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征途-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笑了笑,将折子丢给了小太监,说道:“朕知道了。你下个月去办酒的时候,便去告诉韩元清,让他专心酿酒便是,毋须多虑,朕不会责怪他什么乱议朝政的。”

    王公公见圣上应答了下来,立刻就宽心了,不管怎么说自己总算是帮韩元清把事情办妥了。于是他点头答道:“奴才记得了。”

    ……

    秦朗递给圣上的折子就这样石沉大海了,在接下来的七、八天里便一点消息都没有。不过朝廷里面有人传出话来,宰相赵鼎新对于主战的意见是很坚定的,尤其是在看过秦朗的折子之后,对韩元清所提出的意见很是认同。

    不过宰相认同但是圣上不认同,这等于是废话了。

    这几日,杨文兴和高宠都显得有些着急,从折子递上去,到今天已经快十多天的时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怎么可能不感到担心呢?他们为了这件事,来找韩元清抱怨了好几次,说官家是不是不高兴,对这意见看不上眼呀。

    韩元清面对杨文兴和高宠的反应,则显得很淡然,其实他早就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毕竟他不过是一个酿酒的小判官,无权无势,更无名声,谁会在乎一个无名小卒要去报国捐躯呢?出现这样石沉大海的结果,这表示王公公还是帮了忙了,否则只怕可不会这么简单。

    他现在依然在等,等待着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岳飞从江州上奏到朝廷的折子。

    如今岳飞已经是响彻大江南北了,虽然在南宋他还是一个刚刚燃起的新星,但是赵构目前对待岳飞的态度,可以说最是蜜月期。赵构目前对岳飞清正廉明是非常佩服的,并没有到达后来那种忌惮的程度。

    再加上朝中有宰相赵鼎新的全力支持主战,一旦岳飞的折子递过来了,赵构自然会相当重视。

    等到赵构看完岳飞折子,就会觉得与前不久另外一个折子很相似,而通过这个很相似的折子,就能从新想到韩元清这个人了。对于赵构来说,他现在信任岳飞,但是潜意识里却不信任武将,这是一个矛盾的心理。到时候,赵构觉得韩元清不过是一个酿酒的判官,此人必定不会有什么威胁,一定便会将韩元清调到岳飞身边。虽然这个举动算不得是监视,只能说是埋下一个伏笔,如果事情发生了不能是朝廷掌握的地步,就可以把这个伏笔提出来挡住岳飞。

    韩元清正是因为了解赵构的心理,所以才会有把握。每当杨文兴和高宠来抱怨的时候,他便微微的笑了笑,只让他们稍安勿躁,事情还没有到这种不幸的地步。

    这几日,秦朗也觉得有些百无聊赖,他向来都不写折子,可是这次好不容易写了一个折子,递过去之后竟然没有回应。直叫他感到郁闷不已,甚至怀疑是不是折子触怒了朝中主和派,因此被拦了下来。当然,如是这样倒是罢了,最担心的结果还是这折子触怒了圣上,那可就是大事了。

    他原本想去找韩元清谈谈这件事,可是回头又想到,这件显得自己太杞人忧天了。而且自己既然答应支持韩元清,那势必是要坚定立场的。

    最终,他只好作罢了,将这股气憋在了心里。

    ……

    四月底,岳飞果然从江州发来了一份奏折,他在奏折之中陈述收复襄阳府的利害关系,同时对陕西局面起到的缓和作用,都一一列举了出来。当然,他的奏折较之韩元清的意见自然是在大方阵上是相同的,不过细节上却更加详细。岳飞甚至连他作战的程序与时间都一一写了出来,希望官家能准许调动岳家军北上。

    这份奏折在送到宰相赵鼎新手里之后,赵鼎新立刻就想起了十几天前秦朗上奏的那份折子。因为秦朗是十数年来一直不过问朝政,突然来了一道奏折,自然是让人记忆犹新的。他认为秦朗奏折的意见与岳飞竟然不谋而合,看来这次主张以襄阳府入手缓解陕西战况的策略,确实是值得一试的。

    当即,在一次早朝之上,赵鼎新为了不让岳飞的折子落空,便亲自在议事的时候将折子呈递了上去。

    赵构现在对文官是很放心的,虽然他觉得赵鼎新的主战思想有些太过分,不过眼下江南上下都不战而退感到不满,无论是平头老百姓还是士绅官僚都是如此。因此,他现在也只能顺应这个趋势,接受赵鼎新的政见。

    当赵鼎新呈上了岳飞的折子,赵构还是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不过他看到一半的时候,立刻就觉得眼熟了,这策略似乎自己早已经看过了?他向赵鼎新问了道:“岳爱卿这折子,以前可有呈递过?”

    赵鼎新立刻说道:“岳元帅近一个月便只上了这一道折子,不曾另外有上奏过。”

    赵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有些疑惑的说道:“可是,朕怎么觉得,这折子好像以前有阅过,上面提到以襄阳府来缓解陕西的方案,朕脑海里明明是有印象的。”

    给读者的话:

    努力努力!9月1日开始,日更三章!

第125章 决议出征() 
赵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有些疑惑的说道:“可是,朕怎么觉得,这折子好像以前有阅过,上面提到以襄阳府来缓解陕西的方案,朕脑海里明明是有印象的。”

    赵鼎新微微笑了笑,说道:“回官家,在半个月前光化军节度使秦朗曾经上过遇到折子,虽然是转述其府上判官韩元清的意见,但是折子上的内容与方阵竟然跟岳太尉这份折子不谋而合。想必官家所说的印象,便是因为阅过秦老相公的折子了。”

    赵构这才想了起来,恍然大悟的笑了笑,说道:“原来如此。没想到这韩元清竟然也是一个将才,朕以前只不过以为他是一个酿酒判官而已,看来我大宋是人才辈出了。韩元清能与岳爱卿的意见不谋而合,看来陕西之事的关键所在,果然是在襄阳府这一环节上了。”

    赵鼎新立刻附和的说道:“官家明鉴,正是如此。臣斗胆请奏,准许岳元帅的策略,即日要求岳元帅整顿兵马,限期收复襄阳府。”

    赵构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而却迟疑的说道:“赵爱卿所言极是,只是出兵乃是大事,可不能就这么草率而为之,待朕仔细思索一阵之后再作定夺吧。”

    赵鼎新有些着急,连忙说道:“官家,陕西已经迫在眉睫,吴元帅手里只有5000不到的兵力苦苦坚守着汉中。从陕西沦陷到如今,已经快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兵贵神速,再者吴元帅在汉中也是需要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来鼓舞士气。还请官家现在就定夺下来吧。”

    赵构其实现在很不想定夺,但凡对于出兵的大事,他都会小心翼翼、无比谨慎。因为对于他来说,他只想过一个太平的小日子,无论是向金人称臣还是称叔,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所以,他一直不想得罪金人,只要能勉勉强强保住大宋的半壁江山便可以了。

    不过对于宰相赵鼎新,赵构还是有所畏惧的,或者说历朝历代的郡王对宰相都是顾虑不已的。宋朝在开国的时候,太祖就订下了规矩,不杀文官,所以文官士大夫是相当嚣张的,常常都敢顶撞皇上。

    自从秦朝统一中国以来,相权与君权的关系就渐渐有所形成了。到了唐朝之后,几乎便形成了相权与君权分庭抗争的局面。

    就好比现在,赵构明显就是不请愿立刻定夺出兵襄阳府的事情,但是如果赵鼎新坚持要立刻决定,这君与臣要么就僵持下去,要么是君向臣妥协。因为赵鼎新知道圣上是不会杀死自己的,大不了就跟你耗到底,一直耗到你妥协为止。

    赵构此时很为难,看了一眼朝廷上的其他大臣们,希望他们都能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与此同时,赵鼎新也发现了赵构的意图,他直接转过身向其他大臣们使了一个眼色,当即主战派的大臣们都纷纷上前,叫嚷着希望赵构能立刻下定决心,这件事决计不能再托了。

    此时赵构算是明白了过来,朝廷之上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赵鼎新提拔起来的主战派官员,那些顽固的主和派大部分都被打压贬官了,剩下一些不吭声的要么就是中立派,要么就是位卑不敢言。

    面对主战派大臣们的施压,赵构觉得很是无可奈何,自己这个皇帝一点皇威都没有,真是太没意思了。其实他应该想到,历代的先皇之所以能有盛世明君的出现,那正是因为他们都懂得真正的御下之术,完美的处理君臣关系,也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他依然犹豫着,说道:“这出兵之事,前前后后需要许多调度,总是需要时间来准备的嘛!容后再议,朕又没有说不议了。”

    赵鼎新知道官家心中顾虑的是什么,于是进一步说道:“官家,襄阳府目前是被齐军占领,齐军又非金人,何必惧怕他们?眼下京西南路许多老百姓,都是从齐国逃出来的,他们对齐人胡作非为、仗势欺人的统治,早有不满。如今咱们攻打襄阳府,不单单是收复故土,更是顺应民心呀。”

    赵构听了这番话,深深思考了一番,觉得言之有理,反正打得是齐人又不是金人,再说自己早就听说金人对齐国很是不满了。他缓缓的点了点头,脸色有了一些舒缓。

    赵鼎新见赵构依然还有疑虑,知道了是赵构的心病又犯了。当即他思考了一阵,立刻说了道:“官家,前不久秦老相公的折子里,说要保举韩元清为光化军制置使。以臣下之见,这个保举还是可以准许的。等到岳元帅收复襄阳府之后,岳家军必然会分兵驻守襄阳府六郡,到时候便可将岳家军驻守光化军的一部交由韩元清节制。毕竟韩元清也是有先见之明的人,而且又在襄阳府带过兵,也算是朝廷培养一个后起之秀了!!”

    说到这里,赵构倒是不动神色,相反一些大臣们却开始议论纷纷了。

    这韩元清不过是一个酿酒判官,怎么一下子就把他从判官的位置上提拔到了制置使?要说韩元清这小子何德何能,名不见经传,又没有什么靠山,仅仅只是秦朗一个跟班的而已。

    赵鼎新没有理会这些大臣们的议论,毕竟在庙堂之上,他的话语权是仅仅次于皇上的,只要自己拍板了,这些大臣们发牢骚也是没有任何威胁的。他进而又说了道:“官家,其实臣已经打听过了。韩元清之所以要陈述政见,其实是想一展拳脚,混一个功成名就,然后迎娶秦老相公之女秦小娘子。”

    这一句话也许旁人不知道,但是赵构听了之后,脸色立刻舒坦了不少。他知道如果让韩元清外出将兵,秦朗则留在临安,那秦家小娘子便是韩元清的弱点了。只要秦家小娘们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韩元清便绝不会有谋反之意。

    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最终决定了下来,说道:“如此,那朕便准了。赵爱卿你便拟一道圣旨,将这两件事都给办妥了便是。”

    赵鼎新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圣上英明。”

    ……

    三天之后,秦府就接到了圣旨。当然早先就有人放出了消息,这是为了让秦府做好迎接圣旨的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宠和杨文兴两个倒是心奋不已,而韩元清却是意料之中,所以显得很淡定。他只是吩咐了高宠和杨文兴,各自去做好准备,召集起来以前左营的旧部,将这些人编成自己的中军卫队,虽然只有五十多人,但好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