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死亡的人中有两具衣饰是相同的,而这两人额头上都有翿宝石存在,他们身着复古的牛皮战袍,除了在洞口和人同归于尽的那位还有一人跪在山洞的最里处,他双手按着一柄插入土地的长剑剑柄,所以也没有倒下,头部则靠在天然形成的一个石壁凹槽中,昂视着石洞的入口处,那种至死不渝的气节虽然在他死亡后多年却仍然能够让人清晰的感受到。。
这两具骷髅的战袍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孔,每人至少挨了二十颗以上的子弹,难道死在洞里的这些现代人都是被这两个手持长剑的人所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屠杀?世界上真的存在额头上长有翿宝石的人种?这意外而至的发现让我愈加觉得不可思议。
走进靠近洞里的那具尸体赫然看见在他尸体面前用鲜血写的一番话,虽然天长日久鲜血的颜色变成了黄褐色,但这却是现代人的字迹,让我能够看的明明白白,他写道:“余父子二人尽心竭力守大将军之墓不为外人所扰,然来犯外敌众多,余子竭力战死,余亦身负重伤不久于人世,若后来之人不存利禄之心,不存恍罔之念,务必坚守此洞之秘,不可泄露半分,大将军为国为民,死后遗骸决不可被外夷所辱,中华子民切记切记,余虽力战而亡,愿以魂魄固守此洞万年,若有不法之徒贪念妄想扰大将军英灵休适之所,余虽身死定不恕之。92ks。 ”。
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看来洞内是两位忠心耿耿的守灵将士,不过从他留字的字体和对方携带的武器分析,这场惨烈的战斗应该是这几年中发生,换而言之所有人应该都是现代人,可现代人中居然能有剑术如此高超之人,以二人之力诛杀数十位手持枪械的对手,这份功夫可真是震古烁今。。
不过按他留字的意思这里似乎是一个墓穴所在,由于衣服燃烧的火光只能照到有限的一片区域,于是我又脱下上半身所有的衣物,点燃后朝前扔去,果然只见那人所依靠的石壁左边方向,有一处巨大的供台,供台上竖着一块紫檀木牌,火光照耀下木牌上的金字熠熠闪光正是“巨龙将军”四个字,而供台之后就是一副巨大的青铜棺椁,估计就是巨龙将军的埋骨所在,原来石碑上所雕刻的“巨龙将军”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以此作为判断之前我看到的“漠北、龙墓”应该都是存在的事物,这一下还是打破了我想象的极限,难道这里埋藏着一个属于中原历史的巨大秘密?想到这里我心脏不由自主的咚咚狂跳起来。
此时衣服即将燃尽,火光逐渐变的微弱,正当我准备脱裤子时无异看见供台下整整齐齐摆放着数十根粗大的白烛,这应该是祭祀巨龙将军时所用的香烛,想到这我拿出两只点燃后插在供台的烛台上,接着又点了一支拿在手上蹑手蹑脚的走到那副巨大的青铜棺椁旁,只见棺椁顶部是一副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像,人物五官表情看来威风凛凛,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傲气,他左手插在腰间,右手按着一柄造型奇特的大剑。。
说大剑是因为此剑极大,剑一般以三尺为界,不到为短剑,过了为重剑,但是这位将军所持的剑几乎到了他的脖颈,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个子矮,但雕像的目的是在于表现对方最好的特点,我想雕刻师就是脑子再进水也不会用这种对比方式来表达持剑者的矮小,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柄剑确实大于常规。
而说它怪是因为这柄剑的剑身并不是一尖二刃的传统造型,剑身是一条蜿蜒起伏的龙身,剑尖就是龙尾,而龙腹则被磨成光滑锋利的一面,龙背上的须刺根根箕张,所以剑的两边一是可用来削、抹,一是可用来劈、刺,所以如果不是那对形如鹰翼的剑柄,和龙头吐珠的把手,实在看不出这是一柄剑,估计这人应该就是墓的主人:巨龙剑客,也是骷髅称呼的“大将军”了,可是将军和剑客能有必然联系吗?我对于自己的判断又有些怀疑。
无论如何在这里是寻找不到我需要的任何信息了,这里只有棺材和死人,不过从老人轻易将我我放入如此隐秘的地方,看来他还并不知道墓道里这父子二人死亡的讯息,这两方可能一方守着入口的位置,一方守着出口的位置,我稀里糊涂的捡了条命,否则老人绝不可能让我活着离开此地,不过无论如何对于洞里这两位奋力死战的父子两我还是心存敬意的,信守诺言,为了使命至死不渝的人总是应该值得别人尊重的。
且面对着如此众多的来犯之敌,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避让,单就是这番勇气已足可让人佩服不已,看来这些人都是心甘情愿为了“巨龙剑客”而奉献自己所有的一切,这让我对巨龙剑客更加感到好奇,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还有他所执行的任务和龙墓到底能有怎样的关联?强烈的好奇心差点就让我要转身去询问石门外的老者了,不过理智还是让我避免了自寻死路,离开前我拜了拜巨龙剑客的棺椁,一名能让人愿意如此付出的剑客绝对是一条好汉,虽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人物。
之后我返回了出洞的道路上,这一路再没有任何异常情况,走到尽头果然就如老者所言在我面前出现了两个岔路口,本来我按照他所言要进入左边的洞口,可刚刚踏出一步我就又缩了回来,因为对于老者的不信任让我得重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按照他所说的话去走这一步。
想了很久我一咬牙朝右边的洞口走去,既然不相信他当然没必要按照他指点的路口去走,不过保险起见这一路我走的非常小心谨慎,万幸的是自己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我一路没遇到任何危险的走出了这个洞口,当我推开顶上的木板,只见自己身处巨大的槐树背面,坐在阳光灿烂的草地上,我深深的吸了口气,终于第一次体会到了“劫后余生”的欣喜。
然而当我起身转出大树之后,眼中所见到的一切彻底把我给惊呆了。
我眼里看见的居然是铁牛山脚下那片茂密的橘子林,这是怎么了?我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了?百思不得其解,转过身去更为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我明明是从洞口钻出来的,可是当我在回身寻找这个洞口时,山地怪石嶙峋,土地植被茂盛,哪有什么洞口,连耗子洞都没见到一个。
我忽然想起倪积明说的关于他爷爷在日记本里记录的那段历史,难道我刚才经过的就是古堡之地?
越想可能性越大,因为山洞里其实是一处古墓所在,不知内情的人将之形容为古堡也是非常契合的。
60、再入原路()
难道这个地方只能从内部出来,而无法从外部进入?
虽然重新找到原路对我而言并不困难,但在进入古墓过程中有一处细节我并没有注意,就是在巨型蠕虫攻击我时慌乱之中钻入的那个洞口我并没有印象了。
即便我回到那个蠕虫洞也记不得是从那个洞口进入将军墓的,所以这条线等于是断了。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打电话给倪积明说了我所见到的这件事,倪积明听罢顿时就激动了,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他连声问道:“你看到的地方在哪?赶紧告诉我,立刻告诉我。”
“先别激动,我确实从这个洞里出来了,但我却没法找到爬出的洞口,周围一切看来和平常没有区别,这里必然被人下了一道非常厉害的障眼法。”我道。
“障眼法?居然连科技设备都能迷惑吗?按照你说的这些,法术岂不是要超越科技了?”他惊讶的道。
“这本来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不可混为一谈。”
过了一会儿他道:“只要你能记住大致的位置,我们可以一点点的搜索寻找。”
“可能性不大,因为那个山洞里有一只巨大的蠕虫和许多虫卵。”我道。
“虫子不是问题,再大的虫子总是有消灭的方法手段,关键是找到这个山洞就可以了。”
“山洞前还有一个老头,我估计他的本领非同小可,如何通过他守护的区域?”
“规劝如果不起作用,那就只能来硬的,这些都不是你操心的事儿,带我们去事发地就可以了。”倪积明道。
片刻之后倪积明带了七个人赶到现场,这七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身体强壮、神情彪悍,其中一个大光头双眼烁烁发光,太阳穴鼓凸而起,一看就是练家子,他和别的人也不一样,其余六人都在准备枪械器物,这人却负手而立,动也不动。
倪积明走到我面前道:“你确定记的入洞的路线?”
“绝对没错,只要你有把握搞定洞里那些人和怪物应该可以找到我所说的将军墓。”我道。
“好,那就立刻出动。”
我想了想问道:“倪科长,有一点我必须问清楚,就算是解了这个谜底,对你而言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我没有见到将军墓中那些死亡的人不会有此疑问,但此地毕竟属于古迹,若是倪积明心怀叵测,那我不就是引狼入室了。
倪积明的回答并不痛快,犹豫了很长时间才道:“我这个部门调查的事情很难解释为什么要花费人力物力去做,我的使命是调查,而非为什么要调查。”
“这里面非常危险,你有把握进去后再出来?”
“出不来也得做这件事,否则国家养我为什么呢?”倪积明回答的是斩钉截铁。
我只能配合他的行动,上了车后我再度返回墓园,之后一班人步行进了山区,沿着昨晚走过的路向前而行,六名持枪之人分前后将我们围在当中,那个光头走在最前面,忽然他举起右手道:“慢着。”六人立刻将枪械保险打开,做好设计准备。
林子里静悄悄的没一点声音,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如此紧张,片刻之后就听一阵脚踏落叶发出的沙沙声响传出,接着一个浑身皮肉翻开,左眼珠子掉出眼眶挂在面颊上,右眼完全一团血肉模糊,身体上还冒着热气,就像刚刚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滚开的开水。
这人赤身**,并没有穿衣服,所以无法分辨到底是谁,光头毫不犹豫道:“射击。”
这六人枪法奇准,并不是一通狂扫的射击风格,六人齐齐射出六颗子弹,但听声音几乎犹如一枪,六颗子弹同时打在浑身稀烂之人的脑袋,一颗头就像是被锤子锤过的西瓜,瞬间爆裂,整个脑袋不见了。
这人噗通一声倒在地下,浑身的热气并没有消失,没了脑袋的尸体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消融一空,成为一滩黏糊糊的液体,很快被泥地完全吸入,土层表面只留下一层淡淡的黄色。
面对这突然出现的恐怖状况,似乎完全在这些人的意料之中,没人表现出慌乱甚至是一丝惊讶之情,打死这个怪人之后所有人继续淡定赶路。
但我却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这六人的行动力高度契合,同时做出动作,同时拉动枪栓,甚至连射击都是同时的,难道六人是六胞胎?所以心意相通,导致行动力高度契合?
随后我暗中注意六人行动时的步伐,发现六人步伐也是完全一致的。
难道倪积明出动了他的特种部队?一路胡思乱想,终于走到了夜里来过的山体前,万幸山洞并没有消失,我指着山洞道;“如果你有把握搞定山洞里的虫子,我肯定能找到进入古堡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