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十一日,傅友德大军攻打亦集乃路,元军守将伯颜帖木儿听到傅友德前来,连抵抗的勇气也没有了,当即开城投降。五胜。
傅友德大军继续前进,在别笃山口遇到了元岐王朵儿只班带领的元军主力,傅友德二话不说,碰到就打,击溃元军数万人,抓获文武官员二十余人。元岐王朵儿孤身一人逃走。六胜。
之后,他又率兵追至瓜州,击败当地元军,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七胜。
一直打到十月份,由于缴获的战利品实在太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军队行进速度,而元军已经被打怕了,见到西路军就逃,也无仗可打了,二十四日,明军班师回朝。
从五月到十月的这五个月里,元军痛苦不堪,傅友德带领数万大军从甘肃打到蒙古,所向披靡,来回折腾元军,元军又怕又恨,打又打不赢,躲也躲不了,整日在恐惧中生活。
傅友德以几万军队在北元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纵横南北,竟无人可挡!实在令后人叹服,他七战七胜的不朽传奇也就此记入史册。
可就是这么一个载入史册的传奇将领,他的结局,却是悲惨得多,而他的死,也是收到了蓝玉案所牵连。
却说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立了皇太孙之后,没过多久就把傅友德和冯胜等人召回京城,对他们的职务进行了重新的安排,不久又把傅友德打发回家养老去了。
但是傅友德在家并没有闲着,他向朱元璋要求将家乡的一片土地赐给自己,朱元璋一向对这种事情非常的反感,把他叫过来训斥了一顿,说:“我给你的俸禄已经不低了,你为什么还要跟老百姓去争夺土地?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战国时候公仪休的故事吗?”
他一句话把傅友德说的羞愧无比,在家也待的很郁闷,正好当时蓝玉案发,傅友德害怕牵涉到自己,有时候就和定远侯王弼两个人私下里对皇上发一番感慨,当然,这些事情怎么可能逃的过朱元璋的眼睛呢?不过朱元璋正在忙着解决蓝玉,而冯胜傅友德这两个人,其位还在蓝玉之上,朱元璋是不可能把他们牵进蓝玉的,因为到时候主犯就不是蓝玉而是冯胜了,这位洪武皇帝的玩政治的思路异常的清晰,就好比当年他杀掉胡惟庸的时候,却把地位比小胡高的李善长留着数年之后才杀一样,这里的政治,很有学问。所以朱元璋当时并没有准备干掉傅友德,但是傅友德的心里,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这样一种猜测,于是矛盾最终集中在一天爆发了。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那天,朱元璋召集文武大臣参加一个大型宴会,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门口的那个守卫者没有按照规定佩带剑囊,当时他生气,但是没有发作。
这个守卫者不是别人,正是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傅友德有四个儿子,长子傅忠是驸马,次子过继给了傅友德的弟弟傅友仁,老三就是担任亲军的傅让,老四叫傅添锡,在和父亲征战云南的时候战死了。傅友德很爱儿子,所以自己儿子战死的时候悲痛欲绝,对剩下的两个儿子更加爱惜。
朱元璋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在大家坐下来之后,开始发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傅让痛斥了一顿,洪武皇帝的威严那是谁都受不了的,那些上惯了战场杀人不眨眼的将军们尚且在他面前恐惧异常,何况是年轻人。傅友德疼惜自己的爱子,连忙站起来,准备替爱子辩解两句。
朱元璋一看傅友德站起来,突然更加愤怒。竟然霍的一下站了起来,紧紧把玉带抓着,按在肚子下面,厉声对傅友德说:“你站起来有什么话说?哪个让你说话的?!”傅友德被朱元璋震慑住,一时无语,只好低头坐下,默然不敢说话。这一举动显然更加激怒了朱元璋,立即又对傅友德说:“去你把两个儿子都叫过来!”
傅友德一听,心中可能有怨气,一句话都不说,转身就准备出门叫他儿子,朱元璋更加生气了,扔给傅友德一把剑,厉声说:“干脆把你儿子的首级带过来吧!”
傅友德一愣,颤抖了一下,他的脑子在那个时候一片空白,突然一转念,便毫不犹豫的拿起剑,赌气似的出了大殿的门。片刻之后,这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提着一把剑,带着血淋淋的两颗人头,径自走进了大殿,走到朱元璋的面前,既不行礼,也不叩头,只是愕愕的站在那里,两个眼睛盯着朱元璋。
朱元璋显然对他这个将军的举动很震惊,但他没有被傅友德吓到,仍然很威严的看着傅友德,厉声说:“这么残忍的事情你都做!你莫不是很怨恨我?!”
傅友德已经完全豁出去了,他把自己儿子的头颅扔到朱元璋的面前,冷笑了一阵子,冷冷的对朱元璋说:“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今天我这不是正好遂了你的心愿?”说完自己拿起剑,当场自刎,鲜血染红了朱元璋的大殿,而他也倒在了自己儿子头颅的旁边。
所有人都被这个场面给震慑到了,谁也不敢出声,只能恐惧的看着他们这位洪武皇帝。
朱元璋没想到被傅友德一时的冲动搞的他下不了台,非常震怒,立即传旨将傅友德抄家,全部发配去了云南,看在已故公主的面子,留下了傅忠的儿子自己的外孙。
在中国的大西南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名将傅友德,就这样惨烈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无异于一曲英雄的悲歌,在世间万世传荡,震响不绝。
第81章 十载为丐却无名【4】()
傅友德的死,使全家也遭了殃,虽然傅友德有个儿子是驸马,因此有位孙子因公主的原因被免死,并被录用为金吾卫千户,但是其他人却一律受到了株连。
传说幸运的是傅友德的大儿子傅雍,那时他已被封为将军,正镇守在外,得到消息后立即带着全家沿着水路逃了出来。
据《傅氏家谱》记载,当时他们逃走时共乘有四条船,船过黄浦江时,突遇大风,四条船全翻了,人货全部沉入江底,唯傅雍一人赖一块木板之助才免了难。
侥幸获救的傅雍自登岸浦东后曾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直到陈氏收留他,使他成为东床快婿后,他才算在六灶镇上定居下来。
关于傅雍的这段经历,据说南汇艺人为此曾编写过一个评弹曲目,可惜的是这一曲目已久未见演出了。
傅陈联姻后曾生有五子。
傅雍临死时曾多次告诫其子女必须牢记“颕国公立大功,受显爵最终却鸟尽弓藏,不获令终”的教训,要求傅氏子孙今后必须“勿谋仕进”。
可能正是由于他的遗训,因此以后的六灶傅姓子孙虽然人丁兴旺,而且有不少人事业上亦颇多成就,像明末的傅廷彝,曾是董其昌的入室弟子,不仅有较高的学术素养,且书法造诣亦颇高,与当时的莫秉清、曹思邈和瞿然恭等曾被称为“云间四家”,但是他至死仍是个布衣,不求仕进。
这便是历史上傅氏一家的前后传奇,可谓的轰轰烈烈,却也是荡气回肠,令人唏嘘,而就在傅友德死后次年的春天,安徽淮北相城,一处枯草连天的墓地前,静静伫立着一位长身削瘦的青年乞丐,乞丐剑眉低垂,双目含怨,手左手柱着一条怪铁,右手挽着一只酒葫芦,对着那荒草丛中的傅友德墓碑,惨然一笑,道:“傅大将军,小子无名,来看你了,你在下面可好?可馋酒么,来吧,咱爷孙俩干一杯。”说吧,酒和着泪水,竟“咕噜咕噜”狂饮了起来,像是喝白开水般。
淮北的风,惨烈呼啸,虽是初春,但却春寒料峭,那乞丐衣衫单薄,看起来很是削瘦,一张脸轮廓分明,青白不明,双目中像隐藏了一泡积雨的云,那无边的悲伤却浓得如何也化不开去,这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春天,又是一个不平静的春天。
这一年,朝廷内外又做了几件非比寻常的大事:
第一件《皇明祖训》的颁布。洪武二年四月,朱元璋令陶凯等编《祖训录》,亲自作序,命大书揭于右顺门之西庑,随时修改。后重加更定,七易其稿,于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编定,名《皇明祖训》,颁布于内外文武诸司。朱元璋再为之作序,备述其创业之艰苦,以及寄予生长深宫之主的厚望。《皇明祖训》首列朱元璋序,下列祖训首章、持守、严祭祀,和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等目。朱元璋在颁布《皇明祖训》时敕谕礼部臣说:“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后子孙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盖创业之君,起自侧微,备历世故艰难,周之人情善恶。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奸贼之臣,徇权利,作聪明,上不能察而信任之,变更祖法,以败乱国家,贻害天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刊之典。”即位以来,劳神焦思,定立法制,革胡元弊政,至于开导后世,复为《祖训》一编,立为家法,俾子孙世世守之。你们以朕训颁行天下诸司,使知朕立法垂后之意,永为遵守。后世敢有言改更祖法者,即以奸臣论无赦。”
第二件《礼制集要》编成。朱元璋曾告谕翰林学士刘三吾等说:“我即位以来,屡命儒臣历考旧章,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冠婚丧祭之仪、服舍器用之制,各有等差,著为条格,使知上下之分。而奸臣胡惟庸等,擅作威福,谋为不轨,僭用黄罗帐幔,饰以金龙凤文。近来逆贼蓝玉,越礼犯分,床帐护膝,皆饰金凤,又铸金爵,以为饮器,家奴至于数百,马房廊房悉用九五间数。而苏州府民顾常亦用金造酒器,饰以珠玉宝石。僭乱如此,杀身亡家。尔等宜重加考定,以官民服舍、器用等第,编类成书,申明禁制,使各遵守,敢有仍前僭用的,必置之法;成造之人亦治其罪。”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编成,名《礼制集要》。其目十三:冠服、房屋、器皿、伞盖、床帐、弓矢、鞍辔、仪从、奴婢、俸禄、奏启本式、署押体式、服制。颁布中外。
第三件冯胜赐死。冯胜,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最后名胜,直隶凤阳定远人。幼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兵起,结寨自保。后与兄国用归附朱元璋。国用卒,冯胜以元帅袭兄职典亲军。从元璋抵御陈友谅于龙湾,战石灰山,冯胜披坚执锐,攻其中坚。又进破采石,复太平。从征陈友谅,破安庆水寨,长驱至江州,友谅逃遁。进亲军都护。援安丰,解其围,迁同知枢密院事。奉命出征,战鄱阳,下武昌,克庐州,移取江西诸路,又下湖州,克平江。功次常遇春,再迁右都督。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为都督同知。引兵取汴、洛,下陕州,趋潼关。授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不久,从大将军征山西。洪武二年,渡河趋陕西,克风翔,再取巩昌,进逼临洮,降李思齐。还军围庆阳。冯胜扼驿马关,遂克庆阳,执张良臣。陕西全部平定。同年九月驻庆阳节制诸军。洪武三年以右副将军出西安,攻定西,破扩廓帖木儿,获士马数万。分兵徇略阳,入沔州,移兵吐番,征哨极于西北。凯旋,封宋国公。洪武五年以征西将军率将士出西道取甘肃,至亦乃集路,斩获甚众,全师而还。洪武二十年征纳哈出,降其众。师还,以多匿良马、求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