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小婢-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古翻了个白眼给他看,甩开他的手就气呼呼往外走,身后传来爽朗醇厚的笑声,显得分外得意。

    广晟看着小古的背影,心里好似猫抓一般,得意之外更觉得甜蜜,正要追出去,却听门外有人禀报,“李总旗来了。”

    他目光一凛:李盛这个人知道分寸,若是没有急事,是不会擅自来府里见他引人疑窦的。

    果然,李盛是装扮成店铺掌柜进来的,他行礼后单刀直入,“您吩咐的老仵作已经请来了,他看过尸体后,确实觉得有些不对。”

    他压低了嗓音道:“尸体确实有被水泡肿的痕迹,虽然已经及时晾干,皮肤却有些不正常的白。”

    “被水泡过……”

    广晟皱眉——这意味着什么呢?

    “还有,仵作重新检验,在她脚跟后侧发现了这样一个图案,似乎是长时间挤压在皮肉上留下的红痕。”

    李盛在拿出一张纸,纸面上描了一小块模糊的图案,好似是瓦当和城墙上的那种篆纹,看起来极为模糊,广晟看了半天,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个图案查了吗?”

    “我们的书吏翻遍典籍,这似乎是皇宫之中才允许使用的,但瓦当和城墙上都比这个要小,没有这么大。”

    李盛的话让广晟眼前闪过一道灵光——皇宫!

    这桩离奇的刺杀案发生在宫门前,死者在宫门前气绝倒地,随后被宫内的武监仔细搜查后,送到了城郊的殡村里——按道理来说,她是没有来得及接触宫里的一草一木,就已经被杀了。

    但他上次查到,尸体胸口平整无暇,完全没有他在车上刺入胸中的细针孔洞,也就是说,这尸体根本不是红笺,而是被人掉包了!

    而这具尸体,身上却竟然出现了宫内建筑上才有的压痕!

    难道是……

    广晟霍然起身,沉声道:“我们再去看看那具尸体!”

    说完,带着李盛匆匆起身而去。

    ***

    日头高照,带起初夏的暑气,殡村密室中的冰块也在快速融化,变成一盆盆水。而平榻上的尸体已经渐渐露出灰败之色,四肢也开始绵软膨胀——保存了这么多天,已经快到极限了。

    空气中满是浓烈腐味,混着香料简直让人要呕吐,众人以袖掩住口鼻,纷纷皱眉,却无人敢退后一步。

    因为锦衣卫的新任指挥使,正全神贯注的在尸体跟前仔细查验。

    广晟全部的心神都聚集在这尸体上,好似感觉不到鼻端的臭味,他仔细触摸死者的脸部肌肤,在与额头和耳廓交接处终于发现了破绽,他用刀轻轻挑开一点,顿时尸臭味更浓。

    诡异的寂静中,只听哧啦一声,一张薄如蝉翼的面部皮肤被撕了下来,这赫然就是一张红笺的脸!

    众人心中惊悸,不禁后退一步,广晟不顾手上鲜血淋漓,凑近看去,只见下面的肌肉五官都沁出脓血来,昏暗中看来愈发狰狞。

    这层面皮似乎与肌肉不太妥帖,广晟仔细观察,却反而觉得这简直是鬼斧神工——这一层虚假的面容,竟然是生生缝到尸体上的,却连针脚都无法发现!

    多日的**衰烂,这才露出了些微的破绽,否则一开始的仵作不会全无觉察。

    人皮面容下的那女人,五官分辨不出真实长相,却是跟全身状况一样,长时间浸泡引起水肿。

    广晟转而去看那脚跟的肌肤,感受那块淡得几乎看不清的压痕。

    这个图案印在脚跟只是很小的一角……他看了白纸上描摹复画的,闭目测算,半晌才道:“这个图案大概圆形,方圆好几丈。”

    “那岂不是比磨盘还大?宫里哪有这样的家什啊!”

    李盛失声喊道。

    “你们仔细想想,哪里曾经看过这样的图案——还有,为什么是在压在尸体的脚跟?”

    “除非是她长时间踩在上面,因为死后血液停滞,才会留下这种痕迹。”

    众人对这种现象疑惑不解,广晟苦思之下,干脆起身朝外走去,“我去宫里好好看看!”

    众人大惊,待要阻拦,他已经去得远了。

    ****

    午后的日光更加炽烈,宽阔宫道上人烟稀少,偶尔才见到个把行色匆匆的内侍。

    广晟缓缓行走其上,四下打量着周围的砖石条板,甚至连地基碑文都不放过,蹲下身仔细端详,倒是把迎面走来的张公公吓了一跳,看清人影后,他一溜烟跑了过来,“指挥使大人您这是做什么?”

    “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图案吗?”

    广晟把那张纸递给他,张公公看了又看,面露难色,“有点眼熟,但实在想不起来。”

    “再仔细想想!”

    张公公被如此疾喝,心中虽然不快,但看到广晟阴云密布的脸色,知道兹事体大,倒也没有跟他计较,冥思苦想之下,嗫嚅道:“我恍惚记得,以前做小太监的时候见着好几次,但后来升至皇爷身边侍奉,就印象淡薄了。”1152

第二百三十九章 缸底() 
也就是说,他做小太监的时候经常接触这图案,流光一瞥没有放在心上。

    “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张公公皱眉不语,像他这样有身份的宦官内侍,轻易不愿吐露自己的过往生涯。

    广晟俊眉一敛,冷然道:“张公公你在圣上身边最是得用,想必是身家清白,为人忠勇果敢,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过去吧?”

    这话听着诚挚,实则却是隐含威胁——张公公面上怒意上涌,却终究还是开口了,“奴婢以前做的活计可多了,先是做外殿的执扫粗使,大风雪天还得洒扫擦地,后来又调去茶房,再后来总管太监见我机灵,就让我去御前伺候。”

    广晟脚步匆匆,一言不发离去,身后张公公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隐觉不妥,终究还是急急跟上了。

    外殿宫阙分外三座,台阶廊道对称而曲折,蜿蜒向外显得庄严雄伟,广晟沿途仔细观看,身后不远处跟着满心疑云的张公公,看到有宫女太监围观,立刻毫不留情的驱赶。

    不知不觉已经两个时辰过去了,日头渐渐西坠,广晟却是一无所获——他连茶房的壁炉都撬开看了,完全没有看到那个图案。

    那么大一团的图案,怎么会找不到呢!

    每日宫中来往众多,怎么会都视而不见呢?

    他心中疑窦更深,却不见烦躁,反而心思更加冷静缜密。

    夕阳渐渐染红天边,金色余晖照耀了整座云台,张公公上前来,低声劝说道:“已经酉时了,朝房再过一会就要关闭,大人您也不便久留……”

    广晟点了点头,沿着云台的阶梯缓缓走下,脑海里却仍然在不停思索,他的眼神无意中瞥见一片金光粼粼,凝神看时,却是甬道两旁放置的几口鎏金大铜缸!

    这种大缸有一人半高,又被称之为“吉祥缸”、“太平缸”,通常设置在殿前两列,因此又被称之为“门海”,寓意“以水克火”,借此祈望皇宫大内不要发生火灾。

    这些大缸由十几个内侍专门负责管理,每天从井内取水,一担一担把缸打满。冬天还要在缸口上加盖,外层包上一层棉外套,甚至要点燃炭火,昼夜不熄保持水面不冻。

    他心头一震,凝神看着这四只大缸,突然灵光充满脑海,下一刻,他疯魔一般跑到大缸旁边,不顾张公公的呼喊阻拦,他抓来一架矮梯爬了上去,把头伸过缸的边沿,看向里面——

    水波粼粼,夕阳晚霞下漾起点点光斑,而透过无波平静的水面,他看到了缸内底部的图案——

    一个完整的圆型图篆,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像分列四方,云纹古朴厚重。

    他拿出怀里的纸片,终于对上了图案的一角。

    一切都明白了!

    那具伪装成红笺的尸体,是被丢在某一口大缸中浸泡了许久,由于每日只会有挑水的内侍例行爬上来,所以整整一天之中,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发觉!

    尸体就是这样被丢入、蜷缩在底部,由于上方石炭圈的压力,脚跟靠在缸底,这才印下了那个模糊的压痕。

    广晟目光幽闪,突然一把抓住张公公,追问道:“这样的大缸一共有多少口?”

    “三百多口。”

    这个回答简直让人绝望——三百多口的大缸,要查到那一天才有头绪?

    幸好张公公还有下文,“虽然有三百多口,但这种精铜鎏金的实在不多,只有三十多口,其余都是青石大缸和铁铸的。”

    广晟松下一口气,随即却一把攥住他的衣领,“一口一口带我去看!”

    “这,宫门都快要下钥了。”

    张公公劝阻,却听广晟冷笑一身,低声道:“如果拖过一晚,贼人湮灭了证据,这个罪责我们锦衣卫可承担不起,公公深受皇恩,其中分寸一定会斟酌。”

    张公公只能满口答应,广晟让他集中了几十个小太监,去三十多口缸前放光了水,用印泥在纸上拓了底部图案,一一拿来对比。

    四处传来奔跑和忙乱声,在这逐渐暗走静谧的天光下,显得分外怪异。

    不远处的墩台高处,朱棣一身细布葛袍,灰白头发用白玉簪随意一束,静静看着这一幕。

    “皇上,如此扰乱宫廷实在不成体统,要不要去让他们停下?”

    身畔传来新任的东厂督主安素的恭敬嗓音,朱棣摇头,冷冷瞥了他一眼,道:“这孩子虽然鲁莽,但终究是忠勇果敢,勤于任事。”

    这话听在安素耳中,却宛如晴天霹雳,他浑身出汗,慌忙点头,却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宫里的体统,难道大于朕的安危性命,大于朕想要查的要案?”

    这一句更让安素惶恐不安,正要谢罪,却听朱棣冷哼一声,:“你出去这半个月,声势倒是很大,满京城都知道多了个东厂,满朝文武都尊你一声厂公,倒是挺威风啊!”

    他话锋一转,看向安素的目光宛如冷电利剑,“可你到底做了些什么?案子有什么进展,金兰会的贼人到底抓住了几个?”

    安素吓得抖成了筛糠,咕咚一声跪下,磕头如捣蒜,急切分辩道:“是奴婢做事不力,没给皇爷长脸,实在是罪该万死……”

    “好了,你起来吧,好好去看看人家沈指挥使是怎么做的,也照样学学。”

    朱棣的一声吩咐,安素如蒙大赦,心中虽然把广晟恨之入骨,面上却唯唯答应,急匆匆退下去了。

    朱棣独自一人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底下众人的忙碌,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朕的眼光,终究不如惟仁啊!他看中的后生晚辈,资质确实不错。”

    张公公此时已经跑回来禀过,此时他拿了一件外袍替朱棣披上,轻声劝道:“皇爷恕奴婢插句嘴——安伴伴虽然才干平庸,但胜在忠心啊,非那些外朝文武可比。”

    “你说得倒也对,这世上的鹰犬,听话才是第一,何必要他们英明神武呢,这不是抢了文臣武将的饭碗吗?”

    朱棣嗤笑一声,却见底下有好些小太监纷纷向广晟禀报,似乎结果已经出来了。1152

第二百四十章 南苑() 
“这小子目前看来也算忠心——他跟家中父母亲长都是不睦,除了忠心事君,只怕也没第二条路走了。”

    “就怕他学了自家师傅……”

    张公公不知是在替皇帝分忧,还是在替广晟上眼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