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以后开会,自己只需提出指导性意见、做做决策便可。剩下的,就是属下的事儿。那效率蹭蹭上涨,完全跟以前要忙碌一整天政事的五天一次的例会不是一回事儿。
因为,以前的报呈是这个样子:少主,我们这里怎么怎么样,你看该怎么办?
而实行三省制之后,就会是这个样子:少主,尚书省那里有什么什么事儿,我们打算这么这么办,你看行不行?
这样的改变,那对马超来说,实在是太爽了:以前是属下光给自己找事儿,而以后呢,自己除了说行不行之外,还可以给中书省找找事儿,而中书省有事儿了,那门下省就不能闲着。等门下省忙完了,尚书省就开始忙了。最最轻松的呢,就是自个儿这个找事儿的人!
这样,才是领导嘛
老祖宗的智慧果然是无穷且光明的。但对于马超手下这些古人来说,那就是:那熊帮孙子,净给祖宗找事儿!
“卑职明白!”众人齐齐拱手施礼,表示他们已经深刻领会了今日会议的精髓,要起身退场了。
可马超却留下了他们,说道:“趁热打铁,今日我这里有一桩大事,便拿来检验一番三省制是否可行!”
“马家厉兵秣马、蛰伏多时,今日,我决定开始一统雍州大业,发兵安定、广魏、南安、天水、陇西五郡!”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众人虽然早有这个准备。然马超的手笔也太过庞大,居然想以三郡之力,攻下五郡之地,实在让众人突然间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马超原本也不想如此冒进,但自从行刺事件及听闻秦羽的话后,他已经敏锐感觉到长安士人已经将眼光放在马家身上了。若自己此时还不鲸吞蚕食,进一步扩大势力。那可以想象,届时长安士人与董卓内乱之时,马家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两者之间的牺牲品。
所以,此事虽然仓促突然,却势在必行:只有马家强盛到董卓与长安士人集团都不敢小觑之事,马家才有可能保得平安,甚至在风云变幻之际,取得主动权。
“今日,便是正是通知一下诸位。由中书省拿出可行的方案,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全力按方案执行。期间若是有人行差踏错,休怪马超翻脸无情!”
看到众人沉默的样子,马超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态度。最后冷冷扫了一眼议事厅之后,才说道:“今日到此为止,明日此时,我要看到中书省的方案,门下省的审核意见,尚书省的筹措反应!”
言毕,马超大步走出议事厅。而他身后,那些人,一个个还处在震惊当中。最后,还是贾狐狸起头儿,缓缓说道:“少主真是历练出来了如此,某等也不要闲着了。子度、韩枫,将治下的物资财物拿来中书省;令明将马家军的人数、训练状况、装备情况也一并拿来。由老夫与孝直草拟一份方案,交由门下省审核”
众人眼睛一亮,随即又一黯。从贾诩的口中,他们已然听出这三省制的味儿了:这是放权啊,这是要忙死属下啊,这简直是造孽啊
第181章 义理算个屁!()
贾诩和法正果然在当晚就弄出了一份方案,马超看了一下,觉得自己实在太英明神武了。
这份方案,是综合马家治下的所有状况考虑后,费尽了贾诩和法正所有的脑细胞,才弄出的一套可行方案。至少,在马超看来,他觉得自己弄不出这样一份方案。由此,也越发坚定他执行三省制的决心。
这份方案当中,兵分三路,由庞德、丑哥、阎行三人领兵为先锋,分别进取安定、南安、广魏三郡,马超亲率大军随后接应,最后会猎于天水郡。届时再根据状况,考虑是否一举攻破陇西,统一雍州。
三路先锋当中,庞德手下以法正为军师,丑哥手下以杨阜为军师,阎行手下以孟达为军师。将谋一体,各显其能。三路前锋各率领三千骑兵、二千步兵,共一万五千人。马超率领一万骑兵殿后,一为接应,二为疑兵,使三郡郡守不知马家意图及具体人数。至于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那五千人队伍,贾诩和法正并不知情,而马超打算作为最后的底牌,并不动用。
此次出兵,除了必要的镇守力量之外,马家可谓是苍鹰搏兔,倾尽全力。三军将士辎重分配,一应交由韩枫处理。并且还密信东羌部落,请求仲坚、日谷得基等首领,向三郡调动勇士,佯装进攻,以此迷惑三郡并施加压力。整个计划,丝丝入扣,磅礴大气,看得马超很是热血沸腾。
然而,到了例会之上,华歆却提出了意见:“少主,兵者,诡道也,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也,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次兴兵,春秋无道,非是奉命行事,又不是剿匪叛乱,恐难胜也。”
马超眯了眯眼,对于华歆这个意见,他懒得回答。
乱世自古无义兵,并非是说你有道理就能站在义理的制高点,一举击败敌军。只不过是在冷兵器时期,站在义理的制高点上,多多少少能激励士兵的士气而已。
冷兵器时期,打仗打得其实就是士气战,在人数基本相等、将帅能力持平的情况下,士气旺盛的一方的确能打败士气低落的一方。但事实上,决定士兵士气的,有很多综合因素。
三郡郡兵保郡安民,的确是因素之一,但若是郡守昏庸无道、众叛亲离,又或者是守将无能寡用,激励不起士兵众志成城,那即便是三郡占了义理,但最多也只能在骂阵的时候,有些口舌可讲罢了。
反观马家军,虽然此次出兵,纯粹是为了马家利益。但问题是,马超制定的士兵等级制度,恰恰捏着了士兵的士气。使得他们渴望战争,渴望胜利,渴望为自己、为家人谋得更多的权益待遇。出兵之际,士气不用激励、不用调动,士兵就已然自发飚升到了极点。
总之,这场战场,马超承认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战争的背后,其实也是一场经济战:马家现在发明的蒸馏酒、炒茶、扶风纸、煤炭等拳头产品,急需更大、更暴利的市场。打通雍州与凉州的通道,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每场战争罪根本的目的,也是胜利最坚实的保证。
当年,嗯,是日后,八国联军侵略清政府的时候,也根本不占什么义理,但人家那些杂毛们就是靠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船坚炮利,打得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哭爹喊娘。而马超这次出兵,其动机和幕后目的,与八国联军如出一辙。
在场诸人,自然全非常人,华歆话落之后,不待贾诩、法正出言,杨阜就第一个说道:“子鱼错矣,自少主实行兵事改革之后,马家军士卒皆有请战之心,士气如长虹贯日。马家威势更是如日中天,值此天下动乱之计,天予雍州而不取,实乃不智!”
“杨阜!何出如此无父无君之言!”华歆愤然作色,起身大骂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无故进犯大汉郡县,乃大逆不道之举。马家乃名臣之后,一心忠于汉室,主公更是意欲行汉伏波之举。你在此妖言惑众,妄谈天道,岂不知羞?”
华歆此言一出,议事厅顿时陷入一片沉寂。而与杨阜关系较好的庞德、马岱两人,已经握剑在手,忿怒之色显而易见。
“华歆,老子可不认得什么大汉朝廷,老子只知道自己这条命是少主给的,今天所有的一切也是少主给的。少主说要打仗,老子就豁出命去打下那什么鸟郡县。什么狗屁义理朝廷,我呸!老子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老子底下的那帮兄弟跟老子也是一个意思,早就等着打仗升官儿了!你要是还敢再多说一句废话,老子现在就剁了你!”
丑哥黄渊可没有庞德、马岱那么良好的教养,听到华歆的意思是想让马家当朝廷的走狗,放弃大好的江山利益不要,去换一个什么狗屁不值的名声尤其丑哥跟杨阜关系密切,他一草莽之流,向来敬重读书人,而杨阜从来不以丑哥粗鲁,与之倾心相交,丑哥由此从杨阜那边学到不少自己想不通的道理此时听到华歆敢骂杨阜,立刻就跳了起来,指着华歆的鼻子大骂。
此言一出,议事厅里众人脸色变幻,华歆是一副恼羞成怒的愤恨;杨阜则是一脸惊愕和感激;庞德、马岱两人无言,看样子,很支持丑哥的举动;张既、孟达只是一副意欲劝解的准备;而阎行,则是漠不关心的德行,甚至,马超清楚看到,阎行嘴角浮出一抹讥笑。
更可恨的是,是贾诩和法正那两人的眼神:你们啥意思?你们以为丑哥的举动,是哥授意的?哥可不是宋江,没那么口蜜腹剑、面善腹黑
马超也不怪贾诩和法正这两人如此表情,聪明人看什么事儿都觉得是聪明事儿。尤其是今日状况,马超此时只要斥责丑哥几句,宽言抚慰华歆,再将马家的方针政策七扭八歪地跟报效朝廷挂上边,那纵然华歆看出马超的意思,也不能杵逆了马超的威严:毕竟,人家为了笼络你,可是连自己的心腹大将都给斥责了。你再不识情趣,也就别想在马氏集团里混了。
可马超并不想这般,他的目的很明确,要求一个集团的中心价值观也要很明确。集团内所有的力量,也都要向着统一的方向去奋斗。
除却华歆、阎行两人不论,马氏集团之内,所有人都知晓马超的意图。其中贾诩、法正两人智虑千万,心深如海,丝毫不介意江山变色,属于马超的忠实支持者;庞德、丑哥、马岱、韩枫四人乃马超的第一班底,铁硬的死杆派;张既、苏则、游楚、傅巽、傅干、孟达、孟他等人,或被马超的大略所折服、或是心怀百姓、或干脆就是为了一展抱负,久而久之,也渐渐对马超目无朝廷的态度讳莫如深。
不曾想,今日一番定策,居然引出了华歆心中的真实想法,也由此引出了集团内第一次意识形态的风波争斗。
众人此时众生百态,而马超却是一声未吭,皱了皱眉头之后,才缓缓说道:“华书郎,出兵雍州之计,乃是某昨日定下的主意。你昨日未发一言,今日却要全盘推倒中书省的定策,莫不是以为我手下的谋臣武将,俱是你眼中的小丑玩物不成?”
第182章 当家的十六岁()
华歆在长安之时,任职尚书郎一职。而到了扶风之后,马超对他一直不敢完全相信,由此迟迟没有授予他在扶风郡的职位。此时马超口中直呼华歆在长安的官职,排斥之意,显而易见。
马超对华歆不满,是有原因的。一来是华歆来马氏集团也不是一日两日,早就知晓马超大计的他,不早日与马超商讨交流,却第一时间勾搭上了与他有着共同理想的蔡邕。而之后,更是主动找到了忠于汉室的马腾。此举,马超看在眼中,心中却早已对华歆有了一丝杀机。
而今日之事,明显就更是华歆的计谋!
马超明白,议事过后,父亲马腾定然会召自己过去。目的,自然便是询问这统一雍州之事。华歆昨日的不言,与今日的大义凛然,是一场戏,一场华歆做给马腾看的好戏!
挑拨自己同马腾的父子关系,利用马腾忠于汉室的心思,妄图改变自己的方针大策。如此隐秘歹毒心机,怎能不让马超对华歆起了杀机?
尤其是自己前日还刚决定给华歆一个机会,而今日,他便在自己的第一件大事上下绊子的时候!
所以,此时马超才冷然出口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