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涉及其他,土肥原坚信自己会很希望跟这样一个厉害人物交交手,学习学习对方的手段。可现在他们的行动却有可能事关整个中国派遣军的命运……为了支援关东军对苏作战,大营的各种后勤辎重,包括兵力都在向北方倾斜。中国派遣军虽然依旧强大,但持续作战能力已经受到了严重削弱。炮兵可能已经没有了足够支撑一场大战的炮弹,紧急调派来的航空部队也无法掩护他们的天空。甚至连坦克和战车也有些不足……而除此之外,土肥原极其担心秦卫已经在考虑轰炸他们布置在各地的弹药库、粮仓、战车基地、机场、炮兵阵地等重要设施。东条英机对付苏联人的时候不就是这么干的吗?这一手就是学自中国人啊。苏联红军那么强大,都因为后勤等各种原因而无法抵挡,被关东军打得节节败退,他们的中国派遣军可未必就比红军能强多少,而中国人军队却绝对远比关东军多的多……就算他们能最终打退这些敌人,中国派遣军那时候已经蒙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寺内寿一想了一招。土肥原在深思熟虑之后,表示了同意。
两人跟一些将领商议过后,先就开始将手里的各种战争物资进行转移,弹药更是大量的下发……宁可ri子不过。也不能让中国人白白地炸掉。而除此之外,许多重要的仓储也开始进行转移。这实在不是没胆子,而是苏联红军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北方再过个把月就要下雪,可因为前期受到轰炸。加之后勤一直运不上来,苏联人还一直穿着夏装呢。可以说。只要再等一段时间,只要再顽强的把斯大林的后援给拦住一段时间,ri在远东地区将不战而胜。这当然是好事儿,可这种好事儿要是放到别人脑袋上,再把相对的坏结果放到自己头上,那就不好了。
可这样之后,土肥原还是不放心。
军事行动到底还是要靠行动才能有结果。可如果自己的行动都被别人知道了,自己的部署也都被别人知道了,就算实力再强也撑不住几轮。看看南昌会战……冈村宁次的指挥能力弱吗?第六师团还是ri战功最显赫的两大jing锐师团之一,结果全灭!再看看桂南战役,坂垣征四郎当初带着半个第五师团就横扫了山西,打败了晋绥军三十几个师,又一直打到了徐州,打出了赫赫的“钢军”之名,结果落入中国人的包围圈儿,也差点儿全灭……说到底,这全是因为情报!情报!情报!
可怎么才能保证派遣军的情报不被那个家伙知道?
将所有的情报,在正式开战之前,都限制在几个绝对可以信任的人之中。但这依旧不保险。为了应付中国人,还要调派军队。而只要军队一调动,就有可能被敌人侦知……万一秦卫的情报网并不是在派遣军司令部,而是散落在各个部队,那他肯定会很快知道。
怎么办?
土肥原绞尽脑汁都没想到办法。而就在他苦思不得其计的时候,他突然记起了中国空军那几次出se的袭击……用骗的!只有用骗的,才能在中国人面前取得先机!
可怎么才能把中国人骗倒?
土肥原又想到了秦卫当初撺掇他们打远东时候的情景:要有利益,最好还要再拉上几个别的国家一起,让中国人不会觉得太过势单力薄……
第217章 是我()
土肥原对蒋介石的研究确实非常透彻,而且他对国的政治制度也非常了解,晓得国民政府实际上的情况就是蒋介石在独裁。他的计划要是放在英美等国,肯定无法施行,因为清醒的人看出来之后会进行阻止。但国不样。老蒋只要入了彀,那就等于半个国民政府也进了圈套。
而事实也正如土肥原所预料的那样。在听了戴笠所转述的南造云子的那些话之后,老蒋虽然没有叫停正在进行的反攻准备,但却动了心……他当然不会胆上生毛的去挑战苏联。虽然苏联目前看上去好像也并不怎么能打,可难保人家禁揍啊。老蒋很清楚,自己就算跟日本人,还有德国人联手打了苏联,以**队的底子也打不了太久,而苏联的工业只要不停摆,就随时有反击的能力。可国呢?难不成到时候还要忝着脸去向日本人或者德国要再要武器?开毛的玩笑?他老蒋喜欢的是占便宜,可不喜欢被人家捏住自己的脖子。
不过既然是送上门的机会,也没有动推出去的理由。十个德械师的武器装备是方面,日本人还愿意动让出些地盘儿……这种便宜如果不占,那岂不是太没有天理了?
于是,谈判居然就这么秘密地进行了起来。
对此,秦卫,还有些比较清醒的人,诸如白祟禧等人都提醒老蒋,这极有可能是日本人的骗局。对方很有可能是已经察觉到了他们反攻的计划,这样做应该只是在争取准备时间。可是,在日本人动让出了三个县的地盘儿之后,老蒋把这些话当成了耳旁风。呃,也不算是耳旁风,他还是有定的担忧的。所以命令前线各部队严密注意日军动向。但土肥原和寺内寿的计划并不止于此。日军开始调动,先是个联队个联队,后来干脆就是个旅团个旅团的往北移防……仿佛就像是南造云子所说的那样,他们要将十四个师团的兵力送去远东。
这本来是个好的时机。只要抓紧时间发起攻击,说不定能比计划的反攻取得更的战果。可老蒋再次发挥了他恶心的军事才能,他想要再等等,等日本人再往北撤走更多的兵力再说。十四个师团啊,就算只是撤去半,也足以让三分之的日占区变得防备稀疏。那时候再发起反攻,战果将多么巨?
……
“日本人明显就是在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前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委员长要是再不下令,等日本人准备好。吃亏的可就是我们了。”
秦卫难得的来到了黄山别墅。(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不过他不是来见蒋介石的,反正见了也是白见。土财个,见到便宜就想白占……日本人要是那么好心,哪还会有侵华战争?他见的是宋美龄……受人之托,也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希望这位民国第夫人能给蒋介石吹吹枕头风,别再妄想着日本人会突然改吃素。
“这件事我听委员长说过。”多时不见。宋美龄依旧雍容,可很明显,她对秦卫的提议也不怎么上心:“日本人肯定是有什么阴谋。可我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就算有些许诡计又能干得了什么?何况。最近日军又交割了余杭、富阳二地,这可是富庶之地。日本人还是有些诚意的。”
“古话说的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日本人突然改常态。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寺内寿、土肥原等人巴不得口吞下整个国,这时候却反其道而行之……夫人。委员长上当了。”秦卫黑着脸道。
“哦?你又有什么情报了?”宋美龄笑问道。
“日军所谓的北撤其实都是在演戏,他们撤走兵力的顶多只有其编制的半左右……”
“这件事戴笠向委员长报道过。”宋美龄笑道:“不过这也很正常。总不能下子全都撤走吧?那样谁来留守?日军迭经败,损失超过四个师团,兵力本来就已经非常紧张。如今又要去支援关东军,又要保住现有的地盘儿,也只有用这个法子了。”
“关东军在苏联打得并不艰苦。除了海参葳,苏联在远东的城镇已经有成落在了他们的手里。”秦卫嘘了口气,“他们不需要援军。”
“可苏联的援军已经上路了啊。”宋美龄轻轻放下手里茶杯,“听说足足有两个集团军。这可是二十多万人呢。而且全部都是机械化部队,领兵的还是刚刚打下芬兰的将铁木辛哥。日本人刚刚打下远东那么的地盘儿,还来不及消化,又要分兵防守……肯定需要更多的兵力。”
“但根据可靠的情报,寺内寿的部队其实并没有去北方。他们只在是海上转了圈儿就重新回来了。而且正在规模的集结!”秦卫叫道。
“是吗?”宋美龄居然依旧面不改色,“可根据军统的报告说,旅顺港不时有日本的运兵船抵达。目前,运抵东北的兵力至少也有四到五万人。这个你怎么解释?”
“那是假的。是在瞒天过海!”秦卫急了,“夫人,他们表面上是在运兵去东北,可实际上那只是东北留守的关东军在绕圈子!国派遣军的兵卒都没有过去。”
“呵呵……”宋美龄笑了,“秦卫,我知道你们那个组织的情报能力很强。可你们不可能强到能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情报都探听得清二楚。那你们不就是上帝了吗?”
“我没那个意思。可这回……”
“秦卫。”宋美龄打断了他,“你现在是名将,还是我空军的副司令,说话不能再像之前无兵无职那样随意。……你觉得像我跟委员长是那么容易受骗的人吗?”
“当然不是。可是日本人这次确实是下了本钱,他们……”
“他们确实是在搞阴谋。”宋美龄微笑,“但我们也早有防备。各个战区都在为反攻做着准备,军令到,立即就会发动全线范围的反攻。日本人就算没有调走这些兵力。我们也能打败他们。何况他们现在还在调兵?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用害怕这些日本人有什么阴谋,我们只是把反攻计划稍稍推后些日子进行而己。”
“可如果日本人集起量的兵力向我们的重点区域进行攻击呢?”秦卫问道:“我们可以攻击他们,他们也可以攻击我们……寺内寿和土肥原都是擅长在进攻找到机会的将领。只要在某个地方撕开个口子,他们就会像指挥日军蜂拥集聚。以我军的实力,很难挡得住他们的举进攻。”
“冈村宁次的举进攻被我们挡住了,还打了回去;安藤利吉的举进攻也被我们挡住了,也打了回去……”
“这次,日军的目标是郑州、洛阳、长沙……”
“呵呵。那不是更不可能了吗?”宋美龄捂嘴轻笑:“你刚才说过,日本人是在海上转了圈儿。这些可都是内陆城市。尤其是长沙,更距离海足有几千里,日本人难道会飞?”
“隐蔽行军而己……”秦卫有些底气不足顾长钧这回没能找到什么资料;貌似;历史书这回没有再先于他们这边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甚至连这即将到来的战也没有记载这也是秦卫最近心焦的个重要原因
“行了行了,我会把你这些话转告委员长的。这总行了吧?”宋美龄不愿意再听秦卫说下去。她本来就对军事上的东西不感兴趣,如果不是因为秦卫身份特殊,又是她的“手下爱将”,她才不会听这家伙罗里嗦说这么多,“你难得来我这儿做客,还是说些高兴的事儿吧。最近空军表现不错,不过我听说你的那个什么凝固汽油弹直不够用。是吗?”
“这东西太容易制造,只要有配方,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把各种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之后,由重的几个人带着群工人在重庆山里组装下就行。”秦卫叹了口气。“前段时间,军统还在那山的周围抓了几个日本特务……土肥原的鼻子真不是般的灵啊。”
“哦?那秘密泄露了没有?”宋美龄关心地问道。凝固汽油弹可是她空军的杀器,她已经不只次听周至柔夸过这个好玩意儿了。
“没有。”秦卫摇头。
“可总是在重庆的山里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