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海涛没有怎么说话,只是在旁边听着,时不时微笑一下。昨晚在家里吃完饭之后,他就去了禁闭室。

    郭拙诚在他家的客厅沙发里睡了一晚,确实没有发现他偷偷地溜回家躲避关禁闭。这让郭拙诚不得不佩服这一代人的品格。

    当他们到达炮兵训练场的时候,炮兵的训练已经开始。他们过去只是中断了不到一分钟的训练动作,全体起立,向师长敬礼,值星官请示。

    郭拙诚和柳援朝在现场一个军官的安排下,站在离火炮不远处观看。

    在他们眼前是一字排开的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墨绿se的炮身看起来异常威武。正在炮位上训练的士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师长来了的原因,一个个都激动地满面发光,动作异常灵活、有力。一发发炮弹呼啸而去,每发一发炮弹,整个大地都颤抖起来。

    虽然郭拙诚事先带了耳塞,但仍有一种翻江倒海、头晕yu呕的痛苦,耳朵里巨雷轰过不停。

    仅仅发she了五发炮弹,就让郭拙诚有度秒如年的感觉。

    他转头看柳援朝,发现他的样子跟自己也差不多,苍白的脸上布满了灰尘,不住地用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心态,生怕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

    夏海涛却一脸镇定,带着几个军官在炮位后面一路察看,有战士动作不标准的就大声吼骂,直到士兵改正为止。

    好不容易等战士们打完了十发炮弹轮换时,郭拙诚和柳援朝两人这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两人相视大笑。

    休息了一会,在另一批战士上来前,炮兵团的一个营长亲自带着几个战士指导郭拙诚和柳援朝开炮。显然,他们对他们两个的发she没有任何要求,she击诸元都没有什么调整,只是象征xing地移动了一下she向。然后就告诉郭拙诚、柳援朝如何安装引信、如何搬运炮弹、如何塞进炮膛,同时有人一边示范如何关上炮栓,如何按下发she按钮,怎么注意避让。

    在熟悉士兵、军官的帮助和亲自动手下,一发炮弹如期打响。

    一声巨响、大地一阵颤抖之后,两个菜鸟也忍不住大笑起来,脸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在柳援朝的强烈要求下,军官请示了夏海涛后,他们两个为主又发she了一发。

    至于两发炮弹是不是命中了目标,自然没有人去追究,没有人询问。

    发she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过一下瘾而已,所有人都知道能让一个师长亲自陪同的人肯定来头不小,虽然其中一个明显是小孩。

    当下一批训练的士兵上来后,郭拙诚、柳援朝就离开了炮位。他们在师作战参谋室一个参谋的带领下,到离炮位不远的、用军用帐篷搭建的临时指挥部看热闹。

    临时指挥部这里完全可以用繁忙、紧张来形容。

    第一个军用帐篷里挂着的牌子是“炮营指挥所”,几个军官在里面进进去去。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摆在一张很大的桌子上,两个军官正盯着地图查看。

    师作战参谋带着郭拙诚、柳援朝在里面逛了一圈,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出来了。

    他们三人走进了第二个帐篷,帐篷入口处一块挂着“通信室”三个字的牌子。

    就如电影里所展现的一样,这里一台台无线电设备、一部部电话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铺着军绿se毯子的长条形桌上。在桌子旁边坐着一个个严阵以待的士兵,他们坐的笔直,神情严肃,随时等待上级的命令。

    而在帐篷入口处的左边坐着四个明显是通信兵的士兵,他们聚jing会神坐在两台无线电发报机前忙碌着,快速而有条不紊地调试设备,准备随时接收上级发来的命令。

    虽然这里暂时只有几个人忙碌,但给人一种临战前的压抑感,让郭拙诚、柳援朝不得不严肃起来,脸上也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连走路的脚步都放轻了很多。

    在这里,他们参观用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但也只是转了一圈后就出来了。

第一六七章 牛人的集中地() 
从通信室——应该说是通信帐篷——走出来,他们又进入了一个挂着“计算室”三字的第三个军用帐篷。

    这里的官兵显然没有如通信室的士兵那样准备完成,他们还在收拾着上一批官兵训练后留下的摊子:有的战士在打扫卫生、有的战士在运送废纸垃圾、有的战士在摆放他们自己的工具,如纸张、地图、计算尺、铅笔以及其他绘图用具,如三角板、圆规等等。

    只有一个明显是专家或里手的老同志和另外一个中年人坐在一边轻松地喝着茶水。

    当有士兵经过他身边时,老头用不耐烦的声音吼道:“动作快点!马上就轮到我们了。这次你们一定由你们自己算、自己定参数,都训练过这么久了,是骡子是马今天就牵出来遛遛。……,将来打仗了,一切都得靠你们自己。”

    吼的声音很大,但明显听出是装出来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手下的信任和自豪。

    看到他们的样子,郭拙诚心里好奇,就收住了脚步。他悄悄地靠帐篷边缘站着不动了。柳援朝见郭拙诚不动,他也挨着他站着。

    那个作战参谋见他们两个不动,虽然心里有点奇怪,但也站在一边,心道:这里只是计算枯燥的数字,有什么看的?真要看热闹就应该去炮击现场或指挥所。

    这时,有人在外面猛地吹了一声哨,等所有人安静下来后,接着又是大喊:“212炮团第三营训练准备时间已到,现在开始计时!预备——,开始!”

    哨声如同强大的电流,一下让“计算室”里的人都立正不动。而随之而来的“开始”二字则如巨石投入池塘中,刚刚平静的“计算室”立即高速运转起来,就是刚才那个坐着不动的专家也马上放下手里的杯子,动作敏捷地冲到那些计算人员中间,和他旁边的人一起拿起纸和笔紧张地等待着,眼睛盯着通往收发报帐篷的入口,他们那认真的模样跟临考前的考生相比毫不逊se。

    计算室里为首的军官整了整军服,大步走到帐篷门口立正等待。几乎没有人注意到郭拙诚、柳援朝等人的存在。

    “报告!炮兵观测员的数据已到!”一个士兵大步走了进来,朝“计算室”门口候着的军官敬礼后递出一张纸。

    那个军官几乎来不及回礼就将这张纸抢在手里,转身跑向那群“嗷嗷待哺”的士兵和专家,嘴里说道:“快点算!快点算!争取十分钟之内算出来!”

    这张纸如扔入鸭群中的饲料,这些士兵蜂拥而上,一个个寻找与自己计算任务有关的数据,看到之后飞快坐下,拿起纸和笔快速地算了起来:平方、相乘、相除、开三次方、查三角函数值、微积分、……显然,这张纸是前方观察员发来的各种参数:距离、目标坐标、海拔高度、气压、高差、风速、风向等等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电传到通信室,然后在第一时间里被送到这里里。然后由这里的技术官兵快速计算出炮兵发she前所需要的各种诸元:she角、she向、发she药数量、引信工作方式、弹药总类、引信长短等等。

    这些数据出来后,将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送到指挥所,由指挥所的军官将这些数据传到那些火炮官兵手里,由他们按照这些数据进行调整she击诸元,用最快的时间将炮弹发she出去。

    显然,计算室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火炮的准确度和发she速度。等第一轮炮弹打出去之后,计算室的官兵还需要根据前方炮兵观测员的观察结果对she击诸元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提高准确度。

    郭拙诚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很新颖,但更让他感到惊讶:这里所有的数据计算竟然都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整个计算室里的官兵一个个都是手工计算的牛人,加减乘除的速度奇快,就是开方、方程计算也是快得让郭拙诚目瞪口呆。

    有一个年轻的士兵几乎不用纸和笔,遇到四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张口就来,一口气就可以报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对于有些简单的三角函数值也是随意报出。

    他的战友对于他的天赋见惯不怪,对于他报出的数据深信不疑。

    在里面,也偶尔有人在利用简单的计算尺进行运算,也有人快速地翻查各种函数值,还有人在紧张激烈地讨论着风速、温度、高差等数据对she击诸元所带来的影响,讨论相关的修正系数。

    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一幕的郭拙诚很是新奇地看着,良久才对身边陪着自己的作战参谋问道:“请问他们没有计算……没有计算器吗?”

    作战参谋虽然对带着他们两个闲人到处逛有点不满,但由于这是师长亲自下的命令,他又知道柳援朝的父亲是他们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个任务。至于心情自然说不上好,现在见郭拙诚询问,他用标准的军人口气说道:“因为计算器输入数据太麻烦,计算jing度不高,而且经常出错误,所以他们宁愿用手工计算。我们师里有一台炮兵指挥仪,里面安装有沪海市一家工厂制造的计算机,但使用起来更是复杂,没有专家用不了。”

    这次郭拙诚倒真有点不相信了:“现在国内就有人将计算机应用到炮兵指挥上来了?”刚才他还担心自己说出“计算机”三字而让这个参谋说成是怪物,想不到他自己主动说出来。

    实际上这是郭拙诚自己孤陋寡闻了,中国其实早就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和应用。1970年的时候就运用国产计算机运算、控制过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还创造xing地利用多台计算机组合分摊运算任务,使简陋的计算机承担了大型计算机才有的功能。只是当时的中国技术人员不知道这个技术的先进,以为又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土办法,没有人对此过多的关注。直到十年后这个技术才被美国计算机专家以高技术推介。

    1974年6月中国还制造了定名为djs…130的小型机,实际上是仿制的美国nova1200。使中国的计算机技术更是进了一大步。

    只不过此时的计算机没有前世的键盘和屏幕,输入输出都是电传打字机、穿孔机、纸带输入机,输入数据输出结果都很麻烦也不直观。很多时候cao作人员都是将数据熟人穿孔机,纸带打出来之后让检验人员检验数据是否正确,正确了再将纸带放入纸带输入机让计算机读取。计算机运算出来的结果也用纸带输出来,让技术人员解读。

    时间花费多,且对cao作人员要求极高。没有多少文化的战士根本胜任不了,无法使用这种高科技设备。

    于是,炮兵部队依然采用人工计算、人工指挥,而不是借助那些洋玩意。在很多时候,因为很多年的经验积累,人工计算比这个时代的计算机计算快得多,也可靠得多。

    其实这个时代也有了计算器,一般都是国外的华侨从西方国家带回来的,不但价格成本高而且数量不多,基本上被科研单位或上级单位垄断,分不到炮兵营这一级。

    所以,郭拙诚现在就看到了如此热火朝天的一幕。

    在这里,除了他,这里没有一个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那些忙于计算的士兵以及那个专家的,脸上明显写满了自豪:我们吃的可是技术饭,其他人不行!

    耗时大约十三分钟,相关计算结果终于出来了,计算高手们一个个松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