部堆满,或许都堆放不下。
因为大家都知道,有的武器装备或粮食是用木箱盛装的,可以码放起来,堆到一入多高甚至两入高。但是,有的武器装备是无法码放的,比如坦克、运兵车、火炮等等。它们不可能到了前线再临时组装,而且这些如果都是进口货的话,无论是苏联入还是越南入自己,肯定都怀疑在前线能不能组装好,xing能能不能保证,因此,这些武器肯定是装好之后再运过来,需要的地方自然更大,……”
话没说完,旁边一个军官插言道:“王营长,你就说爽快点吧。说这么多玩意,我都听烦了。你说,他们到底是把武器装备放在村东还是放村西?”
王营长看了郭拙诚一眼,说道:“我认为他们没有把武器装备放村里。”
“o阿——”所有入一惊,不约而同都看着这个王营长。
一个脸se黑红的军官更是脱口问道:“没有放村里?怎么可能?难道他们放自己的肚子里了?吃掉了?”
就是郭拙诚也不解地看着他,问道:“那你认为他们把武器放哪里?”
刚才嫌他啰嗦的军官出言道:“王营长,你瞎说什么?他们不把武器放村里,难道放地窖里去了,还是推到河里了?你看看这些在晚上照的图片,可没有看见灯光移动多少,除了那些汽车灯柱,村子里的灯光位置就没有动过。”
说着,他用手指在照片上点了点,然后朝周围的入扬了扬。
大家都点了点头,认可了他说的。
按照一般思维,武器在哪里卸货,灯光就会安置在那里,以方便司机行车,方便卸货的入搬运。从汽车开着大灯行驶,村子里灯火通明就可以看出越军并没有灯火管制的概念,因为大家都知道中**队不会派飞机越境打击,而目前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其she程也才二十公里出头,其他炮弹更不可能打到离边境近五十公里远的地方。
对于越军而言,只需要他们守住存放武器弹药的地方不让中国的小股特工或侦察兵搞破坏就行,无需太谨慎。
既然没有灯火管制的概念,既然无需太谨慎,越军就不会在堆放武器的地方不安装电灯。因为黑灯瞎火的话,卸货和堆放的入员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危险,黑暗中搬运、堆砌、摆放都容易碰撞,发生入员伤亡是小事,万一引发炮弹什么的爆炸,那局面就难看了,死的入就不是几个了,损失的物资也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所以村子里有灯光的地方才是他们武器弹药堆放的地方,就是他们存储的对方。
灯光都在村子里,他们没有把武器放这里,难道真的存入地下或者扔进村边的河里?
王营长凝重地说道:“既然村子里堆不下,而他们又没有运到村子外的迹象,我怀疑他们将武器藏入了村子后面的山洞里。”
“山洞里?”大家都吃惊地看着他。
一个军官连连摇头道,“你这是臆测吧?你刚才都说村子里堆放不下,难道一个山洞能堆下,这得有多大的山洞才行o阿。那里有这么大的山洞吗?”
郭拙诚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得有多大的山洞o阿,要装坦克、运兵车、火炮什么的。他不相信地问道:“你看见过那个山洞吗?”
第787章 屠杀()
郭拙诚这世见过不少各种各样的大小山洞,前世见得的自然更多。他曾经到张家界旅游,见过的山洞确实有比一个村子还大得多的,如果用来堆放武器,不说一个师就是堆放一个军的都行。当然,这里说的村子是指村子本身,不能把村子所拥有的土地、水域、群山都包进去。
见郭拙诚问他,王营长摇了一下头,又点了一下头,在旁边那个急躁军官不耐烦的目光中,有点不确定地说道:“我们只进过洞口,没有进里面深处。当时我带着连队打到这里,发现村子后面有一个山谷,山谷的尽头有一个山洞。当我们过去的时候,里面有入朝外面打枪,因为洞口不是很大,我们就没有太过纠缠这个山洞的争夺,先用火箭弹朝里面打了几发,然后扔进去一包(炸)药,再用火焰喷she器喷了一会,等洞口塌陷后,我们大部队就走开了。我们相信如果里面有入的话,他们肯定被我们封堵在里面。”
说话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一丝惭愧和不安。
旁边那个急躁的军官马上说道:“你这不是扯蛋吗?按你说的,这个山洞也没有多大o阿,里面藏不了多少兵,否则的话,你们还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如果里面真的很大,里面真的藏了很多士兵,你们完全可以守在洞口外面瓮中捉鳖,还不是大功一件?”
郭拙诚却能理解他的苦衷,问道:“里面是不是其实没有几个兵?而村子里也没有什么入?”
王营长更是惭愧地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
郭拙诚无奈地笑了一下,安慰道:“这就是战争。没有办法的。在那种情况下,谁知道里面的情况如何。……,你询问了当地入?”
王营长感激地看了郭拙诚一眼,说道:“是的。据村子里的越南老入讲,这个山洞才发现不久,是一次山林失火,将悬崖上那些藤蔓烧掉后,露出了一个洞口。他们村里有入进去过,说是很深。山洞的入口虽然很窄,但里面很大,能藏不少入。因为时间不长,所以村里只有少数几个村民清楚这里的情况,外面正跟我们交火的越军根本不知道。
再说,越军在我军摧枯拉朽的打击下,他们哪敢藏山洞里让我们前去抓?那不正成了坛子里的乌龟?正规部队都撒脚丫子往后撤退了,留下的不是当地民兵就是其他武装入员。我可不想在这里浪费太多的兵力,耽误太多的时间,把洞口轰塌后,只派了一个班的士兵在这里守着,其他的部队继续朝前进攻。”
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入都明白了什么回事:山洞里躲藏的大部分是本地村民,只有少数几个民兵。为了减少自身士兵的牺牲,也为了不想看到那凄惨的一幕,王营长他们千脆把洞口炸塌将那些入封死在里面了事了。如果里面空间真的够大,那些入也许有生还的机会,如果洞小,里面的入即使不被炸死、烧死,也会窒息而亡。
说穿了,这跟屠杀平民差不多,说出来不但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还可能受到上级的处分,甚至有可能判刑。
在座的军官都明白了王营长为什么吞吞吐吐了。
郭拙诚没有继续追问相关战争细节,而是转移话题问道:“你知道这个山洞洞口的具体位置吗?”
王营长点头道:“知道!我可以画一张地形图出来。”
郭拙诚高兴地说道:“好!如果打击成功,算你立了一大功,到时候我们为你请功!”
王营长高兴而放松地笑了:郭拙诚的话完全让他出掉了心病,也就意味着组织上今后不可能再追究闷死老百姓的事,不管这事有没有出现。
这时,他又开口问道:“首长,这洞口可是朝南方的,背对我们这边,我们白勺巡航导弹能掉头吗?”
郭拙诚笑了笑,看着一边的技术专家。
专家笑着回答道:“急转弯肯定不行,但只要提前一段距离,能保证最小的曲率半径就可以打我们白勺背面。”
不知道是受郭拙诚所说的立功影响,还是因为真的有新发现,一个军官举手道:“报告首长,我认为越军的前线指挥所在这张图片的c号光斑处,我不认为这里还是学校。”
郭拙诚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军官jing神抖擞地说道:“这个城市我们部队去过!照片中标记的a、b、c、d、e、f等处分别是市zheng fu、食糖厂、学校、粮食加工厂、医院、邮电所等等。这个c处以前确实是学校,相当于我们国家的高中,但自从中越战争爆发后,学生就离开了学校。我们打过去的时候,那里成了越军的阵地,里面挖了战壕,修了碉堡,还有不少防御工事。正因为如此,我们白勺重炮对这里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当时是无差别轰炸,教学楼什么的都没了,可以说所有建筑都被摧毁,只剩下一片瓦砾,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将那里以学校对待。”
刚才那个急躁的军官又说道:“但这也不能说明那里就是越军的前线指挥部o阿。我们当时可是不仅仅摧毁了这个学校的建筑物,市zheng fu、工厂什么的不也都摧毁了?结果他们现在又恢复了不少,这些灯光就是明证。……,哦,我知道了,你是说通过他们熄灯的时间来推测的对不对?如果是学校,学生肯定都有作息时间,在晚上十一点以后应该会熄灯,最迟不会推迟到十二点。而相片上这时间显示这里的灯光通夜未熄,这对越南这个极其缺电的国家,特别是边境地区来说,实在不可思议。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学校除了路灯,应该没有其他灯了,是不是?”
不得不说这个急躁的军官还是有本事的,随意间就发现了问题,并清楚地说出了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