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向华沉吟片刻,“你夏伯伯之前跟我说了一件事,市里在招商,想再建一个交易市场。本来政府打算自己出资,不过因为修高速公路资金不足这事又拖不得,所以决定对外招商。”
许清嘉眼前一亮。
许向华哪能没发现,他点了点手上的本子,“你的调研做的怎么样,觉得这个投资行不?”
“当然行。”许清嘉双眼亮晶晶,犹如发现一座金矿,“现在的东门市场是花了56万造成的,可这三年产生的租金早就回本,更不用说产生的税收和对周边经济的带动。这是政府层面的咱们先不考虑。”
“这么快回本是因为并不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而且因为是政府投资,所以免除部分税收。”
“我知道啊,”许清嘉拿起笔,“可东门市场还没有最大化利用起来。”她在白纸上写了东门,“东门市场他是摊位制交易场所,就跟马路边摆摊似的。只有单一的交易功能,管理基本等同于无,连运输都得自己找,这种单一功能型市场,是第一代交易市场。”
“我觉得复合功能型的更好,类似于商贸城,店铺制交易场所。二层三层更高都可以,把土地最大化,土地出让金那么贵。
我去看过,东门市场的摊位摆放的很分散,增加了采购时间成本,也影响商户之间的信息沟通。这可不是我瞎说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
其实可以把同一种商品经营着集中在一块地方,一方面方便管理,一方面大家可以互通有无,再来采购商也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其实以后要是规模更大了,可以细分出服装批发市场,箱包批发市场,五金批发市场,日用品批发市场。这个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许清嘉换一口气,“咱们家自己就有运输公司,完全有能力面向整个市场提供仓储物流服务,这里头利润不好说。”许清嘉画了一个圈,在旁边划出一片,“还可以增加配套功能:餐饮、酒店、住宅、写字楼,有人气还怕没人消费。”
许清嘉眨眨眼,巴巴地看着许向华。
许向华一下一下点着手里的本子,“这个项目要是做起来,卖罐头厂那点钱只能当零头。”
“我拿到的数据上显示,83年平均日均交易人数800,84年是2500,85年已经有8600人,今年具体数据还没出来,我打听了下,破万不是问题。
现在市场里的供货商四分之一是外地人,还有好多采购商来得晚拿不到货,光光市里就有4000家庭工厂,生产力和销售能力在逐年成倍往上涨。高速公路已经在建当中,来咱们这的商人会越来越多。”
许清嘉慢慢说道,她在余市身上看到了那个被称之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城市的影子。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这个城市前途无量。这会儿要是能抢到第一块蛋糕,受益无穷。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许清嘉不想将来有一天后悔;说曾经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摆在眼前;她却没有珍惜。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风险当然有;若是余市未来发展不尽如人意,商贸城就会成为一座死城,血本无归。
但是许清嘉对余市有信心;它的交易市场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东门市场在她看来只是一个初级的最低端的市场,但是在全国范围而言,它是最先进的。
政府已经尝到甜头;不然不会这么快想建第二个交易市场。只要领导人不脑抽;第二个市场反响好,政府肯定会贯彻这条发展路线;谁会和政绩过不去。
许清嘉摆事实讲道理;把国外和港城的成功案例举出来;又阐述更详细的商贸城计划;描绘出令人怦然心动的宏伟蓝图。
思量再三;许向华决定试一把。得到这个消息时;他便有些意动,只是有诸多考量在里头,难以决策。
许清嘉一番话坚定了他的念头;末了;许向华让许清嘉写一份大致的策划书给他,他有用。
策划书一写好,许向华就去了市里的招商办。想拿下这个项目的人不少,他们能看到其中商机,其他人也不是傻的。
能拿出这么大笔钱的,肯定不是泛泛之辈,关系错综复杂。市里头的领导开了几次会,最终定下了许向华。
许夏两家刚刚缔结姻亲,他们又不是瞎子,哪能不知道,这事夏爱国没来打过招呼连提都没提一句,可你能不给他面子吗?还有已经调到省里的江平业,他和许向华交好,知道的人也不少。
再来,许家这份策划书的确写得比别人好,别家就是单纯地造一个交易市场,许家却是想打造一个商业城,一旦成功,形成的经济效益显然更好,也有利于提升余市的整体形象。他们请来的经济顾问也表示方案可行,并且看好其未来发展。
到了八月下旬,经过层层审批之后,市政府和新成立的嘉阳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土地合同。
余市近郊212亩土地四十年的使用权便归了许向华,虽然在郊区,但是在建的高速公路会在这里建一个路口,2公里外就是火车站,交通便利的很。
建筑师也从京城赶来看现场,这位建筑师是江一白热情推荐的,就是他实习期间的导师,还是华清客座教授。在建筑领域颇有名望,若非江一白搭了线,未必能请到。
许清嘉本想请江小白吃一顿饭,不过这家伙赶着出国,只能欠着。这会儿,江一白已经沐浴在大不列颠的阳光下。
许向华原想作陪,奈何天津那边有急事,大领导巡视天津开发区,其中一项行程就是参观冰箱厂,许向华哪能不在场。
于是许向华把这边商贸城的事情交由李立新处理,他原是在运输公司,被临时调到余市管理新公司,又让许清嘉跟着参观学习。
他自己便带着秦家龙凤胎回了京城,兄妹俩离家一个月,秦家那边开始催了。
夕阳西下,在现场转了好几天的毕工笑着对李立新和许清嘉道,“李总,小许总,现场情况我们已经大致了解,我们会尽量在半个月内做好设计方案。”
说起小许总三个字时还带了几分笑意,高校圈子是相通的。许清嘉‘交易市场’这个课题的指导老师卞教授与毕建筑师是朋友。
在写商贸城策划书的过程中,许清嘉专程向卞教授请教过。本着有始有终的原则,她时不时会和卞教授汇报情况,这一汇报就认亲成功了。
卞教授还打电话给毕工,玩笑着让他照顾自己学生。
有了这一层关系在,双方相处起来更轻松。毕工还打趣许清嘉一声小许总。
小许总笑眯眯的,“辛苦您了。”
半个月,对这么大的工程来说,这个时间已经很快,显然对方是加急处理他们的项目。
李立新不着痕地看一眼许清嘉,读个好大学,不仅仅能学到更好的知识,还意味着高层次的人脉,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不禁打定主意要好好培养儿子,显然忘了他儿子才三岁。
李立新笑容诚恳,“有劳毕工。”又请他们去饭店,第二天客客气气的把人送到省城火车站。
回到余市的家里已经是下午,许清嘉一进门就见许家阳从厨房里抱了一盒冰激凌出来。
“给我来一盒。”许清嘉喊了一声,摘掉发烫的太阳帽。
许家阳转身回厨房,站在冰箱面前扯着嗓子喊,“什么味?”
“原味。”许清嘉回他。
“累坏了吧。”秦慧如心疼的看着闺女,顶着这么大的太阳在外面跑,这才几天,脸都黑了一圈。
许清嘉,“累倒是不累,就是太热了。”
许家阳把冰激凌递给许清嘉,又跑去调低空调温度。
吃了一勺凉爽的冰激凌,许清嘉心满意足的叹出一口气,感觉终于活过来了。
秦慧如无奈地摇了摇头,柔声问她,“忙完了?”
许清嘉点点头,前期工作都做完了,只等商贸城建好,快则一年,只要资金后期能跟上。以几个公司目前的盈利情况来说,不是问题。真缺资金了,预售也不失为一种快速回笼资金的方法。
秦慧如想了想,“那大后天回京,明天回老家待两天,和你奶奶他们道个别。”老太太好一年没回来,打算在老家待到十月份许家康结婚的时候再上去,到时候和许向党他们一块来。
许清嘉自然说好,两天后,母女三人启程返回首都。
许向华来机场接了他们。他细细问了许清嘉商贸城的情况,虽然电话里已经说过,但是哪有当面说的更清楚详细。
“小李做事可靠,有他在我放心。”
许清嘉就笑,“李叔这么好的员工,爸你可得给他加工资,不然被人挖走了。”
“挖?对方能给他公司股份。”许向华微微一挑眉。
许清嘉惊了惊,“你给了李叔股份?”这个还真没听说过。
“人给自己挣钱的时候才是最拼命的。”许向华趁机教女儿,对员工不讲回报只讲奉献,那都是耍流氓。尤其是对核心员工,千万不要吝啬薪酬,必要时刻可以拿股份笼络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会死心塌地的工作。
“人吃五谷杂粮必然有私欲,你把十分的好处都拿光了,其他人肯定不高兴,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所以得学会让利,才能长久。”
许清嘉忙点头表示知道。
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家就到了,许家康已经在家了,见了许清嘉和许家阳就乐,指了指两人,“我说你们俩干嘛了,晒成这德行。”
许家阳嘿嘿笑。
许清嘉还不乐意被说,“什么德行?这是健康,小麦色,最健康的肤色。”
“行,你就自欺欺人吧。”许家康耸了耸肩,提过行李往里走。
含笑听着他们斗嘴的秦慧如这才问许家康,“新房都布置好了没?”
许家康笑着道,“都好了,婶,你要不要去看看。”
秦慧如点头,“过两天去看看有什么还要添的。”又问道,“小莲明天有空吗?”明天是周六。
许家康笑,“她约了朋友吃饭,后天倒是没事。”
“那后天让她过来吃晚饭。”秦慧如忽尔问许清嘉,“小韩什么时候回来?”
刚坐下的许向华心里一顿,抬眼看着秦慧如,生出不妙的预感。
许清嘉乖巧回话,“他明天下午到。”这个暑假她忙,韩东青也忙,两人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为电信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许向华不祥之感更浓,就听见秦慧如道,“那后天也让他一块过来,这么久了,都还没正经地请他吃过一顿饭。”
为什么要请他吃饭?!!!
许向华十分不满,但是在孩子们面前压住了。许清嘉几个机灵的跑了,临走,许清嘉对她妈眨了眨眼,妈妈威武,妈妈赛高,就知道交给她妈没问题。
出了门,许家康睨着许清嘉,“你撺掇婶的,韩东青的意思。”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撺掇两个字。”许清嘉义正言辞,“这是贬义词。”
许家康呵了一声。
许清嘉也呵了一声,当年第一次请夏莲过来家里吃饭,不也是她妈说的,做人不能这么双标。
秦慧如也在为双标的丈夫感好笑,“嘉嘉和小韩也处一年多了。要是咱们在不同的城市里